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师”改成“先生”,你认为怎么样?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0:48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08:53

作为一名老师,如果被称为先生,那绝对是奇耻大辱。因为先生培养的是机器,而教育的真谛在于激发兴趣与热情,引导他们认识世界(科学精神)和认识自己(哲思),进而创造快乐并享受快乐。显然,从事这样工作的人,必定是有思想的人,有热情的人。尤其是思想。想要成为法国的中小学教师,所有的教师必须要通过哲学老师,哪怕你是幼儿园的老师。也就是说,法国的教师队伍里,基本上排除了没有思想的人。有思想的老师,他们不会过分重视僵死的知识,他们更多的会引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激励学生对“寻常”产生质疑。因为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有思想的老师会宽容对待不同学生,他们会看到形而上的道,更会包容形而下的各色现象。人有共通的人性,人道;也有各不相同的个性,气质。所以,有思想的老师不会轻易动怒,不会随便发脾气。当然他们对于爱心的理解也不会空洞的。他们的爱心源于一种精神和思想的超越性,超越于生活鸡零狗碎的是是非非,超越于无关大碍的成败荣辱。他们的爱心源自于思维的有序和缜密,源自于思想的深刻与广博,源自于对真理与智慧的热忱。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08:53

教师和先生的概念常被人混为一谈,但在我看来,两者却有着明显的区别。教师是一种职业,而先生是一种身份;只有拥有教师职业资格证的人才能成为教师,但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别人的先生。教师教予学生的是书本的知识,但并不一定是自己最擅长的内容;而先生之所以为先生,其必然在某一领域有过人的长处,至少是相比受教者而言。论高考知识,远离高考多年的我们或许还不如这些正处冲刺期的学子,但论高中的学习方法和高考后的大学生活,我们能讲的却有很多。人们常说,现在的支教不过是逢场作戏,缺少对受教者需求的重视。而我想说,如今支教更缺乏的,是对施教者能力的重视。真正有意义的支教不应是受教者本位的,而应是施教者本位的(这句话可能略显争议)。如果施教者为刻意迎合受教者的需求而改变了自己,正如此次台江之行中我们为支教连补了几天几夜的高中知识,那这样的支教也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施教者真正该教授的,应当是施教者最擅长的东西。倘若必须与高考挂钩,那也只需将施教者所擅长东西中有助于提高成绩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剥离出来即可。在我理想的支教中,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关系,应当是学姐学长与学妹学弟的关系,应当是演讲者与观众的关系,应当是先生和后生的关系,而非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理想的支教应当开展成几次演讲、几场讲座、几场经验分享会,而非假期的补课。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08:54

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学,因此称之为先生也未尝不可。其实称谓无所谓,早年间教师不被重视也有"臭老九"的叫法。说高尚点我们是教书育人,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现实点说教师这一行业也是谋生的一种手段。现如今,社会风气有点金钱至上,人民内部矛盾突出,老师不被尊重,拿我们学校来说,我们是一乡镇中心小学,在我看来每个老师都兢兢业业,可总有一些学生家长对老师评头论足,有甚者有学生家长因为孩子犯错被老师叫家长,还对老师骂骂咧咧。尊师重道这句话在现在看来,仿佛就是只是说给老师自己听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08:54

我认为‘’先生‘’是个中性词,把老师称作‘’先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理解。老师把自己称做教书匠,有点谦卑、自嘲的意思;外人称老师为教书匠,多带戏谑、嘲弄、看不起的意思。但无论怎样理解,都否认不了‘’先生‘’的独到和伟大之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08:55

应该把老师的名字改为恩师比较好,固为他是人一生成材的主要基础,胜过父母教育的功劳,长大*后的财富知识,是老师教的,从不知道划一道是什么,到你满肚子文化知识,都是老师的心血给的,所以我认为叫恩师,终身为师,永远不望老师教导比较合适,也合天经地义。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