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函数综合运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直角三角形的函数综合复习(新人教版九年级) 以2018年广东省数学中考题,第23题作为例题进行复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以基本问题、基本图形基础,分类、分层逐步引导学生解决函数的综合运用问题 2、教学思考
以基本问题、基本图形为基础,渗透数学分类思想、方程思想和转化思想,加深学生对函数问题的认识及应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归纳能力,发展性思维。 3、通过自学、互学、助学让学生体验积极合作精神以及公平竟争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以基本问题、基本图形基础,进行分类、分层逐步引导学生解决函数的综合运用问题 2、教学难点:
根据分类、分层复习渗透数学分类思想、方程思想和转化思想,加深学生对函数问题的认识及应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归纳能力,发展性思维。 四、教学流程安排 教学活动流程 活动一:自学 活动二:互学 活动三:助学 活动四:固学 活动五: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和目的 自学部分让学生自己在课下完成,并在上课前对答案,目的让学生通过自己复习再函数基础知识再一次得到 巩固,为解决“互学”问题打基础。 互学部分在课堂上先由学生完成,再在小组内进互学,把学生存在 的疑难解决,为“助学”问作铺垫。 助学部分是在学生全部完成“自学” 和“互学”部分后完成,并由老师点评提升,从中让学生感悟解决综 合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这一部分是由学生课下完成,主要是 让学生巩固解决综合问题的思想方法 让学生总结归纳这节课复习了什么 知识,掌握了哪些思想方法,提升了哪方面的能力。
1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活动一、自学:(三类函数的基本性质的复习)(5分钟) (处理方式:课前完成自复部分,并由数学科代表公布答案,课堂上教师解决点评关键点和注意点。) 【任务1】——课前复习一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如图一,已知一次函数 y x 3 P 设计意图 活动一是自学, 学生要在课下事先完成,主要是让学生将三种函数的基础知识再进行一次巩固复习,为互学助学作铺垫。让学生能顺利进步互学打好基础。 (1) 直接写出下列点的坐标: B: ;C: ;P(x, ) 图一(2)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图象经第 象限,y 随 x 的增大而 。 【任务2】——课前复习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如图二, 已知二次函数 y x2 3 (1) 直接写出下列点的坐标: A: ; B: ; C: ; M:(x , ) 图二 (2)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开口方向: ; 对称轴: ; 当 x = 时,最大(小)值为 当 x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当 x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少。 【任务3】——课前复习函数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 (1)根据下列条件填空: 如图三,RT△ABC和RT△DFE 中,∠C=∠F=90°,∠A=30°, ∠B=60°,∠D=∠E=45°, A sin∠A= ( ( M ; D E = ) ) 度; C F B 图三 ( sin∠B= ( ) ) = 度; ( ( ( ) cos∠A= = ( ) ( ) tan∠A= = ( ) 度; cos∠B= ) ) ) ) = 度; ( 度; tan∠B= ( 2
= 度;
(2)sin∠D= ( ( ) ) = 度;sin∠E= ( ( ) ) ) ) ) = = = 度; ( ) cos∠D= = ( ) ( ) tan∠D= = ( ) 度; cos∠E= ( ( 度; 度; tan∠E= ( ( 度; ) 活动二、互学:(求函数的解析式及函数图象上的点)(20分钟) (处理方式:课堂上学生尝试完成,小组内互帮互助,解决基本问活动二,互学环题,全班交流,学生代表、教师点评学生疑问。) 节是让学生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任务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一般方法,让学生体会到知识其如图四,直线 y x m 过B和C点, 实是可以分解分已知C(0,-3), 层 一 步 一 步 推(1)求 m 的值; 进,更让学生明(2)求直线BC的解析式; 白求抛物线的点图四 (3)求B点坐标。 的坐标的关键是 纵坐标用函数解 析式来表示。 【任务2】——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如图五,已知顶点为C 0, 3 的抛物线 y ax2 b a 0 与 x 轴交于 A, B 两点B点坐 标为(3,0),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图五 小结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2 【任务 3】——求抛物线上的点 3 1 60° 如图六,已知以顶点为C 0, 3 的抛物线 y x 3 上有一点M,且MP垂直 x 轴于P,∠PCM= 求点M的) 坐标。 (提示;可设M点横坐标为 a,则M点的纵坐标为 P 图六 M 小结求抛物线上未知点的方法: 3
【任务4】——变式训练 1 如图七,已知以顶点为C 0, 3 的抛物线 y x2 3 P 3 上有一点M,且MP垂直 x 轴于P,∠PCM=30° 求点M的坐标 (活动二所有题出自2018年广东省数学中考 题第23题改编) 图七 M 活动三、助学(函数的综合运用)(15分钟) (处理方式:课堂上类比“互复”部分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代表分享解决方案,教师点评提升。) 【任务1】——根据“互复”中的分步练习完成下题 活动三是助学, 主要是将前两个活动的步骤和方法综合起来,让如图八,已知顶点为C 0, 3 的抛物线 y ax2 b a 0 与 x 轴交于 学生明白其实综合题就是由 基础 题 堆 积 起 来A, B 两点,直线 y x m 过顶点C 和点 B . 的,让学生掌握解决综合的步骤(1) 求m 的值; 和思想方法,从2 求函数 y ax b a 0 的解析式 (2) 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MCB 15 ? 图八 若存在,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此题出自2018年广东省数学中考题,第23题) 小结解答函数综合问题的方法: 【任务2】——变式训练 (1)如图九,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y x2 ax b 交 x 轴于 A(1,0),B(3,0)两 点,求抛物线 y x2 ax b 的解析式; (2)如图十,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y x2 4x 3 交 x 轴于 A(1,0),B(3,0)两 点,当点 P 是线段 BC 的中点时,求点 P 的坐标; (上两题出自2017年广东省数学中考 题,第23题改编) 图九 图十
4
活动四、固学:(课后作业) 活动四要求课下完成,主要是类如图十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y x2 ax b 交 x 轴于 比例题,让学生A(1,0),B(3,0)两点,点 P 是抛物线上在第一象限内的一点,直线 BP 加深巩固解综合与 y 轴相交于点 C. 题 的 方 法 和 思想。 2 (1) 求抛物线 y x ax b 的解析式; (2) 当点 P 是线段 BC 的中点时,求点 P 的坐标; (3) 在(2)的条件,求sin OCB 的值. 图十一 (此题出自2017年广东省数学中考题,第23题) 活动五、课堂小结:(5分钟)知识: 方法: 思想: 能力: 活动五主要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六、板书设计
《函数综合运用》复习 数学思想: 方法归纳: 1、求函数解析式 的方法 2、求抛物线上 未知点的方法 知识点复习: 1、.一次函数基本性质 2、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3、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 3、小结解答函 数综合问题的方 法:
七、教学反思:
在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并且在求函数的解析式也比较容易接受,并掌握得较好,但在求函数图象的点的坐标时,学生未能完全掌握用函数解析式去表示坐标的纵坐标,这一方法比较难突破,学生运用起来欠灵活性,另外对这些点存在的情况不能完全找到。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参考文献: 1、《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精选》 何小亚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刘淑敏 胡引娟
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楼山初级中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