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简介
一、地理环境
遂昌县位于浙西南,地处钱塘江、瓯江源头,东倚武义、松阳,南邻龙泉,西接江山和福建浦城,北与衢江、龙游、婺城相连。全县总面积2539平方公里,总人口23.1万,辖2街道7镇11乡,203个行政村,7个城市社区,森林覆盖率达82.3%。境内山川秀美,林海氤氲,云雾飘渺,素有“金山林海、仙县遂昌”的美誉。
二、生态环境
全县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含量达9260个,高出世界清新空气标准6倍以上。“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是400年前汤显祖笔下遂昌原生态环境的生动写照。遂昌县境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类型,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山地垂直气候差异明显,白马山、南尖岩、九龙山等高山地区终年无高温天气,是夏季避暑的胜地。
遂昌县的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由龙泉和福建浦城入境的仙霞岭山脉横贯南北,展布全县,境内山地面积22.56万公顷,占88.83%,耕地面积1.03万公顷,占4.06%,水域面积1.8万公顷,占7.11%,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地貌以中山为主,群山耸立,间有低山、丘陵、岗地和谷地。其中林业用地占84.71%、农业用地占8.77%、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1.10%、交通用地占0.37%、水域占1.85%,未利用地占3.20%。90%以上地面为植物或水面覆盖,生态环境优越。
土壤种类有红壤、黄壤、岩性土、潮土、水稻土等5个土类,11个亚类、34个土属、
70个土种,并有明显的分布范围。海拔800米以上主要是黄土壤。黄、红壤土分别占全县土壤分布总面积的43%和48%,适宜发展林业生产和茶果等经济特产。水稻土占9%,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岩性土、潮土占土壤面积的0.25%,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无明显影响。
三、历史文化
遂昌建县于公元218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曾在这里任知县5年,写就了戏曲名著《牡丹亭》,汤公“兴教、劝农、安民”之政声、“清政爱民”的治县方略流传深远;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独山村的“明代一条街”至今保存完好;97年发掘的好川文化(瓯越文化发源地、“东方文明曙光”)遗址被列为全国考古重大新发现。遂昌是一个老区,1927年1月成立遂昌支部,同年10月建立遂昌县委,南方三年游击战时,粟裕、刘英曾率建立了以我县王村口镇为中心的浙西南游击根据地。
四、风景名胜
遂昌古称仙县,山清水秀,自然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旅游资源丰富,先后获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浙江省十大生态旅游名城、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等称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森林公园1处、矿山公园1处,国家4A级景区4处,省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处。其中,国家4A级景区有南尖岩、神龙谷、千佛山、遂昌金矿。
遂昌湖山
遂昌南尖岩
遂昌高坪万亩杜鹃
遂昌神龙谷
遂昌高山梯田
遂昌牡丹亭昆曲文化
遂昌汤显祖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