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机关干部中存在的三类问题应引起重视
一是应付交差型。这类机关干部上级、领导安排什么就干什么,平时工作中规中矩,只是上传下达的中介人,工作无功也无过。领导催一催工作动一动,工作无积极性主动性,无主人翁意识,没有自己的创新思路。
二是无奈依靠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村里无人才可选,当选村干部缺文化少知识,工作能力有限,组织能力缺乏,对任何事情都显得无可奈何,怪上面支持不够,怨百姓“不听话”,村上的工作基本要依靠乡镇联村干部包揽,群众戏称村委会是“维持会”。
三是观望等待型。一些年龄较大的村干部认为自己已是暮年之人,再任已不可能,他们等待换届,等待组织解决后顾之忧后解甲归田,对目前的工作持“守摊”态度。
二、村级组织后备干部缺乏。一是人可选。由于大量有能力、有知识、体力好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使农村本来缺乏人才的问题就更为突出,在家多为老弱病残,且文化低、生产生活负担重,选不出合格的村支部和村委会主任。二是有能人不干。留守农村有识之士基本都有了致富门路,他们已把主要精力用在赚钱上,而不愿担任村干部,担心当村干部当不好,对不起百姓,也担心当干部耽误太大,家庭事业和经济利益受损失,同时,工作几十年的老村干部一旦退下来一无所有,感到当村干部没望头、没想头的思想而坚决不干。三是想干的群众不信。部分群众认为村干部是官便就有权,想当者亦不乏其人,但群众认为这类人私心太重,独断专行,家族宗派利益严重,选这些人当村干部是作茧自缚,还不如找个平庸之辈顶着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