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教学实录
师:老师想作个调查,喜欢读小说的同学请举手。这么多;喜欢读诗歌的请举手呀,这样少。很多同学不喜欢读诗歌,为什么?(生自由发言)其实诗歌是很高雅的文学样式,有 文学之母 、 语言的钻石 的美称。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歌,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 希望大家今后多读点诗歌,养成自己纯正的文学趣味。古典诗词,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很耐咀嚼。就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他的一生,不仅在临窗伏案时,就是在戎马倥偬之间也不断的吟咏诵读、写诗填词。据中南海图书馆员统计,生前认真批注、圈画过的诗词总计在1590首以上,一般性的翻阅、欣赏至少在2000首以上。泱泱诗国的甘露,滋润哺育了这位诗风雄奇的伟大诗人。著名诗人臧克家说: 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学习这 伟大篇章 中的一篇──《沁园春 雪》
学习诗词重在 诵读、领会、品评、鉴赏 。
1
师:古人讲: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们也从诵读入手,来领会全诗。现在请同学们听配乐诗朗诵,要求听准每一个字音,并领会诗词所表达的感情,可以小声跟读。
生给生字正音。
师:初听这首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谁能来谈一谈?
生:豪迈。
生:气势磅礴。
师:是的。这首词风格豪放、气势磅礴、令人振奋。我们齐读一遍再来感悟一下,好吗?
2
生齐读。
师(指名一位同学):你认为你们刚才读出感情了吗?
生:不好,读起来缺乏力度,没有读出感情。
师:把握这首词的感情,还要从写作背景谈起。本词写于1936年抗战前夜。当时同志率领长征到达陕北,日本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侵略,而反动派奉行不抵抗主义,中国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1936年2月,率领抗日先锋队准备东渡黄河,开赴抗日战争最前线。渡河前,适逢大雪,曾于雪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观察地形,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诗人满怀战胜敌人的坚强信念,豪情激荡的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同学们想象一下,诗人站在海拔千米的塬上,祖国河山的壮丽景色展现在眼前,心中会涌起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3
生:自豪、豪迈的感情。
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师:是的。在朗读本诗时,要始终把握这种感情基调,此外,还需要借助一定的朗读技巧。你知道诗歌朗读一般要注意什么吗?
生:停顿、重音
生:还有节奏、语调、语速等。
师:很好,请看前三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应在哪里停顿?
生: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4
生试读。
师:那么重音呢?应放在哪几个字上?
生:千、万。
师:为什么?
生: 千 万 只有作重音处理,才能让听众感受到雪景的广阔,作者的视野与意境的开阔。
师:说得有道理,那除了这些,还有需要重读的字吗?
生:封、飘。
5
师:谈谈你的理由。
生: 封 有冰冻、封闭之意。
生: 飘 则突出雪轻盈的特点。
师:说地不错。我们就按照理解把这三句读一读好吗?
师范读、指名读、生齐读。
师:古诗词中,常有一个字能起到领起下文的作用,叫做 领字 或 一字领起 你能从上片中找出这个字吗?它领起了那几句话?
生:略。
6
师:作者当时是站在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看到的这些景象,视野非常开阔,可这些景象也远远不是诗人视野所能达到的范围,这说明了什么?
生:这些景色加上了诗人的想象。
师:法国作家雨果说过: 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 下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诗人描绘的雪景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呈现在你大脑的荧屏上,然后描述给大家听,我们比一比看,哪位同学脑海中绽开的想象之花最美丽,老师给你一分钟的准备时间。
生描述略。
师:同学们的描述很精彩,想象力也很丰富。这里有两个比喻句很精彩,你能找出来吗?它们好在什么地方?
7
生:山舞银蛇,原驰腊象。
生:诗人这样写让山、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给人精神奋发的感觉。
生:联系当前的形势与情形,我觉得诗人是在暗示中国将会蓬勃发展。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使他成为了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正因为诗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有着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性格,才决定了他的诗词风格豪放、不同凡响,足以雄视万代、辉映千秋。著名作家吴祖光称《沁园春雪》是 睥睨六合、气雄万古,一空依傍,自铸伟词的第一流杰作中的杰作。
(大屏幕出示《江山如此多娇》的国画。)
8
师:同学们请看这幅画,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你知道她是挂在那里的吗?
生:人民大会堂。
师:是的,这幅画就是根据《沁园春 雪》的肢体画下来的,你觉得它最能体现那几句诗词?
生: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师:作者面对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的北国河山,想象到的却是雪后初霁祖国的艳丽美景,想要抒发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赞美之情。
生:坚信中国必定胜利的感情。
9
师:好。看来同学们都能走进这首词,真正领会诗人当时的感情。诗人王过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借景抒情、情景相生是本词的一个特点。下面,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一下这种的豪情好吗?
男、女同学分读,展开朗读比赛。
师:由于种种原因,这首词在1936年并没有发表,谁知道它是怎样发表的?
生:不知道。
师:它发表于1945年抗战胜利后,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扶持下,玩弄和平阴谋,妄图夺取胜利果实。1945年8月28日,亲自飞往重庆,同进行了43天的谈判,重庆谈判期间,他应柳亚子先生索句的要求,把这首《沁园春雪》抄赠给他。不久,这首词就发表在重庆的《新民晚报》上,一时震动了文坛,传遍了全
10
国。据说,当蒋介石看到之后,是又急又气,吓坏了,马上召集了很多反动文人也来写诗填词,歌颂。结果,没有一首能比得上的《沁园春 雪》,蒋介石的阴谋不得不又一次破产。
这正表明《沁》是真正的千古绝唱,当年柳先生读过后曾写过一首和词,对它进行了高度赞赏,其中有两句 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 想想看,它是由《沁》词中的哪两句演化来的?
生: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师:联系上下阕的内容,此句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生:承上启下。
师:正因为祖国的江山如此多娇,才引得无数英雄竞相为之倾倒,诗人又是如何评价这些英雄的呢?
11
生:惜 射大雕。
师:你了解这些帝王吗?能不能介绍一下他们的业绩? 生(略)
师:大家的发言很精彩,知识很丰富。这些帝王都曾立下赫赫战功、风云一时,对历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既便如此,在伟人的眼里,作为一国之君,他们仍有不少缺憾,都表现在那些方面?
生:文学才华。
生:治国本领。
12
师:由哪个字领起? 生:惜。
师: 惜 字包含哪些意味?
生:这个字首先肯定了帝王们的丰功伟绩,是显赫一时的大英雄,也委婉的指出他们的缺点。
生:含有惋惜之意。
生:看出作者没有拜倒在前人的脚下,因为这样才能雄视千古,表现出诗人的自信。
师:从诗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13
生: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师:在青年时代就有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的鸿鹄大志。1925年,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后,面对生机勃勃的辽阔大地,他感慨万千,在《沁园春长沙》中写下了这样一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11年后的1936年,作者同样面对祖国的壮丽山河,审时度势,在《沁园春 雪》中作出了有力的回答,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同学们想一想;谁主浮沉?
生:。
生:无产阶级领袖。
生:人民群众。
师:这就是说无产阶级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大众才是真正的风流人
14
物。下阕,作者通过评论历代英雄,赞颂今朝的风流人物,抒发了自己的抱负。一齐朗诵下阕,注意把握激情。
生齐声诵读。
师:同学们,是一代伟人,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可他也成为了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中国人在一代又一代领导人的带领下,走进了新时代,创出了举世瞩目的业绩,你能说一说吗?
生:实行改革开放的,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富国强民的道路。
生:还提出 一国两制 的伟大设想,在同志的领导下,、澳门相继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生: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
15
师:同学们说得精彩极了,真是激动人心。那么,近几年呢?我们又有哪些震惊世界得成绩?
生: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
师:是呀,永远也忘不了那让每一个中华儿女热血沸腾得时刻!
生:我们历尽阻难,2001年11月10日加入了世贸组织,
生:还有 APEC 会议得召开。
师: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同学们,十几年后,
16
你们也会成为新世纪的主宰者,会成为真正得风流人物,让我们满怀这种豪情,齐读《沁园春 雪》。
分角色朗读:
沁园春 雪
(男、女领)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17
(女领) 望长城内外,
(女齐) 惟余茫茫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齐) 须晴日
18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男、女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男领) 惜秦皇汉武
(男齐)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19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齐)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