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与教育

2024-05-01 来源:保捱科技网
我与教育

教育对于我来说,是个沉重的话题。

我们先来弄清楚教育的含义。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乍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在一次国际教育会议上,留美博士黄全愈请教一位英国的教育家,却没有下文。可见,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关于教育的定义,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和一些人士都有自己的“语录”,这里集粹如下: 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鲁迅:“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 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途径,一种积极引导人类的思想、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积极有效的途径,从中性词的角度看,可以有影响与之相对应,从贬义词的角度看,可以有唆恶与之相对应。 教育是一种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传承和提升行为,也是人类文明的传递。一种以某些主观意识形态去适当改变另外一些主观意识形态的一种方法。是改变他人观念与思想的一种科学的方法。教育亦是最廉价的国防体系。

总之,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教育是一种影响,一种积极的影响,一种对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及自身的积极的影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即教会其自我反思自我管理的生存和发展的

能力。

虽然,我一直以来跟教育形影不离:出生下来,受到父母的教育,之后到了学校接受了将近15年的教育,紧接着就要踏上社会,接受社会的教育。一路走过来,感觉中国的教育很失败,

一个孩子的教育好坏?是否让他达到“教育”应达到的要求?是否能教育成社会需要人才?这要与他接受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息息相关。

个人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很重要,俗话说:打好底子筑高楼。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底子,是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代替不了的。然而中国目前的家庭教育却面临严峻的问题,家长文化素质、思想意识的高低,家庭的社会人际关系,制约着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孩子一出生就会无可抗拒地接受家庭教育多种因素的渗透和影响,并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精神世界。毫不夸张的说,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能塑造孩子的个性、人格,影响他们的文化品位和价值观念。

家庭教育问题很多,我总结了两点:一、教不对,教育不是饲养,更不是放纵。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人才,殊不知人和才是分不开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们过度的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分数成为衡量孩子好与坏的唯一标准,不断的灌输要考名校,上好专业,出人头地,成才的意识,却忽略了孩子其它方面的教育。在这条分数值上的流水线上,许多家长鞠躬尽瘁,呕心沥血,结果却适得其反,培养出不少高分低能甚至人格不健全的废品、次品。二、教育难,中国家长全世界最累,中国孩子全世界最累。中国的家长有个共同的

特点,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人才而心力交瘁,在家庭教育中,累并不等于对。很多家长每天辛苦忙碌教育孩子,却不明确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考高分,考名校吗?教育不是18年的事情,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如果只是为了18年的考分,那我们只会培养出成功的考生,未必能培养出成功的人。

建议家庭教育,父母多用自己的行动,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形象,在做事上体现果断、全面、理智;在情感上,细腻、专心、和蔼;在为学上,虚心、谨慎、好学;在为人上,真诚、互助、友善。只有活生生的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乐观向上、幸福美好的形象,孩子才会有一个方向,一个正确的方向。

学校教育也是影响一个人一生至关重要的的因素。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习教育的使命很多1.学会认知 .(1)“知”在这里不仅是指“知识”,包括了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了解的一切认识的对象。(2)“认知”不仅是书本上的,课堂上的,包括学会认识,学习各种社会学习规范,掌握学习的工具、求知的手段。 (3)学会认知,要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有探求未知的热情,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科学的人文精神,掌握举一反三的科学方法。 (4)学会认知,不能在学校教育中一次完成。“求知”将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之间无数次反复、不断“完成”而又重新开始的过程。 2.学会做事 .(1)学会做事,将从传统意义上的掌握某种狭窄的劳动技能,转向注重培养劳动者的综合能力。 (2)学会做事,

主要不仅指获取智力技能,而是指培养社会行为技能,包括处理人际关系、解决人际矛盾、管理人的群体等能力。 (3)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在“求知”过程中养成科学素质的基础上,培养适应未来职业变动的应变能力和在工作中的革新能力。 3.学会共同生活 .(1)学会共同生活,首先要了解自身、发现他人、尊重他人。 (2)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学会关心、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3)学会共同生活,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同时也意味着学习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4)学会共同生活,主要不是从书本中学习,它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参与目标一致的社会活动,学会在各种“磨合”之中找到新的认同,确立新的共识,并从中获得实际的体验。 4.学会生存 .(1)学会生存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 (2)学会生存,超越了单纯的道德、伦理意义上的“做人”,而包括了适合个人和社会需要的情感、精神、交际、亲和、合作、审美、体能、想象、创造、独立判断、批评精神等方面相对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促进学生持续、和谐发展。

学校教育只有秉承这样的使命,实行素质教育,人性化教育,那样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栋梁之才。

最后一个是社会教育,是指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这个就得靠全社会人支撑起这么大旗。我们都是社会的一个分子,你的行为和言行,就是别人生动教案。只有我们每个人坚持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才能让社会教育更好。

教育与我,我与教育。教育是一个社会整体,也是无限无限循环

的过程。让我们坚守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被教育和教育别人。给自己、给大家、社会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