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校本研修主题因“需”而定

校本研修主题因“需”而定

来源:保捱科技网
第3卷第6期 2014年2月 教育观察 Survey of Education V01.3 No.6 Feb.2014 校本研修主题因“需”而定 李 蕾 (潍坊市奎文区圣荣小学,山东潍坊,261041) 在开展自组织的校本研修过程中,建立学习组 力求全面地度地探索古诗词的最佳教学模 织之后,研修首要的任务是确定研修主题,也就是 修主题呢?总的来说,校本研修主题要因“需”而 定。“需”所包含的学校教育的价值需求、课程有 效落实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课题研究的需要、 教师发展的需要、学校发展的需要等方面。 一式。”正是因为有了如此深刻的解读,她才确定了这 同样,潍坊市育华学校的裴志星老师对《义务 要弄清楚要“研究什么”。怎样才能科学地确定研 个主题。 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 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基于课程价值落实需要。确定研修主题 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一阐 述,运用“教育人本论”“建构主义理论”“现代教学 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但大多数教师对于课 程的理解仍然是知识或学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 中,大部分老师主要忙于“教教材”,如语文教学立 足于把课文教深、教透,把课文的思想内容分析透。 论”等理论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认识到在初中数学 学科教学中应该运用“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让“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发 挥应有的实效作用。于是,他将研修主题定为“如 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二、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确定研修主题 为此,潍坊市中新双语学校的李蓓蓓老师在沈大 安、吴忠豪、李秀伟等专家的指导下,将“阅读课教 学流程”确定为自己的研究主题,从“文本解读”过 程走向“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为我们从“教课文” 走向“教语文”、从“教课文内容”转变为“教课程内 容”起到了示范作用。 奎文区幸福街小学的孙云霄老师确定的研究 主题是“小学生诗词鉴赏结构研究”,主题的确定 源于她对新课标中诗词教学要求的深刻解读。她 (一)从培养学生学科能力出发确定研修主题 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与素养是校本研修的一 个重要方面。那么学生的哪些学科素养与能力已 经形成,哪些亟需养成,我们又该从培养哪种能力 人手成为需要思考的问题。奎文区圣荣小学的语 文老师们针对“一二年级学生亟需培养的学科能力 在《怎一个“美”字了得?——<如梦令>课例研修 有哪些?”这个问题开展了头脑风暴活动,共从听说 反思》中写道:“新的课程标准进一步肯定和提高 读写等7个方面找出了26种学生亟需培养的语文 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小学生古诗词阅读材料 展。那么诗词教学仅仅是背诵与积累吗?诗词的 阅读与欣赏应当跨人美学领域,我们应当用心灵去 学科能力,然后每个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把 经过分析,确定将“不爱读书,不会读书”、“读书拖 长声,唱读,没有感情”作为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将 “有感情朗读课文指导”确定为研究主题。 (二)从关注学生学习经验人手确立研修主题 不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扩 这26种亟需培养学科能力进行排序,汇总结果。 捕捉诗的意象和境界。我们应在准确认识小学古 诗词教学的重要地位与意义基础上,用美的尺度来 观照教学,紧紧抓住小学古诗词的特点,从文本分 析人手,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进行研究,以让学生 感受音韵美、感受画面美、领悟意境美为具体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内 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 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 [作者简介]李蕾(1977一),女,山东潍坊人,本科,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圣荣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14 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潍坊市德润国际双 (二)从帮助走向成熟的教师打造属于自己的 教学特色出发确定研修主题 逐步走向成熟的教师已经初步形成了属于自 己的教学风格,但是在继续成长的路上,瓶颈问题 使他们的教学特色难以形成。例如,潍坊市育华学 校的赵楠老师在教学中发现自己走进了模式,却走 不出模式,不能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特色。为 此,她和她的团队把“小学英语单词课文新授课模 语学校的孙晓燕老师发现当前学生学习物理难的 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课余时间多被各种辅导、电视、 网络游戏占用,而对生活中的现象缺乏基本的观 察,造成了感性认识的缺失,使学生失去了物理学 科的学习基础与经验。为此,她将研修主题就定为 “生活观察课程的开发和课堂实施策略”。 三、基于学校研究的需要。确定研修主题 学校、教师是以研究的方式进人专业领域的, 面对学校各个层面、各个层次的大小课题,可以转 式流程研究”作为研修主题,从最基础的课堂人手, 通过不断打磨实践,研究出教学环节新颖、学生兴 化为研修主题,从而启动校本研修,实现研修与教 趣浓厚的“单词课文课”新模式。 育科研内在的偕同。 (三)从帮助走向名师的教师寻找创新点出发 小课题研究对于帮助教师解决日常教学工作 确定研修主题 中遇到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研究 对于那些已经形成自己特色的教师来说,如何 实效,很多学校教师就将小课题研究与校本研修活 找到创新点,突破自我,跨人名师行列是困扰他们 动相结合,根据小课题研究的需要确立研修主题。 的一个难题。校本研修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 如奎文区教育局的陈朝神老师和十三中的谭玮老 潍坊市育华学校的姜美玲老师的成功验证了这 师就根据小课题研究的需要确立了自己的研修 一点。 主题。 2011年4月,姜美玲老师被选中代表奎文区 小课题如此,学校承担的各级课题也可以通过 参加潍坊市组织的首届课堂大赛活动。为了能从 校本研修来落实,从而实现校本研修课题化,课题 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在与团队成员研讨之后,她 研究校本化,有效地解决校本研修和课题研究中存 把这次讲课的创新点放在“文章内涵的挖掘”上。 在的问题,使研修目标更具针对性,研修过程更具 经过精心的课例打磨、研讨,最后这节课荣获潍坊 参与I生和生成性,研修效果更具连续性与渐进性。 市首届课堂大赛初中语文学科一等奖,姜老师也因 四、基于教师发展的需要。确定研修主题 此踏入名师行列。 (一)从帮助解决新教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 (四)从帮助个性教师发挥引领作用出发确定 题出发确定研修主题 研修主题 新人职教师由于教学实践不足,经验匮乏,他 奎文区幸福街小学的王安存老师是奎文区第 们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遇到许多令他们觉得无法 一批“个性化教师”,她的研究专长是“经典诵读教 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他们快速成长的最大障 学”,为了让更多的老师加人到推广经典诵读的队 碍。为此,奎文区圣荣小学组织本校新教师就“课 伍中来,她号召语文教师们一起开展了主题为“如 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这一主题开展了一次头脑风 何引领小学生诵读经典作品”的校本研修活动。她 暴活动,共梳理出30个问题,老Nffl根据自己的教 的示范引领和教师们的模仿与创新,营造了良好的 学实际,各选择一个最困扰自己的问题作为自己的 诵读氛围,学生成为经典诵读的最大受益者,学校 研究主题,开展课例研究。研究主题如下:英语课 的经典诵读活动搞得扎实、有效,学校被评为“奎文 堂教学氛围营造、学生注意力培养、小学中年级阅 区特色学校”。 读能力的提高方法等。每位教师通过3次以上的 五、基于学校发展的需要,确定研修主题 课例打磨与研究,都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与 潍坊市育华学校是一所居于城乡结合部的新 方法,解决了困扰自己成长的难题,实现了较快地 建学校,面临着教师年龄老化、结构性缺编等多种 成长。 发展问题,学校以校本研修为突破口,提升了教师 (下转74页) 15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教师如果仅仅是把思品知 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掌握的也仅仅是“知识”而 已,属于认知层面。如果要学生把这种抽象的理 论、原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进而 影响自己的价值观,就必须要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 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的体验、感悟与思辨,才能在直 接经验的基础上提升、内化。因为实践是认识的唯 一证思品课教学任务的完成。 参考文献: [1] 刘文辉.对思想品德教学负能量转正的现实思 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33). [2] 黄颖.情境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的研 来源。没有实践,教师课堂上的教学等于是教 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3. [3] 张立达.主体性:在内在性和外在性的张力中 书,等于是教教材,学生的学习也就等同于学书、读 书而已。 [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总之,思品课教学中,要完成“此岸”到达“彼 [4] 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 岸”的任务,需要教师注重“铺路搭桥”,注重构筑 [5] 韦美日.民族地区学困生的语文德育功能及其 学生的信仰平坡。在充满灵性的课堂上,教师可以 发挥方式[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不告诉学生什么知识,可以不告诉学生该怎么去 版,2011(6). 做,但教师帮助学生构筑的恰当的“平坡”,却能保 (上接15页) 队伍专业素质,逐步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在 多种多样的校本研修活动,实现了教师、学生的成 认真分析了校情、师情、学情之后,该校确定的校本 长,成为正在崛起的名校。 研修主题是:“以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 当然,学科校本研修主题的确定,还可基于中、 学生学科能力的表现与培养为核心目标,以学科教 老年教师发展的需要,基于解决教学中的争议问题 师自组织的校本教研为基本模型,致力于以教学改 的需要,基于教育改革的需要,等等。无论是基于 进与师生双向发展为价值取向的行动研究”。学校 哪一点,这些研究主题的确定都是教育者基于解决 根据校本研修的实际需要,成立多个研究团队,采 教育问题的需要,都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只有研 用多种方式,以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为目标, 修主题确定好了,出发点对了,这样的研修才有可 确立了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研修主题,然后开展了 能是有效的。 7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