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CN202348688U*
(10)授权公告号 CN 202348688 U(45)授权公告日 2012.07.25
(12)实用新型专利
(21)申请号 201120387230.X(22)申请日 2011.10.13
(73)专利权人江苏万丰船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225506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娄庄镇工
业园区润娄路66号(72)发明人许海明 吴尉 刘军(51)Int.Cl.
F04D 9/06(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喷射式自吸离心水泵(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射式自吸离心水泵,它包括泵体、喷嘴、扩压器、叶轮、内泵盖、导叶、外泵盖、泵轴、托架和电机。所述电机直联托架,泵轴与电机同轴连接,叶轮安装在泵轴端,叶轮两侧由外泵盖和导叶及内泵盖配合构成离心泵泵室结构。所述泵体以敞口端与外泵盖密封连接,使离心泵泵室置于其中,内泵盖端面上均布轴向通孔沟通泵体的出水腔,在内泵盖与隔板之间密封连接扩压器,位于吸水口一端的扩压器端部同轴安装喷嘴构成喷射泵结构,扩压器的出口处在叶轮的进口处。本实用新型有机组合喷射泵和离心泵,达到性能互补。喷射泵助离心泵自吸,自吸过程短、自吸能力强。本实用新型为一体化结构,不需另配自吸装置,节省配套费用,特别适合作为船用泵。CN 202348688 UCN 202348688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喷射式自吸离心水泵,它是一种卧置结构泵,包括泵体(1)、喷嘴(2)、扩压器(3)、叶轮(4)、内泵盖(5)、导叶(6)、外泵盖(7)、泵轴(8)、托架(9)和电机(10);所述电机(10)输出轴端面直联托架(9),泵轴(8)与电机(10)同轴连接,叶轮(4)定位安装在泵轴(8)端部,叶轮(4)两侧分别由外泵盖(7)和导叶(6)及内泵盖(5)配合构成离心泵泵室结构;所述泵体(1)为卧姿敞口容器,朝外端面上半段设有吸水口(1.1),泵体(1)顶面设有出水口(1.2),泵体(1)内腔由内设隔板(1.3)分隔成两室,沟通吸水口(1.1)的为吸水腔,沟通出水口(1.2)的为出水腔,隔板(1.3)上设有安装扩压器(3)的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以敞口的一端与外泵盖(7)端面密封连接,使离心泵泵室置于泵体(1)内腔中,内泵盖(5)端面上均布轴向通孔(5.1)沟通泵体(1)的出水腔,在内泵盖(5)与隔板(1.3)之间密封连接扩压器(3),位于吸水口(1.1)一端的扩压器(3)端部同轴安装喷嘴(2)构成喷射泵结构,扩压器(3)的出口处在叶轮(4)的进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式自吸离心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2)与扩压器(3)配合端设有螺纹调节结构。
2
CN 202348688 U
说 明 书喷射式自吸离心水泵
1/2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泵结构,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射式自吸离心
水泵。 背景技术
[0002]
离心水泵属于主流泵产品,广泛配套在常规输水系统中。从结构本身来讲离心泵
自吸能力很弱,通常在附加自吸装置的作用下实现自吸。现有离心泵配套的自吸装置有多种结构形式,其中结构最简单的是在泵体出水口与吸水口之间内置回流孔,离心水泵启动后叶轮输出的介质流通过回流孔被分流一部分至吸水口,部分介质流如此循环促成泵吸水口形成负压而实现自吸,此结构通过牺牲泵效率来换取泵自吸。容积式蓄水自吸装置的结构同样也很简单,但体积较大,不适合船舶配套。真空式自吸装置结构紧凑,实现自吸时间短,自吸能力强,但需配备相应的空压机或真空泵之类设备,由此增加配套功率,增加配套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自吸能力强,效率高的喷射式自吸离心泵。
[0004]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0005] 喷射式自吸离心水泵,它是一种卧置结构泵,包括泵体、喷嘴、扩压器、叶轮、内泵盖、导叶、外泵盖、泵轴、托架和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端面直联托架,泵轴与电机同轴连接,叶轮定位安装在泵轴端部,叶轮两侧分别由外泵盖和导叶及内泵盖配合构成离心泵泵室结构。所述泵体为卧姿敞口容器,朝外端面上半段设有吸水口,泵体顶面设有出水口,泵体内腔由内设隔板分隔成两室,沟通吸水口的为吸水腔,沟通出水口的为出水腔,隔板上设有安装扩压器的孔口。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泵体以敞口的一端与外泵盖端面密封连接,使离心泵泵室置于泵体内腔中,内泵盖端面上均布轴向通孔沟通泵体的出水腔,在内泵盖与隔板之间密封连接扩压器,位于吸水口一端的扩压器端部同轴安装喷嘴构成喷射泵结构,扩压器的出口处在叶轮的进口处。 [0006] 上述结构中,喷嘴与扩压器配合端设有螺纹调节结构。 [0007]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0008] 1、喷射泵与离心泵有机组合结构简单,易制造;[0009] 2、经喷嘴返回的高压液流有助于带动吸水腔中的水进入扩压器,实现自吸时间短,自吸能力强;[0010] 3、喷射泵的出口处在叶轮的进口处,喷射泵助离心泵自吸,减小离心泵轴功率,降低配套费用。附图说明
3
CN 202348688 U[0011]
说 明 书
2/2页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 图1所示的喷射式自吸离心水泵,它是一种卧置结构泵,包括泵体1、喷嘴2、扩压器3、叶轮4、内泵盖5、导叶6、外泵盖7、泵轴8、托架9和电机10。配套的电机10输出轴端面直联托架9,泵轴8与电机10同轴连接,叶轮4定位安装在泵轴8端部,叶轮4两侧分别由外泵盖7和导叶6及内泵盖5配合构成离心泵泵室结构。所述泵体1为卧姿敞口容器,朝外端面上半段设有吸水口1.1,泵体1顶面设有出水口1.2,泵体1内腔由内设隔板1.3分隔成两室,沟通吸水口1.1的为吸水腔,沟通出水口1.2的为出水腔,隔板1.3设有安装扩压器3的孔口。所述泵体1以敞口的一端套装到叶轮上并与外泵盖7端面密封连接,使离心泵泵室置于泵体1内腔中。内泵盖5端面上均布轴向通孔5.1沟通泵体1出水腔,在内泵盖5与隔板1.3之间密封连接扩压器3,位于吸水口一端的扩压器端部同轴安装喷嘴2构成喷射泵结构,扩压器3的出口处在叶轮4的进口处。喷嘴2与扩压器3配合端设有螺纹调节结构,通过调整喷嘴2的轴向位置,以达到自吸最佳工况。 [0014] 本实用新型在启动前向泵体1出水腔内注满水,启动后叶轮4高速旋转,使出水腔的水增压,其中一部分载压的水经喷嘴2高速喷出,将水的压力能转化成动能。高速水流通过使吸水腔形成一定的负压,在虹吸作用下吸水腔中的空气及水被高速水流一并带入扩压器3中混合,气液混合流到达扩压器3出口段时,因内锥孔扩散作用使气液混合流的动能转化成压力能,此时气液混合流的流速降低,压力升高,空气得到进一步压缩后在泵体1中实现气液分离,空气经泵体1的出水口1.2排出,剩余的水在压力作用下回到喷嘴2再次循环,重新将吸水腔中的剩余空气吸入并混合,重复上述排除空气的步骤数分钟即可实现自吸。
[0015] 本实用新型有机组合喷射泵和离心泵,达到性能互补。喷射泵的出口处在叶轮的进口处,喷射泵助离心泵自吸,自吸过程短、自吸能力强,还减小离心泵轴功率,实现节能降耗目的。另外,本实用新型为一体化结构,不需另配备自吸装置,节省配套费用。
4
CN 202348688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