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个人侵害类案件,无论是财产侵害还是人身侵权,作为被告人及其家属,想减轻处罚的话,应努力争取赔偿和取得谅解。对于刑事案件的赔偿而言,分为协议赔偿和起诉赔偿。一般来说,争取越早赔偿,对被告人量刑应该越有利。如果是等待受害人起诉赔偿,则过于被动。因此,如果是协议赔偿的话,如财产类犯罪,简单举个例子就是盗窃罪、诈骗罪可以根据受害人具体遭受的财产损失金额为依据,协商赔偿。如果是故意伤害类,可以从医疗费、残疾赔偿金、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方面进行协商。但注意的是,赔偿最好的效果,是做到全额赔偿的同时能够取得受害人的谅解书。如果不能同时取得谅解,效果将打折扣,所以在协商赔偿的同时应该跟受害人方讲清楚,赔偿的同时应该谅解才赔偿。当然,对于严重的刑事案件,如故意杀人案,可能判决死刑的案件,哪怕受害人家属仅答应赔偿不同意谅解,也是可以赔偿的。
一、签了谅解书还能追究刑事责任吗
签了谅解书还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构成犯罪,得到受害人谅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仍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由检察院代表国家公权力提起公诉。积极赔偿、获得受害人谅解只能作为法官量刑的从轻情节。
刑事谅解书本身并无固定格式,出具谅解书的目的是减轻犯罪嫌疑人处罚,有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所以谅解书是受害人向犯罪人员的家属开具的,一般由承办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进行具体办理,但如果情节轻微不需要聘请律师的,可以参照谅解书格式。谅解书前提造成受害人伤害,应当写明赔偿已达成协议,并且实际赔偿结束,如果没有致受害人伤害则无需要表述,但谅解书的重点要表达清楚受害者已经谅解,同时受害人请求免予追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
二、不和解就判实刑吗
在刑事案件中,和解就是取得被害人的谅解。被害人谅解会对刑事案件判决最后的量刑产生影响,法官会酌情予以轻判。和不和解与是否判实刑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所涉嫌的罪名本身并不严重,依据犯罪情节可以判处缓刑的,即使不取得被害人谅解也会依法宣告缓刑。当然,在刑事案件中,如果有被害人的,尽量取得被害人谅解,会对最终判决结果有很大的帮助。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赔偿经济损失与民事优先原则】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