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天下| 2017年11月刊|总第107期
古陶瓷金缮修复的审美内涵
王汉辰
古陶瓷金缮修复是艺术的二次创作。它通过 巧妙的设计构思,把陶瓷器物的残缺转化为美的 形式,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金缮修复工艺使修 复后的古陶瓷整体表现更加和谐,更富美感和艺 术性。从根本上说,材料之美、工艺之美、残缺 之美、创意之美是古陶瓷金缮修复特有的审美内 涵,也是古陶瓷金缮修复最根本的工艺要求和艺 术美学原则。
古陶瓷修复是一项传统技艺,自陶瓷的商业 制造与流通需求开始,人们就产生了对陶瓷修复 的需求,〈傷:德镇陶录》就记载过陶工粘合碗盏 的方法。,土或传世的古陶瓷由于怕摔易砕的特 点,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如何对其修复保 护,是陶瓷保护和文物收藏界面临的重要问题。 就目前而言> 根据修复的目的和原则来划分,国 内古陶瓷修复一般分为考古修复、展览修复和商 业修舅H种形式% H种形式的修复理念各有特色, 考古修复要求修复部分与原物有所差别,追求客 观真实性;展览修复要求“远看完美、近着有 别”,要求修复之处和未修之处有一定程度的区 别;而商业修复则要求把残缺的陶瓷修复得完好
如初,要全面还原古陶瓷的造型、釉色、纹样的 原始特征,以让人难以辨别为标准。
除此之外,中国历史上盛行锔瓷工艺,因为 传统煽瓷修复的打眼和锔钉对古陶瓷造成了二次 破坏,所以现代陶瓷修复领域尤其是文物保护领 域应用较少。与之相对,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 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古陶瓷金繕修复技术越来 越得到人们的认可;金缮是一种将破损的陶瓷器 用生漆拼接粘合,再用金粉或金箔装饰的传统技 艺。一般情况下,经金繕修复的器物不但能使器 物获得新的生命,同时也能使破损的器物可以被 再次使用。而且相对于锔瓷工艺,金缮修复更具 有艺术表现力,这也是金缮修复在当今迅速发展 的原因。就其本质来说,金缮修复工艺也属于陶 瓷修复的范畴。
其实,金缮修复是日本的手工业者所钟爱的 一门手艺技术,近年来才在国内迅速发展。金缮 修复工艺在现代社会广泛盛行的原因如下:首先, 金缮修复有广阔的适用范围,除传统古陶瓷器和 紫砂器外,金缮也可以用宁竹器、玉器的修复; 其次,随着茶文化的普及盛行,人们对于老的陶
[作者简介]王汉辰,山东艺术学院职业教育学院美术系2012级硕士研究生14
瓷、紫砂茶器普遍具有怀旧情结,对古I曰荼器往 往赋予了深厚的感情和回忆色彩;再次,金缮修 复相对其他修复方式更具有艺术的美感,它通过 巧妙的二?欠创作,把器物的残缺转化为美的形式, 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金繕修复明丽的线条 与精致的破碎感,赋予了古陶瓷器一种独特的美, 既有历史的沧桑,又有生命萌动的原始之美Q
春秋战国时期记述古代手工业规范和制造工 艺文献的《考工记),创造性地提出了“天有时, 地有气,材有美s S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 为良”的工艺美术思想,概括了传统工艺美学的 基本法则。以《考工记》的相关记述为指导,结 合古陶瓷金缮修复自.身的特点,不难发现,残缺 美、材料美、工艺美、创意美是陶瓷器金缮修复 独具特色的审美内涵。
—、残缺之美
相于陶瓷商业修复和展览修复,金繕修复 最大的特色在于通过巧妙的设计构思把陶瓷、紫 砂器的断裂和残缺转化为艺术的美感。残缺本是 遗憾,是不完美的s然而,面对不完美的破损, 金缮修复的理念是不回避也不掩饰,它要做的就 是把不完美转化为艺术的美> 最大限度地还原器 物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0顺应自然,坦然面对 缺憾晕金繕修复残缺之美的内涵所在。
《易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 谓之器。”杨先艺、周蕴斐、iE琴〈〈论中国传统造 物的“器以载道”思想》一文指出,在中国古代 哲学中,器为载道之体,道为载器之主,任何器 物都能通过有形之“器”传达出无形之“道'所 以,中国传统的造物思想要求“器以载道”。这种 思想突破了器物的物质意义,上升到审美精神的 层面。具体而言,金繕修复就是要求金缮修复艺
I文化资源I
人通过修复技艺,使陶瓷通过外在形态传达出审 美的内涵,体现出修复材料与修复工艺、修复美 学的和谐统一,这即是古代哲学“器以载道”的 精神,传统漆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 儀饰录> 记载了漆工艺多达几百种表现技法,体 现了我国漆艺的高超水平。但近代以来,金繕修 复技术却在日本广泛用于修缮瓷器,得到了迅速 发展,根本原因就在于日本文化追求隹寂美学a
K侘”本意为简陋,“寂”是安静的意思,“侘
寂”二宇在日本文化中意味着残缺、不够完善、 不之美,同时也含有质朴、自然、低调谦逊 的人格美学s受侘寂文化的影响,日本茶道多追 求金缮修复的残缺之美,邓彬
繕尽美> 一文
指出,余缮修复理念B成为曰本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所以,金缮修复是一种审美内涵,也是一 种“简朴”“惜物”的生活态度,对残缺之美的
艺术表现正是金绻修复的美学特色。
二、材料之美
修复材料是体现金缮修复审美内涵的物质条 件^古陶瓷金缮修复材料的选择及材料的加工运 用,都是创作金繕艺术美的首要基础。从字面理 解,“金缮”是用金修繕的意思。实际上,金缮 修复是用天然生漆调和糯米粉把陶瓷、紫砂器碎 片拼接、粘合或填补残缺部分后,经精细打磨, 再在表面施金粉或金箱来美化装饰的工艺。所以, 金粉、金箔、生漆、瓦灰等材料是金缮修复工艺 的根本物质基础。其中,生漆又是金缮修复工艺 最重要的物质材料,故金缮修复在材料的根本属 性上属于漆艺范畴。
生漆又名“天然漆” M土漆” “中酉漆'是 天然的树腊涂料6金缮修复所用的朱漆与黑漆深 沉古朴,内敛含蓄而又浑厚优雅,可以说,材料
15
|人文天下| 2017年11月刊|总第107期
一
本身就具有强烈的美感。< 生漆材料的坚硬度和耐 久性较高,因此具有“涂料之王”的美替s生漆 用于金繕修复或木器工艺,其漆膜亮度较高,亮 丽太方,也具有防腐蚀、耐酸s耐碱、防霉杀菌 的性能。而且,天然生漆干燥后,无毒无污染, 物理性能较好,修复后的陶瓷器可放心使用^ IE 如王月莹舱鬏金繕物在修复创作中的艺术价值> 所言,一般地,陶瓷金繕修复多用生漆调和糯米 粉作为黏合剂,用生漆调和瓦灰作为补缺材料。 漆艺材料本身的大方古朴的美感,金粉、金箔的 明丽富贵之美,两者搭配和谐自然,加上陶瓷本 身的釉色之美,队色彩上强化了金缮器物的整体 美感,使其焕发新的生命活力,融合了材料之美 及其内在精神的统一。金缮修复的材料、工艺追 求因材施艺,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自然本色,使 陶瓷金繕修复展现出顺应自然、平淡天真的审美 特色,这是传统工艺美学材料之美的体现。因此, 在陶瓷金繕修复过程中,我们要把传统艺术精神、 审美理念等文化内涵融人到修复材料的使用和修 复过程之中,用材料自身的美感和独具特色的修 复工艺来表现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
三、工艺之美
《考1记)
有巧”的思想指的是手工技
艺操作过程的精巧、灵活与奇妙,这是人的主动 性对自然物质的改造和利用e “X有巧”与“天 有时” “材有的思想相结合,体现了 “物我 合一”的思想,唯有人、器物和自然高度和谐, 才能展现传统工艺的过程之美3其实,杏陶瓷金 缮修复不仅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手艺技术,更是 一种艺术创作活动。残损古陶瓷、紫砂器的破损 程度不一,破损原因各异,怎样才能根据实际残 损情况设计出巧妙的修复方案,并通过精巧的工
16
艺技术实现修复目标,这对操作者的经验和技术 是巨大的挑战。
金缮修复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修复的方法来保 护陶瓷器,所以修复的过程要遵循一般文物保护 的理念和原则。金缮修复与一般陶瓷修复的步骤 相近,整个修复过程包括清洗、补缺、打磨、补 配等多个步骤,二者的不同在宁修复材料的选择 和使用。在金繕修复过程中,清洗、拼接、补缺、 修整、补漆、装饰等每一道工序都体现了传统技 术的工艺之美,正如刘晓道―{古陶瓷修复课程的 实践与思考一
以金缮修复为例》所言,金缮修
复的清洗材料、粘结材料、补配材料、推光材料 等性能,.瓦有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文化遗 产保护的角度出发,在修复材料、修复步骤上严 格规范,以保证科学、合理地修复古陶瓷。同时 也要认识到,不同于一般陶瓷考古修复的还原器 形或商业修复的天衣无缝,金缮修复不是单纯为 修复而服务的,它是在成功修复的前提下,通过 修复的特色装饰让器物更富美感和艺术性,这是 金繕修复和一般陶瓷修复的区别。
四、创意之美
如前所述,金缮修复既有传统文物修复的理
念要求,又有独特的创意设计要求Q在金缮修复 的过程中,传统修复完成之后,为了增加器物整 体的艺术效果,赋予器物新的审美意象,可根据 器物的残损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自由创作。当然, 自由创作要看残损的实际情况,要看所设计的图 案线条是否与器物的造型相搭配,图案是杏与器 物的釉色相协调,图案线条是否与器物整体的审 美风格相适应,千万不可主观臆造《否则,不但 不能增加陶瓷的艺术性,反而会破坏陶瓷的整体 美感。
虽然金缮修复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风格 可以多样化,但在整体装饰效果的营造上,经修 复过的部分应该是对原器物造型风格的点缀或锦 上添花,而不是喧宾夺主,绝不能破坏原器物的 整体审美效果。残损陶瓷器缺口的位置、面积大 小决定了具体补配的方式。同样,残损陶瓷器裂 隙的长度、宽度、大小决定了描金线条的粗细、 韵律、长短等因素,在金缮修复过程中,最重要 的是要体现线条的节奏与韵味,这些要求与中国 画创作的笔法要求是一致的。
如孙远志《漆艺
金缮3:艺形式作用现代陶瓷表现语言的流变与创 新》所言,金缮修复的过程融人了修复师的巧妙 设计,蕴含着修复师浓厚的个人色彩,是艺术的 再创造活动,所以,这对修复师的修复技术、经 验和艺术修养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不同修复师面 对同一件陶瓷器,由于艺术水平、审美素养的高 低和设计思维的不同,器物修复之后图案和花纹 的装饰效果也大不相同,这就是金缮修复个性化 的创意美感。因此,每一次金缮修复的审美效果 都是独一无二的。
I文化资源I
结语
煽瓷工艺固然有其局限性,金缮修复也有其 和不足。金绻修复是以天然生漆作为黏合剂, 其牢固程度并不能做到非常理想b而且金繕修复 使用的金粉或金箔,只是附着在陶瓷器的表面, 若被刮擦也容易出现磨损的情况,随之金粉、金 箔的色彩就会脱落’失去金缮的本质特色。所以, 金缮修复更多的适用于陶瓷观赏器物的修复,其 实用性还是有所的。既然金缮修复与锔瓷:C 艺各有优点、缺点,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把金 繕修复与锔瓷X艺相融合,综含运用两者的优点, 才能做到古陶瓷修复审美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因此,对待古陶瓷金缮修复,不能一味地追求其 外观的美丽,在修复方式上也不能墨守成规。要 在继承传统修复技术的基础上,把金缮修复技术 融入现代文物修复理论的视野,不断创新修复材 料和技术,促进各种修复理念的融合,只有这样, 才能全面推动古陶瓷金缮修复行业的迅速发展。
[责任编辑:王红]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