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
教学目标:
1、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品读重点语段,了解母亲工作的劳苦。
3、感受慈母情深,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品读母亲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了解母亲工作的劳苦,感受慈母情深。 教学过程: 一、导题蕴情。
上课之前,老师想到了一首诗,孟郊的《游子吟》,还记得吗?一起来试试。 游子走得再远,也走不出母亲温暖的视线。因为母爱是人世间恒古不变的挚爱。 这节课,我们将跟随我国著名作家梁晓声,走近他的母亲,感受这份——读题。 这可是深沉厚重的情啊,(点红深)再来读。
二、研读入情
1、由“失魂落魄”引出母亲的劳苦。
一直一直以来,在梁晓声心里,有一件事令他刻骨难忘。事情的起因缘于这个词——(课件)失魂落魄。谁来读。3
T:同学们都会读,那你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做什么事都心不在焉,整天心神不定的)作者为什么事弄得如此失魂落魄呢?读一读课文1—4段,自然就明白了。 来,打开课文,自由读读,找找原因。 谁能用我为„„而失魂落魄来说句子。 T:孩子们,看看这书是多少钱?(1元5角)。对你们来说,这钱多吗?
可对于当年的梁晓声,对于梁晓声的家庭来说,这1元5角,又意味着什么呢?老师在梁晓声的《母亲》原文中,摘录了这样一段话,请看:
(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 ——节选自《母亲》)
看着这些数字,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说。(是,这事发生在19年,当时大多数中国家庭的生活都很艰难)(这一元五角钱对于梁晓声这样的家庭少嘛?)的确如此,所以,课件: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T:我怎么敢要呢?这么多钱,对于我们家庭来说,简直就是一笔巨款,但是,我太爱看——《青年近卫军》了,我想得都有点——失魂落魄了。终于有一天,我抵挡不住这本书的诱惑,鼓足勇气,去母亲的工厂,开口要这笔钱。
T:可当我走进工厂,看到母亲时,我不禁鼻子一酸。孩子们,我到底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啊?请自己读读课文,你会想到哪些词来形容你看到的母亲。
生读。反馈:怎样的母亲?(慈爱、瘦弱、辛苦、忙碌„„) 板书:劳苦
二)、重点感受母亲的劳苦。
主题问题:哪些语句在诉说着母亲的劳苦? 随机交流下列四个重点句:
1)、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1、你想说些什么?特别从哪里看出来的?[及其瘦弱] 2、你能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
3、对于这个句子,谁还有补充?(弯曲,长年累月的劳累累弯了母亲的背。烤,我只是站了一会,看母亲却天天如此啊,这灯泡,烤着母亲的脸,也烤着儿子的心 4、谁能读好这句话?
5、孩子们,读书还要联系上下文来思考。请你们注意观察一下,母亲工作的环境是怎样的啊?(恶劣)哪里看出?说说你的想法。(震耳欲聋是什么感觉?让人听起来心烦意燥的。我第一次亲眼看到,母亲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拖着极其瘦弱的身子工作着。
6、孩子们,如果,这是你的母亲,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心如刀绞、难受心酸)让我们带着感受一起来读这句话。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1、透过疲惫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 2、这句子写得很特别。看谁的眼睛最亮? 课件出示:把“我的母亲”放在前面的句子。
自己读读,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平淡,感人) 谁愿意带着自己的体会读。
请闭上眼睛,想像开去,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母亲?
睁开眼睛,谁来说说,出现在你眼前的母亲是怎样的?背,脸,眼睛?(弯曲、瘦弱背,粗糙的、苍白脸,布满血丝、疲惫的眼睛。)
母亲才三十岁呀,照理说,她的背是(坚挺的),她的脸是(红润的),她的眼睛是(水灵灵的)。可此时此刻,我努力回想着母亲,年轻时的面容,竟怎么也回想不起来。这就是我的母亲吗?全班女生读。
我不愿相信,可又不得不信,长年累月超负荷的劳累,已经无情地夺走了母亲,原本光洁、美丽的容颜。这就是我的母亲啊!全班男生读。 3)、出示: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
1、这句话带给你什么感觉?(母亲工作很忙碌。)那个词带给你这样的感觉?(四个立刻。)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争分夺秒)指读。
2、其实,跟立刻意思相同的词语很多,你们知道有哪些?可作者为什么就只用一个立刻呢?他想说明什么?(工作的单调、枯燥,母亲这些动作是同一个时间完成的。)
母亲啊,你为什么不休息一下,立刻又坐下去了呢? 母亲啊,你为什么不先喘口气,立刻又将头俯下去了啊?
3、其实,母亲的忙碌何止这些,她每天只能睡上两三个小时。每天天没亮顾不上吃饭赶去上班,晚上回家还要洗洗补补。为了工作,为了儿女,她好几次瘫软在地上,可又不可思议地挣扎起来继续工作)。孩子们,母亲哪里是在挣钱,她分明是在——拼命。如果,你是她的儿子,看着这样的母亲,你有什么感受? 齐读。 4)、出示: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
重点提示:1、龟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jun,齐读两次。
2、谁能告诉我,龟裂的手是怎样的手?(干枯粗糙像树皮)龟裂本来是一个用来形容土地严重干裂的词,现在把龟裂这个词用在了形容母亲的手上,你感受到什么?
孩子们,请想想开去,透过这龟裂的手,你仿佛看到母亲在干些什么啊?在寒风凛冽的的清晨,母亲用那龟裂的手—— ;利用尽可能的点滴时间,母亲用那龟裂的手在地里——;夜深人静之时,母亲还凑在昏暗的灯光下,用那龟裂的手——。 孩子们,这就是母亲啊,无尽的劳累龟裂了母亲的手,也撕裂了儿子的心。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5)、连接所有的画面,齐读。
三、感悟慈母情深。
主题问题:就是这样辛劳、瘦弱的母亲,就是这样拼命挣钱的母亲,当我向她要钱买书时,她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1、重点交流: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a、塞。这是怎样的一塞?母亲塞给我的仅仅是钱嘛?
b、母亲的语言。说这话时的母亲是怎样的?你看出她是怎样的母亲? 2、慈母情深深似海。那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我鼻子一酸,(音乐)攥着钱,攥
着母亲的心血,攥着母亲那平凡又伟大的爱,跑了出去„„此时此刻,有多少情在我心中涌动,有多少话要对母亲倾诉啊,孩子们,请拿起笔,想想母亲挣钱的劳苦,再想想母亲给钱时的毅然,写下你最想对母亲说的话。你可以写后悔,心痛,你也可以写关心、决心。但是有个要求,学习课文的写法,你的话中,母亲这个词,必须出现三次以上。课件出示: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对母亲说:„„ (生写师巡视。)师:谁来说一说。
四、拓展升情。
1、这就是母亲,瘦弱憔悴、为生计疲于奔命,却坚守着家庭的温暖,坚守着对儿女的希望。
让我们一起用心唱响母亲这两个温暖的字眼吧。(齐读诗歌)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生活中,我们也同样拥有慈母的深情,就让我们常怀感恩之
心,永记——读题慈母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