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实施患者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34例精神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实施患者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34例精神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来源:保捱科技网
2010年12月 第22卷上半月第23期 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b Health Dec,2010 VD】.22 FHM No.23 【健康教育】 实施患者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34例精神症 患者康复的影响 周永静 (宜昌市优抚医院,湖北宜昌443005) 【摘要】 目的:探讨实施患者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精神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人住我院心理科病房的精神症患者 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I1=34)与对照组(n:34)。两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其家属实施同 步健康教育。在患者入组及出院时,采用护士观察量表(NOSIE)分别评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患者总积极因子分和病情总 估计分明显增高,优于对照组(P<0.O1),有显著意义,治疗效果理想。结论:实施患者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精神症患者的康复有明显的 促进作用。 【关键词】 患者;家属;同步健康教育;精神症 doi: 10.3969/j.issn.1672—0369.2010.23.051 中图分类号: R7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0)23—3065—02 社会科学家认为,精神疾病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家庭是心理应激和社会支持的重要策源地…。来自家人的 陪护与照顾在精神病患者的康复中有着护士不可替代的作 用。家人对患者的支持、理解、疏导和鼓励可以巩固疗效和 防止复发 j。而精神病患者家属对精神疾病知识的了解程 度则直接影响家属对患者的态度、理解程度和正性指导_3j。 会,在医生的指导下,请患者及家属开展讨论、交流经验,解 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发放精神卫生宣传资料供患者及家属 参阅等。 1.3效果评价1.4统计学方法t检验。 2结果 采用张明园护士观察量表(NOSIE)一30项 全部资料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 和 版本 对两组患者人组及出院时进行评定。 我科利用开放式病房的特点,对住院的精神症患者及其 家属实施同步健康教育,增强了家属对精神疾病的认知,促 进了患者的康复,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两组患者入组及出院时护士观察量表评定结果见表1、 表2。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5月至12月在我科住院的患 表1两组患者入组及出院时NOSIE一30项评分 者68例。入组标准:(1)患者符合CCMD一3精神症诊 断标准;(2)患者家属同意参加本研究且住院期间始终陪护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其中,男16例,女18 总积极因子分比较( ±s) 例;平均年龄(30.4.4-5.4)岁;中位住院天数41天;文化程 度:本科7例,大专18例,初中8例,小学1例。对照组34 例,其中,男15例,女19例;平均年龄(29.9±4.3)岁;中位 住院天数39.5天;文化程度:本科6例,大专17例,初中11 例。以上各项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人组后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同 时,依据专科特点拟定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 表2两组患者入组及出院时NOSIE一30项评分 病情总估计分比较( 4-s) 家属同步参与健康教育全过程。入院时首先对患者及家属 进行一般情况评估,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 社会支持的需求程度及家属对患者的关心程度等。再根据 评估资料有针对性的开展个别教育和小组讲座。个别教育 由管床护士负责完成,每周一次,每次30分钟;小组讲座由1 3讨论 名工疗护士主持,每周一次,每次l小时。具体内容包括: (1)人院宣教:帮助患者及家属尽快适应住院环境及角色转 精神症是一组病因未明,有反复发作倾向的精神疾 病,其预后与病程经过,社会心理因素和治疗密切相关。精 神病患者住院,虽然只是个体行为,但患者能否顺利完成治 疗,能否得到有效的照顾和康复与家人的关 if,、支持密不可 分。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能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 理,促进患者康复;而家庭成员对患者不正确的态度,生活中 的不良心理应激均可影响患者的病情预后或导致复发 J。 (下转第3076页) 3065 变;(2)疾病相关知识:精神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 现、预后;(3)治疗康复知识:重点为抗精神药物作用,不良反 应及其处理,维持治疗的目的、方法,让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 其重要性和必要性;(4) fl,理健康教育:提供家庭护理技巧, 强化处理应激的能力,介绍有关家庭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恢 复、重建和提高的方法。同时每半个月召开一次小组交流 2010年l2月 中国民康医学 ’ Medical Journ ̄of Chinese Peopleg HeMth Dec,2010 第22卷上半月第23期 Vo1.22 FHM No.23 能,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健康恢复。 3残疾人心理康复的思考 相对的缓解;利用家庭康复成功案例的示范,鼓励和帮助信 心不够的家长建立起自信;团体心理辅导令家长的重压得到 适度放松、个别心理辅导针对性解决家长因教育康复不得法 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并促进残疾人社会角色的定位和转 变 。 3.1残疾人心理康复所需的社会保障体系急需完善。 3.1.1 目前,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规还不十分健全完 备,甚至还有相当多的地方对于《残疾人保障法》不够重视, 没有认真贯彻落实,与《残疾人保障法》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 完备,在残疾儿童的医疗、入托和残疾青少年入学、残疾成人 的就业及社会无障碍环境方面,还需要有切实可行的; 由于人力和财力等等原因,残疾人的社区服务和社区康复 还存在许多问题,残疾人的衣食住行主要依赖家庭成员的照 顾,这样的社会氛围,对残疾人心理康复极为不利。要想得 到社会和社区服务全方位帮助,还需要有更多的法规来保 障。 3.3残疾人心理康复需要专业保障。心理康复是一个长期 的调节过程,需要有一批具有心理学专业基本知识以及心理 治疗方法的心理医生作为残疾人心理康复的保障。只有专 业的治疗才能逐步解决残疾人的各种心理困扰,包括情绪、 认知与行为等问题,以解决患者所面对的心理障碍,减少焦 虑、抑郁、恐慌等精神症状,逐渐摆脱消极心理的影响,改善 患者的非适应社会的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人格 的正常成长,建立起积极的人生目标,积极地面对人生,面对 生活和很好地适应社会。 3.1.2通过针对性立法特别保障残疾儿童及家长的权利。 各地区在完善与《残疾人保障法》配套的法律法规时,还应该 对家长充分参与特殊教育的决策、实施,以维护残疾人家长 及其子女的各种合法权益作明确的规定,从而减轻残疾人家 心理康复是运用系统的心理学理论与方法,从生物一心 理一社会角度出发,对患者的损伤、残疾和残障问题进行心 理干预,以提高残疾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j。残疾人心理康 复不仅仅是残疾人工作者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更需要全社 会的共同努力,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提供前提和保 障。 参考文献 [1] .《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国 办发[2002]41号. [2] 人民网.中国积极开展残疾人心理康复工作,2004年05月l6 日. 长的心理压力,给残疾人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家庭心理氛 围。 3.1.3建立生活小区辅助支持系统。残疾人的康复过程是 伴随残疾人一生的过程,当残疾人回到家庭与社会后,小区 辅助系统的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社区康复中心乃至社区 居委会通过张贴宣传单、向居民派发宣传单、向居民宣传相 关知识,为残疾人参与生活小区活动营造人为氛围,同时逐 家落实心理康复专家与残疾人及其家庭的联系,在残疾人出 现心理问题的时候,随时给予必要的支持与帮助,从而能够 更好地为残疾者的心理康复提供保障。 3.2残疾人家庭、家长的社会支持系统亟待建立。目前残 疾人家庭尤其是家长的社会支持系统极不完善,比如缺乏法 律上的针对性支持、社会资源的相对匮乏、教育训练乃至心 [3] 引用地址http://www.xlci.newd87923471.htm工作疗法在残 疾人心理康复的作用. [4] 宓忠祥.角色转换在残疾人心理康复中的意义和运用[J].中 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1)t34—35. [5]孙晓明,崔捷.心理康复在社区康复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康 复,2007,22(4):6. [6]张地君.残疾人心理与康复[J].西南军医。2004,6(4):44— 46.48. 理康复有效技术的缺乏等。现在的大多数培训都集中在社 区康复员身上,而忽略了家长培训以及家长心理问题的疏 导。利用家长联谊会,让家长们在一起相互沟通,令一些积 压的心理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宣泄;举办家长培训班,教给 [7]朱丽莎.残疾人心理健康探索[J].医学文选,2006,25(4): 733—735. [8] 万书玉.社区残疾人群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调查[J].中 共南京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1:87-91. 家长有关残疾儿童康复的知识与技能,使家长无助情绪得到 (上接第3065页) (收稿日期 ̄2010—08—26)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患者家属对精神卫生知识的渴求日益 增加,他们渴望了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以便自己能 有效地参与到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作用。对精神症患者家属实施同步健康教育,可以增进 家属对精神症的科学认识。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 家属的照料水平、配合程度及应对能力,改善家庭关系,促进 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徐汉明.精神疾病的社会治疗[M].武汉:武汉人民出版社, 1998 12—3. 健康。对精神症患者家属实施同步健康教育可以增强 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端正对疾病的态度,纠正不健康心 态,消除影响康复的不良因素,改善家庭关系,从而使患者保 持稳定的情绪,感受到他人的尊重和关心,并能以积极的心 态面对各种问题,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进患者的心理和社 会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入组时两组患者病情无明显差 异。经过住院治疗,出院前两组患者NOSIE一30总积极因子 分和病情总估计评分均显著增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1),表明对精神症患者家属实施同步健康教育对患 者的康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总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防止疾病复发,巩固疗效的 保障及精神支柱,具有缓冲各种压力,维护身心健康的重要 3076 [2]赵贵方,贺敬之.影响精神症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 国康复杂志,1995,10(1):11, [3] 张明园.翁正.影响精神症家庭教育2年前瞻性研究[J]. 中华精神科杂志。1993.31(2)t90. [4]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S].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8:2l4—217. [5] 沈渔部.精神病学[M].第四版.北京1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05.223,413. (收稿日期t2010一O8一o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