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战争:欧洲现代历史上一共有两次巴尔干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称之为巴尔干同盟反对土耳其的战争。1912年10月,巴尔干半岛民族国家由于土耳其拒绝其民族独立要求,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等国与土耳其交战,战争的结果是结束了土耳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封建统治,土耳其丧失了除色雷斯以及伊斯坦布尔以外的所有欧洲领地。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是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土耳其、塞尔维亚、罗马尼亚等国为另一方,在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的挑唆下,于1913年6月开战。战争的结果是保加利亚失败,丧失其在马其顿以及色雷斯的大部分土地,至此战争结束,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加剧了巴尔干半岛的国际紧张局势,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奏。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矛盾极端尖锐,巴尔干半岛矛盾尤为激烈。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费迪南大公前往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爱国志士普林齐普刺杀。奥匈帝国利用该事件向塞尔维亚提出最后通牒,但为塞尔维亚拒绝。7月28日,在德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由此,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参加了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同盟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帝国主义列强结成的军事与政治集团。1879年,德国、奥匈帝国为了对抗俄国与法国缔结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正式形成。三国同盟的目标直接对准法国。后意大利于1915年脱离同盟国集团,转而加入协约国集团。同年,保加利亚与土耳其则相继加入同盟国。1918年11月,同盟国集团在与协约国的军事战争中失败,最终随着德国的战败,同盟国集团瓦解 协约国:在19世纪末的欧洲帝国主义争夺中,1893年,为了抵御并对抗德奥同盟国集团,夺取更大的欧洲战略优势地位,沙皇俄国与法国缔结条约,结成俄法同盟。1904年,英国与法国缔结同盟,1907年英国与俄国缔结同盟。由此,欧洲出现了一个与德奥同盟国集团相对峙的协约国帝国主义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美国等25个国家相继加入该集团。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退出该集团。在一战中,协约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施里芬计划: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确立的军事进攻的作战方案。1905年由德军参谋长施里芬确立,其核心是强调速决战。该计划假设德军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西线为作战重点。德军将集中优势兵力用于西线作战,而且拟在西线右翼集中全力,突破西欧低地国家,突破法国北部,直取巴黎,最终与左翼部队合围法军主力。在西线用4到6周的时间结束作战,然后全力攻击东线。在东线用3到4个月时间击溃俄军,结束战争。该计划完全建立在军事冒险的基础之上,忽视了战争的规律以及可变因素。而且在一战前被一再调整,最终由于德军在马恩河战役失败,计划宣告破产。
索姆河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与德军在法国北部地区发生的重要战役。1916年7月一11月,英法联军在西线索姆河地段发动军事进攻,试图减轻德军在凡尔登地区的军事进攻压力。联军与德军在索姆河地段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役的结果是英法与德军均损失军队在百万人之上,但是,英法军队并没有打破西线的战略僵持格局。 马恩河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英法军队与德军在西线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会战。1914年8月,德军实施施里芬计划,利用其军事优势突击进攻协约国的防线右翼。在战役初期,德军取得较大的军事优势。但是,在协约国意识到德军的军事意图之后,及时调整了其战略部署,加强了西线右翼的军事布防,德军的军事进攻最终为英法盟军所阻止,施里芬计划所确立的基本军事目标没有达到。9月,英法协约国在马恩河一线以50多个师的兵力向德军发动进攻,最终迫使德军由战略进攻转入防御,西线战局开始陷入对峙之中。
坦能堡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军队在东线的一次重要战役。一战爆发后,俄军为配合西线协约国的军事作战,于1914年8月在东线发动军事进攻,俄军主力两个集团军进攻德国的普鲁士,但由于其指挥系统差,后勤补给困难,在两个集团军之间出现一条几十公里宽的空隙。东线德军在兴登堡与鲁登道夫的指挥下,最终击溃入侵俄军,俄军全线溃败,12万人被俘。德军在东线由此从防御进入进攻,最终在12月,在俄国内陆战局陷入僵持状态。
伦敦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集团与意大利签订的帝国主义条约。1915年4月26日,英、法、俄与意大利在伦敦签订条约。其中规定,意大利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作为补偿,意大利可以取得奥地利在欧洲的一些属地,并在阿尔巴尼亚中部建立其保护的自治国,参与瓜分土耳其与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该条约建立在帝国主义利益勾
1
结基础上,是帝国主义列强在相互利益争夺的斗争中,对弱小国家与民族的压迫,是非正义的。一战后,该条约并没有得到认真的履行。
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军队在西线的一次重大战役。1916年2月,西线德军在马恩河战役与索姆河战役后,纠结重兵向法国军事重镇——凡尔登发动进攻,试图击败法军重兵集团主力,直取巴黎。但是由于法军的英勇抵抗,德军始终未能突破法军的凡尔登战线,双方损失了大量的兵力。9月,德军开始转入战略防御,10月,法军开始大规模进攻,并于12月收复了几乎全部失地。凡尔登战役最终以德军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日德兰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德海军进行的决定性军事战役。1916年5月一6月,英德海军主力在丹麦日德兰半岛西北斯卡格拉克海峡发生遭遇作战。双方出动了上百艘军舰,战况惨烈。战役的结果是英德双方都损失惨重,英国的损失大于德国,但是,德国海军试图进入北海以及大西洋作战的军事企图没有实现,英国仍然控制着波罗的海与北海的控制权。 无限制潜艇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在大西洋采取的针对英国的经济封锁战。1917年2月,由于德国在欧洲大陆的军事进攻失败,没有达到迫使英法等协约国帝国主义投降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击英国,德国在大西洋水域宣布实施“无限制潜艇战”,试图在经济上彻底封锁英国,使之陷入饥饿。“无限制潜艇战”使英国的对外贸易几乎陷入停顿,使之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却仍没有达到迫其投降的目的。而且,“无限制潜艇战”对美国舰只的攻击,使之成为美国参战的一个借口。 卢西塔尼亚号事件:一战期间德国由于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击沉中立国客轮卢西塔尼亚号造成的外交事件。1917年3月,德国海军在大西洋水域实施潜艇攻击,美国客轮卢西塔尼亚号在没有接到攻击警告的情况下,被德国潜艇突然击沉,客轮上170多名美国游客死难。该事件严重恶化美国和德国之间的关系,为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提供了借口。 齐默尔电报:一战期间德国外交大臣齐默尔向德驻墨西哥大使拍发的、鼓动墨西哥参战的电报。在1917年初,由于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而使德美关系严重恶化的情况下,美国总统威尔逊公布了美国联邦调查局截获的德国外交大臣齐默尔拍发给德驻墨西哥大使的秘密电报,该电报声称,在美国参战时,德国驻墨西哥大使应鼓励墨西哥对美宣战,以收回在历史上被美国夺取的属于墨西哥的新墨西哥州、德克萨斯州以及亚利桑那州的土地。该电报严重激起了美国对德国的社会政治敌视,恶化了美德关系,为美国参加一战提供了借口。
俾斯麦:(1815—1898)普鲁士和德国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保皇党人,贵族出身。他顽固地拥护君主主义,极力维护贵族地主特权。1862年得到国王威廉一世的赏识,被任命为首相兼外交大臣。他推行铁血政策,先后发动对丹麦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自上而下”统一了德意志,帮助法国凡尔赛政府镇压巴黎公社。l87l—1890年任帝国宰相兼普鲁士首相。对内加强帝国政府权力,颁布反社会党人的《非常法》等,镇压工人运动;对外制订“大陆政策”,以确立德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八十年代,在非洲、大洋洲掠夺殖民地。1890年3月去职。撰写有《回忆与思考》。 德国社会民主党:德国工人阶级政党。1890年《反社会党人非常法》废除后,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为克服党内右倾机会主义思想,重建新的组织和制定新的纲领,改名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并于1891年10月制定《爱尔福特纲领》。1895年党内出现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思潮。二十世纪初,党内形成左、中、右三个派别,实际上以伯恩施坦为首的右派和以考茨基为首的中派篡夺了党的领导权,积极推行修正主义路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竭力支持德国政府的帝国主义战争政策,成为社会沙文主义团体。1916年以卡尔·李卡克内西、罗莎·卢森堡为代表的左派,组成斯巴达克派,并于19l8年11月成立斯巴达克同盟,领导德国革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1918年12月在斯巴克达同盟领导下建立了德国共产党。以艾伯特为首的右翼领导人,勾结大资产阶级镇压十一月革命,并组成政府。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社会民主党处于反对派地位。希特勒上台后,于1933年被禁。
1905年革命:俄国第一次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十世纪初,俄国内外矛盾极其尖锐,1905年1月9日(俄历),沙皇政府枪杀彼得堡工人的严重流血事件,导致革命的爆发。10月,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出现了全俄政治大罢工,第一次建立了工人代表苏维埃。12月,莫斯科和其他城市爆发武装起义,革命发展到最高峰。由于缺乏统一行
2
动,起义被各个击破。1906年后革命处于低潮,直到1907年“六三政变”,进入斯托雷平反动时期。“六三政变”标志着俄国第一次革命的结束。这次革命锻炼了俄国无产阶级和农民,列宁称1905年革命为十月革命的“总演习”,它对世界各国革命运动也有深远的影响。 英日同盟:1902年英日为在远东对抗俄国扩张并侵略中国和朝鲜而缔结的军事政治同盟。1895年后日俄在远东的矛盾尖锐起来。英国为了在远东利用日本对抗俄国扩张。1902年1月30日同日本在伦敦签订同盟条约。规定:1.双方承认彼此有权干预中国和朝鲜内政; 2.缔约国一方如对第三国作战,他方应守中立;缔约一方如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作战,他方应给予军事援助,共同作战,须相互同意方能媾和。日本利用这一同盟,在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打败俄国。该条约有效期为5年,后又多次续订,到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被废止,代之以“四国协定”。 日俄战争:1904-1905年日本和沙皇俄国为重新分割中国东北和朝鲜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战争场主要在中国东北。19世纪末沙俄加紧侵略中国东北,日本“明治维新”后积极推行大陆政策,因而对俄国扩张不满。1902年订立的《英日同盟》得到英国支持,更促使日本态度强硬。日俄双方在1904年2月爆发战争。俄军在陆上、海上都遭惨败后,经美国斡旋,双方于1905年9月5日签订《朴茨茅斯和约》规定:俄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保护”,把中国辽东半岛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库页岛南部割给日本等等。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年3月至8月,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门地内哥罗结成反对土耳其的巴尔干同盟,10月发动对土耳其战争。土耳其很快战败,在巴尔干的领土丧失殆尽。1913年5月,土耳其与巴尔干同盟签订和约,土耳其几乎丧失一切欧洲领士,只保存伊斯坦布尔和海峡北面的狭小地区。巴尔干半岛各民族终于摆脱了土耳其的统治。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6月巴尔干各国为争夺领士爆发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得到马其顿的大部分,塞尔维亚因没有获得出海口,要求从保加利亚占领的马其顿领土中分一部分作补偿,遭到拒绝后,与希腊、罗马尼亚结成反保同盟,1913年6月29日保加利亚在奥匈帝国支持挑起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土耳其乘机参加反保战争,保加利亚战败。保加利亚只保留马其顿的小部分,南多布罗加划罗马尼亚,亚得里亚堡划归土耳其。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使巴尔干各国分为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土耳其两个集团。塞尔维亚的势力迅速扩大。 二月革命:1917年3月10日(俄历2月25日),彼得格勒工人的罢工已经发展成为政治罢工,提出“打倒沙皇!”“打倒战争!”等口号。根据列宁的指示,布尔什维克党彼得格勒委员会发出传单,号召起义,打倒沙皇专制政权。11日,当时负责领导工作的以莫洛托夫为首的中央局发出起义号召,工人们立即动员起来,解除警察、宪兵的武装,用来武装自己,起义开始。3月12日(俄历2月27日)起义席卷全城。结果,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把政权交给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彼得格勒起义的消息传出,全俄各地都发生了革命,统治俄国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垮台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战时共产主义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其目的是动员一切力量和资源来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主要措施有:工业企业普遍国有化;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强制劳动。这些政策不是事先制定好的政策,而是随着国内政治、军事和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而逐步采取的。作为国内战争时期的应急措施,它完成了历史使命,但作为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的特定方式 ,对国民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余粮收集制1919年1月11日,人民委员会发布法令,实行余粮收集制。最初仅规定产粮省份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数量交售粮食和饲料,后来推广到所有的省份,涉及到各种农产品。粮食人民委员部和工会派出征粮队收集农产品时,付给农民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少量工业品。由于通货膨胀,农民交出的产品几乎是无偿的。1921年3月,全俄中央委员会颁布了以食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法令,这项政策逐步停止执行。 新经济政策苏联在一九二一年由国内战争转变到和平经济建设时所实行的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缴税后的剩余粮食,可以自由出卖;发展商业,在一定限度内允许自由贸易和私商存在;在国营企业中实行经济核算制,并以租让、租赁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把某些国营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或私人经营。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列宁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即利用市场和
3
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1919-1943年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1919年1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成立大会,世界39个共产党和左派组织出席大会。1919年3月2-6日举行了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的报告》。共产国际的共举行过七次代表大会,1943年6月10日,共产国际正式宣告解散。 巴黎和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帝国主义为与战败国订立和约、重新瓜分势力范围而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协约国27国在巴黎召开会议,商定与战败国的停战事宜,苏联被排斥于会议之外。美英法三国控制了会议,在其策划下,协约国与德国订立了《凡尔赛条约》,1919年-1920年,协约国又相继与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和约。巴黎和会不是一次和平会议,它完全是协约国帝国主义列强相互争夺利益与势力范围的产物,它所确立的战后秩序,完全建立在对战败国、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压制与剥削基础上,注定将是失败的。 《凡尔赛条约》 一战后协约国在巴黎和会上强迫德国签订的停战与战败处置条约。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协约国与德国订立《凡尔赛条约》。其内容包括: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欧本与阿尔梅归比利时,石勒苏益格归丹麦,西普鲁士与上西里西亚归波兰;德国海外殖民地由英法以及比利时接管;德国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德国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军官不过4000人,不得拥有坦克与飞机等重武器,海军不得拥有潜艇等。《凡尔赛条约》是协约国帝国主义赤裸裸地对德国的政治与军事剥夺,它是帝国主义利益争夺的产物,是非正义的。 《圣日耳曼条约》 一战后协约国与奥地利签订的停战与战败处置条约。1919年9月10日,协约国与奥地利签订《圣日耳曼条约》。条约规定:南蒂罗尔、的里雅斯特、伊斯的里雅等地归属意大利,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一级达尔马提亚海岸以及岛屿归属南斯拉夫,波希米亚、摩拉维亚等归属捷克斯洛伐克加利西亚归属波兰,布科维纳归属罗马尼亚。奥地利陆军不超过3万人,德奥永不合并。奥地利须向协约国支付战争赔款。《圣日耳曼条约》同样是协约国帝国主义利益争夺的产物。 《纳伊条约》一战后协约国与保加利亚签订的停战与战败处置条约。1919年11月27日,协约国与保加利亚签订《纳伊条约》。条约规定:斯特鲁米查归属南斯拉夫,西色雷斯归属希腊、南多布鲁查归属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军队不得超过3.3万人,而且不能拥有海军。保加利亚须向协约国支付战争赔款25.5亿金法郎。《纳伊条约》同样是协约国帝国主义利益争夺的产物。
《特里亚农条约》一战后协约国与匈牙利签订的停战与战败处置条约。1920年6月4日,协约国与匈牙利签订《特里亚农条约》。条约规定:斯洛伐克与喀尔巴阡乌克兰归属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与斯洛文尼亚归属南斯拉夫,巴纳特一部与特兰西瓦尼亚归属罗马尼亚。匈牙利陆军人数不得超过3.5万人,境内多瑙河由协约国管制,匈牙利须向协约国支付战争赔款22亿金法郎。《特里亚农条约》同样是协约国帝国主义利益争夺的产物。
《色佛尔条约》一战后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的停战与战败处置条约。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色佛尔条约》。条约规定:土耳其放弃巴勒斯坦、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阿拉伯半岛的一切权利,东色雷斯和爱琴海岛屿归属希腊、罗得岛与多德卡尼斯群岛归属意大利,土耳其海峡实施国际共管。土耳其须承认亚美尼亚独立,承认库尔德斯坦向有自治权。协约国杂土耳其八六领事裁判权,土耳其财政处于协约国监督下。土耳其军被水平不得超过协约国规定的范围。土耳其须向协约国支付战争赔款。《色佛尔条约》是协约国帝国主义瓜分和灭亡土耳其的约定书,它使土耳其处于民族危亡的境地。后由于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该条约为《洛桑条约》所代替。 国际联盟一战后协约国为控制和整肃国际秩序而建立的国际组织,最早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计划”中提出。1919年4月在巴黎和会中,协约国通过了美国提出的《国际联盟盟约》,并于1920年1月成立了国联。该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其建立的口号是维护世界和平,增进国际互助,防止战争,对国际冲突进行仲裁。但是国联自建立后,一直为英法所控制,在20-30年代国际斗争中,成为英法帝国主义维持其既得利益、对法西斯势力进行绥靖的工具。1946年4月正式宣布解散。
4
委任统治制一战后协约国对战败国殖民地进行瓜分和统治的一种新殖民手法。1919年1月—6月,在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帝国主义根据《国际联盟盟约》的规定,确定将德国等战败国的海外殖民地按照其经济状况与地理位置,分成三个不同等级,由国联委托各协约国实施殖民管理。通过这种形式,德国与土耳其的殖民地被瓜分殆尽。在委任统治制之下,帝国主义打着帮助殖民地人民发展政治制度与国民经济的旗号、大行殖民统治的经济剥削与政治压榨之实,这也成为协约国帝国主义构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 华盛顿会议一战后的帝国主义列强就建立远东国际新秩序、平衡列强在远东矛盾而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等9国参加了在华盛顿召开的远东国际会议,会议由美英法意日五国所把持控制。会议主要达成了三个条约,即《四国公约》、《五国条约》以及《九国公约》。《四国公约》确定了列强在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上的军备水平与防务现状。《五国条约》则规定了美英法意日五国海军军备的发展规模与比例,即五国战列舰总吨位的发展比例是5 : 5 : 3 : 1.75 : 1.75。《九国公约》则将中国由日本帝国主义独占变为几个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华盛顿会议作为巴黎和会的继续,是帝国主义调整其远东利益、建立远东新秩序的一次重要实践。它和巴黎和会一起,构成了帝国主义维持一战后世界秩序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盛顿会议上就限制远东地区其海军规模而订立的国际条约。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五国订立《五国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简称《五国条约》。经过协商,美英法意日五国商定了其海军装备的发展比例是5 : 5 : 3 : 1.75 : 1.75这一总原则。而且条约还对各国战列舰、航空母舰的排水量进行了限定,规定维持美国与日本在太平洋上的属地以及岛屿、英帝国在太平洋地区统治范围内的防务现状。《五国条约》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矛盾与冲突,缓和了由于列强海军军备竞赛而给太平洋地区带来的紧张局势。但条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列强的利益冲突。 《九国公约》在华盛顿会议上帝国主义协调其在华利益的所达成的国际协定。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会议上,协约国帝国主义订立了《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简称 《九国公约》。公约提出,各国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同时提出,在中国全境内各国商业与实业之机会均等均等,各国在与中国的双边与多边的关系不得妨碍“门户开放”政策以及“机会均等”的原则等等。《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领域完整与行政主权,但在事实上却使中国陷入更深的殖民统治当中,它把中国由日本帝国主义单独占领变成为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之中。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协约国帝国主义在一战后所确定的国际新秩序。从1919年召开巴黎和会到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一系列的和平条约,构筑了新的战后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新的国际秩序中,英法在欧洲确定了其统治地位,美国则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确定了其优势地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协约国帝国主义在力量对比关系变化后重新调整的国际关系体系,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继续。这一体系建立在对战败国政治剥夺与经济压迫的基础上,是一个新的殖民体系,而且排斥和反对苏联,注定是失败的。二战的爆发宣告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破产。 寇松线协约国帝国主义在巴黎和会期间所确立的苏联与波兰的临时领土分界线。1919年12月8日,经协约国地域委员会的勘定,由格罗德诺,经过布列斯特下赫鲁别肃夫,到喀尔巴阡山,划定了一条苏波之间的地理分界线。1920年7月,苏波战争中,苏军在击溃波兰干涉军进抵该分界线时,英国外交大臣寇松向苏俄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交战双方以该线停火谈判。由此,该分界线得名“寇松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该分界线得道美英苏三大国的再次确认,成为苏联与波兰确定国境线的基础。
热那亚会议20年代早期帝国主义列强为解决战后经济恢复与战债问题的欧洲经济会议。1922年4月10日—5月19日,欧洲29个国家在意大利热那亚召开会议,苏俄应邀参加。在会议中,英法等国并没有成熟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计划,而是对苏俄提出了赔付战债问题,要求苏俄政府支付沙皇政府与临时政府、地方政府所借一切外债,并且归还十月革命后被没收的外国企业与财产,取消苏俄的贸易垄断制度。苏俄代表则有利还击了英法等国的围攻,提出了归还战债 的前提是协约国偿付战争破坏的损失。热那亚会议最终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苏俄则利用会议宣传了政治与经济主张,扩大了影响。 《拉巴洛条约》在热那亚会议期间苏俄与德国订立的双边条约。1922年4月,苏俄与德国在热那亚拉巴洛近郊订立了
5
双边国际条约。条约规定,两国放弃战债与战争造成的经济顺利赔偿,德国放弃其在苏俄社会主义革命中在苏俄的国家与私人财产,两国恢复外交与领事关系,并且建立平等互利和最惠国原则上的经济与贸易关系。《拉巴洛条约》的结果,一方面有助于德国摆脱被协约国孤立、被动的外交地位,另一方面有助于苏俄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与包围,该条约是苏俄社会主义外交政策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统一的一次成功外交实践。 海牙会议热那亚会议后协约国召开的又一次欧洲经济会议。1922年6月15日—7月20日,参加热那亚会议的29国参加了在海牙召开的欧洲经济会议。会议主要围绕贷款、债务以及私有财产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协约国向苏俄政府提出,继续要求其归还战债,归还在苏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被国有化的外国企业以及个人财产,取消对外贸易的垄断政策。但是苏俄没有屈从于协约国的贷款压力。会议最终因无法达成一致而宣告失败。 《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20年代中苏双方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而订立的国际条约。1924年5月21日,中国与苏俄政府签订《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协定规定,废除沙皇政府与中国此前所订立的一切条约,根据相互平等的原则,重新订立两国条约,在中苏两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双方不进行反对对方公共秩序与社会结构的行动,苏俄政府承认中国对外蒙古的主权,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确定两国边界的河流航行问题。另外,协定还对中东铁路的主权、运营以及相关财务等作了明确规定。《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所订立的首个平等的外交条约,它推动了中国人民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爱国运动。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0--30年代印度人民法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一战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在国大党领导下,从1920年8月开始,印度爆发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拒绝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荣誉与官职,抵制英货,恢复手纺车运动。然而,由于英国殖民当局的残酷镇压以及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运动最后失败。30年代初,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再次兴起,国大党发起了向食盐进军的运动,要求英国殖民统治当局释放政治犯,允许印度独立。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当局在印度的统治,鼓舞了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信心与勇气。 《洛桑条约》一战后协约国与土耳其资产阶级共和国订立的国际条约。一战后,土耳其民族革命兴起,奥斯曼帝国被推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23年7月24日,英法等协约国7国在瑞士洛桑召开会议,订立《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对土耳其和约》,代替《色佛尔条约》。新条约规定,协约国与土耳其恢复和平,取消外国在土耳其的领事裁判权和财政监督权,东色雷斯以及小亚细亚归属土耳其,土耳其放弃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属地。土耳其只承担部分帝国旧的债务,土耳其保护境内一切居民等等。《洛桑条约》是土耳其人民反殖民斗争的胜利,它部分地维护了土耳其的主权与领土、行政完整,激励了世界上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鲁尔危机 德国与法比等协约国围绕赔款问题而发生的矛盾与冲突。协约国在巴黎和会上确定了德国的战争赔款原则,并于1921年1月由赔款委员会确定了德国赔款的总额。围绕赔款问题,德国与协约国之间产生了严重冲突。1923年1月23日,法国与比利时借口德国不履行赔款协定,出兵占领了德国重工业区鲁尔。鲁尔被占领这一事件,引发了德国严重的经济危机以及社会动荡,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在英美的调停下,最终鲁尔危机以法比军队的撤退而结束。鲁尔危机给德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也使法国丧失了其对德事务的主动权。 道威斯计划一战后协约国提出的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方案。鲁尔危机后,美国插手德国赔款问题,按照美国的建议,赔款委员会成立专家组研究赔款问题,美国银行家道威斯领导的专家组提出德国赔款问题报告,即道威斯计划。其内容包括:成立新发行银行,统一和稳定德国的货币,建立正常金融秩序;平衡德国的预算收支,实现税务与债款的平衡。确定德国赔款的期限与方式,如第一年支付10亿马克,累计增加到第五年25亿马克。稳固其赔款来源,整顿德国的铁路并加强对工业界的筹款。道威斯计划对于恢复德国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后为杨格计划所取代。 杨格计划20年代末协约国提出的新的德国赔款计划。由于德国税收饱和,在其要求下,协约国赔款委员会成立专家委员会审议德国赔款计划。1929年6月,在美国的赔款委员会代表杨格领导下,提出新的赔款方案,即杨格计划。该计划规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210亿金马克,为期59年。前30年平均每年支付20亿金马克,成立国际清算银行,负责接受并管理赔款问题,取消德国的铁路与工业证券,取消协约国对德国财政的监督,使德国赔款商业化。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德国停止支付赔款,1932年杨格计划停止实施。
6
赔款委员会协约过帝国主义为了执行德国的战争赔款而成立的国际组织。1919年5月,在巴黎和会中,协约国确定了德国支付战争赔款的总原则,为了执行对的索取赔款的政策,成立了赔款委员会,由美英法意比日六国各派一名代表组成,赔款委员会成立后,就德国战争赔款的总额以及各国就赔款的分配比例进行了多次研究,确定了各国分摊战争赔款的“斯巴比例”,并于1921年巴黎会议确定了德国的赔款总额。后由于协约国之间的矛盾,德国赔款总额又多次变化。在赔款委员会的领导下,道威斯计划与杨格计划得到制定以及实施,一致到30年代初德国停止支付赔款。 《洛迦诺公约》20年代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订立的边界保证与仲裁协定。1925年10月,英、法、德、意、比、波、捷七国在瑞士洛迦诺召开会议,签订了《莱茵保证公约》以及7个条约,统称《洛迦诺公约》。该条约保证了凡尔赛条约规定的法德以及比德边界安全,遵守莱茵兰非军事化的规定,约定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各国间的分歧,英国以及意大利作为公约的保证国。其他条约则约定了法国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时之间 的边界保证。后由于德国进军莱茵兰地区,公开违反条约规定,《洛迦诺公约》废止。 《非战公约》20年代法美两国发起的、旨在反对侵略、维护世界和平而订立的国际条约。又称《非战公约》或《凯洛格—白里安协定》。因为由美国国务卿凯洛格以及法国外长白里安发起,故名。1928年8月27日,美英法德等15国代表在巴黎签署条约,提出禁止将战争当作解决国际纠纷的工具,各国只能以和平协商方式解决彼此间的争端。但是,条约并没有对侵略者以及违反条约者规定必要的惩罚措施,因而在实践上也起不到有效作用。《非战公约》订立后,先后有60多个国家参加了条约。 基尔水兵起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海军水兵发动的武装起义。1918年10月底,德国战败已成定局,但海军统帅部仍然下令驱使基尔军港中的舰队出港同英国海军决战,这无异于自杀。水兵们拒绝服从该命令,并在工人和陆军士兵的支持下于1918年11月3日发动了起义,并夺取了政权,各地纷纷响应,基尔水兵起义成为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导火索。 德国十一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爆发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1918年11月3日基尔军港水兵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十一月革命爆发,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并逃往荷兰。这时各地都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但由于工人缺乏经验,政权被以社会民主党右派艾伯特为首的临时政府篡夺。社会民主党左派李卡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领导的斯巴达克团继续斗争,要求成立社会主义共和国,并领导成立了德国共产党,准备组织柏林工人大罢工。右派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对工人运动进行了残酷镇压,柏林工人罢工失败,李卡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也被杀害,十一月革命失败。 艾伯特(1871-1925),德国社会民主党右翼领袖,魏玛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出身于海德尔堡,1891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敌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支持帝国主义战争。十一月革命爆发后,领导组建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镇压工人运动。1919年2月当选为魏玛共和国第一任总统,他执政期间,对内镇压巴伐利亚社会主义革命,和汉堡工人起义,对外接受《凡尔赛和约》以保持与美英法等国的友好关系。 魏玛宪法1919年2月德国资产阶级在魏玛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通过的宪法。主要内容有:①宣布废除君主政体,实行共和政体,国家权力属于人民:②规定人民享有言论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当德国公共秩序受到威胁时,总统有权使用武力,这位统治阶级剥夺公民的自由权利提供了宪法依据:④总统每七年一任,由直接选举产生,拥有相当大的权力,有权任免总理:⑤总理必须得到议会多数支持,否则就要请总统解散议会,进行重新选举:⑥议会由各选区按比例选出代表,年满20岁的男女均有选举权,等等。魏玛宪法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者为日后法西斯的上台提供了便利。 魏玛共和国1919年—1933年德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1919年2月,在镇压十一月革命的基础上,德国资产阶级在魏玛城举行制宪会议,通过魏玛宪法,也宣告了魏玛共和国的成立。第一任总统为艾伯特。魏玛共和国实行了一些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给了人民一些民主权利,但是它赋予总统过大的权力,同时又允许反民主的军队的存在,因而为法西斯上台提供了便利。1933年希特勒上台,大肆推行个人独裁,魏玛共和国实际上名存实亡。 甘地(1869—1948),印度民族运动领袖,被称为圣雄,生于土邦大臣家庭,早年留学英国,攻读法律。曾经旅居南非,参加了南非的反种族歧视斗争。1915年返回印度,主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任国大党主席,掀起了非暴力不合作
7
运动的高潮。主张苦行和禁欲,主张民族和解。1948年1月30日被宗教狂热分子刺杀。 希特勒(1889—1945)法西斯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头号战犯。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酷爱绘画和建筑,一战时为德军下士,1919年加入德国工人党,次年改组为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1923年啤酒店暴动失败后一度入狱,1924年12月获释后重整纳粹党。1933年1月,在垄断集团支持下出任总理,次年8月,总统兴登堡死后,自称元首兼总理。任内,解散国会,取消所有反对派政党,迫害和屠杀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和犹太人,实行法西斯专政,重整军备,入侵奥地利、捷克。1939年9月侵入波兰,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4月30日盟军攻克柏林时自杀,著有《我的奋斗》、《希特勒的第二本书》。 纳粹党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缩写。是德国的法西斯主义政党。1920年成立,党魁希特勒,宣扬大日耳曼主义和反犹太人思想,鼓吹战争政策和公开侵略,1933年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内实行独裁,对外侵略扩张,1939年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法西斯德国投降后,被宣布为非法组织。 啤酒店暴动1923年希特勒在慕尼黑发动的政变。1923年法、比占领鲁尔,德国出现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11月18日晚,在军国主义鲁登道夫的支持下,希特勒率领武装纳粹党徒,闯入慕尼黑一家啤酒店,扣留在那里出席集会的当地政府首脑,宣布巴伐利亚政府和全德政府已被推翻,由希特勒接管全国政府。次日,政变分子举行游行,被警察驱散,鲁登道夫和希特勒相继被捕。 墨索里尼(1883-1945),意大利法西斯的头目,独裁者。出生于铁匠家庭。青年时期信奉无政府主义,对现实社会强烈的不满。后对社会主义产生了兴趣,曾在瑞士研究马克思主义,加入了社会党,在该党机关报《前进日报》工作。后转向民族主义,被社会党开除。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竭力鼓吹民族主义,并参军服役。战争结束后,利用意大利混乱的形势和人姆嗯对政府的不满,组织了国家法西斯党,1922年10月率领党徒进军罗马,获得极右势力的支持,从而掌握了意大利的政权。墨索里尼对内加强个人独裁,对外狂热的侵略扩张。最后在二战中被意大利游击队抓获并枪决。 国家法西斯党意大利的法西斯反动组织。其前身墨索里尼在1919年组建的“战斗法西斯”,1921年改称国家法西斯党。国家法西斯党党徒一般身穿黑衫,手持棍棒,进行暴力活动,镇压工人运动,因此又被称为“黑衫党”、“棒喝党”。国家法西斯党标榜社会改革,反对社会主义,主张极权主义:还鼓吹阶级调和、沙文主义和种族主义。 金本位制有广狭二义,广义指以黄金为等价物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狭义的金本位制仅指金币本位制。在金币本位制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19世纪末期,金币本位制为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所采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许多国家相继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纸币制度。在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8),英、法、比、荷等国改行了金块本位制:德、意、奥等国和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改行了金汇兑本位制,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和以后,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放弃了各种金本位制,实行纸币制度。 罗斯福新政1933年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为挽救当时陷入严重危机中的经济而采取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曾通过国会制定\"紧急银行法\"、\"国家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许多法律。主要内容是:以大量贷款和津贴挽救工商业,刺激私人投资γ借通货膨胀提高物价,削减农业生产,销毁农产品以克服农产品生产过剩:举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对失业者给以最低限度的救济。对缓和当时的经济危机曾起了一定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新政\"告终。 冲锋队德国纳粹党的法西斯武装恐怖组织。1921年由希特勒创建,罗姆任参谋长,1934年为党卫军取代,最初主要从事破坏革命运动、冲击其他党派群众集会及街头斗殴活动,参加了1923年暴动,希特勒执政后,戈林宣布冲锋队为辅助警察,冲锋队人数不断膨胀,1930年为10万人,1934己达250万人,冲锋队与国防军矛盾加剧,罗姆为代表的冲锋队上层企图取代国防军,一些地方的冲锋队发生骚动,1934年6月,希特勒镇压了冲锋队,枪决了罗姆和150多名冲锋队头目,党卫队因执行处决有功,脱离冲锋队独立。
国会纵火案德国法西斯阴谋陷害共产党人的案件。1933年2月27日夜,纳粹分子焚烧国会大厦,次日,纳粹头目戈林诬陷纵火事件是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的信号。纳粹政府通过紧急法令,取消结社和言论自由等宪法条文,取消共产党和进步党派报刊,大肆逮捕共产党员,保共领袖季米特洛夫和德共领袖台尔曼相继被捕。季米特洛夫在法庭上揭露法西斯主义反动
8
本质和血腥暴行,在国际舆论支持下,法西斯不得不宣判他无罪。 兴登堡(1847—1934)德意志帝国元帅,魏玛共和国总统(1925—1934。参加过普奥、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德军总参谋长。战后,在右翼政党支持下,1925、1932年两度当选为总统。任内公开支持军国主义分子、保皇派和法西斯组织,一贯敌视共和制度,1933年授权希特勒组织政府,在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著有《我的生平》一书。 币原外交1927年前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比较隐蔽,执行\"币原外交\得名于在政党内阁中任五届外相的币原喜重郎的外交政策,声称\"不干涉中国内政\不侵略中国气实际上听任军部在中国为所欲为。 “二二六”政变1936年2月26日凌晨,皇道派青年军官率领1400多名驻京部队发动叛乱,杀死内大臣、藏相、教育总监,要求解散议会,建立皇道派控制的内阁。29日叛军投降。\"二二六\"政变后,统制派为核心的军部法西斯确立了统治地位。 田中奏折20年代日本右翼政府武装侵略中国以及南亚而确定的政治方针。1927年日本出现金融危机,一战后相对稳定时期结束,日本右翼政府与垄断资产阶级希望通过对外战争摆脱困境。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策划了侵略中国的《对华政策纲要》,并将会议决策上报天皇,即《田中奏折》。奏折提出:“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这一侵略公式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对华战争以及对外侵略的指导思想。 史汀生主义美国面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地区、为维护门户开放政策而提出的远东政策。面对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中国东三省的既成事实,美国国务卿史汀生于1932年1月7日向中国及日本政府发出外交照会,提出美国不承认日本对中国东三省任何事实上的军事占领,不承认任何中日两国政府缔结有损美国在华利益的协定。但在补充说明中,美国同时提出它无意与日本争夺在满洲的权益,只要协定不损害美国利益,它就不加干涉。史汀生主义只是美国向世界表达了其维护和平的意愿,但却缺乏制止侵略的决心与行动,它只是在道义上划清了与侵略者的界限,但是却默认了日本的侵略行为。 李顿调查团国联为了解九一八事变后中日关系而派出的调查小组。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向国联提出申述,要求其解决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军事侵略。1932年1月,国联成立以英国人李顿为首的国联调查团,赴中国调查。10月初,国联发表调查团报告书。李顿调查团报告书承认中国对东北的主权,驳斥了日本的伪满洲国论调确认日本对东北的占领违反了《九国公约》与《国联盟约》。但是报告书又提出在东北实施高度自治,日本在东北具有特殊权益。李顿调查团及其报告反映了英法列强与日本既勾结又矛盾的关系,它无助于解决中国被侵略的事实。1933年3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退出国联。 中立法1935---1941年美国对待欧洲国际冲突的外交政策。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前夕,为避免冲突,美国国会于1935年8月通过《中立法》,禁止向交战国输出武器弹药对乘坐交战国船只的美国人不予保护。1936年,西班牙内战中,美国国会修改法案,禁止向交战国贷款。1937年国会再度修改法案,即永久中立法。规定交战国购买美国商品须现购自运。1939年11月,国会再度修改法案,废除军火禁运条款。1941年《中立法》为《租借法》所代替。前三次中立法案是美国推行绥靖政策的表现,第四次中立法有助于英法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事业。 有田-克莱琪协定又称《英日初步协定》。即二战前夕英国就中国华北地区行政权力而与日本订立的条约。1939年7月,日本外相有田八郎和英国驻日公使克莱琪订立关于日本在中国华北地区权利的协定。该协定规定,英国承认日军有权在中国日本占领区消灭任何敌对行动,英国官员以及侨民不得阻碍日军的上述行动。有田-克莱琪协定是英国以牺牲中国主权和利益为代价而对日本侵略行为的一种绥靖,通过与日本的勾结,维护英国在华的有限利益。 东方公约1934年以来苏联等国建立欧洲集体安全政策的重要实践。鉴于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以及欧洲政治形势日趋紧张,1934年初苏联向法国提出建立区域性互助条约。6月法国提出《东方公约》草案。提出订立包括苏联、德国、东欧与波罗的海国家在内的互助公约,同时订立法苏互助条约,由苏联充当《洛加诺公约》的保证国,法国充当《东方公约》的保护国。由于德国法西斯的破坏以及英国的反对,公约最终未能签署。
9
霍尔—赖伐尔协定英法对意大利法西斯武装侵略埃塞俄比亚的一次绥靖政策。1934年12月,意大利军队武装进攻埃塞俄比亚,制造了侵埃事件。英法统治集团害怕引火烧身,公然执行对法西斯的绥靖政策。1935年12月英国外交大臣霍尔与法国外长赖伐尔会晤,拟定了政治解决侵埃事件计划。即将埃塞俄比亚北部、东南部以北及格欧加登地区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意大利,埃塞俄比亚则可以获得一个出海口;同时将埃塞俄比亚南部16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经济发展与居留区,意大利享有特权。该协定是背着埃塞俄比亚作出的,是以埃塞俄比亚人民的主权与领土对侵略者进行绥靖的。 佛朗哥(1892-1975)西班牙独裁者,军人家庭出身。毕业于阿尔卡萨尔军事学院,1910-1927年在摩洛哥服役,曾多次参加镇压摩洛哥人民的起义。后历任阿尔卡萨尔军事学院院长、陆军参谋长。1936年2月人民阵线政府建立后任加纳利群岛驻军司令,7月18日率法西斯军人发动叛乱,在德意法西斯支持下颠覆共和国政府,1939年任西班牙元首兼大元帅,对内事实施独裁,对外支持德意法西斯侵略战争。1947年西班牙改为君主国后任国家元首兼部长会议主席。1969年决定胡安卡洛斯王子为王位继承人,1975年11月病死。 西班牙人民阵线西班牙人民争取民主、反对法西斯主义的统一战线组织。1936年1月15日成立,包括了共产党、社会党、共产主义者青年联盟、共和党左翼、共和同盟、工人联合总会等。人民阵线成立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2月,人民阵线在新国会大选中获胜,组成左翼联合政府。新政府在西班牙推进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社会进步,反对和抑制保守力量、抵抗法西斯叛乱方面做出贡献。1936年3月,在佛朗哥叛军的武装进攻下失败。 国际纵队1936年---1939年西班牙内战时期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和进步人士为协助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反击德意干涉军与佛朗哥叛军而组织的志愿军。1936年10月,国际纵队正式参加西班牙内战。这支部队共计7个纵队近4万人,在马德里保卫战以及其他重大战役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在英法美等国“不干涉政策”的限制下,纵队最终被迫于1938年底9月退出西班牙。国际纵队体现了30年代世界民主、进步力量反法西斯的一直要求与行动。 马德里保卫战西班牙内战时期共和国政府为保卫首都马德里而进行的战役。1936---1939年,佛朗哥叛军勾结德意干涉军向首都马德里发动了3次重大进攻。西班牙军民同仇敌忾,在物资与粮食供给极度紧张的困难情况下,冒着法西斯武装进攻的炮火,浴血奋战,保卫马德里。1939年3月,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变节与投降派的破坏,马德里最终沦陷,西班牙共和国政府被颠覆。 张伯伦(1869---1940)英国保守党领袖。曾在20、30年代英国保守党政府中多次出任卫生大臣、财政大臣。1937年出任政府首相。任内,对德意法西斯侵略推行绥靖政策。1938年承认意大利法西斯吞并阿比西尼亚、承认德国法西斯吞并奥地利。并缔结《慕尼黑协定》,企图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的办法,满足希特勒在欧洲的领土要求,促使法西斯德国东侵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继续推行绥靖政策,宣而不战,进行“奇怪战争”,坐视波兰败亡。1940年北欧战役开始后下台,不久病故。 《慕尼黑协定》二战前夕英法德意四国为解决希特勒制造的、侵占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而订立的条约。1938年9月29日,英法德意四国在德国慕尼黑召开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订立了将其苏台德区划割给德国的协定。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于10月1日—10日将苏台德区及捷南部与奥地利接壤的领土割让给德国,上述地区的军事设施、厂矿企业以及运输工具无偿交给德国,德国军队将对上述地区实施分区占领。《慕尼黑协定》是英法执行绥靖政策的顶峰,它极大地增强了德国法西斯的力量与侵略野心,加速了战争的到来。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二战前夕苏德双方订立的联盟条约。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德国在莫斯科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其中规定: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他国彼此进行武力行动;如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对象时,另一方不给予第三国以支持;双方都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一方的集团;条约秘密议定书还就波兰的战略利益进行了分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排除了法西斯两线作战之忧,尽管为苏联赢得了一年半的战备时间,但是却损害了国际反法西斯阵线,加快了战争的到来。 奇怪战争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9月3日上午,英、法向德国宣战,但是,英、法在1939年至1940年只是依靠马其诺防线进行防御,听任德国占领波兰,史称“奇怪战争”。1940年4月,德军入侵挪
10
威和丹麦结束了“奇怪的战争”的局面。 不列颠之战为了迫使英国求和,希特勒于1940年7月16日签署了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1940年7月10日,在多佛海峡上空德英展开空战,即不列颠之战开始。8月,德国空军开始轰炸英国机场,但很快转向轰炸城市。9月7日,德军轰炸了伦敦。到9月15日形势发展不利于德国空军,德国空军受到英国空军和空防力量的沉重打击,只好改为夜间轰炸伦敦和其他城市。10月21日,德国决定放弃入侵英国的计划。 莫斯科保卫战二战著名战役。1941年6月22日凌晨4点30分,德国发动了侵苏战争。10月2日,德军向莫斯科发动全面进攻,但是雨雪暂时阻止了德军的进攻。11月中旬,德军发动的进攻,又遭到苏军顽强抵抗。不久,严冬阻止了德军军事行动,斯大林下令反攻。1942年1月7日,德军被击退,莫斯科保卫战取得伟大胜利。德军闪击战宣告破产。 《同盟条约》1940年9月27日,日、德、意签订了《同盟条约》。日本承认德、意在欧洲的霸权,而德、意则承认日本在大东亚建立共荣圈。条约规定缔约国中任何一国如受到目前未参与欧战或中日战争的任何国家的攻击时,其他两国将以一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互相援助。该条约保证不改变各国与苏联的关系,即保证不针对苏联。 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1日,日本御前会议再次决定向美、英、荷等国发动战争。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到毁灭性打击。英美对日宣战,德国对美宣战,真正意义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了。 《联合国家宣言》二战时期反法西斯国家签署的重要文件。1942年1月1日,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宣言》,宣言签字国保证要用其全部资源与法西斯国家作战到底,相互合作,绝不单方与敌人缔结停战协定与和约。《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后建立。 列宁格勒保卫战列宁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战役。保卫战从1941年9月一直延续至1944年1月。在德军围城期间,有64万多列宁格勒人死亡。但列宁格勒人民牵制了德军兵力80多万,德军一直未能完全占领列宁格勒。列宁格勒保卫战再次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二战时期重要战役。德军在莫斯科会战中失败后,把兵力集中于南方。1942年7月17日,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原名为察里律,现名为伏尔加格勒),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开始。至11月上旬,德军已占领该市大部分地区。1942年11月19日,苏军发动反攻,包围了德军25万人。1943年2月2日,德军投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这次战役给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各国人民极大鼓舞,各国更加积极开展反法西斯斗争,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出现新的局面。 中途岛海战二战中著名海战。1942年6月4日至5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集结了200多艘军舰,力图消灭残存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中途岛海战开始。此战中,日本损失了4艘航空母舰,1艘重巡洋舰,飞机322架,海军官兵3500人。此后,日本丧失了在太平洋中的主动权。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战略转折点。 《开罗宣言》1943年11月22日开罗会议召开,主要讨论了缅旬战役问题和战后处理日本问题,发表了开罗宣言。开罗会议决定坚持作战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在处理战后日本问题上,作出了公正合理的决议。1943年12月1日正式发表的“开罗宣言”郑重宣布将把“日本所窃取的一切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和澎湖群岛”归还中国。开罗宣言还决定战后让朝鲜独立。开罗宣言的发表,鼓舞了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它是盟军战胜日本的一个重要战略决策。 德黑兰会议二战时期重要会议。1943年11月28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会议。在德黑兰会议上讨论的问题包括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对日作战问题、战后对德国的处理问题、波兰问题、芬兰问题、关于建立国际组织问题,以及殖民地问题和对靠近德日的基地和战略据点实行托管制等问题。会议决定在1944年5月1日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同时会议还确定以后作战的规模和打击敌人的方向等。德黑兰会议上达成1944年5月1日开辟第二战场的决议,是盟国的一个重要战略决策。
11
雅尔塔会议:美、英、苏三国首脑于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美、英、苏三国保证彻底打败德国,让德国无条件投降;战后,应把德国建成一个和平、民主的国家;战后美、英、苏三国分区占领德国。雅尔塔会议还讨论了波兰问题,重申了德黑兰会议的处理办法。会议通过了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成立联合国的决议。关于对日作战和远东问题,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使苏联早日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牺牲中国的利益,同意苏联要求:促使中国承认外蒙古现状,租借中国的大连和旅顺港,以及中苏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等。苏联则保证在打败德国后二三个月对日作战。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有争议的会议。一方面,会上美、苏达成了战后瓜分势力范围的协议,构筑了“雅尔塔体系”的最初框架。另一方面,该协议协调了盟国最后击败德国和日本的立场,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到来。雅尔塔会议之后不到三个月,德国就无条件投降了。 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7日8月2日,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了美、英、苏三国首脑会议。波茨坦会议决定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处理德国的基本原则是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和肃清纳粹的政治影响,实行分区赔偿。波茨坦会议还就意大利及其他战败国的处理作了规定,原则上从宽处理。会议对各国参加联合国问题以及世界的各种问题也进行了讨论。波茨坦会议也讨论了对日作战问题。会议规定战后处理日本的原则中,首先是永久铲除日本帝国主义,基本上反映了开罗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的精神。1945年7月26日,由美、中、英三国签署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发表。苏联对日宣战后,也签署和承认了《公告》。
大西洋宪章: 二战期间,美、英两国政府首脑会晤后宣布对德作战目的的纲领性文献 。1941年8月9~12日,美国总统 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东北部的纽芬兰阿根夏湾的美国军舰上举行会晤。8月14日发表了联合宣言,主要内容是: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反对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变更;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剥夺权利的国家;努力促使一切国家取得世界贸易和原料的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在彻底摧毁纳粹暴政后确立和平,以使各国人民都能在其疆土之内安居乐业,使全体人类自由生活,无所恐惧,不虞匮乏;一切人类可以横渡公海大洋,不受阻碍;放弃使用武力,在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建立之前解除侵略国的武装,以减轻爱好和平人民对于军备的沉重负担等。宪章具有欺骗性,在当时对鼓舞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促进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并成为以后联合国宪章的基础。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它是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个国际关系条约。主要内容:(1)欧洲领土的局部分割: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肯定了先前取得的3个主教区;瑞典则获得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并且取得了军费赔偿。(2)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了各诸侯具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还规定卡尔文与路德教享有同样的权利,制止了天主教对新教的迫害。《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不但结束了30年战争,而且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但它在调和原有矛盾的同时,又造成了新的矛盾,从而摆脱不了最终瓦解的命运;而该体系所确立的原则、法则和制度却有久远的意义。
大棒政策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和实行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他曾在一次演说中援引了一句非洲谚语:“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着急”来说明他任内的外交政策,后发展成所谓“大棒加胡萝卜政策”。20世纪初,美国凭借其大为增强的军事经济力量,积极推行向外扩张计划,加强了对拉丁美洲,特别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侵略。罗斯福根据马汉的制海权理论,主张以武力为后盾,迫使拉丁美洲国家“循规蹈矩”,听命于美国。在大棒政策的指导下,美国凭借武力,多次公开干涉拉丁美洲国家的内政。1903年,罗斯福参与策划并出动海军支持巴拿马政变。1904年,美国又出动军舰,迫使多米尼加共和国将一切关税交给美国管理。美国推行大棒政策的地区,并不限于拉丁美洲。罗斯福一再出动武装力量,肆意干涉他国的作法,激起拉丁美洲各国的强烈反对,也引起本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
金元外交:美国从塔夫脱总统提出的鼓励和支持银行家扩大海外投资,以实现向外扩张的外交政策。罗斯福总行的“大棒政策”遭到世界各国,特别是拉丁美洲人民的反对,故塔夫脱和鼓吹积极的经济扩张政策。塔夫脱提出“用金元代替枪弹”,他们主张运用外交政策推动和保护美国银行家的海外投资,特别是对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和中国扩大投资,在这些地区排挤和取代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事实上,金元并没有完全取代枪弹,而只是枪弹的补充。二者常常交替使用或同时使用。在这种政策的鼓励下,美国资本大量投入加勒比海地区各国。金元外交实际上是一种资本渗透,通过对外投资来夺取更多的海外市场和殖民特权。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