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 附解析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国有企业员工李某经常在家酗酒后打骂孩子,对于李某的行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可由李某所在单位给予处分 B.可有李某所在单位给予劝诫 C.可由当地给予行政处罚 D.可由当地给予劝诫
2、下列各句中比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 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飞快 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D.他突然瞥见路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他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3、偷看学生的日记、信件,侵犯了学生的( )。 A.受教育权 B.人格尊严权
第 1 页 共 13 页
C.荣誉权 D.隐私权
4、对现代汉语知识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普通话的词汇标准是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
B.汉语的音节结构严密,每个音节都由声母、韵母构成 C.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部分
D.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下列选项中,与“绿叶菜--菠菜”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 A.西红柿--番茄 B.萝卜--白萝卜 C.大白菜--白菜 D.花菜--黄花菜
6、教师沈某因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学校教学安排,被学校暂停授课并扣发当月绩效工资,学校的这种做法( )。
A.不合法。侵犯了沈某从事教育教学的权利 B.不合法。侵犯了沈某获取工资报酬的权利 C.合法。学校有对教师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 D.合法。学校有对教师进行教育行政处罚的权利。
7、从“所有罪犯都不是有投票权的公民,,推出“所有罪犯都是没有投票权的公民”,是利用( )得出的结论。 A.换质法 B.换位法 C.换质位法 D.引导法
8、下列选项中,发明地动仪的是( )。 A.哥白尼
第 2 页 共 13 页
B.毕异 C.张衡 D.布鲁诺
9、美术课上,曾老师知道学生把天然的竹根须做成卷曲的头发,还演示如何借助竹节的弧度制成黄包车的顶棚。这表明老师具有( )。 A.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与能力 B.自我反思的意识与能力 C.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D.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10、下面这首古代诗歌的作者是( )。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A.白居易 B.贾岛 C.欧阳修 D.袁枚
11、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篇幅最长的抒情诗是( )。
A.《天问》 B.《离骚》 C.《孔雀东南飞》 D.《九章》
12、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的(小学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
A. 安全保护工作 B. 思想道德建设 C. 精神文明建设 D. 遵守纪律的意识
第 3 页 共 13 页
,加强中 )13、巴尔扎克是l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 )为人们展现了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
A.《人间喜剧》 B.《玩偶之家》 C.《复活》 D.《老人与海》
14、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通过对主人公痛苦、憧憬、多情善感和愤世嫉俗等情绪的描写,表达了一代青年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建立合乎自然的社会秩序和平等的人际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的心声。其作者是( )。
A、歌德 B、席勒 C、茨威格 D、格拉斯
15、在电和磁关系的认识上,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是( )。
A.奥斯特 B.法拉第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16、《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 )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
A.教育目的 B.社会要求 C.学校规范 D.学生年龄
17、9岁的杨强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受伤,家长诉至,要求学校赔偿。此案中应承担举证责任的主体是( )。
A.学校
第 4 页 共 13 页
B.家长 C.体育老师 D.杨强
18、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总趋势是( )。
A. 西高东低 B. 西低东高 C. 南高北低 D. 北高南低
19、盛世兴收藏,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精神需求更加丰富,神州大地兴起了收藏热,然而掺人了功利色彩,热得多少有些浮躁,热得缺少点文化灵魂。最近北京举办了几次“鉴宝”活动,请专家为民间收藏者鉴别藏品,扶“宝”而来者甚众,真正淘到真品的,寥寥无几;一些人耗资数万、数十万,却看走眼了,得到的却是赝品。
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 A.收藏需要具备专业知识 B.收藏需要加以正确引导
C.收藏市场亟需一批专业的“鉴宝”人才 D.“鉴宝”活动有利于净化收藏市场
20、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这意味着教师要( )。
A.关心学生 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
C.严格要求学生 对学生一视同仁 D.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
21、外地来打工的陈某向工作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申请,请求批准他年满7周岁的孩子晓宣在工作地附近的公立小学就读,对这一申请,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当( )。
A.拒绝,晓宣可选择在当地民办学校就读 B.批准,但要求陈某缴纳额外的学费与杂费
第 5 页 共 13 页
C.拒绝,晓宣只能在户籍所在地的学校就读 D.批准,并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22、我国古代把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下列选项中,属于“三更”的时段是( )。
A.19:00-21:00时 B.21:00-23:00时 C.23:00-(次日)1:00时 D.(次日)1:00-3:00时
23、根据《未成年人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校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的,由责令改正
B.学校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责令整改
C.学校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的,无论情节轻重,都应依法给予处分
D.学校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的,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刑事处罚
24、下列不是达•芬奇的作品的是( )。
A.《向日葵》
B.《最后的晚餐》 C.《岩间圣母》 D.《蒙娜丽莎》
25、下面毛创作的诗词中,和其他几首不属于同一历史时期的是( )。
A.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B.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第 6 页 共 13 页
2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彷徨》、神话集《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等,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春秋战国时的大量史料,记载了许多历史故事,文字优美,文学性强。
C.世界名著《人间喜剧》、《死魂灵》、《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的作者依次是巴尔扎克、果戈理、托尔斯泰、莫泊桑。
D.我国古代的诗歌有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别。近体诗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27、( ),正在使大批教师成为教学的机械重复者,复杂的脑力劳动退化为简单的体力劳动。
A.课堂教学的模式化 B.坚持教学多方评价 C.教学目的多元化 D.选拔制度的唯一性
28、小茹说话有些口吃,常有同学嘲笑她,班主任付老师除教育学生要尊重小茹外,还编导小茹朗读,鼓励她坚持练习。小茹还在朗诵比赛中获奖,人也渐渐开朗了,这表明付老师具有( )。
A.维护课堂秩序的能力 B.严格要求学生的意识 C.尊重关爱学生的情怀 D.严以律己的从教意识
29、凡年满________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________周岁( )。
A.六、七 B.五、六 C.七、八
第 7 页 共 13 页
D.六、八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怎样评价学生的优、良、中、差呢?为此,我制订了这样的标准:
一是在大纲规定的基础科60分以上,并能发现自己的特长且有所发展的,视为及格;二是基础科及格或良好,特长科明显超过同年级学生的,视为良好;三是基础科良好,特长科大大超过同年级学生或有所发明创造的,视为优秀;四是仅基础科及格或仅特长科有所发展的,均视为不及格;五是仅基础科良好,或特长科单方独进的,视为畸形发展,作降格评价。这一评价标准的实施,使绝大部分差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找到了自己成才的优势与途径,也使文化课考试分数好的学生不再自我感觉良好,从而找到了良性互补、和谐发展的新路子。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涨,各科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科总分由原来年级的倒数第二,上升到年级的第二名。
问题:请你针对案例中制订的评价标准,谈谈自己的看法。
2、运动会结束后,小华在周记中写下了周记的感受:
这一次学校秋季运动会非比寻常,因为有一个特殊的项目,那就是班级的律操比赛。我们班余老师是一位比较要强的老师,听同学们讲,每次比赛,她都力争好成绩。
大家熟悉的班级律操对我这个刚转来的新手来说。可以说是难上加难。有班干部向余老师建议,不让我参加比赛。我本想余老师会同意,反正学校并没有要求必须 全班参加,再说我刚刚转来。但是余老师没有同意,在班上说:“咱们是一个团队,是一个整体,班上一个同学都不能少!”我感觉余老师用鼓励的眼光看着我。
眼见比赛日益临近,我很是着急,看得出与我们一同训练的余老师也很着急,余老师找到我,一边鼓励我一定行,一边亲自手把手教我律操的每一个动作。
第 8 页 共 13 页
余老师腰不好,我看到余老师每次讲解示范动作弯腰时,总咬着牙,我更是认真的操练。在余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了班级的律操。 问题:评析余老师的教育行为
3、某校小学五年级学生费某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常与邻座讲话,经老师多次教育仍无改变。该生家长因忙于做生意,对子女疏于管教。班主任赵老师虽然多次与其父母联系但没有找到其父母。赵老师认为,如果继续让费某随班学习,会给其他同学带来不良影响,于是他三番五次找费某谈话,要其自动退学。费某在老师的压力下,加上本身又有厌学心理,便未经家长同意,辍学回家。
这位班主任做法是否合理?请加以分析。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当年济南老火车站被拆,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长久的痛,这一建于100多年前的哥特式老建筑,被誉为“20世纪初世界上优秀的交通建筑,是当时中国可与欧洲著名火车站相媲美的建筑作品”。最近,当地媒体就复建展开新一轮调查投票,想弥补当年的遗憾。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
第 9 页 共 13 页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第 10 页 共 13 页
参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B 2、B 3、D 4、B 5、 答案:B 6、B 7、A 8、C 9、【答案】A
【解析】教师能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成教学工具,体现的是教师对于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与能力。 10、[答案]:B 11、B 12、B 13、A 14、A 15、B 16、【答案】D 17、 答案:A 18、A 19、B 20、【答案】A 21、D
第 11 页 共 13 页
22、【答案】C
【解析】一更夜从黄昏始 19-21点;二更定昏人不静 21-23点;三更23-次日凌晨1点;四更1-3点;五更3-5点。 23、【答案】B 24、A 25、【答案】C 26、【答案】D 27、A
28、参:C 29、A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且具有个人特长的有用人才,其实质就是通过合格加特长的标准和策略培养人才。因此,我们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在学生的身心特性确立发展方向时,特长的发展最好与相关方面的发展和谐并进。但和谐发展与全面发展又有所区别。和谐发展是学生对全面发展的具体选择。作为学生整体来说,应把全人类的知识、技能和优良品质都继承下来;但作为学生个体来说,只能以特长为龙头带动相关方面和谐发展,成为基础相对宽厚而特色鲜明的人才。
2、余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体现了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要尊重学生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材料中,余老师让班级的每位同学都参与,并且亲自手把手地教,不断鼓励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体现了关爱学生。
其次,体现了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要求老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材料中,余老师以身作则,克服自己腰不好的情况,每次讲解示范动作,给学生做了很好地榜样,帮助学生短期内学会了班级韵律操。
再次,体现了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要求对工作高度负责,勤恳敬业。材料中,余老师是一个比较要强的老师,每次比赛都要力争好成绩,面对有困难的学生,余老师没有敷衍塞责,而是认真辅导,体现了爱岗敬业的相关要求。
最后,体现了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要求老师因材施教,实施素质教育,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余老师面对特殊的情况亲自示范不断鼓励,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比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教书育人的相关要求。
第 12 页 共 13 页
总之,余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种精神值得大力弘扬,需要每个老师学习。
3、教师应做到依法执教。该案例中教师让学生自动退学,停止学生费某上课的做法是错误的,其做法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停止违反纪律的学生的课程,应符合教育活动的价值要求,与对学生教育相一致,同学生违纪程度相适应,要有充分客观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
班主任不得随意禁止学生上课,处理教学活动不能带有个人偏见和感情用事。后进生的进步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和信心。教师对学生应一视同仁,不可偏爱,要讲究教育艺术。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参考立意:
1.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关键期。 2.教育观:全面发展、创新。 3.教师观:自我反思。 得分要点:
1.基本:字数够800字,字迹工整,卷面整洁,有标题。 2.第一段结合材料过渡到教育理论。
3.每段有中心论点,分5段,首尾两段有突出中心,有感情,有修辞手法。
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