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0959621 A(43)申请公布日 2020.04.07
(21)申请号 201910983405.4(22)申请日 2019.10.16
(71)申请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地址 712100 陕西省西安市杨凌示范区邰
城路3号(72)发明人 冯俊涛 郭文慧 闫合 何军
王勇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61216
代理人 孙雅静(51)Int.Cl.
A01N 43/90(2006.01)A01N 25/04(2006.01)A01P 3/00(2006.01)A01P 1/00(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5页 附图3页
(54)发明名称
白屈菜碱用于制备植物诱抗剂的应用及植物诱抗剂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白屈菜碱用于制备植物诱抗剂的应用及植物诱抗剂。本发明利用离体、活体生物活性测定明确了白屈菜碱的的诱导抗病活性,并通过测定白屈菜碱引起烟草体内生理指标和抗病相关基因的变化,确定了其诱导抗病活性机理。白屈菜碱诱抗剂的制备方法是将白屈菜碱经一定的加工过程,制备成可溶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可溶性液剂、水乳剂及微乳剂,用于烟草、猕猴桃、草莓、黄瓜、小麦等作物上防治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猕猴桃溃疡病(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草莓灰霉(Botrytis cinerea)、黄瓜霜霉(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和小麦白粉(Blumeria graminis)等多种植物真菌、卵菌、细菌和病毒病害。制剂中含有白屈菜碱0.1%~5%,其余为助剂。
CN 110959621 ACN 110959621 A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白屈菜碱用于制备植物诱抗剂的应用。2.一种植物诱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诱抗剂以白屈菜碱为有效成分,白屈菜碱在所述植物诱抗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5%。
3.一种植物诱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诱抗剂为白屈菜碱可溶性粉剂,所述的白屈菜碱可溶性粉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白屈菜碱0.1%~5%,填料:50%~80%,分散剂:3%~10%,稳定剂:1%~5%,表面活性剂:5%~20%,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诱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为硫酸钠、硫酸铵、凹凸棒土、高岭土、白炭土、陶土和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分散剂为烷基磺酸盐、烷基酚或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烷基酚和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的磷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稳定剂为有机酸、脂肪醇、磷酸二苯酯、烷基磺酸盐、二异丙基磷酸酯和异丙基磷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羧酸盐类、硫酸酯盐类、烷基聚氧乙烯醚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多芳核基聚氧乙烯醚类和吐温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可溶性粉剂的制备方法是:将白屈菜碱、稳定剂、填料、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按比例混合,室温下溶于0.01mol/L盐酸溶液中,搅拌至充分溶解;50~70℃下烘干得到固体物,固体物粉碎过320目筛得到白屈菜碱可溶性粉剂。
5.一种植物诱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诱抗剂为白屈菜碱水分散粒剂,所述的白屈菜碱水分散粒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白屈菜碱0.1%~5%,填料:50%~80%,分散剂:3%~10%,表面活性剂:5%~20%,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诱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为硫酸钠、硫酸铵、凹凸棒土、高岭土、白炭土、陶土和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分散剂为烷基磺酸盐、烷基酚或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烷基酚和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的磷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羧酸盐类、硫酸酯盐类、烷基聚氧乙烯醚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多芳核基聚氧乙烯醚类和吐温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是:将白屈菜碱、填料、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按一定比例混合,经粉碎机粉碎,加水搅拌均匀后造粒,50~70℃烘干后过筛,获得粒径大小为2~4mm的颗粒即为白屈菜碱水分散粒剂。
7.一种植物诱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诱抗剂为白屈菜碱可溶性液剂,所述的白屈菜碱可溶性液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白屈菜碱0.1%~5%,有机溶剂:10%~20%,表面活性剂:10%~30%,防冻剂:4%~10%,抗微生物剂:0.1%~1%,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8.一种植物诱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诱抗剂为白屈菜碱水乳剂,所述的白屈菜碱水乳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2
CN 110959621 A
权 利 要 求 书
2/2页
白屈菜碱0.1%~5%,有机溶剂:10%~20%,表面活性剂:10%~30%,防冻剂:4%~10%,抗微生物剂:0.1%~1%,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9.一种植物诱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诱抗剂为白屈菜碱微乳剂,所述的白屈菜碱微乳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白屈菜碱0.1%~5%,有机溶剂:10%~20%,表面活性剂:10%~30%,防冻剂:4%~10%,抗微生物剂:0.1~1%,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的植物诱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环己酮、聚乙二醇、异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羧酸盐类、硫酸酯盐类、烷基聚氧乙烯醚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多芳核基聚氧乙烯醚类和吐温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三醇、尿素和甘油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抗微生物剂为2-羟基联苯、山梨酸和苯甲酸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3
CN 110959621 A
说 明 书
白屈菜碱用于制备植物诱抗剂的应用及植物诱抗剂
1/15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植物及其应用领域,具体涉及白屈菜碱用于制备植物诱抗剂的应用及植物诱抗剂。
背景技术
[0002]天然产物是来源于自然界所有生物中的单一化学成分或多种化学组分物质。来源主要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及海洋生物等。我国传统“中草药”的使用说明植物源天然产物作为药物已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农用方面,在公元前7~5世纪就有利用植物防治农业有害生物的记载。天然产物具有多样、新颖的化学结构,独特的生物活性机制,环境相容性好,抗药性产生缓慢,是医药和农药开发的重要资源。目前,天然产物源农药产品种类有:大蒜素、苦参碱、黎芦碱、除虫菊素、乌头碱、小檗碱、赤霉素、鱼藤酮等,已应用在水果、蔬菜、棉花、水稻、小麦等领域。
[0003]白屈菜碱为罂粟科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L.)的成分。白屈菜始载于《救荒本草》,性凉,味苦,有毒,归肺、胃经,具有解痉止痛、止咳平喘等功效,主治胃痛、腹痛、肠炎、痢疾、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咳嗽、黄疸等。白屈菜的有效成分为生物碱类物质,包括白屈菜碱、白屈菜红碱、血根碱、原阿片碱、隐品碱、小檗碱等,其中白屈菜碱含量占白屈菜干重的0.03%~0.12%。白屈菜碱属于苯并菲啶类生物碱,其分子式为C20H19O5N,相对分子质量为353.37,熔点为136℃。白屈菜碱为单斜棱柱结晶,不溶于水,溶于乙醇、氯仿。近年来药理学研究表明,白屈菜碱具有抗肿瘤、镇痛、解痉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在农用方面,有文献报道白屈菜碱对舞毒蛾幼虫和赤松毛虫有一定的杀虫作用,其他农用活性暂无相关研究报道,在农业上的应用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0004]植物在自然界中经常会受到各种病菌的侵染而发病,但是植物并没有因此而灭绝,这种现象表明植物与动物一样,在与病原物的长期互作、协同进化中逐渐形成一系列的防卫机制,这种机制称为植物的免疫机制(Immune system)。植物免疫机制常常需要加以诱导才能快速、充分地表达。利用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诱导因子预先处理植株,激发出植物自身对病害产生组织结构与生理生化上的一系列抵抗反应,使其在局部或系统产生抗菌物质,从而达到减轻病害和防治病害的目的,这种方法叫做诱导植物抗病性。植物诱导抗病性具有广谱性,不是特异性针对某一种病原,可同时预防多种病虫害。且植物源天然产物具有安全、持效、抗性发展缓慢等特征。因此,植物源天然产物诱抗剂的应用是一种于植物本身、于生态环境相容性好的植物保护方法。可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应用从而降低农药导致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具有良好的生态意义。因此,天然产物诱导抗病性研究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粮食和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白屈菜碱为有效成分,研究出效果好、安全性高、抗病谱广的植物源诱抗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白屈菜碱用于制备植物诱抗剂的应用及植物诱抗剂。
4
CN 110959621 A[0006]
说 明 书
2/15页
白屈菜碱用于制备植物诱抗剂的应用。
[0007]一种植物诱抗剂,所述的植物诱抗剂以白屈菜碱为有效成分,白屈菜碱在所述植物诱抗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5%。[0008]一种植物诱抗剂,所述的植物诱抗剂为白屈菜碱可溶性粉剂,所述的白屈菜碱可溶性粉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0009]白屈菜碱0.1%~5%,填料:50%~80%,分散剂:3%~10%,稳定剂:1%~5%,表面活性剂:5%~20%,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0010]可选的,所述的填料为硫酸钠、硫酸铵、凹凸棒土、高岭土、白炭土、陶土和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0011]所述的分散剂为烷基磺酸盐、烷基酚或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烷基酚和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的磷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0012]所述的稳定剂为有机酸、脂肪醇、磷酸二苯酯、烷基磺酸盐、二异丙基磷酸酯和异丙基磷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0013]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羧酸盐类、硫酸酯盐类、烷基聚氧乙烯醚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多芳核基聚氧乙烯醚类和吐温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0014]所述的可溶性粉剂的制备方法是:[0015]将白屈菜碱、稳定剂、填料、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按比例混合,室温下溶于0.01mol/L盐酸溶液中,搅拌至充分溶解;50~70℃下烘干得到固体物,固体物粉碎过320目筛得到白屈菜碱可溶性粉剂。[0016]一种植物诱抗剂,所述的植物诱抗剂为白屈菜碱水分散粒剂,所述的白屈菜碱水分散粒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0017]白屈菜碱0.1%~5%,填料:50%~80%,分散剂:3%~10%,表面活性剂:5%~20%,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0018]可选的,
[0019]所述的填料为硫酸钠、硫酸铵、凹凸棒土、高岭土、白炭土、陶土和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0020]所述的分散剂为烷基磺酸盐、烷基酚或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烷基酚和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的磷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002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羧酸盐类、硫酸酯盐类、烷基聚氧乙烯醚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多芳核基聚氧乙烯醚类和吐温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0022]所述的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是:[0023]将白屈菜碱、填料、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按一定比例混合,经粉碎机粉碎,加水搅拌均匀后造粒,50~70℃烘干后过筛,获得粒径大小为2~4mm的颗粒即为白屈菜碱水分散粒剂。
[0024]一种植物诱抗剂,所述的植物诱抗剂为白屈菜碱可溶性液剂,所述的白屈菜碱可溶性液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0025]白屈菜碱0.1%~5%,有机溶剂:10%~20%,表面活性剂:10%~30%,防冻剂:4%~10%,抗微生物剂:0.1%~1%,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0026]一种植物诱抗剂,所述的植物诱抗剂为白屈菜碱水乳剂,所述的白屈菜碱水乳剂
5
CN 110959621 A
说 明 书
3/15页
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0027]白屈菜碱0.1%~5%,有机溶剂:10%~20%,表面活性剂:10%~30%,防冻剂:4%~10%,抗微生物剂:0.1%~1%,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0028]一种植物诱抗剂,所述的植物诱抗剂为白屈菜碱微乳剂,所述的白屈菜碱微乳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0029]白屈菜碱0.1%~5%,有机溶剂:10%~20%,表面活性剂:10%~30%,防冻剂:4%~10%,抗微生物剂:0.1~1%,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0030]可选的,
[0031]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环己酮、聚乙二醇、异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0032]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羧酸盐类、硫酸酯盐类、烷基聚氧乙烯醚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多芳核基聚氧乙烯醚类和吐温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0033]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三醇、尿素和甘油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0034]所述的抗微生物剂为2-羟基联苯、山梨酸和苯甲酸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0035]本发明所制成的白屈菜碱诱抗剂具有以下优点:[0036]诱导抗病活性显著,可用于多种经济、粮食作物上提前预防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猕猴桃溃疡病(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草莓灰霉(Botrytis cinerea)、黄瓜霜霉(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和小麦白粉(Blumeria graminis)等多种植物真菌、卵菌、细菌和病毒病;附图说明
[0037]图1是烟草叶片喷施白屈菜碱后体内POD的活力变化;[0038]图2是烟草叶片喷施白屈菜碱后体内PAL的活力变化;[0039]图3是烟草叶片喷施白屈菜碱后体内总酚含量的变化;[0040]图4是烟草叶片喷施白屈菜碱后体内H2O2含量的变化;
[0041]图5是烟草叶片喷施白屈菜碱提取物后体内抗病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0042]本发明的植物源诱抗剂活性成分白屈菜碱,经离体、活体试验检测具有诱导烟草产生抗烟草花叶病毒的活性。以植物源天然产物白屈菜碱为活性物质,加入一定比例助剂进行剂型加工,可以制得环保型白屈菜碱诱抗剂,剂型包括可溶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可溶性液剂、水乳剂和微乳剂。经发明人的试验证明,0.1%白屈菜碱可溶性粉剂、0.1%白屈菜碱水分散粒剂、0.1%白屈菜碱可溶性液剂、0.1%白屈菜碱水乳剂、0.1%白屈菜碱微乳剂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猕猴桃溃疡病(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草莓灰霉(Botrytis cinerea)黄瓜霜霉(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和小麦白粉(Blumeria graminis)等多种植物真菌、卵菌、细菌和病毒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0043]白屈菜碱用于制备植物诱抗剂的应用,对由真菌、细菌和病毒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具有良好的诱导抗病效果。
6
CN 110959621 A[0044]
说 明 书
4/15页
本发明的植物源诱抗剂是以白屈菜碱为有效成分,经一定的加工过程,制成白屈
菜碱可溶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可溶性液剂、水乳剂和微乳剂;其中:[0045]可溶性粉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0046]白屈菜碱0.1%~5%,填料:50%~80%,分散剂:3%~10%,稳定剂:1%~5%,表面活性剂:5%~20%,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0047]水分散粒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0048]白屈菜碱0.1%~5%,填料:50%~80%,分散剂:3%~10%,表面活性剂:5%~20%,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0049]可溶性液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0050]白屈菜碱0.1%~5%,有机溶剂:10%~20%,表面活性剂:10%~30%,防冻剂:4%~10%,抗微生物剂:0.1%~1%,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0051]水乳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0052]白屈菜碱0.1%~5%,有机溶剂:10%~20%,表面活性剂:10%~30%,防冻剂:4%~10%,抗微生物剂:0.1%~1%,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0053]微乳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0054]白屈菜碱0.1%~5%,有机溶剂:10%~20%,表面活性剂:10%~30%,防冻剂:4%~10%,抗微生物剂:0.1~1%,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0055]填料为硫酸钠、硫酸铵、凹凸棒土、高岭土、白炭土、陶土和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0056]本发明提到的分散剂为烷基磺酸盐、烷基酚或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烷基酚和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的磷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0057]本发明提到的稳定剂为有机酸、脂肪醇、磷酸二苯酯、烷基磺酸盐、二异丙基磷酸酯和异丙基磷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0058]本发明提到的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羧酸盐类、硫酸酯盐类、烷基聚氧乙烯醚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多芳核基聚氧乙烯醚类和吐温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0059]本发明提到的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环己酮、聚乙二醇、异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0060]本发明提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三醇、尿素和甘油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0061]本发明提到的抗微生物剂为2-羟基联苯、山梨酸和苯甲酸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0062]上述的可溶性粉剂的制备方法是:[0063]将白屈菜碱、稳定剂、填料、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按比例混合,室温下溶于0.01mol/L盐酸溶液中,搅拌至充分溶解。用箱式干燥机50~70℃下烘5~10天,得到固体物。将固体物粉碎,(非水溶性填料不参与前一步,直接与固体混合均匀)过320目筛得到白屈菜碱可溶性粉剂。
[00]上述的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是:[0065]将白屈菜碱、填料、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按一定比例混合,经粉碎机粉碎。加水搅拌均匀后造粒。用烘干机50~70℃烘干后过筛,获得粒径大小为2~4mm的颗粒即为白屈菜
7
CN 110959621 A
说 明 书
5/15页
碱水分散粒剂。
[0066]上述的可溶性液剂的制备方法是:[0067]将白屈菜碱、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防冻剂和抗微生物剂按比例混合于混配釜中,以转速60~80r/min充分搅拌30min,搅拌均匀后即得到白屈菜碱可溶性液剂。[0068]上述的水乳剂的制备方法是:[0069]将白屈菜碱、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和抗微生物剂按比例混合于混配釜中,搅拌至均匀溶解;将防冻剂和水按比例混合,搅拌溶解为水相;将水相缓慢加于混配釜中(混配釜温度为35~50℃),搅拌时间为30分钟搅拌均匀后即得白屈菜碱水乳剂。[0070]上述的微乳剂的制备方法是:[0071]将白屈菜碱、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和抗微生物剂按比例充分溶解混合于混配釜中;将防冻剂和水按比例混合,缓慢加入混配釜中并搅拌溶解均匀;将混配釜中温度调节至50~70℃,搅拌30分钟,冷却后即得白屈菜碱微乳剂。[0072]为了更好的理解发明的实质,下面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发明的技术内容,但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0073]实施例1:白屈菜碱直接抗TMV活性测定[0074](1)保护活性
[0075]配置0.1mg/mL和0.1mg/mL白屈菜碱溶液,选取长势一致、健康的5~6叶期心叶烟,在喷洒药剂48h后接种稀释2000倍的TMV溶液,空白对照为清水处理,阳性对照为阿泰灵(6%寡糖·链蛋白)500倍液。每个处理接种3片叶子,重复3次,3d后统计枯斑数,计算抑制率。[0076](2)离体钝化活性
[0077]配置0.1mg/mL和0.4mg/mL白屈菜碱溶液,与稀释1000倍的TMV溶液等体积混合。室温放置1h后接种于长势一致、健康的5~6叶期心叶烟。空白对照为清水处理,阳性对照为阿泰灵溶液。每个处理接种3片叶子,重复3次,3d后统计枯斑数,计算抑制率。[0078](3)治疗活性
[0079]配置0.1mg/mL和0.1mg/mL白屈菜碱溶液,选取长势一致、健康的5~6叶期心叶烟,在接种稀释2000倍的TMV溶液48h后喷洒药剂处理。空白对照为清水处理,阳性对照为阿泰灵溶液。每个处理接种3片叶子,重复3次,3d后统计枯斑数,计算抑制率。[0080]抑制率(%)=(对照枯斑数~处理枯斑数)/对照枯斑数×100[0081]结果见表1。[0082]表1:白屈菜碱对TMV的3种抗病效果
[0083]
注: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3种活性之间的显著性差异通过SPSS软件中Duncan多重范围检验(DMRT),不同的字母表示数据之间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性。[0085]由表1可知,提前使用白屈菜碱对TMV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防病效果高达
[0084]
8
CN 110959621 A
说 明 书
6/15页
54.33%,说明提前施药可以使烟草具有一定的抗病效果。而白屈菜碱对TMV的钝化作用一般,说明白屈菜碱没有对TMV粒体造成直接损害或者损伤效果较弱,远不及提前施药引起的抗病作用。白屈菜碱对TMV基本没有治疗效果,说明TMV侵染叶片后,白屈菜碱没有对TMV的侵染发挥抑制作用。综上结果可以推测,白屈菜碱对TMV并无明显的直接抑制活性,可能是提前施用提高了烟草自身的抗病强度。[0086]实施例2:白屈菜碱诱导烟草抗TMV活性测定
[0087]选取心叶烟和普通烟(K326)两个品种进行诱导抗病活性验证,心叶烟可以形成病毒枯斑,普通烟上的症状是花叶,不同的症状用不同的方法统计抗病情况。将0.1和0.1mg/mL的白屈菜碱喷洒到长势一致的6~7叶期的烟草下部三片叶片。在48h后接种TMV至未喷药的上部叶片。空白对照为清水处理,阳性对照为阿泰灵溶液。每株接种2~3个叶片,每个处理包括10株烟草,整个试验重复3次。3d后统计心叶烟枯斑数和普通烟的病情指数,计算抑制率公式如上,计算防治效果公式如下。[0088]病情指数=∑(病级数×病株数)/(最高病级×各处理总株数)×100[00]防治效果=(对照病指—处理病指)/对照病指×100%[0090]结果见表2。[0091]表2:白屈菜碱对TMV的诱导抗病效果
[0092]
注: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3种活性之间的显著性差异通过SPSS软件中Duncan多重范围检验(DMRT),不同的字母表示数据之间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性。[0094]由表2可知,在2个品种的烟草上,白屈菜碱展示了非常可观的诱导抵抗TMV的效果,优于对照药剂阿泰灵,说明局部使用白屈菜碱可以诱导烟草未施药部位产生抗病性,实现了对TMV的抗病表现。普通烟的抗病效果略好于心叶烟,可能是由于心叶烟本身就是抗性品种,所以白屈菜碱的诱导抗病性在普通烟上表现的更加明显。综合表1和表2的结果,可以得出在0.1和0.1mg/mL浓度下,白屈菜碱的保护作用没有显著差异性,说明了白屈菜碱在0.1mg/mL浓度下可以达到较高的防效。从节约资源和减少药害出发,0.1mg/mL是一个合理的施药浓度。
[0095]实施例3:白屈菜碱引起烟草防御酶POD的活性变化[0096]将0.02,0.1和5mg/mL的小檗碱喷洒到叶片后分别在第1,3,5,7,9天取叶片,检测防御酶PAL、POD和SOD的活性变化。[0097]称取植物叶片5g,剪碎置于已冷冻过的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分2~3次加入总量为5mL的0.1mol/L,pH5.5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研磨成匀浆后于4℃12,000r/min离心15min,上清液即为粗酶提取液。取试管加入3mL 25mmol/L创愈木酚和5mL酶提取液,再加入200μL5mol/L H2O2溶液迅速混合启动反应。以蒸馏水为参比,在反应15s时开始记录反应体系在波长470nm处的值,每隔1min记录一次,连续测定,至少获取6个点的数据。试验重复三次。
[0093]
9
CN 110959621 A[0098]
说 明 书
7/15页
酶活性计算公式
[0099]OD470=OD470F—OD470I/tp~ti[0100]式中OD470F-反应液终止值;OD470I-反应液初始值;tp-反应终止时间,min;ti-反应起始时间,min。
[0101]以每克样品每分钟吸光度变化值增加1时为1个过氧化物酶活性单位,单位是ΔOD470/min·g。计算公式
[0102]U(ΔA470·g-1min-1)=[ΔA470×酶提取液总量]/[样品鲜重×测定时酶液量][0103]实施例4:白屈菜碱引起烟草防御酶PAL的活性变化[0104]取烟草叶片1.25g,加入5mL酶提取液(0.1mol/L pH8.8Tris-H2SO4缓冲液)和5g聚乙烯吡咯烷(PVP),用研钵或者组织捣碎机匀浆。过滤后滤液在4℃低温下10,000g离心30min,取上清液测量体积。取1mL 0.1mol/L苯丙氨酸溶液和2mL 0.1mol/LTris-H2SO4缓冲液(pH 8.8)(对照管不加底物苯丙氨酸,直接取3mL的缓冲液)置试管中,用30℃水浴保温3min。在各只试管中加入5mL待测酶液,空白管不加酶液,摇匀后立即在209nm波长下测定起始值,用空白管调零.并精确计时。将各支试管放到30℃水浴保温反应30min,再次测定A209。以每小时在290nm处光密度增加0.01所需酶量为1单位U(g·Fw·h)。[0105]U=(ΔA×提取液总体积)/(0.01×T×W×测定酶液用量)[0106]式中ΔA为前后2次测定的吸光度差值;W为样品鲜重(g);T为反应时间(30min)。[0107]小檗碱引起烟草叶片内防御酶的活性发生明显变化(见附图1、2)。POD的活性在1~2天时保持稳定或缓慢增加,在3天时达到峰值,是对照组的3.23倍。据报道POD可以消除植物体内的过氧化物,说明POD在3天以后开始大量发挥活性,消解过多的H2O2和其他活性氧,避免对植物造成活性氧损伤。PAL是防御作用中的关键酶,据报道其对抗病的产生有关键作用。PAL在0~3天之内呈现快速的、明显的增加趋势,在第3天达到最高值,是对照组的5.23倍,引起植物体内的抗病反应及其他抗病信号的产生和传递。在3~9天之内缓慢下降,但仍高于对照。9天之后与对照组基本相同。[0108]实施例6:白屈菜碱引起烟草总酚的含量变化[0109]称取0.125g烟草叶片,加入少许经预冷的1%盐酸-甲醇溶液,在冰浴条件下研磨成浆,转入10mL离心管内定容至5mL。于4℃避光提取20min,期间摇动数次,然后过滤收集滤液。以1%盐酸-甲醇溶液作空白参比调零,取滤液于波长280nm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值,重复三次。以每克(鲜重)果蔬在波长280nm处的吸光度值表示总酚含量,即OD280/g。[0110]白屈菜碱可以引起烟草植株体内总酚含量发生明显变化(见图3)。在施药后1天之内,总酚含量快速增加。1~2天之内,增加变缓慢,在48小时到达最高值,是对照组的1.98倍。48小时后含量逐渐减少,在6天之后趋于稳定。[0111]实施例7:白屈菜碱引起烟草H2O2的含量变化[0112]取叶片5g,加入3mL预冷的丙酮和少许石英砂,在冰浴上研磨成浆,12,000g条件下4℃离心20min。取上清液1mL,按照下表4依次加入试剂,得到的沉淀用预冷的丙酮反复洗涤离心2~3次(3000g,每次10min,弃上清液保留沉淀),直到沉淀没有光合色素的颜色。再向沉淀中加入3mL硫酸溶解沉淀进行比色测定。建立标准曲线计算叶片中H2O2的量,计算公式如下:
[0113]H2O2(nmol/g·Fw)=(n×V)/(v×m)
10
CN 110959621 A[0114]
说 明 书
8/15页
式中,n为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的H2O2的量(nmol);V为样品上清液体积(mL);v为用于
显色的样品上清液的体积(mL),本实验中为1mL;m为样品鲜重(g)。[0115]制作标准曲线:取6支试管,编号,在通风橱中按照表3加入各个试剂,混匀,反应5min后12,000g离心力下4℃离心15min,留沉淀。加入盐酸3mL,摇动使得沉淀溶解。以0号管为对照调零,在波长412nm处比色测定溶液的吸光度。以H2O2的量(nmol)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制作标准曲线。[0116]表3:制作H2O2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
[0117]
结合图4,白屈菜碱可以引起烟草植株体内H2O2含量发生明显变化。在施药后12小时之内,H2O2含量快速增加。12~24小时之内,增加变缓慢,在24小时到达最高值,是对照组的2.98倍。24小时后含量逐渐减少,在36小时之后趋于稳定。[0119]实施例8:白屈菜碱引起烟草抗病基因表达量的变化[0120]将4~6叶期烟草喷洒小檗碱溶液,并在处理后1~10天内,每隔一天采集样品。用液氮法提取烟草的总RNA,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观察抗病相关基因PR1,PR2和PR5基因的表达量变化。
[0121]烟草叶片总RNA提取
[0122]1)取烟草叶片0.1g置于液氮预冷的研钵充分研磨至粉末状后转移至预冷的2.0mL离心管中;
[0123]2)加入1mL TrizoI并震荡混匀后室温静置5min;[0124]3)加入200μL氯仿异戊醇(24:1)试剂,剧烈振荡至乳白,室温静置5min后于4℃条件下,12,000r/min离心15min;
[0125]4)取上清500mL转入一个新的离心管,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颠倒混匀,-20℃冷冻60min后于4℃条件下,12 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液;[0126]5)加入1mL 75%乙醇洗涤沉淀,并于4℃条件下,12,0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液;
[0127]6)重复步骤5;
[0128]7)将RNA沉淀放置于超净工作台中,自然风干5min;[0129]9)对提取的总RNA进行电泳,经检测符合要求的RNA置于-80℃保存备用。[0130]反转录
[0131]参照反转录试剂盒PrimeScript RT reagent Kit With gDNA Eraser(Perfect
[0118]
11
CN 110959621 A
说 明 书
9/15页
Real Time)使用说明:
[0132]在冰浴的PCR管中加入以下反应试剂(去除基因组DNA):反应体系10μL,包括5xg DNA Eraser Buffer 2μL,gDNA Eraser 1μL,Total RNA 1μL,RNase Free ddH2O 6μL;[0133]混匀后置于PCR仪中反应:42℃,2min,4℃保存;[0134]3)取出PCR管于冰浴加入以下组分:反应体系20μL,包括SXPrimeScript Buffer 2(for Real Time)4μL,PrimeScript RT Enzyme Mix 1μL,RT Primer Mix1μL)的反应液10μL,RNase Free dH2O 4μL;
[0135]混匀后放入PCR仪中进行反应:37℃,15min;85℃5s;4℃保存;[0136]4)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样品反转录质量:制备1.5%的琼脂糖凝胶,上样后于100V恒压条件下电泳20min。
[0137]5)将反应产物cDNA置于-20℃冰箱保存。[0138]Rael-Time PCR检测[0139]1)反应体系:包括SYBR.Premix ExTaqTM(2x)6μL,Primer1(10μL)5μL,Primer2(10μL)5μL,模板cDNA(稀释5倍液)1μL,ddH2O 4μL;
[0140]2)反应条件:95℃2min,40个循环(95℃10s;56℃15s;72℃15s;设置溶解曲线,反应结束后,查看结果,导出数据;[0141]3)数据处理:分析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的差异。
[0142]白屈菜碱可以引起抗病相关基因PR蛋白的转录水平发生明显变化(见图5)。其中,NPR1,PR1,PR2,PR5的表达量相对于对照组分别增加了7.37,5.65,4.492,5.85倍。说明白屈菜碱引起烟草体内发生了抗病防御行为。[0143]活体生测结果表明,保护作用显著大于钝化作用,说明白屈菜碱对TMV没有明显的直接抑制作用,但可以诱导两种品种的烟草产生抗病毒作用。白屈菜碱引起烟草植株体内生理变化和抗病相关基因的产生说明了白屈菜碱可以诱导烟草产生抗病行为,从而形成了对TMV的抵抗效果。[0144]实施例9:0.1%白屈菜碱可溶性粉剂的配制[0145]将白屈菜碱0.01kg,硫酸钠6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6kg常温下混合均匀,在室温下溶于0.01mol/L的盐酸溶液中,搅拌至充分溶解。室温放置24小时后,在箱式干燥机内50~70℃下烘10天至干燥,得到固体物。将固体物用粉碎机粉碎,过320目筛制得0.1%白屈菜碱可溶性粉剂10kg。制剂的颗粒粒径等外观符合商品制剂的要求。[0146]实施例10:5%白屈菜碱可溶性粉剂的配制[0147]将白屈菜碱0.5kg,硫酸钠6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1kg常温下混合均匀,在室温下溶于0.01mol/L的盐酸溶液中,搅拌至充分溶解。室温放置24小时后,在箱式干燥机内50~70℃下烘10天至干燥,得到固体物。将固体物用粉碎机粉碎,过320目筛制得5%白屈菜碱可溶性粉剂10kg。制剂的颗粒粒径等外观符合商品制剂的要求。[0148]实施例11:0.1%白屈菜碱水分散粒剂的配制[0149]将白屈菜碱0.01kg,硫酸钠6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6kg常温下混合均匀,经粉碎机粉碎。加水至搅拌均匀后造粒,粒径大小为2~4mm。在箱式烘干机内50~70℃下烘5天至干燥后过4mm粒径筛。得到的颗粒即为0.1%白屈菜碱水分散粒剂10kg。制剂的颗粒粒径等外观符合商品制剂的要求。
12
CN 110959621 A[0150]
说 明 书
10/15页
实施例12:5%白屈菜碱水分散粒剂的配制
[0151]将白屈菜碱0.5kg,硫酸钠6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1kg常温下混合均匀,经粉碎机粉碎。加水至搅拌均匀后造粒,粒径大小为2~4mm。在箱式烘干机内50~70℃下烘5天至干燥后过4mm粒径筛。得到的颗粒即为5%白屈菜碱水分散粒剂10kg。制剂的颗粒粒径等外观符合商品制剂的要求。[0152]实施例13:0.1%白屈菜碱可溶性液剂的配制[0153]将白屈菜碱0.01kg溶解于2kg乙酸乙酯中,再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kg,尿素0.6kg,2-羟基联苯0.1kg,40℃在混配釜中60~80r/min充分搅拌30min至混合均匀。升温至50℃,继续搅拌,在30min内中缓慢多次加入去离子水4.29kg,水滴加完毕后搅拌30min,制得0.1%白屈菜碱可溶性液剂10kg。制剂的稳定性、外观等符合商品制剂的要求。[0154]实施例14:0.1%白屈菜碱可溶性液剂的配制[0155]将白屈菜碱0.5kg溶解于2kg乙酸乙酯中,再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kg,尿素0.6kg,2-羟基联苯0.1kg,40℃在混配釜中60~80r/min充分搅拌30min至混合均匀。升温至50℃,继续搅拌,在30min内中缓慢多次加入去离子水3.8kg,水滴加完毕后搅拌30min,制得5%白屈菜碱可溶性液剂10kg。制剂的稳定性、外观等符合商品制剂的要求。[0156]实施例15:0.1%白屈菜碱水乳剂的配制[0157]将白屈菜碱0.01kg溶解于2kg乙酸乙酯中,再加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kg,2-羟基联苯0.1kg在混配釜(40℃)中60~80r/min充分搅拌30min至混合均匀;将乙二醇0.6kg溶解于4.29kg去离子水中获得水相;将水相在30min内缓慢多次加入混配釜中,水滴加完毕后搅拌30min,冷却后制得0.1%白屈菜碱水乳剂10kg。制剂的稳定性、外观等符合商品制剂的要求。
[0158]实施例16:5%白屈菜碱水乳剂的配制
[0159]将白屈菜碱0.5kg溶解于2kg乙酸乙酯中,再加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kg,2-羟基联苯0.1kg在混配釜(40℃)中60~80r/min充分搅拌30min至混合均匀;将乙二醇0.6kg溶解于3.8kg去离子水中获得水相;将水相在30min内缓慢多次加入混配釜中,水滴加完毕后搅拌30min,冷却后制得5%白屈菜碱水乳剂10kg。制剂的稳定性、外观等符合商品制剂的要求。[0160]实施例17:0.1%白屈菜碱微乳剂的配制[0161]将白屈菜碱0.01kg溶解于2kg乙酸乙酯中,再加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kg、乙二醇0.6kg、2-羟基联苯0.1kg在混配釜(30℃)中60~80r/min充分搅拌30min至混合均匀。将去离子水4.29kg在10min内缓慢多次加入混配釜中,水滴加完毕后混配釜加热至50℃搅拌30min,冷却后制得0.1%白屈菜碱微乳剂10kg。制剂的稳定性、外观等符合商品制剂的要求。
[0162]实施例18:5%白屈菜碱微乳剂的配制
[0163]将白屈菜碱0.5kg溶解于2kg乙酸乙酯中,再加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kg、乙二醇0.6kg、2-羟基联苯0.1kg在混配釜(30℃)中60~80r/min充分搅拌30min至混合均匀。将去离子水3.8kg在10min内缓慢多次加入混配釜中,水滴加完毕后混配釜加热至50℃搅拌30min,冷却后制得0.1%白屈菜碱微乳剂10kg。制剂的稳定性、外观等符合商品制剂的要求。
[01]实施例19:5种白屈菜碱诱抗剂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田间小区防效
13
CN 110959621 A[0165]
说 明 书
11/15页
小区试验为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等于60㎡,试验地选择要求肥力均匀、作
物种植和管理水平一致,各处理间及试验区周围要设保护行。用5种白屈菜碱诱抗剂400倍液进行叶面常量喷雾,以阿泰灵500倍液为对照药剂进行叶面常量喷雾,并设清水对照。所有供试药剂必须进行二次稀释。自普通烟烟苗4~5叶期喷药,后每隔4d喷1次,共3次。最后一次喷药2d后取顶部整叶摩擦接种TMV,每株接种3叶,每处理10株,重复三次,接病毒10d后调查各处理病情指数,计算防效。[0166]病害分级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一烟草普通花叶病严重度分级调查方法(YC/T 39—1996):[0167]0级:全株无病;[0168]1级:心叶脉明或轻微花叶,或者上部1/3叶片花叶但不变形,植株无明显矮化;[0169]2级:1/3至1/2叶片花叶,或者少数叶片变形;或者主脉变黑,植株矮化正常株高的2/3以上;[0170]3级:1/2至2/3花时,或者变形或主侧脉变黑,植株矮化为正常株高1/2至2/3;[0171]4级:全株叶片花叶,严重畸形或坏死,病株矮化为正常植株高度l/3至1/2。为细化调查结果,在以上严重度的分级基础上,对分级标准进行细化,在1、2级之间增加l+级,在2、3级之间加2+级,在3、4加之间增加3+级,级别记为1.5、2.5、3.5:[0172]1+级:心叶脉明或轻微花叶,或上部1/3叶片花叶至轻微皱缩,植株无明显矮缩化;[0173]2+级:l/3至1/2叶片花叶、叶片变形,或主脉变黑,植株矮化为正常植株的2/3以上;
[0174]3+级:1/2至2/3叶片花叶、或变形或主侧脉坏死,或植株矮化为正常株高的1/2。[0175]根据严重度计算病情指数,以防治效果为衡量不同处理的效果。[0176]病情指数=∑[(感病植株数×严重度分级代表值)/(总调查株数×严重度最高级代表值)]×100%
[0177]防效%=((对照平均病情指数-处理平均病情指数)/对照平均病情指数)×100%[0178]结果见表4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0179]表4:5种白屈菜碱诱抗剂预防烟草病毒病田间小区药效试验供试药剂稀释倍数/倍病情指数防效%
5%白屈菜碱可溶性粉剂100016.3166.875%白屈菜碱水分散粒剂100019.8559.675%白屈菜碱可溶性液剂100024.4250.195%白屈菜碱水乳剂100014.3070.955%白屈菜碱微乳剂100015.4068.72阿泰灵50022.9853.32清水对照-49.22-[0181]从上表可知,5种白屈菜碱诱抗剂对烟草花叶病毒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在稀释
400倍的情况下对病斑的抑制率最高达到70.95%,优于对照药剂阿泰灵53.32%。[0182]实施例20:5种白屈菜碱诱抗剂对草莓灰霉病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0183]选取大棚草莓进行小区试验。大棚试验地一般肥力均匀,种植水平一致,病情发生及危害程度比较均匀,便于控制管理。各处理间及试验区周围要设保护行,小区面60㎡,试
14
[0180]
CN 110959621 A
说 明 书
12/15页
验重复3次。用5种白屈菜碱诱抗剂稀释400倍的水溶液进行叶面喷雾,用液量为10kg/60m2。以清水和阿泰灵500倍液分别为阴性和阳性对照进行叶面喷雾。所有供试药剂必须进行二次稀释。自草莓长至2月龄期,封棚后第1天开始喷药,后每隔5d喷1次,共3次。最后一次喷药后15d调查病叶发病率和统计病情指数,计算防效。病情分级标准如下:[0184]0级:无病斑;[0185]1级:病斑面积5%以下;[0186]3级:病斑面积6%~10%;[0187]5级:病斑面积11%~20%;[0188]7级:病斑面积21%~50%;[01]9级:病斑面积50%以上。[0190]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用以下公式计算。[0191]病情指数=∑[(每级病叶数×相对级数)/(总调查株数×9)]×100%
[0192]防效%=[(对照平均病情指数-处理平均病情指数)/对照平均病情指数]×100%[0193]结果见表5。[0194]表5:5种白屈菜碱诱抗剂防治草莓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0195]
[0196]
从上表可知,5种白屈菜碱诱抗剂对草莓灰霉病具有良好的预防保护效果,在提前喷施稀释400倍液的情况下,水分散粒剂和微乳剂明显优于对照药剂阿泰灵。可溶性粉剂和可溶性液剂与阿泰灵效果相当。水乳剂效果略差于阿泰灵。[0198]实施例21:5种白屈菜碱诱抗剂对猕猴桃溃疡病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0199]小区试验为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等于60㎡,试验地选择要求肥力均匀、作物种植和管理水平一致,各处理间及试验区周围要设保护行。用5种白屈菜碱诱抗剂400倍液进行叶面常量喷雾,以清水和阿泰灵500倍液分别为阴性和阳性对照进行叶面喷雾。所有供试药剂必须进行二次稀释。猕猴桃树新梢冒出后挑选大小一致新叶喷药,后每隔7d喷1次,共3次。最后一次喷药3d后石英砂摩擦损伤后喷洒菌悬液。每小区选取5点,每点调查15株猕猴桃,每株处理5叶。接菌10d后调查病斑抑制率和病斑扩展抑制率,计算防效。[0200]抑制率(%)=(对照枯斑数-处理枯斑数)/对照枯斑数×100[0201]病斑扩展抑制率(%)=(对照病斑面积-处理病斑面积)/对照病斑面积×100[0202]结果见表6。
15
[0197]
CN 110959621 A[0203][0204]
说 明 书
13/15页
表6:5种白屈菜碱诱抗剂对猕猴桃溃疡的田间防效
供试药剂稀释倍数/倍病斑抑制率/%扩展抑制率/%5%白屈菜碱可溶性粉剂100059.0440.105%白屈菜碱水分散粒剂100073.4441.235%白屈菜碱可溶性液剂100058.2230.195%白屈菜碱水乳剂100065.2142.105%白屈菜碱微乳剂100060.1941.87阿泰灵50060.1334.35清水对照---[0205]从上表可知,5种白屈菜碱诱抗剂对猕猴桃溃疡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在稀释400
倍的情况下对病斑的抑制率最高达到73.44%,优于对照药剂阿泰灵60.13%。病斑扩展抑制率最高达到42.10%,强于对照药剂阿泰灵。[0206]实施例22:5种白屈菜碱诱抗剂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0207]小区试验为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等于60㎡,试验地选择要求肥力均匀、作物种植和管理水平一致,各处理间及试验区周围要设保护行。用5种白屈菜碱诱抗剂400倍液进行叶面常量喷雾,以清水和阿泰灵500倍液分别为阴性和阳性对照进行叶面喷雾。所有供试药剂必须进行二次稀释。黄瓜定植后5~6片真叶时喷药,喷液量以均匀喷湿叶面,药液开始下滴为止。每隔7d喷1次,共3次。最后一次喷药15d后调查病情指数,计算防效。每小区随机取5点调查,每点调查5株,,每株按上、中、下部分别调查5片叶片。病情分级标准如下:[0208]0级:无病斑;[0209]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0210]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0211]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5%;[0212]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0213]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0214]病情指数=∑[(每级病叶数×相对级数)/(总调查株数×9)]×100%
[0215]防效%=((对照平均病情指数-处理平均病情指数)/对照平均病情指数)×100%结
[0216]果见表7。[0217]表7:5种白屈菜碱诱抗剂对黄瓜霜霉的田间防效
[0218]
16
CN 110959621 A[0219]
说 明 书
14/15页
从上表可知,5种白屈菜碱诱抗剂对黄瓜霜霉病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在稀释400
倍的情况下,微乳剂、可溶性粉剂和可溶性液剂防效较高,分别为70.15%、68.13%、66.44%,优于对照药剂阿泰灵58.38%。水乳剂防效与阿泰灵相当,为57.78%。水分散粒剂防效微低于阿泰灵,为53.45%。[0221]实施例23:5种白屈菜碱诱抗剂对小麦白粉病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0222]小区试验为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等于60㎡,试验地选择要求肥力均匀、作物种植和管理水平一致,各处理间及试验区周围要设保护行。用5种白屈菜碱诱抗剂400倍液进行叶面常量喷雾,以清水和阿泰灵500倍液分别为阴性和阳性对照进行叶面喷雾。所有供试药剂必须进行二次稀释。小麦起身期开始喷药,喷液量以均匀喷湿叶面,药液开始下滴为止。每隔7d喷1次,共3次。最后一次喷药12d后调查病情指数,计算防效。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0.15m2植株。每株调查旗叶及旗下第一叶,分级标准如下:[0223]0级,无病斑;[0224]1级,发病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0225]3级,发病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15%;[0226]5级,发病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6%~25%;[0227]7级,发病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0228]9级,发病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0%以下[0229]病情指数=∑[(每级病叶数×相对级数)/(总调查株数×9)]×100%
[0230]防效%=[(对照平均病情指数-处理平均病情指数)/对照平均病情指数]×100%[0231]结果见表8。[0232]表8:5种白屈菜碱诱抗剂对小麦白粉病的田间防效
[0220][0233]
[0234]
[0235]
从上表可知,5种白屈菜碱诱抗剂对小麦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在稀释400倍的情况下,可溶性粉剂、可溶性液剂、水分散粒剂和水乳剂防效较高,分别为78.53%、70.13%、69.56%和67.34%,优于对照药剂阿泰灵60.46%。微乳剂防效微弱于阿泰灵,为59.45%。
[0236]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
17
CN 110959621 A
说 明 书
15/15页
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18
CN 110959621 A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图2
19
CN 110959621 A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3
图4
20
CN 110959621 A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5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