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八单元导学案

2020-03-30 来源:保捱科技网
澴潭镇中心学校“三阶六步”集体备课导学案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 1 课时

主备人:李俊 审核人: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书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教学目标 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并理解词语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教学环节 掌握生字、词语,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 生 行 为 师生共同确定准确答案 一 预习任务: 研 1、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 读 10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分 钟 4、收集几句名人名言。 二 探 究 20 分 钟 合作、探究: 师生交流对学1、小组课文,联系课文理解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 生难以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回答或理解的3、认识文中8个生字,练习写12个词语。小组讨论交流需要注意问题,教师引导的问题。 或与学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共同讨论 阅读链接:语文书124页,课后选读课文《真实的高度》。 我来闯关: 1、给下列生字注音并组词。 崛( )范( ) 铿( )锵( )闯( )租( ) 2、听写词语: 三 反 馈 10 分 钟 反思 澴潭镇中心学校“三阶六步”集体备课导学案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 2 课时

主备人:李 俊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2、感受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目标 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重点难点 教学环节 一 研读 10 分钟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开阔学习思路。 阅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过程 师 生 教学内容 行 为 师生共1、多读几遍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用红笔勾画出不同确定准确答懂的地方。 案 自主、合作、探究: 师生交1、学习第一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关心国家大事。(第1—6自然流对学生难以段)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少年周恩来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 回答或理解的2、学习第二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胸怀祖国。过渡:租界地对于少问题,教师引导年周恩来来说是一个不解的谜团,他一定要弄个明白。 或与学a想一想‚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用—生共同讨论 —勾画) b引导学生从描写租界地的街道的句子中体会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为所欲为和中国巡警的奴颜媚骨。引导学生从描写中国妇女被欺侮的句子中体会中国人任人宰割的悲惨境遇、体会侵略者的猖狂和中国巡警的麻木不仁。 c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说些什么? d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二 探 究 20 分 钟 e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朗读这一段? 3、学习第三部分,感受少年的周恩来报国之心的坚定。 a找出过度句。(用——勾画) b思考,周恩来常常在想什么? c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 e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读周恩来所说的两句话,说说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4拓展总结,升华情感。 三 反 馈 10 分 钟 反思 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的一份租界背景资料,让孩子们直面历史,心海难平,心有所向,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萌发初步的报国之情。

澴潭镇中心学校“三阶六步”集体备课导学案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第 1 课时

主备人:李俊 审核人: 教学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书写生字、词语。 目标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3、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感受叶老的认真、平和。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认识三个修改符号,并能运用其修改句子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师 生 教学内容 行 为 师生共1、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 同确定准确答2、了解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事。 案 3、查找有关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 自主、合作、探究: 师生交流对学1、放声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语句读通顺。 生难以2、自学生字新词,小组练习读准含有生字的词语,师检查自学情况。 回答或理解的 3、课文写了叶圣陶先生和‚我‛之间的哪两件事?怎么分成两部分? 问题,教3、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a. 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默读课文师引导或与学第一部分,思考: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生共同讨论 什么感受? b、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体会我的情感变化。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当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时,我( )。当我仔细看了叶老的修改后,我( )。我看到叶老简短的评语后,我( )。 C叶老为我修改作文,使我感受到了叶老是一个: 读写结合,练习修改: a、读课后资料袋,学习三个修改符号。 b、运用修改符号试着修改一句话。 奶奶买了水果,桃、苹果,还有巧克力。 数学对我很感兴趣。 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 重点难点 教学环节 一 研读 10 分钟 二 探 究 20 分 钟 三 反 馈 10 分 钟

澴潭镇中心学校“三阶六步”集体备课导学案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第 2 课时

主备人:李俊 审核人: 1.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学2.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目标 3.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重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教学内容 师 生 环节 1、复习巩固,听写词语。 2、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一 a.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哪两件事? 研读 10 b.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什么? 分钟 3、学习第二部分: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我‛应邀做客,叶老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行 为 师生共同确定准确答案 二 探 究 20 分 钟 师生交流对学人,和蔼亲切。 生难以 b、第9自然段:通过朗读、补充课外资料──叶老和‚我‛谈话回答或理解的的内容,感受叶老的亲切、质朴。 问题,教师引导c、第10自然段: 或与学(1)理解词语:楷模── 生共同讨论 叶老的人品── 作品── 1、 a、第8自然段:过看文中插图、想象、朗读感受叶老平易近2、在叶老家,还有什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用‚——‛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再读一读。 (2)全班交流。(过朗读、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爬山虎因作者心情不同、时间的变化、光线的变化,前后描写不同。) 3、叶老的谈话不仅给了‚我‛信心,还带给‚我‛怎样的收获呢? 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三 反 馈 10 分 1、联系课文内容填空:作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家的作品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重点句理解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3、‚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那个夏天以后 钟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请他到家中做客,使作者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在教学过程中,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寻新知,我设计了下面各个环节开展教学。 一、设置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为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为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引入新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满墙的爬山虎让学生回忆,问: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我想到了学过的课文《爬山虎的脚》。‛我便顺势出示《爬山虎的脚》中描写爬山虎样子的句子让学生读。谈话:‚《爬山虎的脚》是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他曾经影响和培养了一大批文学青年的成长,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肖复兴就是其中一位。1992年,肖复兴为了怀念叶老先生写了一篇文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边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质疑。改变了以往的谈话方式,让学生加深对叶圣陶先生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带着‚叶圣陶先生是怎样评肖复兴的习作的‛这个问题自主读课文。目的是通过这个问题来完成这一段的教学内容,进而引出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习作的。 反思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寻求新知。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轻松、平等而又浓烈的气氛中主动获取新知。在理解课文这个环节中,我这样安排:先出示自学提纲:⑴叶圣陶先生对我作文的评语是怎样写的?⑵看了叶圣陶先生的评语,‚我‛非常激动,从哪儿可以看出‚我‛为什么那么激动?⑶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你从中受到的启发。让学生读自学提纲,接着要求学生读第一部分的内容,采用自学法,让学生独立完成自学提纲。在解决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个问题时,我以读讲结合的方法来完成这个教学任务。为了解决‚叶老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习作?‛这个问题,我利用过渡语言设疑导入:作者的感受这么深的原因是叶老先生仔细、认真地为‚我‛修改习作,那叶老先生是如何修改‚我‛修改习作的?我采用自学法让学生通过读读划划来完成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结、归纳出修改习作的一些方法。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评评议议,教师采用读讲结合的方法,促进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为如何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扫除障碍。三、在练习中巩固新知,深化新知。课堂的修改练习是对掌握新知的延续和提高,学生的知识必须经过训练,才能转化为技能。因此,我讲读课文之后,根据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修改习作的方法,采用师生共议,对比体会,小组讨论的方法,来修改肖复兴的获奖稿的部分内容。修改训练,层层深入形成阶梯性,有目的地促进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能力。对于很多学生提出‚这篇文章是以事写人的,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目呢?‛这个问题,我先以赞赏的神态肯定了学生提出的问题,表扬了这位善于动脑筋的同学。在我的引导下,通过进一步读书,学生开展了激烈的讨论。同学们或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各抒己见,讨论激烈,找出了问题的答案:作者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课题,既是对人品与作品堪称楷模的叶老先生的赞美,也是对具有高尚品格与情操的作家的赞美。同时,也隐含着作者对叶老的怀念以及自己的决心,要像爬山虎那样,朝气蓬勃,不断攀登。在读中感悟,难点就被破解了。

澴潭镇中心学校“三阶六步”集体备课导学案

27﹡乌塔 第 1 课时

主备人:李俊 审核人: 教学目标 1、认识六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能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重点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 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教学内容 环节 一 1、把课文读懂,读准字音。理解‚惬意、反驳、语塞‛的意思。 研读 10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乌塔这样做好不好? 分钟 师 生 行 为 师生共同确定准确答案 3、查找欧洲地图。 师生交流对学1、根据阅读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生难以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回答或理解的 问题,教3、乌塔旅游了哪些地方?还准备去哪儿旅游?(结合地图) 师引导或与学4、领悟乌塔的独立生活能力。 生共同a画出乌塔为了出国旅游,她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的句子。 讨论 自主、合作、探究: b假如是我们,我们敢独自一人出国去旅游吗?为什么? 二 探 究 20 分 钟 填空了解中外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外父母教育孩子的差异: 中外父母爱孩子的不同表达方式:中国父母是百般呵护,孩子一般没有机会独立锻炼;外国父母是给孩子自由,放手让孩子去锻炼; ★中外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差异:中国孩子靠父母养活、资助;外国孩子靠自己打工,努力挣钱; ★认识世界的途径不同:中国孩子不出家门;外国孩子走出家门; ★中外孩子处理事情的能力:中国孩子(父母包办代替);外国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5、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a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 b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c你赞同中国父母谨慎小心的教育方式,还是赞同外国父母这种开放自由的教育方式?为什么? d们能向乌塔学习什么? 三 反馈 10 分钟 6、布置实践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2、小练笔:‚从《乌塔》想到的‛。 今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乌塔》一课。小姑娘乌塔的行为不但对于我们反思 班级中的每一个孩子来说是一种震撼,对于我来说也简直不可思议。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竟然独自一人到欧洲去旅行,真让人佩服。为了上好这节课,我这样设计课堂教学的,首先让学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乌塔的性格特点,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作为依据。最后以‚一个小女孩该不该独自出游‛为论点,让学生分正方、反方展开辩论。 学生们课外知识比较贫乏,对于国外孩子的教育和生活情况一无所知,对于其他国家的国情也不了解,所以对于乌塔的很多行为都觉得不可思议。

澴潭镇中心学校“三阶六步”集体备课导学案

28*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第 1 课时 主备人:李 俊 审核人: 1.我能认识7个生字。 教学2.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目标 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我能学会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重点难点 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教学过程 教学教学内容 环节 一 知识链接: 研读 师 生 行 为 师生共10 分钟 1.放大的书信(便于讲解格式)。 同确定(1)称呼。(把对说信任的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后面加上冒号,表准确答示下面有话要说。) 案 (2)正文。(正文的开头空两格,通常是先写问候的话。如果说的事多,就应该分段些,写完一件再写一件。每段起行空两格,转行顶格。) (3)结尾。(正文完了,结尾应该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应该紧接正文之后,或单独占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工作顺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4)署名。(结尾写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5)日期。(日期可以写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另起一行写。) 2.了解柯岩其人。 柯岩,女,满族,当代儿童文学作家,女诗人。原名冯恺,原籍广东南海,1929年7月14日生于河南郑州。1949年起,先后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任专职编剧,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专职驻会作家,兼任多种刊物编委或顾问及一些高校的客座教授。已出书五十余部,主要有诗集《‚小迷糊‛ 阿姨》、《周总理,你在哪里》,报告文学《船长》、《最美的画册》、《奇异的书简》、《相亲记》、《春的消息》、《柯岩作品选》、《柯岩儿童诗选》、《癌症≠死亡》,长篇小说及同名电视连续剧《寻找回来的世界》,电视连续剧《仅次于上帝的人》(又名《红蜻蜓》)等。 三十多年来出版过《最美的画册》、《相亲记》、《‚小迷糊‛阿姨》、《周总理,你在哪里?》《奇异的书简》、《癌症≠死亡》、《寻找回来的世界》、《春的消息》、《柯岩作品选》、《柯岩儿童诗选》等30部。 预习任务: 1、会认本课生字。 2、会读本课课文。 3、观察书信的写作格式。 二 探 究 20 分 钟 师生交流对学 1、自由阅读课文,看两封信主要讲了什么。 生难以 2、简单概括书信内容。 回答或理解的 3、对于张国强提出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你曾经有过这种感觉吗?问题,教自主、合作、探究: 师引导或与学 4、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况说一说你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生共同讨论 理解。 你是怎样做的? 5、自由观察两封信的格式,交流自己的发现。 我来闯关: 1、按原文填空:(12分) 三 反 馈 10 分 钟 ⑴ 让我们一起记住‚ ‛这句名言吧! ⑵ 他能不断找出自己的短处,不断发现 ,他 会飞快进步,越来越奋发乐观。 2、写信的格式很重要。开头写 ,要 写。称呼后面要加 。正文 写,每段开头空 格,信末祝福语 写。最后写 和 。名字写在 ,日期写在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是由两封书信组成,一封是张国强写给柯岩老师的信,另一封是柯岩老师的回信。学习这篇课文,一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提出的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避免类似问题;二是学习用书信进行书面交流。写回信的书面训练跟这篇课文整合设计在一堂课中,其目的主要有两点:反思 一是提高课堂效率,达到读和写、积累和运用的真正结合;另一点就是为学生深入地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问题提供一次真正的机会。在教学时,我把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还有习作教学整合在一起来进行。这样,有例文带着的学习,学生的兴趣很高,而且本次习作也不用老师多费心,学生基本上都能抓住来信的要点,来充当知心姐姐帮助王虹解决烦恼。写信的格式也掌握得较好。

澴潭镇中心学校“三阶六步”集体备课导学案

语文乐园七 2 课时 主备人:李俊 审核人: 教学自然、大方,表达流畅。 目标 ②发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注意总结。 ③熟读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重点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成果。 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师 生 教学内容 环节 行 为 口语交际 师生共 1、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成长的故事“这个专题同确定准确答一 的综合性学习。相信大家在了解他人的成长故事及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案 研 读 中,有许多感想,今天就让我们在一起畅所欲言吧! 10 2、阅读习作的三个提示,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进行口语交际练分 钟 习。 我的发现 1、 各自轻声朗读小林、小东的对话,想想自己从中有何发现。 ① 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态度 2、 指名朗读。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生交流对学补充、完善。 生难以 A、 成长的故事可以采用编演短剧或配乐讲故事等形式交流。 回答或理解的 B、 “从《乌塔》想起的“可把自己的经历与乌塔进行对比,着眼问题,教师引导于乌塔的独立精神和自理能力,不要只一味批评家长的束缚。 或与学 C、 围绕“如何与周围人交往”或“怎样才能过个有意义的生日”生共同讨论 进行讨论,举行一场小型辩论会,搜集一些资料,用事实来说服人。 一、1、根据相同选题,组成若干个小组合作交流,注意倾听,互相 2、按确定的方案进行演练。 3、全班交流。 4、 共同评议。 二 探 究 20 分 钟 A、 引导学生发现小伙伴的长处和进步,善意地提出问题和改进方法、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评价。 B、 谈谈听了他人的成长故事后,自己有何打算。 二、交流各自的发现。 A、 读书时,深入地想一想,不浮在表面,常常问个“为什么”,往往能发现问题。 B、 解决问题时可采用: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的实际情况等方法。 三、日积月累 ① 采取多种方式反复朗读名言。 ② 小组交流各自对名言的理解。 ③ 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有志者事竟成: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事情终归会成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要不断学习才能明白事理,完善自我成为国家的栋梁。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业上的精深造诣,出于勤奋,做事情成功在于多动脑筋、想办法。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时间一去不复返,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④ 背诵名言。 ⑤ 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其他名言,鼓励平时积累。板报上专辟一角,每周一句名言。 ⑥ 把自己最喜欢的名言写在自己随时看到的地方,鼓励自己。 展示台 ① 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归纳展示内容。 ② 小组讨论展示内容、展示形式,提出建议,确定本组展示形式。 ③ 班长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④ 举行“成长的故事”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三 扩展练习。 反馈 A、 谈自己怎样读书的实例。 10 B、 从自己的读书实例中总结读书方法。 分钟 C、 鼓励在今后的读书中不断总结读书方法。 通过对语文乐园七的学习,使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认识到这些名言闪烁着古人的智慧,展现了他们对于成长、对于人生的一些积极向上的看法。在口语交际反思 时,引导学生共同交流一个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交流。我的发现中引导学生怎样深入思考、发现问题的,以及发现问题后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的,让学生在实际的例子中加深体会,迁移运用。 澴潭镇中心学校“三阶六步”集体备课导学案

习作指导 第 1 课时 主备人:李俊 审核人: 教学结合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 目标 重点结合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 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师 生 教学内容 环节 行 为 一 同学们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自主选择习作内容,把最有感触、最想研读 10 说的话写下来。 分钟 一、 认真审题,写出特点。 三项习作,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习作时要注意把二 探 究 20 分 钟 特点体现出来。 ① 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要求写得既有趣又能给人以启发。写时还要把事情交待清楚,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对最能体现有趣和给人以启发处要写具体。 ② “从《乌塔》想起的”中“想”的内容从何而来呢? A、“想”从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中来。从《乌塔》中想到什么呢?关键是逐字、逐句、逐段地读懂《乌塔》一课所反映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只有读得精,才能想得深。 B、“想”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来。把《乌塔》所反映的成长中的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要用事实说话,不能空发议论。 C、“想”从丰富的联想中来。《乌塔》揭示了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由这些问题延伸出去,谈一谈在成长中遇到的其它问题。 ③ 写回信应注意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等五个部分。回信的特点要表现在写正文时先要回答来信中的问题,再写自己想要告诉对方的事情。回答问题时要情真意切,要用事实说话,少谈或不谈大道理。 二、 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三、 放声朗读,进行修改。 引导学生运用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中学到的修改方法。 四、 学生交流,互相评议。 尊重同学,虚心听取意见。 三 誊写作文。 反馈 10 教师交代格式和书写要求。 分钟 反思

澴潭镇中心学校“三阶六步”集体备课导学案

29 呼风唤雨的新世纪 2 课时

主备人:李俊 审核人: 1.我能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教学 2.我能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目标 3.我能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我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难点 句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知识链接: 教学内容 师 生 行 为 一 研 读 10 分 钟 师生共同确定1、‚呼风唤雨‛可以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 准确答2、‚千里眼‛‚顺风耳‛,在旧小说中指能看得很远和听得很远的人。案 这两个词在课文中是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 3、路甬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42年出生,浙江慈溪人。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2004年2月,路甬祥获得‚意大利总统科学与文化金质奖章‛和‚学校、文化和艺术功勋证书‛,表彰他为促进意中两国科技交流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4、20世纪的新发明:X射线 维生素 青霉素 激光 洗衣机 磁悬浮列车: 霓虹 彩色胶片 冰箱 电视 圆珠笔 因特网 预习任务: 1、会认本课生字。 2、会读本课课文。 3、搜集、阅读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自主、合作、探究: 师生交流对学1、你知道20世纪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生难以2、理解词语:‚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回答或理解的3、分组讨论: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哪些‚发明‛ 或与学4、自主学习生字: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生共同讨论 5、研习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 2)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 3)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 三 反 馈 10 分 钟 1、听写生字、词语。 2、课文的中心句是 。 3、‚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意思是 。 4、读了这篇课文,给我的感受是 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质疑、解疑,弄清课文内容‛的程序去读懂课文。在反思 教学中,我抓住中心句‚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中心问题做的教学设计,从而让学生迫切的渴望认识20世纪的巨大变化。 二 探 究 20 分 钟 开课后便抛出这一中心句,让学生自由默读后,找出能支撑这个中心句的句子。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找到句子谈感受,理解感悟后总要回归到中心句‚二十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堂显得开放,充满激情。课时始终围绕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来进行,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凸现语文学科特点;在引领学生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体验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

澴潭镇中心学校“三阶六步”集体备课导学案

30*电脑住宅 第 1 课时 主备人:李俊 审核人: 1.我能了解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感受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教学目标 2.我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我能发挥想象力,设计一栋你心目中的电脑住宅。 重点体会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教学内容 环节 师 生 行 为 知识链接: 师生共1、电脑住宅:它位于日本东京市中心,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内同确定准确答部安装有100多台电脑,设计师是东京大学教授坂村健。 案 2、日前,在日本住宅建设公司以及三菱电机公司等16个单位的赞一 研 助下,电脑住宅的研究又有了更好的发展,并开始着手研制开发智能电读 10 脑大厦。在这个电脑大厦内全部的地方,例如天花板以及墙壁等地都将分 使用各种传感器和微电脑,而每个大厦内的居民都持有各种超级集成卡钟 片,并在上面记录了各种不同的信息,而且每个房间的环境和设施都可以根据卡片上的指令进行自动调节,从而最终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预习任务: 1、会认本课生字。 2、会读本课课文。 3、收集关于电脑住宅所具有的其他功能的资料。 师生交流对学 1、自主将课文读通顺。 生难以 2、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 回答或理解的 3、电脑住宅有哪些奇妙的功能?边读边想,用笔在相应的段落留问题,教师引导下你思考的痕迹。 或与学4、在同学们所了解的其它的电脑住宅,还具有其它不同的功能吗?生共同讨论 (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自主、合作、探究: 二 探 究 20 分 钟 我来闯关: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 ( ) ( ) 的乐曲 ( ) ( ) ( ) 的环境 ( ) ( ) ( ) 的生活 三 反 馈 10 分 钟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舒适──( ) 立即──( ) 持续──( ) 判断──( ) 3、选择关联词填空,并任选两组造句。 既……又…… 只有……才…… 只要……就 1、( )主人下达“同意入内”的指令后,大门( )会打开。 2、( )按一下开关,整栋房子( )进入“休息状态”。 3、电脑根据这些气象资料,为主人提供一个( )节能( )舒适的家居环境。 合理地选材是一堂课是否精彩的前提和关键,有内容有内涵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反思 的,才能唤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促使积极思维的动力。作为第一课时,我重点学习三、四两个重点段,给课堂注入了活力、注入了内涵。当讲到第四自然段的科技成就时,让学生再举出一些例子。学生一下子就打开了思维的闸门,‚磁悬浮列车、X射线、纳米技术、载人飞船、数字电视……‛学生一口气说出了很多很多。学生活跃的思维、热烈的发言带动了课堂的气氛。当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时,学生激情的朗读把一篇枯燥的说明文融入了浓浓的诗情画意,也强烈地感受到了20世纪取得的巨大的科技成就,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当下课的铃声响起,我和孩子们还深深地沉浸在文本带来的精彩中。这样的成功都源于丰富的课堂内容。

澴潭镇中心学校“三阶六步”集体备课导学案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2 课时

主备人:李俊 审核人: 1.我能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目标 2.我能理解一支恐龙怎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 3.我能学会生字新词; 重点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 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教学内容 环节 知识链接: 1、词语理解: 凌空翱翔:在高高的空中回旋地飞。 一 研 读 10 分 钟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活。本文指白门溪龙(见图或形) 不仅……而且 结合文中句子理解(后面意思比前面进一层) 敏捷:动作等迅速灵敏。本文指一些猎食性的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行动迅速灵敏。 五彩斑斓:颜色灿烂多彩。 亲缘关系:血缘关系。如:你和爸爸、妈妈或亲妹妹,有血缘关系。 后裔: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本文指鸟类可能是小型恐龙的子孙。 师 生 行 为 师生共同确定准确答案 欣喜若狂:非常的欢喜快乐。本文指全世界研究者们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能证明恐龙演化成鸟类,而非常欢喜快乐。 演化:演变。本文指恐龙演变鸟类。 繁衍:逐渐增多。 鸟翼:鸟类的飞行器官,由前肢演化而成,上有羽毛。 毋庸置疑:无须怀疑。 2、恐龙的一支演变的过程: 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和狗一样大,它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殖成了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两足奔跑,有些四足行走;有些身体庞大,有些小巧;有些凶猛,有些温顺。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脑颅膨大,身体轻盈,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拍打,体表长出了羽毛,没有鳞片或甲。有的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到树上去生存,在树上跳跃,降落,有了滑翔能力,后来能飞行了。地面上的有羽毛的孔龙奔跑,也学会了飞翔。所以一支恐龙就演化成鸟类,飞向蓝天了。 预习任务: 1、会认本课生字。 2、会读本课课文。 3、查找、阅读有关恐龙的资料。 师生交1、学习生字的音形,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新词意思,不懂的互相释疑。 流对学生难以2、通过预习,你对课文有哪些疑问?课文哪些地方解答了你的疑回答或理解的问? 问题,教师引导3、理解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或与学4、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准确,为什么? 生共同讨论 5、学了本文后,你有些什么感受? 自主、合作、探究: 二 探 究 20 分 钟 我来闯关: 1、读拼音写词语。 áo xiánɡ bèn zhònɡ xiōnɡ měnɡ qīnɡ yínɡ ( ) ( ) ( ) ( ) mǐn jié miáo huì dùn shí kǒnɡ lónɡ 三 反 馈 10 分 钟 ( ) ( ) ( )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笨重 ( ) ( ) 温顺 ( ) ( ) 敏捷 ( ) ( ) 活泼 ( ) (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恐龙的一支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身体 体表 转移到 在树木间 具备 最终 。 知识延伸: 1、交流搜集到的各种恐龙的图片,模型和信息。 2、搜集搜集动植物演化过程或古猿演化成人的过程,跟同学交流。 反思

澴潭镇中心学校“三阶六步”集体备课导学案

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第 1 课时

主备人:李俊 审核人: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大意。 教学 2.我能了解我国生物科学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奇迹,获得目标 学习科学的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重点难点 了解植物种子经过太空旅行后所发生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及变化后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师 生 教学内容 环节 行 为 知识链接: 师生共1、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载人飞同确定准确答船,在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案 员杨利伟被顺利送入太空,并于次日6时左右成功返回,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之后的第三个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 2、10月15日,随着‚神舟5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重庆的30位‚特殊乘客‛———一批经过精心挑选的菜种、花种,也成為‚幸运一 研 读 10 分 钟 儿‛到太空遨游。这批‚特殊乘客‛几乎全是市农科所自行培植和选育出的新品种和育种材料,有番茄、辣椒、茄子、大白菜、玉米和报春花等30种,总重量100克。这批种子进入太空后,将借助太空特有的强宇宙射线辐射、高真空、微重力和交变磁场等,诱导种子遗传物质產生新的变异,返回地面后再经过数代连续几年的培育选择后,才能选育出真正优质、抗菌强和遗传稳定的‚太空种子‛。 太空种子产生优良变异的概率为千分之零点五,按此计算,这批升空的种子经过组配可以产生10份左右的优良育种材料,预计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00万元左右,社会效益3亿—5亿元。 预习任务: 1、会认本课生字。 2、会读本课课文。 3、收集关于太空蔬菜、花卉的资料。 二 探 究 20 分 钟 师生交流对学1、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指的是谁?他们为什么要乘上飞船天空旅行生难以回答或呢? 理解的问题,教2、从太空归来的种子具有哪些优点?为什么具有这些优点?这些种师引导或与学子还有什么用途? 生共同3、谁让太空种子具有神奇的‚魔力‛的? 讨论 自主、合作、探究: 我来闯关: 1、在( )里为加带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筛(shī shāi) 辐(fú fū)射 淘汰(tài tèi) 佳肴(yáo xiáo) 碱(jiàn jiǎn) 浩瀚(hàn hān) 2、把下面两组意思相反的成语用线连起来。 理直气壮 落井下石 神采奕奕 鼠目寸光 三 反 馈 10 分 钟 救死扶伤 无精打采 高瞻远瞩 惊惶失措 从容不迫 理屈词穷 3、给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①、( )宇宙射线的辐射,( )使得一部分植物种子内部的遗传物质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②、太空辣椒( )个大味美,( )结出了漂亮的黄色甜辣椒和红色甜椒。 ③、( )太空蔬菜抗病能力强,( )在生长过程中很少使用农药。 ④、( )食用,太空归来的这些特殊乘客( )很多用武之地呢! 5、根据对原文的理解填空。 因为 ,所以一部分植物种子内部的遗传物质产生的微妙的变化,一些植物种子后代朝着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知识延伸: 1、自读选读课文中《人造发光植物》。 2、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科技方面的知识?讲给同学听一听。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这篇略读课的教学时,努力找准切入点,略中求精;抓反思 住语言文字特点,读写结合;激发阅读科技文章的兴趣,适时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引导学生迁移略读方法,以期达成略读教学目标。

澴潭镇中心学校“三阶六步”集体备课导学案

语文乐园八 2 课时 主备人:李 俊 审核人:

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并注意听听同学发明创 造,互相交流。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我的发现:能主动发现同音字,并正确使用,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教学目标 分。 日积月累:读科学名言,从中体会名言的含义。 拓展延伸:通过宽带网,了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感受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感受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网上等收集多的资料作成剪报。 重点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难点 体会名言的含义。 教学过程 教学教学内容 环节 口语交际,我们的奇思妙想 师 生 行 为 师生共同确定 1.激趣导入: 准确答 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不断改变,在本组课案 文中,我们从《呼唤雨的世纪》、《电脑住宅》、《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等一 研 读 10 分 钟 文章中,了解到科学的威力和奇迹。今天,我们就畅想一下,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呢? 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吧!可以说说未来的生活、学习,只要能想到的,都可以说。 一、教学“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教师指名读词语,注意正音。 3.符合词义,说说带点的词的意思。 一、小组交流: 1、前后两组同学组成小组,相互交流自己的想象,共同分享发明创造的快乐。交流时可以互相问学,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2、全班交流: 每组推荐介绍得好的,大家感兴趣的到班上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 3、小结延伸: 同学们的畅想真神奇、真美妙!我们要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就能有所发明,有所收获。 如果要想使你们的幻想成为现实,必须现在好好学习,掌握丰富的二 探 究 20 分 钟 师生交流对学生难以回答或理解的问题,教师引导或与学生共同科学知识、科学技能,让幻想成为现实。 讨论 一、教学“我的发现” 1、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广告乱改成语。 2、小结:注意区分同音字。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读科学名言 2.交流:你从科学名言中了解了什么? 3.小结:这些名言,告诉我们对待科学的态度应怎样,同时,教育我们要向科学家学习。 三、教学“宽带网” 1.朗读宽带网中的内容。 2.你在生活中还收集了哪些信息? 3.学生展开收集资料。 4.举办《科学在身边》手抄报。 三 反馈 默写日积月累中的名人名言 10 分钟 通过对语文乐园八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反思 学的兴趣。通过对‚我的发现‛的学习,让正确的成语与滥改的意思进行比较,进而认识成语的定型性、整体性的特点及作用,体会随意滥改成语的危害。

澴潭镇中心学校“三阶六步”集体备课导学案

习作指导 第 1 课时 主备人:李俊 审核人: 教学写一篇想象作文,写出自己想象的奇特和合理。做到既清楚又明白,内容有新目标 鲜感。培养学生写作的良好习惯。 重点培养学生写作的良好习惯。 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师 生 教学内容 环节 行 为 一 谈话引入: 研 读 上一节课,同学们大胆畅想了未来世界,有许多奇思妙想很有10 分 新意,今天我们就把这美好的幻想写下来。 钟 明确习作要求: 1.想象应从哪些方面去想,想些什么?学生讨论。 2.教师补充:想象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可以奇思二 探 究 20 分 钟 妙想的,也可以是从现实生活中受到启发自己设想、创造的。 3.习作方法指导: ①叙述想象的事物,要有一定的顺序。 ②记叙中要具体,特别是想象的事物特点要写详细。 ③表达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4.学生自己交流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交流习作:选出写得好的习作,说说好在哪点?全班交流。 6.教师选出有特色的习作讲评。 三 反馈 10 学生根据自己的习作修改,同桌互改,提出修改意见。 分钟 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