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谈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

谈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

来源:保捱科技网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 谈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 白灵芝 定州市南平谷小学 河北保定073000 摘要: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搜集信息,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 学就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从而 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实用:贴近生活 中图分类号:C, ̄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61(2015)13—0137一O1 数学不完全是抽象的数字,我们在教学实际中如果能密 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不仅可 以发展学生思维素质,而且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 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从而增强小 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小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 去感受数学的合理性,达成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和谐同 步。在这方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l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有趣 1.1摄取学生熟悉的现实中的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善 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搜集信息,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 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就会对数学消除畏惧 感、神秘感,而产生亲近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 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先出示平时见到的红领巾、 扇子、扣子、七巧板、书本等实物,然后通过电脑画面,抽 去实物,留下角、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 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几何图形就藏在我们的周 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1.2淡化抽象的算理复述,强化直接生活经验,领悟数 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复 述思考过程,进行所谓的“算理”式分析,而忽视学生已有 的生活背景基础,反而会把学生带进“死相同”,使本来容 易理解的知识,人为地复杂化,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 深不可测,产生厌学情绪。 例如:在教学《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有这样一道 例题: 饲养场养白兔l2只,黑兔7只,白兔比黑兔多几只? 学生回答:l2—7=5(只) 有些教师反复强调学生说出算式中的12、7、5只表示 的意思,并且非要这样叙述不可:l2表示12只白兔,7表 示与黑兔同样多的白兔7只;白兔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 和黑兔同样多的7只;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部分,从12 只白兔里去掉与黑兔同样多的7只,就是比黑兔多的5 只。……生硬地用这套严密的、抽象的语言分析题意、理解 题目,失去的是解题能力,留下的是无效的、无味的空洞文 字复述,这样教下去,学生越学越糊涂。在实际生活中,小 学生对这一问题最直接最初的理解是:“白兔多一些,黑兔 少一些,从12只里去掉7只,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5只。” 这样表述顺应小学生思路,适合小学生的经验基础,学生很 容易接纳,并且觉得学得轻松。从儿童的生命经验和已有的 知识背景出发,设计学生的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学 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认识数学、学习数学和 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密切联系,体会数 学的价值,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利用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合理 数学来源于实践,在获得对现实的数学认识并总结到数 学原理或规律后,还必须回复到现实生活中去,在某种程度 上进行检验。这既是检验原理、规律可靠性的过程。也是数 学应用的过程,并且是保持数学生气勃勃和有效性的必要条 件。 例如:在学过“比多比少应用题”后,我出了一道题: “爸爸今年33岁,IsLJL子大1O岁,儿子今年几岁?” 有位学生说:33+10=43岁 师问:你为什么这样解答?(生:因为大l0岁就加上10 岁,所以就是43岁。) 大部分学生回答:不符合实际。 教师肯定大部分学生用生活验证的作法。指出要形成自 觉从生活经验角度去检测数学学习的结论,使学生感悟到数 学的合理性。 3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有用 3.1开设数学实践课,创造应用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活动,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 系,开设生活数学实践课,是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 积单位”后,安排学生用面积单位测量书本、课桌、教室地 面、自家客厅的地面面积,让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及 时运用到实际中去,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知识的确有好处, 同时又能诱发要解决实际问题,还需探索更加丰富的知识, 感到身边的许多实际问题有待解决,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主 动性和积极性。 3.2开展数学交流活动,营造应用氛围 把课堂所学的知识通过精心组织的数学交流活动,化进 实际中,应用于生活中。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后,开 展了“看谁拼图形最巧妙”活动;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整理 与统计”后,开展“学生优秀统计员”活动;在教学“元、 角、分的认识”后,开展了“学做售货员”活动;在教学“平 面图形面积计算”和“土地面积单位”知识后,开展“农田 计算员”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遍及 生活的各个角落,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行业,体会到数学的 实用性。同时领悟到只有具备扎实的数学知识和应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3.3设计开放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的独创性 练习设计上,注重开放题的设计,给学生留下广阔的空 间,让学生补充问题、搜集条件、探索不同的答案,逐步培 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独创性。 例如:一个长方形木板,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学生跃跃欲试,想出无数种答案(1个、2个、3个、4 个、5个、6个……) 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开放题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窗,让学 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无穷,同时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 题,虽然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出所有答案,意义在于 乐在寻求多个答案的过程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应用创造性。 参考文献 [i]蹇可平.如何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J].读写算:教育导 刊,2014(18):88. [2]袁聚宁.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学周刊b版,2014(11): 】00. 2015年6月 1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