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儋州
作者:丁晓东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3年第7期
丁晓东
苏轼被贬至儋州时,已是62岁的垂暮之人,虽历尽仕途的磨难,可是创作上仍然是激情未衰,而且创作的艺术更加精深华妙。这段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在宋代就有人认为贬至海南并不是苏轼的不幸,逆境是时代对这位文学天才的雕琢。
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由失宠变为受宠,于是残酷地贬谪元祐旧臣,在这种情况下苏轼被远放到儋州。直到元符三年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七月卒于常州。如果说被贬黄州是他人生事业上的重重打击,那么在儋州的时光即可视为对他的再次历练;如果说被贬黄州他还尚难接受的话,那么对他来说琼州别驾就是轻车熟路了。
一、苏轼在儋州的生活状况与人生态度
(一)苏轼在儋州的生活状况
东坡在儋州的日子过得非常艰苦,除去一日三餐难以为继不说,光是他内心里那种垂老投荒、大志未酬的苦闷就让他度日如年。儋州物产匮乏,有一段时间,东坡甚至要学龟息法用以对付粮荒。白天与村民们相处,东坡总在思考着如何改变当地的一些陋习,以及如何改善黎汉之间的关系等,但夜深人静或陋室独处时,思乡之情、被贬之恨却不可抑制地又浮上心头;他有经纶满腹,应该报效君王,他与亲人久别,应该在闭目前团聚。苏轼思归之心日渐强烈,他甚至自己占起“卜”来:默写以前所作八赋,如果一字不漏,就预示他有生离此岛的机会。
(二)苏轼在儋州的人生态度
一般来说仕途不顺肯定会给当事人带来诸多的烦恼,然而随着苏轼的一步步贬谪,我们却看到了一个越来越坚强的老人,在这一时期,几乎各种体裁都有向我们展示他百折不挠人生态度的作品。
二、苏轼在儋州的政绩
(一)苏轼在儋州的贡献
苏轼在儋州的三年,为海南开发所做的一切让他深得民心。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从多个方面高度评价了苏轼在儋州所作的贡献。千百年以来,人们缅怀苏轼为儋州人民所做的一切,以东坡精神激励后人。概括起来苏轼对儋州的发展共有四点贡献。
(1)劝导民族团结
苏轼谪居儋州,亲眼所见了汉族官吏对黎族人民的压榨和剥削。苏轼认为,轻视、压榨少数民族,同时又不对他们进行教育,反而是拿起武器进行,这样只能会激化矛盾。因此,苏轼义正辞严地呼吁:“咨尔汉黎,均是一民。”查有关海南的资料得知,为黎族同胞声张正义,主张民族平等的,苏轼是第一人。中国的封建社会等级十分森严,苏轼虽为汉族官吏,但他能为少数民族说句公道话,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2)弘扬中原文化
儋州文化的兴起,是苏轼弘扬中原文教的结果。苏轼教化儋州功不可灭。《琼台记事录》载:“宋苏文公之谪居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这些评价是非常符合历史史实的。
(3)倡改落后习俗
首先是向大家讲明危害。苏轼曾作《和陶劝农六首并引》和《书柳子厚〈牛赋〉后》等作品告其有知者,广泛宣传并倡导文明之风,改变当地陋习。其次是采取强硬措施,移风易俗。对那些欺弄长辈,从事的人,“投之生黎,俾勿冠履。”第三是选择有利的地方挖井,劝导百姓饮用清洁水。儋州雨水充沛,但是病菌就在百姓引用的河沟水中生存繁殖,这样人们时常会因饮用河沟水生病。为了改变百姓的不洁习惯,苏轼在他的居所桄榔庵附近挖了一口井。此井至今仍为群众饮用。最后他努力的倡导教育,用以诗书礼乐来进行教化使人们改变风俗,从而变化人心。在儋州人们把苏轼当成他们的朋友,而苏轼也把儋州当作他的第二故乡,把儋州人民看作是他的父老乡亲。
(二)苏轼与儋州人民的深情厚谊
当年的东坡来海南之时,他绝对不会想到身后在海南所留下影响。但是在苏轼晚年最痛苦的那段生涯中,却留下了儋州百姓对他的帮助和关怀,留下了他对海南老百姓的热爱。苏轼竭尽全力地为百姓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事,他把儋州当作自己故乡,与儋州人民的思想情感达到了那种休戚相关的境地,所以他这位四川人成为人们世世代代尊重的“海南人”。
三、苏轼在儋州的创作
在儋州,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艰苦,并没有改变苏轼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旺盛的创作热情。他做到了随遇而安,没有被困难吓倒的同时,又再次出现了创作的高潮。这期间他大量的作品表现出的那种精深华妙、恬淡超拨,成为苏轼创作生涯当中最后的辉煌。其作品表现为。
(一)表现其被贬人生态度的作品
从苏轼在儋州的一些词作中我们没有看到他因为被贬而郁郁寡欢、自暴自弃,有的只是思乡,念故人,满腔的抱负无处施展的苦闷,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顽强,更加倔强的老人,他依然是那样的洒脱自如。贬居儋州时期苏轼的“在世”心态渐渐偏向了对人生和生活的热爱和沉醉。他几乎是在享受着那段贬谪生活,从生活中发现自身价值,发现生命的真正意义。虽然他从未曾放弃对国家对民族事业的担忧,可是他的确更热衷于另一种追求,他将自己的生活当成了一种艺术,一首浪漫温馨的歌。从生活里汲取生命的精髓,真正的做到了处处是生活的高洁态度。
(二)记载其医学知识的作品
苏轼在医学方面也有着颇深的造诣,贬谪时期针对儋州当时医学知识的匮乏,他本着爱民和造福儋州的思想创作了医学书籍。在孔凡礼的《苏轼年谱》中记载有苏轼治齿痛的佚文《晚香堂帖》。牙痛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病,可是在当时的儋州却令人们普遍的感到头疼。苏轼在他的《晚香堂帖》中详细地记录了治疗牙痛的方法。另外这一时期他还创作了许多关于养生的作品:《继养生论》、《记养黄中》和《学龟息法》等,这些文章有苏轼的独到见解,至今仍不乏借鉴作用。
(三)表现儋州风情的作品
苏轼在儋州的各种体裁的作品都是在向人们展示儋州风情。这些作品主要描写了儋州的民俗,人情和歌舞三方面。苏轼曾把儋州的风土民情高度概括为:“风土极善,人情不恶。”
苏轼这样一位文化名人在晚年的时候来到海南岛,受到了海南百姓的尊崇、爱戴与传颂,同时他的到来也造福千秋万代的海南人民,这种文化现象也为海南文化增添异彩。苏轼这么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由于他的存在,中国的文学有了一个更值得骄傲的地方,海南儋州由于他的贬谪而有了一个大的进步,所以儋州应该感谢苏轼,海南应该感谢苏轼,我们更应该感谢苏轼,他的出现是我们永远的骄傲。
(作者单位: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