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SmartBits600测试指导书

SmartBits600测试指导书

来源:保捱科技网
资料编码 使用对象 编写部门 产品名称 产品版本 资料版本

SmartBits600测试指导书

拟 制: 审 核: 审 核: 批 准:

日 期: 日 期: 日 期: 日 期:

华 为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修 订 记 录

日 期 修订版本 作 者 描 述

目 录

1

SmartBits600仪表使用 ......................................................................................................... 5

1.1 仪表概述 ..............................................................................................................................5 1.2 Smartbits600 面板介绍 .......................................................................................................5

1.2.1 Smartbits600前视图..................................................................................................5 1.2.2 Smartibits600后视图 .................................................................................................6 1.3 Smartbits600基本操作 ........................................................................................................6

1.3.1 SmartBits的IP地址配置方法 ...................................................................................6 1.3.2 SmartWindow应用程序操作介绍 ..............................................................................6 1.3.3 SmartApplications应用程序操作介绍 ..................................................................... 11

2 SmartBits600测试指导 ....................................................................................................... 14

2.1 功能测试 ........................................................................................................................... 14

2.1.1 长期丢包测试 .......................................................................................................... 14 2.1.2 流控功能测试 .......................................................................................................... 16 2.2 指标测试..... ...................................................................................................................... 18

2.2.1 吞吐量测试.............................................................................................................. 18 2.2.2 时延测试 ................................................................................................................. 21 2.2.3 丢包率测试.............................................................................................................. 24

关键词:

摘 要:

缩略语清单:

参考资料清单

SmartBits600测试 以太网 网络

SmartBits系列测试仪是由NetCom System公司生产的,专门测试和分析网络性能的一种工具,SmartBits通过各种SmartCard的组合来实现对网络的测试、仿真和分析。SmartBits600测试仪是其中的便携式设备,与SmartBits-6000B系统兼容,最多可插入两块测试卡,支持16个10/100M以太网端口。

无。

无。

SmartBits600E测试指导书

1 SmartBits600仪表使用

1.1 仪表概述

SmartBits系列测试仪是由NetCom System公司生产的,专门测试和分析网络性能的一种工具,SmartBits通过各种SmartCard的组合来实现对网络的测试、仿真和分析。SmartBits600测试仪是其中的便携式设备,与SmartBits-6000B系统兼容,最多可插入两块测试卡,支持16个10/100M以太网端口。

1.2 Smartbits600 面板介绍 1.2.1

Smartbits600前视图

图1-1 Smartbits600前视图

SmartBits600可配置2个LAN-3100A模块,支持16个10/100M以太网端口测试。

10/100 Ethernet SmartModule指示灯含意

TX/PAUSE: 绿灯:正常发送, 黄灯:有流控包, 红灯:有错包;

RX/ERR: 绿灯:数据包接收,

DUPLEX/SPEED: 绿灯:全双工, 黄灯:半双工;

1.2.2 Smartibits600后视图

图1-2 Smartbits600后视图

CONSOLE:串口,用于配置SmartBits的IP地址。 10/100BASE-T:以太网口,用于接入控制台,如PC机。

1.3 Smartbits600基本操作 1.3.1

SmartBits的IP地址配置方法

设置一个没有配置的SmartBits,必须通过串口线将PC机的COM与SmartBits的CONSOLE相连,在PC上运行超级终端程序来配置。 建立超级终端连接,串口的配置参数为:波特率=38400,数据位=8,奇偶校验=NONE,停止位=1,流控=Xon/Xoff ,设置好之后保存。

打开SmartBits设备的电源,等待启动,在超级终端窗口按回车键,直到窗口显示提示符“>>”。

在>>提示符下输入ipaddr命令显示设备的缺省IP地址,如果需要改变IP地址的设置,比如改变为10.108.114.13,则输入ipaddr 10.108.114.13即可,可以再次用ipaddr检验设置是否有效。

设置好之后重启SmartBits就可以按设置的IP地址使用了。

1.3.2 SmartWindow应用程序操作介绍

功能 :所插的模块在窗口中对应有直观的显示,可灵活地配置各以太网端口的工作模式,完成一般的数据连接测试,可非常方便地观测网络的运行状态。 操作过程:

1、按图3-1连接好仪表与测试设备,在PC机上进入SmartWindow应用程序,如图1-3。

图1-3 SmartWindow初始界面

2、菜单“Options”->“Connection Setup..”,进入对话框;

选择“Use Ethernet/TCP”,在“Remote Host”写入SmartBits的IP地址,“TCP Port”为:16385 。如图1-4:

图1-4 Smartbits连接设置

3、菜单“Actions”->“Connect”,热键为F8,进入SmartWindow主界面,如图1-5

图1-5 SmartWindow主界面

4、将鼠标移至相应的测试模块“LAN-3100A”上,按右键,选择“Reserve SmartModule/MiniModule”,获取对该测试模块的操作权,此时左下角小三角由绿色变为蓝色,如图1-6。

5、将鼠标移至测试的端口上,按右键,设置端口属性,如图1-6

图1-6 以太图端口属性设置

选择“100 Megabit”表示100M以太口,选择“Full Duplex”表示为全双工,当被测设备与仪表的端口能正常连接上时,有“Link”显示,若显示为”Pause“,表示有流控包,(例如发送速率大于ET1上设置的速率时,端口会发送流控包)。

网口也可工作在自协商模式下:主菜单“Options”->“Preferences”,进入对话框,选中“Allow MII Auto-Negotiate”,如下图1-7,此时网口工作在自协商模式下。

图1-7 自协商工作模式设置

6、选择“Transmit Setup..”设置仪表发送端口的属性,如图1-8

图1-8 发送端口属性设置

“Mode”表示发包的方式,“Contnuous”表示持续发包,“Single Burst”表示在短时间内突发某个数量的包,

“Length(bytes)”表示数据包的长度,取值范围为:60-1514字节;

“Background”表示数据包的类型,有IP、UDP、TCP、IPX、AAAA等,

“Interpacket Gap”表示数据包发送时的间隙,可通过uSec、mSec、%Utilization等方式表示。数据包之间的最小间隙为96Bit(即16字节),此时带宽的利用率最高,例如:在100M工作模式下用“%Utilization”表示rate为100,用“uSce”表示rate为0.96us。 实际测试中我们常用“%Utilization”来表示,如把rate设为50,则发包的有效速率为50M。 7、选择“Capture..”观察收到数据包的情况,可具体到对每一个数据包进行分析,点击“Start\"、点击“View Result”,进入数据包分析窗口,例如,我们发送全A的数据包,对收到的数据包进行分析,看是否是全A包(注意最后4个字节是CRC校验字节)。下图为某以太网端口的测试结果

图1-9 全A包测试

8、在主菜单“Actions”->“SmartCouters”,热键为F9,此功能可对收发数据包的总数(Events)及速率(Rates,单位为Packet/s)进行统计,如图1-10。

图1-10 SmartCouters界面

1.3.3 SmartApplications应用程序操作介绍

功能:完成IP指标测试,主要有吞吐量(Throughput)测试、时延(Latency)测试、丢包率(Packet Loss)测试、背靠背(Back-to-back)测试,各指标的含义见IP基准指标测试部分 操作过程:

1、进入SmartApplications应用程序,主界面如图1-11

图1-11 SmartApplications主界面

说明:

Throughput:吞吐量测试 Latency:时延测试 Packet Loss:丢包率测试 Back-to-Back:背靠背测试

(Hub,Slot,Port):Hub表示第几台仪表,Slot表示第几个测试模块,Port表示第几个以太网端口。

2、 菜单“Setup”->“SmartCards Reservation..”,进入对话框,选中要使用的端口,按“Reserve”获取,此时对应小圆点为蓝色,若为红色说明此端口被其它程序占用,应先在其它程序中释放端口的使用权限,如图1-12。

图1-12 SmartCard以太网端口使用状态

3、菜单“Setup”->“Test Configuration..”,进入对话框,如图1-13;

图1-13 测试项目设置

说明:

“General”:设置测试数据包的起始包长、结束包长、跳进的步长。 “Throughput”,“Latency”、“Packet Loss”、“Back-to-Back” 各测试项目下的设置:

“Duration”:测试时间

“Number of Trials”:测试序号 “Initial Rate(%)”:初始速率 “Min Rate(%)”:最小速率 “Max Rate(%)”:最大速率

“ Resolution(%)”:测试结果的精确度

2 SmartBits600测试指导

2.1 功能测试 2.1.1

长期丢包测试

测试项目:功能测试 测试子项目: 长期丢包测试 测试设计:为了验证设备长期稳定的运行,对设备长期工作的丢包进行监测。 测试条件:利用SMARTBITS 的WINDOWS 测试程序,记录丢包数。 测试用例和步骤:1,按下图将被测设备和测试仪器及计算机相连,把上述两个站组成两纤单向通道保护环,#1站和#2站之间进行上下业务。 2,#1站的ET1配置MP1配置48个VC12,IP1端口工作模式设成100M全双工,MP1端口和IP1端口设成UNTAG端口,IP1和MP1配成双向PORT路由; 3、#2站和#1站配置一样,同时把#2站的端口1进行PHY内环回,然后进行长期丢包测试; 应达到的要求、指标和预期结果: 1、48个2M下,效率(Rate)为80%时,包长设成随机长度,丢包率小于1×10-6; 2、在不同的2M数目下,效率(Rate)所设的值要求做相应的改变,基本上可以按照比例来算:实际所设Rate=(80%÷48)×实际2M数目; 其它说明和注意事项: 1,测试过程中注意仪表和被测设备均要接地。 2,长时间测试中注意保护测试环境,防止其他外加条件影响测试的结果。 仪表设置如下:

3、PHY芯片内环回命令: 0x8C:MBCMD-PORT-LBMODE-INC 作用:设置以太网口环回模式 格式:CHAR[],CHAR[0]:端口号,取值0~8,0表示所有端口,1~8表示物理网口1~8;char[1]表示环回点:2表示PHY层环回;char[2]:0表示无环回,1表示内环回;(注意:PHY层不支持外环回) 例如:ptp:4,8C,0,2,0表示删除所有端口的PHY层环回。 例如:ptp:4,8C,1,2,1表示1端口PHY层内环回。 实测结果: 在菜单中打开Actions/Smartcounters(或按F9),然后点击File/New counter windows,在菜单View中选Events only;测试结果如下: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仪表端口1所发包数等于仪表端口2所收到的包,仪表端口2所发包数等于仪表端口1所收到的包,也没有出现CRC Errors 和Alignment Errors包; 2.1.2 流控功能测试

测试项目:功能测试 测试子项目: 流控功能测试 测试设计:为了验证设备的流控功能 测试条件:1,必须有一台网络分析仪,支持流控功能,利用SMARTBITS 的WINDOWS 测试程序 测试用例和步骤: 1,按图2将计算机、测试仪器和被测设备相连,把单站组成两纤单向通道保护环,光纤自环; 2,通过计算机,下发ET1的业务配置,ET1配置MP1配置48个VC12,IP1和IP2端口工作模式设成100M全双工,IP1、IP2端口和MP1端口设成UNTAG端口,路由配置为IP1到MP1配成单向PORT路由,MP1到IP2配成单向PORT路由; 3、仪表端口1发送帧长为1518,RATE设成95%,观察仪表端口1和仪表端口2的收包情况; 应达到的要求、指标和预期结果: 1、仪表端口1能收到ET1板发出帧长为字节的流控包; 2、仪表端口1发包数等于仪表端口2收包数。 其它说明和注意事项: 1,测试过程中注意仪表和被测设备均要接地。 2,长时间测试中注意保护测试环境,防止其他外加条件影响测试的结果。 仪表端口1发送数据包设置如下:

3、打开仪表端口1的流控功能,仪表端口2不要发包;流控功能设置如下:打开端口1的7×Setup菜单 实测结果: 1、在仪表端口1处能收到流控包;打开端口1的Captrue功能捕捉流控包,流控包显示如下: 捕获的流控包类型为8808,帧长为字节; 2、在菜单中打开Actions/Smartcounters(或按F9),然后点击File/New counter windows,在菜单View中选Events only;测试结果如下: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仪表端口1所发包数等于仪表端口2所收到的包,也没有出现CRC Errors 和Alignment Errors包; 2.2 指标测试..... 2.2.1

吞吐量测试

测试项目:指标测试 测试子项目:吞吐量测试(不丢包的情况下设备所能达到的最大速率) 测试设计:验证设备在不同的2M数目下所能达到的带宽。 测试条件:1,利用SMARTBITS 的APPLICTION 测试程序 测试用例和步骤: 1,按图2将计算机、测试仪器和被测设备相连,把单站组成两纤单向通道保护环,光纤自环; 2,通过计算机,下发ET1的业务配置,ET1配置MP1配置48个VC12,IP1和IP2端口工作模式设成100M全双工,IP1、IP2端口和MP1端口设成UNTAG端口,路由配置为IP1到MP1配成单向PORT路由,MP1到IP2配成单向PORT路由; 3,利用SMATBIT APPLICATION软件设置SMATBIT工作在单向100M全双工方式,对应吞吐量测试设置为帧长为,128,256,512,1024,1280,1518共7个典型包长。 应达到的要求、指标和预期结果: 1,48个2M下吞吐量不小于85%; 其它说明和注意事项: 1,在Sourcet和Destination中选择仪表相应的端口;仪表端口工作模式设成100M全双工模式(在菜单Setup/ALL SmartCards中设置),关闭流控功能(Auto negotiationg:disable),如下图所设:

2、在菜单Setup/Test confiugre 中进行设置吞吐量的参数,仪表选项如下,如果希望自己设置测试的各项,可以选中界面左侧的Use custom,这时一些表项会变成灰色。然后在该界面的右侧进行测试过程时间的设置,首先选中thoughout一项,然后在该项下的duration处填入测试过程时间,numbers of trials处填入测试重复次数。一般测试时延要求测试时间至少60秒,重复次数至少为1次。但是测试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设置。界面的左侧一项是设置发学习包的次数,可以根据被测设备的特点进行选择。对于发包的长度设置,点击“size”按钮进入新的界面设置。在新界面中首先选择thoughout一项,然后选择设置包的数目。最后进入表格项进行设置发包的长度和流量,双击表格项直接编辑即可。一般需要测试7个典型的长度包,分别为,128,256,512,1024,1280,1518。对于测试初始流量的设置一般设为100%,对于resolution区域设置的是结果的精度,可以根据测

试精度要求进行设置。最后点击ok按钮退出,完成该项设置。 3、如果不选中Use custom项目,直接在test-configration界面中进行各项设置。在界面的右边设置测试时间与重复次数以及测试用的发包流量,在界面左侧设置发包的长度与学习帧的发送。上面不同处在于不能随意设置数据包长度,只能按照一定的递增长度在最大最小包之间遍历。 4、在菜单RUN中选择Throughout;进行测试吞吐量, 实测结果: 1、48个2M下,100M全双工1518字节的吞吐量: Frame Size Passed Rate(%) (01,01,01) to (01,02,01) (pks/sec) Total 100M -100M 1518 90.32 7340 7340 从上面的结果来看:48个2M下的1518字节长度数据包的吞吐量90.32%;

2.2.2 时延测试

测试项目:指标测试 测试子项目: 时延测试(对于Metro这种存储转发设备来说,时延指输入帧的最后一位到达输入端口,到该帧的第一位出现在输出端口的时间间隔。) 测试设计:验证设备处理数据时所需要的时间。 测试条件:1,利用SMARTBITS 的APPLICTION 测试程序 测试用例和步骤: 1,按图2将计算机、测试仪器和被测设备相连,把单站组成两纤单向通道保护环,光纤自环; METRO1000端口1端口2端口1仪表端口2图 1 2,通过计算机,下发ET1的业务配置,ET1配置MP1配置48个VC12,IP1和IP2端口工作模式设成100M全双工,IP1、IP2端口和MP1端口设成UNTAG端口,路由配置为IP1到MP1配成单向PORT路由,MP1到IP2配成单向PORT路由; 3,利用SMATBIT APPLICATION软件设置SMATBIT工作在单向100M全双工方式,对应时延测试帧长,128,256,512,1024,1280,1518共7个典型包长。。 应达到的要求、指标和预期结果: 1,48个2M下时延不超过1ms. 其它说明和注意事项: 1,在Sourcet和Destination中选择相应的端口;仪表端口工作模式设成100M全双工模式(在菜单Setup/ALL SmartCards中设置),关闭流控功能(Auto negotiationg:disable),如下图所设:

2、在菜单Setup/Test confiugre 中进行设置吞吐量的参数,设置时延的测试要求。 选择主界面菜单setup下的test-configration一项,进入对应测试配置界面。如果希望自己设置测试的各项,可以选中界面左侧的Use custom,这时一些表项会变成灰色。然后在该界面的右侧进行测试过程时间的设置,首先选中latency一项,然后在该项下的duration处填入测试过程时间,numbers of trials处填入测试重复次数。一般测试时延要求测试时间至少120秒,重复次数至少为20次。但是测试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设置。界面的左侧一项是设置发学习包的次数,可以根据被测设备的特点进行选择。对于发包的长度设置,点击“size”按钮进入新的界面设置。在新界面中首先选择latency一项,然后选择设置包的数目。最后进入表格项进行设置发包的长度和流量,双击表格项直接编辑即可。一般需要测试7个典型的长度包,分别为,128,256,512,1024,1280,1518。对于测试流量的设置要注意测试流量要小于吞吐量的测试结果。设置结束后,点击ok按钮退出。

3、如果不选中Use custom项目,直接在test-configration界面中进行各项设置。在界面的右边设置测试时间与重复次数以及测试用的发包流量,在界面左侧设置发包的长度与学习帧的发送。上面不同处在于不能随意设置数据包长度,只能按照一定的递增长度在最大最小包之间遍历。 4、在菜单RUN中选择Latency;进行测试时延, 5,测试时,效率应设置在低于吞吐量; 6,时延测试结果按存储转发设备计算(即按照S&F)计算。 实测结果: 1、48个2M下的256字节帧长的时延: Frame Size Rate Tested(%) (01,01,01) to (01,02,01) (us)-CT Average (CT) (01,01,01) to (01,02,01) (us)-S&F Average (S&F) 100M -100M 100M -100M 256 80 446.2 446.2 425.8 425.8

从上面的结果中可以看出,256字节帧长的时延为0.4258ms 2.2.3 丢包率测试

测试项目:指标测试 测试子项目: 丢包率测试(在一稳定的流量下,由于设备的资源缺乏等原因,导致不能被转发的流量所占的百分数。表现了设备在超负荷情况下的转发能力。) 测试设计:验证设备在吞吐量附近时丢帧情况。 测试条件:1,利用SMARTBITS 的APPLICTION 测试程序 测试用例和步骤: 1,按图2将计算机、测试仪器和被测设备相连,把单站组成两纤单向通道保护环,光纤自环 2、通过计算机,下发ET1的业务配置,ET1配置MP1配置48个VC12,IP1和IP2端口工作模式设成100M全双工,IP1、IP2端口和MP1端口设成UNTAG端口,路由配置为IP1到MP1配成单向PORT路由,MP1到IP2配成单向PORT路由; 3、利用SMATBIT APPLICATION软件设置SMATBIT工作在单向100M全双工方式,对应时延测试帧长为,128,256,512,1024,1280,1518共7个典型包长,RATE设为100%; 应达到的要求、指标和预期结果: 1,在小于吞吐量时,短期丢包率为0,大于吞吐量时,短期丢包率不超过实际流量与吞吐量之差。 其它说明和注意事项: 1,在Sourcet和Destination中选择相应的端口;仪表端口工作模式设成100M全双工模式(在菜单Setup/ALL SmartCards中设置),关闭流控功能(Auto negotiationg:disable),如下图所设:

2、在菜单Setup/Test confiugre 中进行设置丢包率的参数,最后一步设置丢包率的测试要求。 选择主界面菜单setup下的test-configration一项,进入对应测试配置界面。如果希望自己设置测试的各项,可以选中界面左侧的Use custom,这时一些表项会变成灰色。然后在该界面的右侧进行测试过程时间的设置,首先选中“packet loss“一项,然后在该项下的 “duration ”处填入测试过程时间,“numbers of trials ”处填入测试重复次数。一般测试丢包率要求测试时间至少60秒,重复次数至少为1次。但是测试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设置。界面的左侧一项是设置发学习包的次数,可以根据被测设备的特点进行选择。对于发包的长度设置,点击“size”按钮进入新的界面设置。在新界面中首先选择”packet loss“一项,然后选择设置包的数目。最后进入表格项进行设置发包的长度和流量,双击表格项直接编辑即可。一般需要测试7个典型的长度包,分别为,128,256,512,1024,1280,1518。对于测试流量的设置一般以吞吐量为起点,按照10%的步长,一直到100%流量。所以一般最大流量设为100%,初始流量设为吞吐量。步长设为10%。最后点击ok按钮退出,完成该项设置。 3、如果不选中Use custom项目,直接在test-configration界面中进行各项设置。在界面的右边设置测试时间与重复次数以及测试用的发包流量,在界面左侧设置发包的长度与学习帧的发送。上面不同处在于不能随意设置数据包长度,只能按照一定的递增长度在最大最小包之间遍历。

4、在菜单RUN中选择Packet Loss;进行测试丢包率; 实测结果: 1、48个2M下,100M全双工1518帧长的丢包率: Frame Size Rate Tested(%) (01,01,01) to (01,02,01) (%) Average 100M -100M 1518 85 0 0 备注:在流控功能测试、吞吐量测试、时延测试、丢包率测试中#1网元的配置文件如: :login:1,\"nesoft\"; :tm155a:false;

// false是传输的风格,ture是接入网的风格?

:cfg-init; //初始化所有系统

:cfg-set-nepara:device=sbs155a:nename=\"NE1\":gne=true; 属性

//网元设备

:cfg-create-board:4,et1:11,oi2d:9,x42:15,stg:18,ohp2; //创建板位 :cfg-create-lgcsys:sys1;

//创建逻辑系统

:cfg-set-sysname:\"sys-01\"; //逻辑系统名称 :cfg-set-ohppara:rax=sys1;

//允许通话逻辑系统

:cfg-set-ohppara:meet=999:reqt=9:dial=dtmf; //公务配置 :cfg-set-ohppara:tel1=101;

//电话号码

:cfg-set-gutumap:ge1,11,oi2d,2;//逻辑设备到物理设备的映射 :cfg-set-gutumap:gw1,11,oi2d,1;//逻辑设备到物理设备的映射 :cfg-set-xcmap:xlwork,9,x42; :cfg-set-gutumap:t4,4,et1,0;

:cfg-set-attrib:155:2f:uni:pp:adm:ring; :cfg-set-stgpara:sync=intr:syncclass=intr; :cfg-set-tupara:tu4,1&&48,p;

//配置逻辑设备属性 //配置时钟跟踪源; //配置逻辑设备交叉板

// 配置支路板

SBS\":srj1=\"HuaWei

:cfg-set-gupara:stj1=\"HuaWei SBS\":stc2=tugs:src2=tugs;

:cfg-create-vc12:sys1,gw1,1&&48,sys1,t4,1&&48; //配置业务 :cfg-create-vc12:sys1,t4,1&&48,sys1,ge1,1&&48; //以太网业务配置

:cfg-create-mp:4,1,48,1&&48; //MP配置48个2M

:cfg-create-route:1,port,uni,4,ipport,1,0,4,mpport,1,0; //IP1到MP1单向port路由

:cfg-create-route:2,port,uni,4,mpport,1,0,4,ipport,2,0; //MP1到IP2单向port路由

:cfg-set-ethport:4,1&&2,1,100mfull; :cfg-set-ethport:4,3&&8,0,self;

:cfg-set-ethtag:4,ip1&ip2&mp1,untag; //IP1、IP2和MP1设成UNTAG :cfg-checkou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