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1: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7 13:56
导语:每个90后80后小时候的噩梦就是屁股打针了,小时候发烧感冒大家带去医院诊所直接屁股打一针,恢复效果还很不错。但是,现在来看,屁股针却越来越少了,甚至很多00后都没有看到过。那么,小时候流行的屁股针为什么消失了?到底屁股针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
小时候流行的屁股针为什么消失了
因为原本“屁股针”常用的药物,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已经更新换代了。比如过去常打的青霉素,原始版本因为耐药率太高已经淘汰,现在更多使用的是青霉素的衍生物或者进化的药物。而这些进化迭代的药物,通过静脉注射,会吸收得更好。“第一个它来得快,第二个生物利用度高。”医院在治疗中往往会优先采用吸收快、疗效好的治疗方式。
“屁股针”并没有完全消失。“有些药还是要经过皮下肉或者肌肉注射的,比如疫苗、胰岛素、妇科常用的黄体酮。
屁股针是什么?
我们所说的屁股针,其实是一种肌肉注射的方式,是指把药物注射到肌肉组织中。除了肌肉注射,常见的还有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这些注射方式分别适合不同类型的场景。
1、皮内注射
一般我们在做“皮试”时候用的就是这种注射方法。医生会把针头贴在靠近皮肤表面的地方往里打药。这是因为,注射点非常靠近身体表面,如果身体出现反应,比较容易观察到。
2、皮下注射
最常见的就是注射胰岛素了。胰岛素之类的大分子蛋白质不适合口服,需要通过注射的方式给药,而皮下注射相对于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要简单一些,不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也能进行,对于需要长期注射的胰岛素,选这种注射方式就很合适。
3、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顾名思义就是直接把药物注射到静脉里。我们所说的吊水、打点滴就属于静脉注射。这种注射方式的好处是,直接将药物注射到血液里,药物不容易被肝脏之类的器官代谢掉,而且能最快地被送往全身。需要让药物快速起作用时候,医生就会选择这种方式。
4、肌肉注射
和静脉注射一样,肌肉注射也能避免药物被肝脏代谢。而和静脉注射相比,肌肉注射的药物会更缓慢地让药物发挥作用。在注射很多种类的疫苗以及对血管刺激可能比较大的药物的时候,往往会采用这种注射方式。
而屁股部位肌肉很“厚实”,自然也就成了肌肉注射的“优秀候选区域”之一。除此之外,大腿外侧(股直肌),还有胳膊上的三角肌等地方,也都是肌肉注射的“候选区”。
为什么打屁股针那么疼?
首先,这可能跟我们小时候对疼痛的忍耐度低一些以及对打针的心理恐惧有关。但除此之外,确实有几个客观因素,让屁股针格外疼。
1、变钝的针头
对于50、60后人群来说,疼痛可能源自于重复使用的“钝针头”。
在医疗条件还不发达的时候,很多地方的医院、门诊用的还不是一次性针头,而是经过消毒之后重复使用的针头。比如下面这种“针头消毒器”就是用来消毒针头的。
虽然按理说重复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针头再磨平,但针头经过反复使用后上面难免会有一些“小毛刺”,不用亲身体验,光是想象一下这样的针头扎进肉里就已经开始疼了。
2、“扎得深”
在医疗条件改善之后,虽然“钝针头”的问题解决了,但为了避开屁股上厚厚的脂肪层,屁股针往往扎得很深,往往需要扎进肉里2~3厘米。针头造成的伤口深,也会增加疼痛感。
3、“抽吸”
在过去打屁股针的时候,医护人员可能会遵循一个操作,在注射前先进行抽吸,确保针头没有扎到血管(否则就变成静脉注射了)。
2015年的一项综述就指出,相比于扎进去直接注射,抽吸这个动作会引起更多的疼痛。目前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拿大公共卫生局等机构也认为,在肌肉注射的区域,并没有大血管,没有必要在注射时进行抽吸。但不管怎样,抽吸也可能是我们小时候觉得屁股针“疼的要命”的罪魁祸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