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海南华侨中学2017届高三生物周练一(2016.10)

海南华侨中学2017届高三生物周练一(2016.10)

来源:保捱科技网
高三生物周练一

第Ⅰ卷 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细胞中化学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的基本组成成分是氨基酸 B.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是脱氧核糖和蛋白质 C.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 D.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麦芽糖都属于二糖

2.下列哪组糖类物质能与①②③中的叙述依次对应( )

①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类; ②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类;

③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类;

A.核糖 脱氧核糖 乳糖 B.核糖 葡萄糖 糖原 C.核糖 糖原 葡萄糖 D.脱氧核糖 葡萄糖 糖原 3.“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这种说法的依据是 ( ) A.组成一些重要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B.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中都含有C、H、O三种元素 C.脂质、糖类及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中碳元素的含量都最高 D.糖类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又称“碳水化合物” 4. 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 )

①所有细胞都具有DNA,说明细胞具有统一性 ②核糖体不含膜结构,因此不含磷元素

③各种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和果胶 ④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A.以上说法全都错误 C.以上说法一项正确

B.以上说法两项正确 D.以上说法三项正确

5.下列对生物体中有关化合物的鉴定实验不正确的是( )

选项 鉴定对象 A B C D 淀粉 还原糖 试剂 碘液 颜色 水浴加热 蓝色 无 生物材料 脱色的材料 西瓜瓤 豆浆、牛奶、鸡蛋清 花生种子 斐林试剂 砖红色 需要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不需要 脂肪 苏丹Ⅲ染液 橘黄色 不需要 6.科学上常用“染色排除法”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的死活。下列关于“染色排除法”的原理正确的是( )

A.利用了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原理 B.利用了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有蛋白

质和磷脂

C.利用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利用了台盼蓝能将染色体染色的原理

8.某地曾发生食用含瘦肉精的猪肉中毒事件。瘦肉精是一种p2受体激动剂,猪食用后体内脂肪减少,

蛋白质含量增加,从而提高了猪肉的瘦肉率。据此推断瘦肉精可以( )

①促进蛋白质合成 ②促进生长激素的合成 ③加速脂肪的转化和分解 ④抑制脂肪转化为糖类

A.①③ B.④ C.③④ D.②③ 9.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若光合作用中氧气是在类囊体内产生,叶绿体产生的氧气从产生部位扩散到同一细胞中被用于细胞呼吸,共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数是5 B.核孔只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C.高尔基体膜突出形成小泡,离开高尔基体膜与细胞膜融合,体现了细胞内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染色质

11.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多肽,这个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个数为( )

A.m-n+z B.m-n-z C.m-z+n D.m+z+n 12.关于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统一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核膜上有核孔,D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B.原核细胞的核膜也具有两层膜,利于其控制物质的进出

C.核仁中的DNA控制着细胞代谢 D.染色质上的DNA贮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

14.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的实验,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 ) 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

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 cm处

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 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⑦转动细调节器,直到物像清晰

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

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 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 C.④③①⑦②⑥⑤⑧ D.①②③④⑦⑥⑤⑧

15.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实验,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明,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16.观察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液泡逐渐变小,说明( ) 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 D.细胞壁收缩导致液泡失水

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17.为动物细胞提供含氚的某种放射性化合物。一段时间后,只在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中发现有放射性。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A.葡萄糖 B.脱氧核苷酸 C.氨基酸 D.核糖核苷酸 18.下列选项中,能较完整体现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数量上升的是( ) ①线粒体数量 ②核DNA数量 ③自由水比例 ④核糖体数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③

19.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甲、乙、丙的细胞结构,观察到细胞结构a~e具有下列特征:a、b、c均由双层膜构成,其中a的膜上具有小孔,而b、c没有小孔;细胞时,从d的周围发出丝状物;e由几个囊状结构重叠而成。将试样甲、乙、丙的细胞结构有无作表如下(+:存在;一:不存在)。由此判断,试样甲、乙、丙分别是( ) A.菠菜叶、大肠杆菌、鼠肝 B.大肠杆菌、菠菜叶、鼠肝

细胞结构 试样甲 a - + + b - + + c - + - d - - + e - + + C.大肠杆菌、鼠肝、菠菜叶 试样乙 D.鼠肝、菠菜叶、大肠杆菌

试样丙 20.当细胞处于饥饿状态时,可降解自身生物大分子,以产生营养成分供细胞急需。在此过程中起积极作用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溶酶体 D.核糖体

21.无土栽培需要配制营养液,营养液中应含有植物必需的各种元素。有人在配制营养液时使用了NH4NO3、KNO3、CaCl2·2H2O、MgSO4·7H2O、螯合铁溶液、微量元素,为使作物正常生长,还需补充含( )等大量元素的化合物。 A.碳和磷 B.碳 C.磷 D.铜

22.下面对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等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B.使核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不受细胞质的影响

C.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 D.使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区域化 23.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论述,能揭示出不同的膜物质分子之间排布关系的

是 ( )

A.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 B.蛋白质分子覆盖、镶嵌或横跨于磷脂双分子层 C.两侧膜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 D.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 24.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25.对于同一个生物体来说,下列细胞中,其细胞膜的成分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是( )

A.分生区细胞 B.成熟区细胞 C.伸长区细胞 D.表皮细胞

第Ⅱ卷 非选择题(本卷共5道题,共50分)

26.(11分)细胞是多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通过分析这个系统的物质组成有助于认识这个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的水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当细胞代谢越旺盛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____。

(2)参与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组成,维持细胞形态、酸碱平衡及其他一些生命活动都具重要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

(3)下图表示了细胞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

Ⅰ.图中X代表的化学元素是 ,Y代表的化学元素是 。

Ⅱ.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分子都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是_ ____。

Ⅲ.现从某种真核细胞中提取出大量核糖体放入培养液里,再加入下列几种有机物:

其中的氮原子已被N标记,模拟化合物B的合成。假设培养液里含有核糖体完成其功能所需的一切物质和条件。其中实验中所用的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内的_______。上述五种化合物中能作为原料合成化合物B的是_____(填序号)。若实验中检测到某一多肽含20个N,则该肽最少有______个肽键。

Ⅳ.已知某种化合物B由n条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含b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 。 Ⅴ.B物质具有多种功能的原因是B具有多样性。B具有多样性的原因在于: ①从b角度分析是由于__________ ______。 ②从A角度分析是由于_________ _______。 27.(7分)某同学按下表所示制成临时装片进行有关实验。

组别 A B C D E 材料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菠菜叶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实验条件 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 X染液 清水 0.3g/mL蔗糖溶液 观察内容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线粒体 叶绿体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 15

15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清水、解离液、0.3g/mL 蔗糖溶液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回答:

(1)上述实验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显微镜外,还需刀片、镊子、滴管、吸水纸、 。

(2)A组实验的目的是 ,50%酒精的作用是 。

(3)B组实验的X染液是 ,显微镜下看到的线粒体呈 色。 (4)在C组实验中,要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原因是 。 (5)在E组实验中,显微镜下看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原因是 被破坏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28.(10分)下列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细胞有丝末期,将一个细胞为两个子细胞的过程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的细胞器是

(2)在细胞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主要由 供给。

(3)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填序号) 。

(4)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填序号)中。

(5)结构②④中,能增加膜面积的结构分别是② 、④ 。

(6)用含有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S 的蛋白

质。请写出

35

35

35

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用“→”和序号表示先后顺

序) 。

(7)细胞学说的要点是: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

所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 起作用。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9.(12分)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 ,尿素含量 。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 的产物。

(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 ;被吸收的葡萄糖主

要通过呼吸作用,为细胞提供能量。

(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细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 。 (4)由(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的 特性。

30.(10分)柽柳是泌盐植物,叶子和嫩枝可以将吸收于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是强耐盐植物。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1)实验步骤:

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相同的柽柳幼苗植株,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K、C6H12O6的溶液中。

b.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__________ _________; c. 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结果预测①:乙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或完全不吸收。 结论: 。 结果预测②: 。 结论: 。 (答案附周练三最后)

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