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环境设计中“空间体验”的探究

2020-11-06 来源:保捱科技网
【城市公共艺术】 环境设计中“空问体验”的探究 ◇张莹 摘要:环境设计的本质归根结底是“为人而设计”,空间体验在环境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环境空 间体验的研究,是人们追求生活品质的需要和环境艺术发展的必然。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来设计环境空间,深 入研究人的精神需求,运用专业的设计思维、技术手段和工具进行设计工作,从而激发人的情感,设计出既达到 满足物质形式的需求,又蕴含丰富情感的作品。 关键词:环境设计;空间体验;心理因素;设计思维 人对空间环境的体验和认知,是“物质形式”一“心 所学变成自己的东西”。 理感知”一“心理需求”由低到高、由表及里的深化过 程,设计的目的就是建立“物质空间”与“非物质空间” 的一致性,综合运用技术手段,考虑周围环境因素的作 用,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发挥创作思维,创造出一个 既符合“物质空间”功能要求,又符合精神功能要求的宜 二、空间体验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一)空间体验是环境设计中获取信息和丰富阅历必 要的途径和方法 空间体验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人们可以依据自己的 人环境。本文通过分析人在环境中的空间感受和直观体 验,提出避免对设计空间形式认知的一般性障碍,采取空 兴趣爱好广泛地体验不同的空间环境与事物。体验不断积 累,阅历也就越丰富,这有助于做出好的设计作品;同 时,在体验经历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出人的想象力,将获取 到的信息升华从而激发创作灵感。如贝聿铭认为: “在学 间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思维与方法,从环境行为学、心理因 素的角度,研究人居环境中人的活动需求构成及其活动组 织形态,并以此为技术参考依据创作合理的空间形态。 习前辈和杰出人士的优点之后要用亲身经历来丰富自己, 这样生活就会变得更加充实。”而安藤忠雄更是依靠“独 自旅行”来自学建筑,成就了今天的辉煌。可见,空间体 验在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必要的学习方法。 (二)空间体验锻炼人的思维能力 一 空间体验与环境设计的关系 (一)人与环境的理想状态应是一种和谐的关系 环境是客观的物质存在,是彼此自然融合的,人生活 在环境之中,环境如一张纵横交错的网,作为一个客观存 人对于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事物比看过的东西记得深刻 而长久。空间体验依靠人们的视、听、味、触、嗅等多种 感觉共同作用来感知空间环境下的事物,在全身心参与之 在空间体验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会与 自己进行对话,进而反思。这个过程可能会受到环境和自 身等方面的局限,同时也会激励人更多地积累知识和获取 信息,这样最能锻炼人的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在 在的物质客体,无形地对人产生影响。这无形的影响需要 境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环境作用于人的行为,人靠环境 人们通过自身的感觉效应,在生存活动中不断调整人与环 后,会体验进行理解和消化,形成深刻的印象。 的直观反映来判断或解释空间环境和场合,并指导行为活 动。环境设计受人的“主观体验”与空间的“客观存在” 两方面因素限制,空间的客观存在即是空间的形态体现; 人的“主观体验”受空间的“客观存在”影响,它又通过 “客观存在”起作用,设计的关键就是要将这两方面因素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联系。 (二)空间体验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 此基础上,体验和感受的越多,理解的越透彻,意义也就 更深刻。 三、空间体验是环境艺术设计中有效的设计途径 (一)运用空间设计思维营造空间结构关系 1.首先要理解空间,理解空问之间的变化,同时还要了解 好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是需要设计者拥有良好的学识 与文化修养、丰富的阅历以及想象等,更重要的是还要重 视经历。如优秀的设计大师贝聿铭、安藤忠雄等,他们都 认为空间体验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它可以“将 生活,是做好设计的关键,也是运用空间设计思维的前提。 2.人是生活的主体,环境设计需针对环境和人这两方面 88 201 5・7 的因素进行研究,对空间环境中包含的建筑、环境、场所 等,运用空间设计思维和专业技术途径等营造空间结构关 系。如运用空间的造型、尺度、距离、色彩、材质、垂直 性、前后关系等。 (二)空间的尺度体验 是“中而新,苏而新”;在造型上,新馆建筑采用现代的 几何形态的坡屋顶;在材质上,以现代钢结构替代传统的 木构材料,以“中国黑”的花岗岩取代传统的灰瓦;这 些建筑室内外空间环境既体现了江南建筑、园林独有的特 点,又具备了创新的现代元素;在建筑外的大小庭院与拙 政团完美链接;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博物馆的设计灵感源 于贝聿铭童年时期在苏州的成长经历,还有他在设计过程 中曾8次亲抵苏州,在设计中融人了浓厚的人文精神和场所 人是设计的中心和尺度,设计应以满足人的心理和人 际活动的需要为核心,科学、深入地了解人的生理、行为 心理和视觉感受等特点对空间环境进行设计。针对不同的 人,应有不同的要求。 精神,不失为空间体验的设计的典范。 建立场所精神可以使空间的形式,通过情感的交流, 实现l『人的精神需求,这些需要设计者对生活方式、社 如幼儿园室内的窗台,考虑到适应幼儿的尺度,窗台高 度常由通常的900~lO00cm降至450~550em,楼梯踏步的高度 也在12era左右,并设置适应儿童和成人尺度的二档扶手;一 些公共建筑顾及残疾人的通行和活动,在室内外高差、垂直 交通、厕所盥洗等许多方面应作无障碍设计;地铁车站的设 计,安全疏散时间的计算 面应考虑到老年人和活动反应较 迟缓的人们的状况。上面的三个例子,着重是从儿童、老年 人、残疾人等群体的行为生理的特点来考虑,体现了对人性 的尊重:把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同时也兼顾了人们对美观的 需求,从学术研究上拓展了人机工学的内容和涵义。 (三)空间的形态体验 塑造空间形态是对空间表现的客观手段,是改善人的 行为活动空间的辅助工具,形成“空间体验”可作为设计 者思维和情感的传达,这也是空间形态的价值所在。人是 复杂的个体,对客观空间的形态体验因个体会有所不同, 体验的思维过程和方式也会不同,所以对空间形态体验研 究是具有实验性的。在其研究过程中设计者容易因个人主 观的审美意识,采用惯用的传统经验式分析法,因此具有 较强的客观性认知,设计视角应更注重科学、理性的分析 与传统经验式相结合,并不断改进观念和技术水平。 从设计研究方法上看,针对人的行为活动和空间体 验展开的设计工作,反映了科学工作方法的实质,它符合 人类认识自然科学的理念与思维方式,其内容不强调建立 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设计研究方法上应摆脱传统的经验模 式,关注现代科学理性与艺术感性之间存在的合理设计, 并使之更通俗化、人性化。 (四)在环境设计中建立场所精神 环境设计与人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今天这个注重精神 需求和情感交流的时代,环境设计更追求感性体验和人性 化。随着对环境设计的深入和情感化的探索思路,在设计 中对空间形态创造的同时,还要研究人的环境心态。应该 为人们在感知空间及形态的过程中建立场所感,这是空间 体验的升华,为精神和意义上的内容,体现在城市的建筑 和民居特色上。 例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贝聿铭的“封山之作”, 是一座数字化博物馆,其风格、气派、内部功能的先进、 运作程序的完善、布局安排的科学,都闪烁着现代建筑的 光辉;同时它又是一座扩大了的中国庭院,一座别具~格 的苏州园林。就连馆中两丛藤蔓,都专选江南四杰文征明 手植紫藤的根来嫁接,传承着中华的文明。它的设计理念 会结构、经济文化等体系中对环境进行人性化的处理与 创造。而人对空问环境的感觉效应实际是对空间的一种体 验,不同的人对空间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这是由物质 和非物质方面环境因素决定的。从非物质环境因素中包括 了人们自身行为以及心理与环境空间的关系。 四、结语 环境设计的本质归根结底是“为人而设计”,空间体 验在环境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环境空间体验的研 究,是人们追求生活品质的需要和环境艺术发展的必然。 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来设计环境空间,特别是在如今人 们广泛地关注和重视体验,追求精神需求的时代。应该将 空间体验好好加以利用和发展,深人研究人的精神需求, 运用专业的设计思维、技术手段和丁具进行设计工作,从 而激发人的情感,设计出既达到满足物质形式的需求,又 蕴含丰富情感的作品。 参考文献: 【1Ⅱ日】安藤忠雄著,白林译Ⅸ安藤忠雄论建筑》【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郑曙 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MJ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3. [3】高福民主编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M】古吴轩出版社, 20O7 4 [4】沈莉颖城市居住区园林空间尺寸研究[D1北京林业大学: 201 1 [5】王瑜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时空观问题探要[D】南京:东南大 学:2006 作者简介: 张莹,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研究生。研 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8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