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0: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01:35
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中的动态平衡。这种理论指出,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着两个相互抗衡的力量:一是提高收入的动力,它取决于前期的收入水平和投资;二是压低收入的压力,这又与前期的投资规模和人口增长速率密切相关。
为了跳出经济增长的“恶性循环”和摆脱贫困的困境,发展中国家必须实现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即投资率的增长必须足以让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越人口增长的速度,这被称为“临界最小努力”。只有这样,人均收入水平才能显著提升,从而脱离极度贫困的境地。
当压低收入的力量占据优势,即人口增长过快超过了收入增长,人均收入的增长就会被抵消,重回原有的贫困陷阱。相反,只有当投资驱动的收入增长超过人口增长的影响,才能实现收入的实质性提升,打破低收入的稳定均衡状态,推动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
“临界最小努力”理论(the theory of critical minimum effect)是美国经济学家利本斯坦(Leibenstein)于1957年提出来的。这一理论的出发点是“贫困陷阱”,即“贫困恶性循环”和“低水平均衡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