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集中式多输入多输出雷达信号盲分离算法研究

集中式多输入多输出雷达信号盲分离算法研究

来源:保捱科技网
第34卷第5期 2013年5月 宇 航学报 Vo1.34 No.5 May 2013 Journal of Astronautics 集中式多输入多输 国 .tqLi4 Iml 达信号盲分离算法研究 汤小为 ,唐 波 ,汤 俊 (1.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北京100084;2.电子工程学院,合肥230037) 摘要:在电子对抗领域,对集中式多输人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的信号侦察和分 选是一个难点。提出采用盲分离(Blind Source Separation,BSS)算法中的非圆复信号快速分量分析(Noncircular Complex Fast ICA,NC-FastICA)对MIMO雷达进行信号分选。为了满足盲分离算法的应用条件,提出一种在多视角观 测位置采集雷达信号的侦察方法来构建可分离的满秩混合矩阵。仿真结果表明,对相位编码、离散频率编码等典型 正交波形进行等角度间隔采样和盲分离时,无论是否存在幅度起伏,在信噪比为10dB时均可以达到低于一14dB的正 交波形分离度,对分离后的波形进行相关性对比和时频分析的结果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MIMO雷达;电子侦察;信号分选;盲分离;正交波形;分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TN95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328(2013)05-0679-07 DOI:10.3873/j.issn.1000—1328.2013.05.012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Algorithm for Colocated MIMO Radar Signals TANG Xiao.wei ,TANG Bo ,TANG Jun (1.Dept.Electronic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2.Electronic Engineering Institute,Hefei 230037,China) Abstract:In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reconnaissance and signal sorting of colocated MIMO radar is a diiculft point.The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noncircular complex fast ICA(NC-Fast ICA)is utilized to sort MIMO radar signals.In order to satisfy 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s of the BSS algorithm,a e method for collecting radar signals in multiple positions with different angles of view is proposed to obtain and a separable full—rank mixing matrix.Several typical orthogonal waveforms such as phase-coded signals and discrete frequency coded waveforms are used or sepafr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 separation performance of一14dB can be achiev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venly angle spaced sampling and a signal to noise ratio of 10dB regardless of the amplitude fluctuations.The correlation comparison and time—frequency analysis of separated waveforms also demonstrate the validity of proposed method. Key words:MIMO radar;Electronic reconnaissance;Signal sorting;Blind source separation;Orthogonal waveform;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 0引 言 力量的远程探测、精确识别和提前预警,从而对进攻 方构成重大威胁,这给电子侦察和对抗领域带来了 新的挑战。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MIMO雷达自身的性 能和算法展开了大量研究,而对MIMO雷达的电子 多输人多输出(MIMO)雷达通过发射正交波形 能够实现波形分集和宽波束全空域覆盖,获得相控 阵雷达不具备的优势,如合成虚拟孔径提高角度分 辨率,增强多目标识别能力,对微弱目标进行长时间 积累等…。在未来战争中,MIMO雷达的诸多优势 使其有可能实现对战斗机群、巡航导弹等空中打击 侦察和信号分选方法讨论的较少。文献[2—3]中 提出了设计MIMO雷达电子侦察和对抗系统的一些 思路;文献[4]对正交二相编码、四相编码的相关性 收稿日期:2012-06—14; 修回日期:2013 ̄3—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71120,61201379);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208085QF103);信息综合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 680 宇航学报 第34卷 进行了仿真,指出可以利用多路信号间较低的互相 关水平来判别正交波形,但没有给出多路混合正交 波形的分离方法;文献[5]对多路正交频分线性调 频信号进行了盲分离仿真实验,但文中未考虑 MIMO雷达的信号采集方案,直接使用随机矩阵作 为混合矩阵;文献[6]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多位置 采样和信源数估计的MIMO雷达电子侦察,通 过对可疑雷达发射正交波形数目的分析来识别 MIMO雷达,但没有说明如何对正交波形进行信号 分选。盲分离(Blind Source Separation,BSS)是指 仅由观测的混合数据通过某种信号处理的手段分离 出未知原始源信号的过程 ,为了能够将盲分离算 法应用于MIMO雷达的信号分选,本文首先介绍了 MIMO雷达盲分离中面临的问题和盲可辨识性的要 求;然后构造了MIMO雷达的盲分离信号模型来获 取数据并满足该要求;最后利用一种稳健的复信号 盲分离算法对几种典型正交波形进行盲分离效果仿 真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1 MIMO雷达的盲分离信号模型 1.1问题提出与基本假设 盲分离问题通常需要满足以下对于可辨识性的 要求 : (1)混合矩阵为列满秩的非奇异矩阵,且为观 测信号数大于等于源信号数的超定情况; (2)源信号为各个分量相互统计的零均值 平稳随机过程,且最多有一个为高斯分布; (3)噪声为零均值平稳随机过程,且与源信号 相互统计。 在上述假设条件的约束下,盲分离问题有解。 对语音、通信和常规雷达信号进行盲分离时,一般采 用多元阵列天线来接收信号,并且认为源信号来自 不同的信号源,具有不同的入射角度,因此上述条件 容易满足。MIMO雷达各阵元发射的是相互正交的 波形,一般采用相位和频率编码信号,因此电子侦察 机在某个位置截获的信号是多个正交波形的混合, 条件(2)(3)容易满足。但由文献[6]可知,集中式 MIMO雷达的各个发射阵元到侦察机不存在视角分 集,即使侦察机采用阵列天线接收信号,所构建的混 合矩阵也是秩亏的,此时不满足条件(1),无法对正 交波形实现盲分离。 为了能够应用盲分离技术对MIMO雷达进行信 号分选,本节提出一种对MIMO雷达的侦察方法,并 基于此构造MIMO雷达的盲分离信号模型。为简化 问题,先作以下几点假设: 1)假定要侦察的目标MIMO雷达的距离和方 位已知,实际中可以利用交叉定位法 等预先确定 所要侦察雷达的距离和方位,为后续的侦察飞行轨 迹提供向导; 2)假定可以得到没有其它干扰信号情况下的 MIMO雷达脉冲数据,可以根据脉冲重频、载频等特 征利用常用的信号分选算法进行初步的信号分 选 。。,剔除其它干扰雷达信号; 3)假定MIMO雷达发射的是窄带信号,侦察机 截获的一组正交波形脉冲在时域上是近似对齐混叠 的,也就是可以获得MIMO雷达的一组全脉冲数据。 1.2 MIMO雷达侦察信号模型 如图1所示,假定MIMO雷达为一个K阵元均 匀线阵,发射阵元间隔d ,发射K个窄带正交波形, 载频为 ,波长为A。同一架侦察机沿着一条直线飞 行,在多个位置(一共M个)对目标雷达进行信号采 集,这些位置相对雷达的方位角分别为0 ,0 ,…, 0 ,且一90。<01<02<…<0M<90。,侦察机到 雷达的距离分别为尺 ,R ,…,尺M,采样位置数目大 于最多可能发射的正交波形个数,即M>K。 侦拳 察机、、—————— ’l,P-一 \、 \ \ 、 :/ , /R ,一 r’'-|—r_r’'-1l l 2…… M1MO雷达阵列 图1 侦察机飞行路线示意图 Fig.1 The flight path of the reconnaissance aircraft 将侦察机到达第m个位置的时刻记为t 并假 定t1<t2<…<t 。则MIMO雷达发射的正交波形 经过传播延时在第m个位置的信号rm(t)可表示为 r (t)=n ・at( ) (£一t月 e ‘ Rm (1) 其中口 ( )=[1,e 叩 m,…,e ‘ i硼m] 是发射 第5期 汤小为等:集中式多输人多输出雷达信号盲分离算法研究 68l 导引矢量,P=2d 是阵元间隔与半波长的比例 系数,0 是侦察机在位置m接收到的脉冲幅度,t =R /c是从雷达到位置m的传播延时,c为光速, 伏可将0 建模为均值为1,方差为 j的同分布 高斯随机变量;A=[a (0。),…,a (0肘)] ∈C 是发射导引矢量组成的矩阵;s=[s , ,…, ] (t)=[s (t),s2(t),…,s (t)r表示MIMO雷达 发射的 个正交波形组成的信号矢量,s (t)表示第 个基带信号形成的相参脉冲串。假设侦察机对载 频的估计值龇=fc+ ,其中 为估计误差。侦察 ∈C 是MIMO雷达的基带信号采样矩阵且 ∈ C ,在理想正交情况下满足 “/L=J脒;Ⅳ∈ C 是复高斯白噪声。 1.3 MIMO雷达盲分离信号模型 (3)式中的DA即为MIMO雷达盲分离模型的 机到达位置m后在时间窗[t ,t +△ ]内进行信号 采样,△ 为窗长或者侦察机的驻留时间,一般至少 在秒级以上,保证窗内可截获足够多的脉冲。该时 间窗内截获的信号经过下变频后可表示为: (t)=Ctmaf(0 ) (t—tR一)e-J2 ̄fdt・ e-j2 ̄fct m[M(t—t )一 “(t—t 一At)]+几 (t) (2) 其中 (t)是单位阶跃函数,nJ (t)是接收机的热噪 声。在每个时间窗内对一个完整的脉冲进行采样作 为样本代表,一共可获得 个脉冲数据,该过程可 用图2表示。图2中每一行脉冲串与(1)式的信号对 应,阴影部分表示侦察机的采样窗,标号1至 的脉 冲为各个采样位置选取的脉冲代表。 el 。2 : lI 2 … 采样时间t 图2多位置脉冲采样示意图 Fig.2 The diagram of pulse sampling at multiple positions 注意到(2)式中e-J2 ̄rfctRm为固定相位,而e 会在第m个采样窗中引入随机相位,忽略脉冲内部 的相位变化,可将两者相位和用[0,2,rr]内均匀分 布的随机矢量咖=[ , :,…, M] 表示,由此可 将(2)式写成离散化的矩阵形式 X=DAS+Ⅳ (3) 其中X∈C 是对齐后的各脉冲采样数据, 是脉 内采样点数,D=diag(a1e ,…,口Me )∈C M 表示各个位置接收信号的幅相调制,考虑到脉冲起 混合矩阵,显然DA和A等秩,只需分析导引矩阵A 且p可。令M =sin(0 ),贝0—1<“1<“2<…< <1,令AU=“ 一 1,Au=AU/(M一1), = um/Au,则AU表示侦察机在 空间飞越的角度范 围,△“表示在“空间 点均匀采样时的采样步长, 表示根据△u归一化后的采样角度,满足 一 =M一1和U1/Au<IX1<…<tx <uM/Au。注意 到A的第m行第 列元素0 =ej = e ”p△“,可将A写成列矢量形式 A=[ ( ),…,',( )] (4) 其中 ( )=[e ,e 机,…,e ]T, (咖 ) 可以认为是侦察机在 个位置采样形成的 元虚 拟线阵对第 个外源信号的接收导引矢量,该虚拟 线阵的孔径长度为M一1,孔径内各阵元分布位置由 决定; =( 一1)pAu,.j}=1,2,…,K表示MIMO 雷达发射的第 个正交波形构成的外源信号对该虚 拟阵列的入射角,相邻信号间隔为pAu。结合(4)式 和阵列信号处理理论 有以下几点结论: 1)当外源信号间隔pAu和虚拟阵列孔径越大 时,侦察机对MIMO雷达的波形个数识别效果越 好,即要求p△M(M一1)=pzXU尽量大。给定P时,飞 机从一90。飞到9O。可获得△ …=2,此时有最好 的识别效果。 2)MIMO雷达的发射阵列通常是稀疏的即P> 1,因此根据1)若要达到同样的识别效果,对稀疏的 MIMO雷达发射阵列的侦察扩展角度可以减小,若 P=1时需要±90。,P=10时只需要约±6。。 3)当外源信号问隔p△u足够大且满足M>K 时,各个 ( )是线性无关的,此时A成为一个超定 的列满秩混合矩阵,满足盲分离假设条件(1)。也就 是说,采用本节的侦察信号模型来构建采样数据矩 阵使应用盲分离算法成为可能。 682 宇航学报 第34卷 2 MIMO雷达的盲分离算法 6)归一化: W W /llW 理论上都 7)若未收敛,回到4); 8)k自增1,若 ≤K,回到3); (7) NC—FastICA、CMN和JADE算法 能够对非圆复信号 (如BPSK信号)进行盲分离。 从运算复杂度和性能方面综合考虑选择NC— 9)信号恢复:计算i =’., z,k=l,2,…,K得 到对源信号s 的估计值。 FastICA算法作为MIMO雷达波形的盲分离算法, 非高斯性度量函数取g(Y)= 2。 NC—FastlCA算法步骤如下: 上述过程中:步骤1)中的信源数估计采用MDL 算法 ;步骤7)中判定收敛的条件可以用指定的 迭代次数或者权值更新误差来设置。MIMO雷达信 号的盲分离全流程可用图3表示。 3实验仿真与分析 1)波形数估计:使观测矩阵 均值为零,利用信 源数估计算法估计分量个数即正交波形数K; 2)白化:计算白化矩阵V∈c胁M,对观测矩阵 白化得到K×L维观测矩阵Z=VX,令k=1; 3)初始化:任取K维单位列矢量作为W (0); 4)迭代:计算Y=w Hz,Z为z的列矢量 本节以MIMO雷达常用的四种典型正交波形: BPSK、QPSK、交替投影相位编码信号¨ (Cyclic W 一一Etg(1Yl )y Z}+Etg ({Y1 )lYi z+ g(1Yl )}W +E{ }E{g (1Y 2)Y }’.’ (5) 5)正交化: k一1 Algorithm New,CAN)和离散频率编码信号(Discrete Frequency Code Waveform,DFCW)为例,测试本文 方法的性能。采用文献[14]中的分离指数 作为 分离性能评价指标,, 定义如下 一W 一∑( w ) (6) = 1[毫(砉 { 一 )+喜(塞 一 )] c8 (MIM。雷达数据采集) 盲上式中P 是全局矩阵P=WA的第i行第‘『列元素, 其中A为混合矩阵,W=[W ,W ,…,w ] 为分离 矩阵。显然 在[0,1]中取值,,4越小表明分离效果 越好,通常101glA<一15dB时可认为具有较好的分 离效果。 / 输入数据中心化 / i 器/ 波形数目估计 / 理 l / 输入数据白化 / ,L 实验一:考察信噪比和脉冲幅度起伏对分离性 能的影响。MIMO雷达发射正交波形个数K=8,发 射阵列稀疏且P=10,侦察机沿直线匀速飞行,侦 察角度范围为[一5.74。,5.74。],即图1中的采样 权值迭代计算 / 方位角满足:一5.74。=0】<…<0M:5.74。。飞机 在u空间均匀采样,采样位置个数M=12,脉内采样 』 箕/ 原始信号恢复 / I f 波形识别 \ 后续处理 / 图3 MIMO雷达盲分离流程 Fig.3 Procedure of BSS for MIMO radar 点数L=256,蒙特卡洛仿真次数100次。 首先考虑幅度不起伏的情况,即 j=0。图4 给出了对四种正交波形的分离指数随SNR变化的 曲线,可见SNR升高时分离性能提高,当SNR> 10dB时,四种波形的分离指数均低于一14dB。 再考虑幅度起伏的影响,固定SNR=lOdB, j 取一组典型值{0,0.05,0.1,0.2},其它参数同上。 第5期 汤小为等:集中式多输人多输出雷达信号盲分离算法研究 683 由图5知分离性能随幅度起伏增大略有下降, j= 0.2时四种波形的分离性能损失均在0.1~0.2dB 内,因此幅度起伏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的影响,SNR=10dB,其它仿真条件同实验一。实验 一中假设侦察机在 空间均匀采样,按照1.3节的 分析,此时形成的虚拟观察孔径为均匀线阵。实际上 并不一定要求侦察机在角度上均匀采样,但是非均 匀采样时分离性能会有所下降,由下面的仿真可知: 鲁 、 采样方案对应的导引矩阵A越病态或条件数越大, 性能下降越多。表1给出了五种角度采样方案:方案 至 籁 窿 1至4在[一5.74。,5.74。]内随机取采样点,方案5 为[一5.74。,5.74。]内的12点均匀采样。方案1到 方案5对应的导引矩阵A条件数依次增大,分别为 1.3、5、10、20和40;图6给出了不同方案的分离性 能,方案2中各波形的分离性能损失不到1dB,随着 图4不同信噪比下的分离性能 Fig.4 Separation performance with changing SNR A条件数增大,性能损失迅速上升,方案5的损失约 为7~8dB。因此侦察时应尽量接近均匀采样,以减 小A的病态程度和性能损失。 要 籁 晕詈 褪 求 图5有幅度起伏时的分离性能 Fig・5 sep眦ti。n perfbrrnance with amplitude nuctuati。ns 图6不同角度采样方案的分离性能 Fig.6 Separati。n perfomance of different sampling 实验二:考察不同的角度采样方案对分离性能 表1五种角度采样方案 Table 1 Five different sampling schemes on angle schemes 采样方案01 02 03 04 05 06 07 0s 09 01o 011 012 实验三:考察对分离出的多路正交波形进行后 续处理的效果。 相关延迟区间内具有极低的自相关以及互相关旁 瓣,对于距离扩展范围小于P的目标可获得近乎理 首先针对文献[17]中提出的另一种交替投影 相位编码信号(Weighted・CAN,WeCAN)进行盲分 离仿真,该信号特点是在一(P一1)至(P一1)这段 想的正交性。本例中设计的WeCAN信号P=20, SNR=lOdB,其它参数同实验一。图7(1)~(4)给 出了利用盲分离算法恢复出的两路WeCAN波形的 684 宇航学报 第34卷 自相关和互相关函数。假设分离出的第i路和第 路 波形离散值分别为um和 m,1≤k≤L,则两路波 形的相关函数a (m)定义为 L-m 0 (m)=∑Ui,k ̄j ,k…m=0,1,…,L一1 =l i,J=1,2,…,K (9) 由图7可知,除了在中心邻域的正交性不如原 始波形理想,分离波形与原始波形的相关特性非常 相似:不同波形的互相关水平很低,同一波形的自相 关水平在中心邻域明显低于远区。因此对分离波形 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作为信号识别的重要依据,同时 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分离效果。 1 1 0.8 0.8 0.6 0.6 粪¨ 0.4 0.2 0.2 0 ¨ J n ~. 2 3 4 5 6 7 8 9 m n 0 H1 l 0.8 0 8 划0.6 n 9 3 H 7掣0.6 ●2 8£j 5 m 4 ¨ 0.4 0.2 0.2 0 0 —^ “ h^ ● 妇.^ ~ B 9¨ 7 2 4 6 m 8 5 M 图7分离波形(WeCAN)的自相关和互相关函数 Fig.7 Auto-correln H ation and cro88-correlati7 8 on funct3 9 2 6 5 m 4 ions of separated waveforms(WeCAN) 下面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7●5 M 8 2¨t Ti9 3 me Fourim 6 4er Transform,sT )对DFCW信号的分离结果进行时 频分析。仿真参数为:正交波形数K=4,子码组数 16,子码时宽 =lOws,子码带宽Af=0.1MHz,信 号总带宽B=1.6MHz,采样率 =1.6MHz,采样点 数L=256,SNR=10dB,其它参数同实验一。表2 给出了4路DFCW正交波形16组子码的频率编码 值。图8(1)~(4)是对分离出的四路信号进行时 频分析的结果,由图8可以看到脉冲内各个子码在 时频平面的分布情况。与表2对比可知,图8(1)~ (4)分别与波形4、波形1、波形3和波形2对应,由 此可恢复出原始DFCW信号的频率编码信息,进一 步验证了本文分离算法的有效性。 表2 DFCW正交波形频率编码表 Table 2 Frequency code list of 4 orthogonal DFCWs 子码序号 波形1 波形2 波形3 波形4 6 匪 5O 1O0 150 r,Its (b) 3 簟 l 4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MIMO雷达信号的侦察方法, 可将盲分离算法应用于MIMO雷达的信号分选。分 析和仿真表明,当进行等角度间隔采样并且信噪比 为10dB时,无论是否存在幅度起伏,本文方法对相 位编码和离散频率编码等典型正交波形均可以达到 低于一14dB的盲信号分离度,对分离后的波形进行 相关性对比和时频分析的结果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 有效性。 :2 :2 第5期 汤小为等:集中式多输人多输出雷达信号盲分离算法研究 685 参考文献 Li J,Stoica P.MIMO radar with colocated antennas[J].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2007,24(5):106—114. [2] 张锡祥.对MIMO雷达的干扰构想[J].现代雷达,2010,32 (4):1—4.[Zhang Xi—xiang.Conception of MIMO radar [J].Modem Radar,2010,32(4):1—4.] [3] 梁百川.对MIMO雷达的电子侦察技术[J].舰船电子对抗, 2008,31(5):17—2O.[Liang Bai-chuan.Electronic technology for MIMO radar[J].Shipboard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2008,31(5):17—20.] [4] 吴庆天.MIMO雷达的性能分析与侦察识别[D].西安:西安 电子科技大学,2009.[wu Qing-tian.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identification for MIMO radar[D].Xi’an Xidian University,2009.] [5] 盛志超.一种对MIMO雷达侦察识别的新方法[J].舰船电 子对抗,2011,34(6):4—7.[Sheng Zhi-chao.A new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to MIMO radar[J] Shipboard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2011,34(6):4—7.] [6]Tang X W,Tang J.A new electornic technology f0lr MIMO radar l c J.IEEE CIE International Conferonce on Radar,Chengdu,China,Oct.24—27,2011. [7] 樊昀.基于循环平稳约束的盲信号提取算法[J].宇航学报, 2012,33(7):978—983.[Fan Yun.A blind signal extraction lagorithm based on cyclostationary constraint[J].Journal of Astronautics,2012,33(7):978-983.] [8] 张贤达,保铮.盲信号分离[J].电子学报,2001,29(12A): 1766—1771.[Zhang Xian-da,Ban Zheng.Blind source separation[J].Acta Electornica Sinica,2001,29(12A):1766 —1771.] [9] Richard G.ELINT:the interception and analysis of radar signals [M].Boston:A ̄ech House,2006. [10]刘海军.基于联合参数建模的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J].宇 航学报,2011,32(1):142—149.[“u Hai-jun.A joint— parameter modeling based radar emitter identification method [J].Joumal ofAstronautics,2011,32(1):142—149.] [11]Van Trees H L.Optimum array processing:part IV of detection, estimation and modulation theory[M].New York:John Wiley& Sons Inc,2002. [12] Cardoso J F.An efficient technique for the blind separation of complex sources[C].IEEE Singal Processing Workshop on Higher—Order Statisitcs,Paris,France.1993. [13] Novey M,Adali T.ICA by maximization of nongaussianity using complex functions[J].IEEE Trans.on Neural Networks,2008, 19(4):596—609. [14] Novey M,Adali T.On extending the complex FastICA algorithm to noncicrular sources[J].IEEE Trnas.on Singal Processing, 2008,56(5):2148—2154. [15]Picinbono B.On circularity[J].IEEE Trans.on Sisr ̄Processing, 1994,42(12):3473—3482. [16] Wax M,Kailath T.Detection of singals by information theoretic criteria[J].IEEE Trans.on ASSP,1985,33(2):387—392. [17] He H,Stoica P,Li J.Designing unimodular sequence sets wiht good correlations including an application to MIMO radar[J]. IEEE Trans.on Singal Processing,2009,57(11):4391— 4405. 作者简介: 汤小为(1985一),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MIMO雷达信号 处理研究。 通信地址:北京清华大学罗姆楼10—105(100084) 电话:(010)62771615 E—mail:sxw02@mails.thu.edu.cn (编辑:余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