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划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溃退(kuì) 绯红(fěi) 仁慈(cí) 惊心动魄(pò)
B.窒息(zhì) 荧光(yíng) 畸形(qī) 殚精竭虑(dān)
C.镌刻(xié) 蒙昧(mèi) 侏儒(rú) 屏息敛声(liǎn)
D.锃亮(zèng) 凛冽(lǐn) 酷似(sì) 藏污纳垢(gòu)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娴熟 滞留 鹤立鸡群 催枯拉朽 B.翘首 胆怯 油光可鉴 和颜悦色
C.轮廓 泻气 筋疲力尽 抑扬顿挫 D.劳碌 教诲 正禁危坐 一丝不苟
3. 结合语境,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新羊城八景”可以让你触摸广州城的美丽与浪漫。“湿地唱晚”将生命的灵动与工业的文明,在湿地中勾勒得相得益彰;“古寺流芳”中各种岭南艺术珍品,让你叹为观止;到茘枝湾涌边听古仔、睇大戏、赏古玩、游西关大屋,“荔湾胜景”让你体验广州的美轮美奂;登白云山,你能欣赏到绘声绘色的“云山叠翠”风景画;看登峰造极的“小蛮腰”,你才算看到了“塔耀新城”的广州新面貌……
A.叹为观止 B.美轮美奂 C.绘声绘色 D.登峰造极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年内将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引发现场热烈反响。
B.大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昨日已盛大收官。截至目前,该剧全网播放量逼近大约 300 亿。
C.《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子。
D.随着世界对中国的兴趣日益广泛,让中国出版“走出去”的路越走越宽,早已超越了传统文化、文学作品和汉语教材的“老三样”。
5. 下列五句话句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古代埃及人认为,天像一块穹窿形的天花板,地像一个方盒。
②印度人也有类似的传说,不过他们认为驮着这块大地的,不是巨鲸,而是站在海龟背上的三头大象。
③大象动一动,便引起地震。
④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棋盘)的盖天说”。
⑤俄罗斯人则认为,大地像一块盾牌,由三条巨鲸用背驮着,漂游在茫茫的海洋里。
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①②③ C.④①⑤②③ D.①④②③⑤
6. 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 (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我国西北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书名的含义是: 。
7. 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B.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据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曹植《梁甫行》)
C.水皆缥碧,直视无碍。游鱼细石,千丈见底。(吴均《与朱元思书》)
D.或皇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E.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黃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F.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8. 默写。
(1) 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
(2) 神龟虽寿, 。(曹操《龟虽寿》)
(3)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4) 默写。
,将以遗所思。(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5)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古诗词名句。
《野望》一诗中“ , ”表现了诗人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还古代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的孤寂情怀。(王绩《野望》)
9. 按照课文的意思,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三峡》)
10.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11. 按照课文的意思,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12. 解释加点字。
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
13.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解衣欲睡 实是欲界之仙都 | B. | 月色入户 高峰入云 |
| C.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D. | 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猿乌乱鸣,沉鳞竞跃”为景增添动感。
B.乙文描绘的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C.甲文描绘了“山川之美”,以简短的议论作结尾,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贤人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D.乙文描绘了“月夜之美”,以“但少闲人”的感慨做结尾,隐含着作者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旷达的人生态度等复杂微妙的心境。
14.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 诗中的“大荒”和“怜”分别是什么意思?
(2) 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15.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
关于“王者荣耀”游戏
材料一
根据 2022 年 4 月腾讯互动娱乐年度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王者荣耀》累计注册用户超过 2 亿。根据腾讯方面的数据,其日活跃用户达 5000 万。
厦门海沧延奎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谢美兰在班上做过一个小调查,发现全班 41 名同学里,有一半孩子在玩这款游戏。一些家长质疑说,大量中小学生沉迷于这款游戏,甚至有媒体报道称,该款游戏过半用户是中小学生。
腾讯方面对“过半用户是中小学生”的质疑予以了否认。市场研究机构极光大数据发布的《王者荣耀研究报告》显示,14 岁以下用户占 3.57%;15 岁~19 岁的占 22.2%。
对于记者采访时提出的该游戏 18 岁以下用户数据信息,腾讯方面未予回复,并表示从未发布过此类官方数据。
(摘自《新华社:“王者荣耀”还是“王者农药”健康游戏不止于防沉迷》)
材料二
“荆轲就是女的!”
谈及历史人物荆轲,在天津市蓟州区上小学三年级的王龙(化名)言之凿凿,言语间都快跟记者急眼了:王龙对荆轲的了解,基于手机游戏《王者荣耀》。原来在《王者荣耀》中,历史人物被设定了新的职位与身份。比如,游戏中有名为“李白”的英雄角色,这个角色是这样定义的:李白,青莲剑仙,定位:刺客/战士,擅长:突进/收割。不仅仅是李白,许多历史人物都被重新赋予了新的定位,还有如诸葛亮、扁鹊变成了法师,虞姬、李元芳变成了射手。
《王者荣耀》中的英雄角色还有各种造型,如刘备的造型是使用支的“黑帮”教父,刘禅变成驾驶机器人的形象,黄忠扛起了大炮,高渐离拿起了吉他,马可波罗使用的则是双。其中最离谱的,则是将荆轲的角色设定为女性。这也是小学生王龙坚持认为“荆轲就是女的”的原因。
(来源《法制网》)
材料三
一款游戏成为全民性、现象级,足见其魅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从数据看,每 7 个中国人就有 1 人在玩,其中“00 后”用户占比超过 20%。然而,在此可观的用户基础上,悲剧却不断上演:13 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 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 10 余万元,17 岁少年狂打 40 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到底是游戏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人生?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警惕。
以《王者荣耀》为例,游戏对孩子的不良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无自制的过度沉溺导致精神、注意力被过度消耗;三是影响孩子应有的人际交往、参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能力。
(摘自人民网:《王者荣耀》,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
材料四
7 月 4 日,腾讯公司官方微信公号消息指出,腾讯将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以《王者荣耀》为试点,率先实施健康游戏·“三板斧”。首先上线的是 12 周岁以下玩家每天只玩一小时,后续还将实现晩上 9 点后禁止登录;绑定硬件设备一键禁玩;强化实名认证体系——这“三板斧”将逐步、持续推进。
(摘自搜狐网)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使用了一系列数据来说明《王者荣耀》这款游戏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B.材料二中小学生王龙坚持认为“荆轲就是女的”,从某种层面上折射出了这款游戏的危害之大。
C.材料三的内容说明人民网对《王者荣耀》的态度是否定的,因为它导致了许多极端事件的发生。
D.材料四中指出健康游戏“三板斧”分别是: 12 周岁以下玩家每天只玩一小时,后续实施晚上 9 点后禁止登录;绑定硬件设备一键禁玩;强化实名认证体系。腾讯公司将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率先实施健康游戏“三板斧”。
(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王者荣耀》日活跃用户达 5000 万,游戏主体是未成年人。
B.《王者荣耀》的游戏角色有历史人物,还给这些历史人物设定了一些新的职位与身份。
C.腾讯已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以《王者荣耀》为试点,率先实施健康游戏“三板斧”。
D.人际交往能力降低、参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能力减弱不属于游戏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3)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已是普遍现象,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悲剧。怎样才能将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降到最低?请你从不同角度提出三条可行性意见。
1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认牙
冯骥才
治牙的华大夫,医术可谓顶天了。您朝他一张嘴,不用说哪颗牙疼、哪颗牙酸、哪颗牙活动,他只要往里瞅一眼,全知道。他能把真牙修理得比假牙还漂亮,也能把假牙做得赛真牙一样耐用。他哪来的这么大的能耐,费解!
华大夫医术高明,可有个毛病,便是记性差,记不住人,见过就忘,忘得干干净净。您昨天刚去过他的诊所瞧虫子牙,今儿在街头碰上,一打招呼,他不认得您了,您恼不恼?要说他眼神差,他从不戴眼镜,可为嘛记性这么差?也是费解!
后来,华大夫一件事,把这两个费解的问题全解开了。
一天下响,巡捕房来了两位便衣巡捕,进门就问,今儿上午有没有一个黑脸汉子到诊所来。长相是络腮胡子,肿眼泡儿,挨着右嘴角一颗大黑痣。华大夫摇摇头说:“记不得了。”
巡捕问:“您一上午看了几号病人?”
华大夫回答:“半天只看了 6 号。”
巡捕说:“这就奇了!总共一上午才 6 个人,怎么会记不住?再说,这人的长相,就是在大街上扫一眼,保管也会记一年。明白告诉你吧,这人上个月在估衣街持抢了一家首饰店,是通缉的要犯,有人举报说上午好像在您的诊所见过他。您不说,难道跟他有瓜葛?”
华大夫平时没牌气,一听这话登时火起,“啪!”一拍桌子,拔牙的钳子在桌面上蹦得老高。他说:“我华家三代行医,治病救人,从不做违背良心的事。记不得就是记不得!我也明白告诉你们,那祸害人的家伙要是让我瞧见,甭说你们来找我,我找你们去!”
两位巡捕见牙医动怒,龇着白牙,露着牙龈,不像装假。他们迟疑片刻,扭身走了。天冷了的一天,华大夫真的急急慌慌胞到巡捕房来,跑得太急,大褂都姴了。他说那抢首饰的家伙正在开封道上的“一壶舂”酒楼喝酒呢!巡捕闻知马上赶去,居然把这黑脸劫匪捉拿归案了。
巡捕说:“华大夫,您怎么认出他来的?”
华大夫说:“当时我也在‘一壶春’吃饭,看见这家伙正跟人喝酒。我先认出他嘴角那颗黑痣,这长相是你们告诉我的,可我还不敢断定就是他,天下不会只有一个嘴角长痣的,万万不能弄错!但等到他咧嘴一笑,露出那颗虎牙,这牙我给他看过,记得,没错!我便赶紧报信来了!”
巡捕说:“我还是不明白,怎么一看牙就认出来了呢?”
华大夫哈哈大笑,说:“我是治牙的呀,我不认识人,可认识牙呀!”
巡捕听罢,惊奇不已。
这事传出去,人们对他那费解的事就全明白了。他记不住人,不是毛病,因为他不记人,只记牙。治牙的,把全部心思都使在牙上,医术还能不高?
(选自《俗世奇人》)
(1) 文章开头两个自然段设置了几处悬念?请你一一指出,并说说它的作用。
(2) 巡捕为什么对华大夫记不住抢劫嫌疑人的长相感到怀疑?
(3) 赏析下面加点的文字,并说说它们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i 华大夫平时没脾气,一听这话登时火起,“啪!”一拍桌子,拔牙的钳子在桌面上蹦得老高。
ii 天冷了的一天,华大夫真的急急慌慌跑到巡捕房来,跑得太急,大褂都裂了。
(4)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系列小说大多以人物的绰号或名称作为标题,如“泥人张”、“快手刘”、“好嘴杨巴”,本文却以“认牙”为标题,你认为好吗?说说理由。
(5) 纵观全文,华大夫为什么记性差却又医术精湛?给你什么启示?
17. 写作。
请以“不寻常的考试”为题目,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答案
1.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字词的字音识记。字词基础平时要注重积累,常写常练。A 选项,应为绯(feī)红;B 选项,应为:畸(jī)形;C 选项,应为:镌(juān)刻。
2.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识别字形的能力。此类题先认真审题,明确题干要求,再调动知识储备迅速识别字形。
A 选项:摧枯拉朽不是催枯拉朽。
B 选项:无错别字。
C 选项:泄气不是泻气。
D 选项:正襟危坐不是正禁危坐。
因此答案选 B。
3.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知识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对该成语在具体句子中的作用及意义的理解。A 选项,叹为观止意思是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用在此处合适。B 选项,美轮美奂意思是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也有“美好绝妙”的意思。放在这里不合适。C 选项,绘声绘色指以可见或可理解的形式来描绘或概括。形容叙述、描写得极其逼真。这里用来形容风景不合适。D 选项,登峰造极意思是登上顶峰,指到达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艺等已达到最高的境界。应该是形容人,这里形容景物不合适。故选 A。
4. 【答案】A
【解析】A 项,没有语病。
B 项,重复多余,“逼近”和“大约”应删掉一个,故 B 项有语病。
C 项,语序不当,应该是“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故 C 项有语病。
D 项,缺少主语,可以去掉“让”,故 D 项有语病。
所以本题应选 A 项。
5.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遇到这类题,要注意找是否有中心句、总起句,句子中是否有表示逻辑、时间、地点等先后的词,其次分析句子和句子之间句意上的联系。通读语段,可知在讲各国古人对天的认识。本题解题突破口是第⑤句,因句中提到巨鲸驮大地,与第②句“印度人也有类似的传说……”有语意上的联系,第②句中提到“大象”,与第③句有语意上的明显联系,所以可以确定这三个句子的顺序是⑤②③。由此答案选 C。
6. 【答案】埃德加·;中国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照耀着中国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平时阅读时要注意识记基本的文学常识(作者、国别、时间、体裁),把握主要内容、人物的形象,并理解作品深层的思想主旨。《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作者是美国人埃德加·。这部书以一个外国记者的视角,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中国西北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标题“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指的就是中国党。
7. 【答案】E;F
【解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记忆,注意字的书写知否正确,语句、字词有没有顺序颠倒的现象等。A 选项,有错别字,应为“绿杨阴里白沙堤”;B 选项,有错别字,应为“剧哉边海民”;C 选项,顺序有误,应为“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D 选项,诗文内容有误,应为“或王命急宣”。故选 EF。
8. 【答案】
(1) 归雁入胡天
(2) 犹有竟时
(3) 岂不罹凝寒
(4) 攀条折其荣
(5)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9. 【答案】连接。
【解析】该题考查对文言文字词的理解,平时要注意积累,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的情况。遇到不懂的,要经常翻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在具体操作中,可以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再进行判断。属引:连续不断。属(zhǔ):动词。连接。
10. 【答案】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本题涉及的词语是常见的文言词语。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句意为: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
11. 【答案】原来是。
【解析】该题考查对文言文字词的理解,平时要注意积累,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的情况。遇到不懂的,要经常翻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在具体操作中,可以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再进行判断。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
12. 【答案】通“啭”鸟鸣声。这里指蝉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本题涉及的词语是常见的文言词语。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蝉则千转(zhuàn)不穷: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转,通“啭”鸟鸣声。这里指蝉鸣。
13. 【答案】
(1) C
(2)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3) C
【解析】
(1) 该题考查对文言文字词的理解,平时要注意积累,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的情况。遇到不懂的,要经常翻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在具体操作中,可以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再进行判断。A 想要/欲望。B 动词,洒入/耸入。C……的人/……的人。D 欣赏/相与,一同。因此答案选 C。
(2)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实词、虚词和句式有准确的理解。再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重点字词:歇、沉鳞。
(3) 方法一:
该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一般可以把选项对应的内容和原文进行对照,抓住细节进行辨析即可。C 选项“与古今贤人共赏美景”错误,原文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可见是无人与自己共赏美景。因此答案选 C。
方法二:
【译文】
【甲】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乌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 1083 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14. 【答案】
(1) 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怜:怜爱。
(2) “送”字直接点题(扣题),“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解析】
(1) 本题考查诗歌重点词语的意思。解答本题需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江入大荒流”意思是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大荒”在这里是指一望无际的原野。“仍怜故乡水”意思是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怜”在本句是怜爱之意。
(2) 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技巧。“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意思是: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故乡水拟人化,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从对面写来,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同时也回扣题目。“送”字,以一当十,意蕴丰富。
15. 【答案】
(1) C
(2) B
(3) ①立足平台,要市场更要责任。游戏研发者不能只重刺激性而忽视潜在危害,不能只重体验而不计后果。作为企业,利益的吸引不能取代责任的担当,为社会尽责、为发展尽力、为人类增添价值,“王者”才会真正“荣耀”。②立足,要创新更要监管。游戏毕竟是市场行为,其研发与营销也代表了一定的创新与活力。要鼓励企业创新,支持企业开拓,但是监管是永远不能松的那根弦,监管主体有必要让游戏多一些“善意”。③立足家庭,家长们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游戏适合什么年龄的孩子,我国没有游戏分级制,家长们就应该学会自行分级。父母应加强家庭教育,强化对子女的日常教育,培养积极爱好,转移注意力。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C 项“材料三的内容说明人民网对《王者荣耀》的态度是否定的”错误,并非完全否定,也肯定了其成功之处,材料三原文为“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故选 C。
(2)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A 选项,无中生有,“游戏主体是未成年人”于文无据。C 选项,“腾讯已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与原文不符,由材料四原文“腾讯将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可知,是“将推出”,而不是“已推出”。D 选项,“不属于游戏对孩子的不良影响”说法有误,材料三原文说“三是影响孩子应有的人际交往、参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能力。”故选 B。
(3)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可从游戏平台、、家庭等多个角度来谈,主要结合材料三和四的内容来分析。如材料三“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研发并推出一款游戏只是起点,各个主体尽责有为则没有终点”、材料四“并呼吁和游戏制作方加强监管”等。
16. 【答案】
(1) 两处。一是医术高超,能耐大;二是记性差。这样写使人物形象带上传奇色彩,引发读者阅读兴趣,也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开展做好铺垫。
(2) 原因有二:一是当天上午病人不多,就 6 个病人,并无记忆难度;二是,劫嫌疑人的长相很有热点,很容易使人记住。
(3) i “蹦”字这一动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华大夫拍桌子的力度之大,表现了他当时的愤怒,体现了他胸襟坦荡、敢作敢为的性格特点。
ii “大褂都裂了”这里运用了细节描写,形象生动的体现了华大夫去巡捕房急匆匆的场景,体现了他正直,富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正义感。
(4) 从结构上讲为下文的小故事埋伏笔做铺垫;吸引了读者的兴趣。
(5) 医术精湛是因为他把心思都放在了治牙上,记性差是因为心思都在牙上,所以“认牙不认人“启示是“做一件事只要全心全意,就能把事情做好。”
【解析】
(1) 本题考查文章开头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根据题干回归原文,进行分析。文章第一段写,华大夫医术高超,“他哪来的这么大的能耐,费解!”,让人惊讶;文章第二段写他记性差,前一天来的病人,第二天就会忘记。据此可概括出答案。
(2) 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回归原文,结合上下文分析原因。根据题干问题,可定位到文章第 7 段,“这就奇了!总共一上午才 6 个人,怎么会记不住?再说,这人的长相,就是在大街上扫一眼,保管也会记一年。”据此可概括出答案。
(3) i 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词语的赏析能力。“蹦”字是说拔牙钳子被拍桌子这一动作弹起来的景象,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华大夫拍桌子的力度之大,表现了他听力巡捕质疑后当时的愤怒,体现了他胸襟坦荡、敢作敢为的性格特点。
ii 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语句的分析能力。“大褂都裂了”这里运用了细节描写,形象生动的体现了华大夫在寻找到嫌疑人之后,去巡捕房急匆匆的场景,体现了他正直,富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正义感。
(4) 本题考查了对文章标题的分析。解答此题,可从标题特定的作用角度去分析,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着手。“认牙”与后边捕快寻找嫌疑犯的故事埋伏笔做铺垫,另外用这个做标题也吸引了读者兴趣。
(5)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分析。解答此题,需要结合全文分析文章主旨。华大夫记性差但却医术高湛,两个看似矛盾,实则体现了华大夫治牙专心致志。医术精湛是因为他把心思都放在了治牙上,记性差是因为心思都在牙上,所以“认牙不认人”。启示是“做一件事只要全心全意,就能把事情做好。”言之成理即可。
17. 【答案】一次不寻常的考试
“无人监考?”全班顿时像煮熟的稀饭炸开了锅,都向老师投去怀疑的目光。“对,无人监考。”老师肯定地点点头回答说。
是这样的,初三了,我们像一战时期的凡尔登被一科科考试炸得遍体鳞伤。这不,明天又是一场数学测验,这让我们这个偏向文科的班级惊恐不安。
刚刚老师宣布,因数学老师出差,明天的数学小测验无人监考。这消息一出,就像树林里的一声号角,惊动了各家鸟儿。
旁边的小张正埋着头掩嘴偷笑。不用说,他一定又是在想如何作弊了,就算平时有老师监考,他也会想方设法作弊,更别说明天无人监考了。
后面的小李拍拍我的肩膀说:“嘿,想好怎么作弊了吗?”我猛地一回头,笑了笑:
“平时复习好好的,何必作弊呢?呵呵!”
“你可真够清高哟。”小李递给我一个鄙夷的眼神。这反话,我是听得出来的。
窗外,乌云把太阳紧紧地拥抱在怀里,教室里一下暗了许多。
放学了,平时听见下课铃声就像听到百米冲刺声的同学们竟然还在座位上学习。我不禁好奇地四处探探。原来,有的在纸条上抄写数学公式,有的在课桌上写上有关概念,大家都在“准备”明天的测验啊!
我无奈地摇摇头,背着书包离开了。
回到家里,心里十分纠结,到底是好好复习呢,还是弄小抄作弊呢?作弊吧,这是违反校规的呀,而且老师也说过,考试不仅仅是知识的检测,也是诚信为人的检测;不作弊吧,又怕被同学嘲笑太笨了,到底如何是好呢?
这时,我想到课文上的一句话:“苟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想到了它的主人屈原,想到他的生平:众人皆醉,唯他独醒;举世皆浊,唯他独清。此时,我决定不作弊。
第二天,我自信地来到教室,认真做科代表发下的试卷,不管他人如何作弊,我只顾埋头挥笔。
当拿到数学成绩分数的时候,我不是最高分。但我觉得,那是一份让我的心灵满意的答卷。我将会永远记住这次不寻常的考试,它教会我做人的道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