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二课土地制度 答案

2023-08-14 来源:保捱科技网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福建东山二中期中)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封建社会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从而导致“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而土地之所以能够被兼并,其根源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故B项正确;A、D两项的表述均由B项所致,故与题目中的设问要求“根本原因”不符;面对土地兼并现象,封建政府曾采取措施进行抑制,故C项的表述错误。

答案:B

2.(2019·辽宁本溪一中月考)《东华续录》记载了乾隆五十一年毕沅的一份奏折:“豫省连岁不登,凡有恒产之家,往往变卖糊口。近更有于青黄不接之时,将转瞬成熟麦地贱价准卖。山西等处富户,闻风赴豫,举放利债,借此准折地亩。贫民已经失业,虽遇丰稔之年,亦无凭借。”材料所述现象( )

A.导致租佃关系迅速发展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局面 D.迫使政府推行均田制度

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豫省连岁不登,凡有恒产之家……贫民已经失业,虽遇丰稔之年,亦无凭借”,说明明清时期土地兼并导致农民失去土地,靠租种土地为生,A项正确;土地兼并加剧易导致流民问题,不利于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和社会稳定,B、C两项排除;均田制为北魏到唐朝中期时期推行,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答案:A

3.(2018·黑龙江试验中学高一期中)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C.坊市制度崩溃

B.土地政策调整 D.政府管理失控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北宋政府的不抑兼并政策导致严重的土地兼并,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只能租种地主的土地,故B项正确;土地兼并不代表经济的衰退,故A项错误;坊市制度是城市中的制度,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B

4.(2018·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一期中)宋代法律规定,在田产交易前,买主需要通过中人验证卖主的土地所有权凭证;订立土地买卖契约时,要明确写明买卖田产的四至、亩数、价钱及交易年月;立契付钱后买卖双方还须把契约送至官府验证、盖印。这反映了宋代( )

A.土地交易受到严格限制 B.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 C.政府重视土地所有权的转移 D.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解析:据材料“通过中人验证……须把契约送至官府验证、盖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宋代政府重视土地所有权的转移,重视管理土地交易,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土地交易受到严格限制,只能说明政府的管理,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不抑兼并的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故D项错误。

答案:C

5.《周礼》曾这样记述西周时期的某项土地制度,“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下列有关材料中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奴隶制土地国有制 B.受封者要向皇帝缴纳贡赋 C.农民在土地上集体耕作 D.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和转让

解析:从材料中的“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以任地事而令贡赋”等信息可知这是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它是一种土地国有制,A项正确。B项错在“皇帝”,C项错在“农民”,D项错在“自由买卖和转让”。

答案:A

6.《礼记·王制》记载“田里不鬻(yù,卖)”。这种土地制度存在于( ) A.夏商时期至西周时期 B.夏商时期到秦朝时期 C.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 D.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

解析:“田里不鬻”意为不允许土地买卖,这说明当时的土地制度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即井田制,它存在于夏商、西周时期,A项正确。

答案:A

7.商鞅变法规定: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强制剔去须鬓,以羞辱之)。此规定的目的是( )

A.维护井田制

B.重农抑商

C.保护私有财产 D.限制土地兼并

解析:“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反映了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这是保护私有财产的体现,C项正确,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私自”带有不被人所知的意思,而土地兼并不是偷着干的事,D项错误。

答案:C

8.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解析:由图片内容可知,这一块地上有6人在劳作,其中4人翻地,后面跟着两人播种,这反映了集体劳作的情形。汉代土地兼并加剧,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庄园经济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因而出现了图片中的情形,故D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图片情况,排除。

答案:D

9.自宋代始,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 B.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农民失去土地 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彻底废除 D.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租佃经营大量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土地兼并导致农民失去土地,被迫租种地主的土地,B项正确。

答案:B

10.(宋神宗)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开垦荒闲土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这表明政府意在( )

A.增加财政收入

B.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 C.增加粮食产量 D.提高佃农生产的积极性

解析:从材料中的“土豪大姓”“归官庄者”“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可知,政府通过让地主收取垦荒土地上的一熟作物,让佃户收取另一熟作物的方法来提高佃农生产的积极性,D项正确。

答案:D

11.明朝时“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地主与佃农之间,“交租之外,两不相问”。此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

A.地主与佃农间存在雇佣关系 B.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 C.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 D.租佃制抑制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交租之外,两不相问”说明佃户对土地生产使用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C项正确。明朝雇佣关系出现在纺织手工业部门,A项错误。租佃关系使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同时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B、D两项错误。

答案:C

12.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中国古代农民分为自耕农和佃农。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①自耕农承担田租、兵役、徭役等负担 ②佃农向地主交纳地租等负担 ③自耕农拥有自己的土地,佃农没有自己的土地 ④都有小生产者意识,都是落后阶级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作为组合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在封建社会前期,农民是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是落后阶级,④错误,排除含④的选项即可。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4.(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魏到隋唐,均田制绵延了300多年,保存了大量的国有小农,但这一制度到唐中叶已经崩溃。宋代不立田制,国家不再干涉土地财产关系的变化,结果是租佃关系盛行,成为主导的土地经营形式。宋代佃户人身自由,法律上也和主人有基本的平等地位……地租形式主要是分成租和定额租。分成租随整个产量的多少而波动,所以地主还对土地的经营加以干预。而定额租则佃农可完全自主经营……有人估计,宋代的亩产量比唐代要提高1.5

倍。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鱼鳞册始行于洪武二十年。……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鱼鳞图册”。先是,诏天下编黄册以户为主,详具旧管、新收、开除、实在之数为四柱式。而鱼鳞图册以土田为主,诸原坂、坟衍、下湿、沃瘠、沙卤之别毕具。鱼鳞册为经,土田之讼质焉。黄册为纬,赋役之法定焉。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据史载:“(明末清初)吾邑地产木棉,行于浙西诸郡,纺织成布,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以济,故种植之广,与粳稻等。”“……妪晨抱棉纱入市,易木棉花以归,机杼轧轧,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外,未卒岁,室庐已空矣。其衣食全恃此。”故一旦商贩阻塞,棉花和棉布滞销,农民经济的运转就会出现危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到宋朝农民身份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代黄册、鱼鳞图册的历史作用。(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宋至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关系的变化趋势及影响。(10分)

答案:(1)变化:由国有小农转变为自由佃农。原因:生产规模化,生产资料迅速集中;商品经济发展,土地买卖频繁;国家政策变化,均田制崩溃,宋初不抑兼并等。

(2)作用:一定程度上明确土地所有权,保护农民利益,抑制土地兼并;赋役征收具备确实根据,保证政府的税收。

(3)趋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农村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影响:农民生产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逐渐增强,推动了经济的继续发展;农民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