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影响分析
———————————————————————————————— 作者:
———————————————————————————————— 日期:
2
长春市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影响分析-旅游管理
长春市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影响分析
顾?萌?王美欢?纪?茹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得城市的地位和重要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城市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的主要载体。而城市文化建设对城市的发展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长春市是东北重要工业城市,同时长春也是著名的文化城、电影城、森林城。长春市的长足发展与城市文化的建设密切相关,如何让城市文化融入城市经济,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影响,以促进长春的进一步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面临重要转型,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然而城市加快发展的同时,城市文化却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出现了“千城一面”、丧失文脉特色等问题。因此,国内外学者十分重视对城市文化与城市发展的相关问题的研究。
长春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春还是闻名中外的国际汽车城、电影城。这一切的成绩与长春城市文化的建设息息相关,尽管长春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如何利用长春的文化特色来推动城市发展的问题依然值得思考。
一、长春市概况
(一)城市位置
3
长春位于吉林省中部,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长春素有北国春城之称,坐落松嫩平原上,地形平坦开阔,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长春自然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心脏地带,这使长春成为东北地区的枢纽,同时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长春,也是整个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长春规划区面积为391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58平方公里。人口724万,其中市区人口为
315万。
(二)城市发展历程
早在1800年,当时的清就设立了统治机构——“长春厅”,并设了理事通判进行管辖,长春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在长春建设满铁附属地方便掠夺资源,后又以溥仪为名义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长春作为当时的“首都”更名“。这一时期,长春已打破了古代城市发展的城堡壁垒,初具城市规模,但由于在一段时期内一直受日本的殖民统治,所以城市有着较新京”为明显的殖民地性质,直到现在长春有些地方还保留着当初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建筑风格。
1949年以后,由于国家经济有所变动,开始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所以长春经济开始进入了正常状态。在国家“一五”“二五”时期,为了快速回复经济全国布局了多个工业集中区域,长春在此期间成立了汽车厂、客车厂、机床厂、光学仪器厂等多个制造厂。这些项目的发展为长春市的城市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拉快了经济的发展。在建国初期,吉林省省会由吉林市迁到长春市,使得长春成为吉林省经济和政治的中心。经济和行政职能的结合,是长春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
2003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正式启动,为长春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动力,长春正
4
朝着现代化宜居大都市发展。
(三)城市的现状
今天的长春拥有国际、国内航线三十四条,铁路、公路四通八达,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长春市的城市用地规模也逐渐扩大,并更加趋于合理化,现代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从全国的角度来看,城市化的质量和水平,都低于其它地区,特别是低于东南沿海地区。目前长春已举办了多次东北亚博览会、汽车博览会、农业博览会、国际电影节等成功盛会,从而更加带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更多的国内外认识了解了
长春。
二、长春市的城市文化特点分析
(一)开放多元,宽容大气
5
首先,长春的开放多元主要体现在长春市的城市建筑上,尤其是伪满时期的殖民文化给长春的建筑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至今长春仍有许多伪满时期的遗留建筑物在保持使用。
其次,宽容大气表现在两个方面。城市布局方面,长春市的城市空间并不紧凑,在城市景观上充分体现着舒朗大气的特点。行走在长春的人民大街和新民大街,没有繁华城市的摩天大楼和紧凑的摩天大楼,长春在建设时时刻谨记城市的特点让城市建筑的后退距离多一些,让市民行走的道路宽一些。宽容大气同时体现在长春市民的性格特点上。长春人有着东北人的直爽,同时有着有爱热情的特点,所以连续几年在中国最有人情味的城市榜单上,长春榜上有名。
(二)重视教育,崇尚文化
长春市高校林立,被誉为“文化城”、“大学城”。长春人历来崇尚文化,重视教育。近年来,长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以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为龙头,中科院关机所和应化所等中国一流的科研院所纷纷布局在长春,使得长春的高等教育条件十分优良,人才优势非常显著,对长春的经济发展推动有着深远影响。另外,长春的教育产业也正在兴起,孔庙、伪满皇宫博物院等爱国教育基地向游人开放。
(三)自强不息,最具人情味
长春的发展历史并不漫长,但回顾长春发展的一步步脚印,都可以看到长春人民的艰苦卓绝、勤奋勇敢的变现。这种精神来自中华民族的沉痛历史,也来自不畏强权英勇抗日的传统精神。
6
长春是“最有人情味”的城市,长春人普遍有着一种“爱人如爱己”的“兼爱精神”。从后长春市人“收养日本遗孤”的大爱精神、到现在城市随处可见的“雷锋出租车队”,这座城市时时刻刻都涌现着助人为乐的动人故事。
三、长春城市发展中城市文化价值的应用
(一)休闲文化与休闲经济
在满足温饱之后,精神与娱乐消费成为人们的基本需要之一。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在闲暇时间进行休闲活动以达到放松和娱乐身心的目的。在居民收入迅速增长的大环境下,闲暇时间逐渐增加,人们对休闲的追求越来越强,对城市特色旅游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长春市有着深厚的电影文化底蕴,从电影院的数量和上座率都居于全国前列,同时定期举办的长春市国际电影节对城市经济也有影响。除此之外,东北特色文化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契机,对城市旅游的贡献也在不断加剧。
(二)会展文化与会展经济
会展活动是宣传城市文化和城市特点的重要经济活动。长春市的重要产业之一就是会展产业。长春市不仅有着多层的文化内涵,同时其在东北的重要地理位置也是打造城市会展业的重要条件。长春市近十年来打造了一系列知名的会展品牌,汽博会、农博会、电影节、东北亚博览会等等,从省级到国家级的博览会均有举办。会展产业的参会企业也涉及国内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会展经济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城市旅游业的进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城市重要的名片,。
(三)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经济
7
长春市迄今为止共发现文化遗址560余处。在这些文化遗产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8处。从2001年起,长春市对伪满皇宫博物院和长春道台府等长春特色的遗址进行修缮。同时长春市还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工作。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长春也有不错的成绩,东北二人转是东北特色吸取表现形式,长春市内的鼎丰真、回宝珍是特色食品品牌。据统计长春共有20多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这些资源,带动城市旅游产业,形成城市文化一日游,对城市经济的促进也有积极作用。
四、总结
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突出城市特征、传承城市文脉、发扬城市精神是越来越受到关注的。长春这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在工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宣扬城市文化,是我们应该注意的的事情。同时利用城市文明来促进经济发展,既有利于经济建设,也符合我们低碳经济和谐社会的要求。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