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的教育思考》读书心得

《我的教育思考》读书心得

来源:保捱科技网
《我的教育思考》读书心得

第一篇:《我的教育思考》读书心得

《我的教育思考》读后感

一直很崇拜李镇西老师,感觉他是是一个幸福的人,更是一个幸福的老师,带着这种幸福感,我走进了这部《我的教育思考》,去体验他的幸福人生。

《我的教育思考》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30年教育教学思想感悟的精华。全书共分六辑,从真教育,真幸福,到还教师以真实,给教育以诚实,再到尊重每一个孩子等等,最后落笔于教育需要阅读,他呼唤教育者应当以身作则,踏踏实实做教育,坚持对高尚人格的不懈追求,主动追求并无限接近真教育……只有教师的思维方式、观念、心态改变了,才能从容应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作为年轻老师,一年的工作下来,确实遇到很多问题,有很多问题正是困扰我们,急需一个高手来给我们解答,而从这本书中,我获得了很多解答,收获颇为丰富。

《民主教育的真义是尊重每一个人》一文提到雷梦佳的悲剧,给予我们每个教育者深思,平时我最害怕同学对我说,老师你不公平,他们这种怒气给我的教育工作增加很大的难度,而我又是一个追求民主教育的老师,我喜欢听取孩子们建议,但是却总是听到孩子们说,老师你不公平。在此书中我明白,我们根本没有理解到真正的民主教育。让一群孩子投票决定一件事情,在此过程中,他们根本不具备理性的判断能力。对此,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应该冷静下来理性判断。

引导大部分孩子做出正确的判断。而面对这种民主教育,不能放手教给孩子自己去掌控,而更多的是加上老师的引导,比如张彦老师对班上每一个学生的爱心:更可贵的是,他用子的这颗爱心唤醒了全班的爱心。我想这就是作为一个老师的幸福,从而得到孩子们爱戴。

想要达到民主教育的效果,更多要求的是提高教师的民主素养。爱孩子,爱学生,不是一句空话,他要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放大他们的优点,多肯定、多鼓励,家校联动,塑造出自信、乐观的学生,

我想这也是李镇西老师的本意吧!

还在书中提到了教师的语言问题。

作为年轻的教师,有的时候我的课堂用语会不标准,不能很好的用特定的语句来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我反思我自己曾经说的一些话,以及于玲主任和校长的提醒,才发现自己是真的要重新规范好自己的语言。

学生的学习能力,模仿能力都非常的强。他们会以自己老师作为自己的榜样,去模仿老师平时的一些做法。老师作为一种强势的力量,在很多时候是作为孩子学习模仿的对象出现的。所以,如果我不注意自己的语言,太过随意的表达,用一些生活中的话语,或者是不文明的话语,就很容易被学生学走,那样,必然对他们有一种不好的影响。

老师就应该是老师,应该有老师自己的表达方式,至于学生以后会是什么样的,难以预知,但是起码在当下,作为老师是应该有自己的语言修养需要的。

在未来的日子,我需要加强这种修养。

对于学生的爱,还应该表现在教师对于自身的修养。教师应该看书,应该知识多一些,各方面的都具备一些,而不是经过了常年的教育生涯之后,脑袋里的东西只有了自己专业方面的那么一点点。而说的话都是孩子们听腻了的,他们也许会对这个老师失望,学生是充满求知欲的个体,他们喜欢知识丰富的老师,喜欢和老师谈论各种各样的事物。一个知识广博的老师无疑会是孩子喜欢的老师,而教师自己,也会通过读书去体会生活,从读书让自己吸收到更多好的营养。我们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校长所提倡的让教师们多读书读好多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读一本好的书,感觉像是获得了重生。李镇西老师的话句句醍醐灌顶,我会不断进步,做好书中所说的真正的教育。 第二篇: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 ——如何成为一名理想的教师 安定区巉口中学 蔺新梅

利用一个寒假的时间,我读完了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

它是一部振奋人心的教育经典,从书中我看到了一个教育家的崇高理想和信念,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深深震撼了我。通过品读此书,我深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教育,朱永新老师花费必毕生的精力致力于中国基础教育研究,分析中国教育现状,通过教育理想唤起人们的激情,并把这种激情转化为改变现实教育的动力,最终达到把理想的教育转化为现实这一目的。这本书值得学习和研究的地方很多,我只选以下几点进行一些反思和探讨。

一.成为一名理想教师的标准

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本书中最吸引我的是朱老师对理想教师的描述,他在书中这样写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与朱老师书中描述的理想教师相比自己还差之甚远,希望这本书能鞭策自己不断地取得进步。

二.开展爱心教育

1.教育力量的源泉—爱的教育 朱永新老师在书中这样说:“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永远也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永远也不可能把握教育的真谛。”未来的教师应该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只有付出爱,才能赢得爱。正如书中所写的,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基础。教育如果缺少情感的投入和爱的成分,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我们要真心地热爱学生,学生才乐意和你交流并和你一起分享学习的快乐。老师应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孩优点,挖掘每个孩子的巨大潜能,鼓励孩子去不断探索,使每个孩子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才能体会到工作上的乐趣。你爱学生,学生就会更加地爱你,最终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相信一份耕耘总会有一份收获,只要坚

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

2.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爱心

要如何做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理想的老师呢?在这些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总是端着架子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待他们特别主观和武断,更谈不上理解、关心和爱护他们,我总是命令学生服从,一旦学生犯了错误,从不耐心说服教育,不与他们沟通,而是采用粗暴训斥的做法。担任的角色不是育人的,而是担任“教育”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正如书中所提到的很多教师扮演的就是一个“刽子手”角色。我始终认为,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爱心。通过阅读此书,我明白了爱心教育的真正内涵,把这些教育思想作为自己今后教学的理论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努力改进自己的不足,多和学生交流、谈心,尊重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处处

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描绘他们的未来,这就是理想和尊重,这就是爱。

三.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

在朱永新老师所描述的理想老师的诸多因素中,这一句是和我产生了心灵共鸣: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本要求。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受学生爱戴和社会好评的教师,必须从基础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书,读好书。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要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要具有丰富的学识,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教师在不更新自己的知识,停留在原先的基础上吃老本是万万行不通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在自己的知识海洋中不断注入活水而不会枯竭,从而使自己充满活力。

四.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教育区别于其他职业,因为他所面对的对象是有鲜活生命力,有个体差异的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富有更高的灵性和悟性。我的一些不做教师的朋友曾经对我说过:老师具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是

教师多年执教中磨练而形成的,其它职业所不具有的。还有人说过: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教师。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荣幸,因为教师职业给予我们的和我们给予教育事业的,是其他职业望尘莫及的。但是我们却不得不在理想与现实中不断做平衡,每个人都想做到最好,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每个学生是最好的,可是教育现实经常让我们失望,有种挫败感,慢慢的,我们也许会忘记了我们最初的理想,忘记我们当年要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的誓言,党家庭的负担、升学的压力、繁重的工作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时,我们没有心情去记录教育的火花,正如朱老师书中所说的,火花得以记录,才成为有价值的珍珠,否则,瞬间就烟消云散,留下的就只有疲惫和抱怨。这就让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据有关数据显示,教师职业倦怠在所有职业中居高不下。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要求教师要学会调节和平衡这种差距,看清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平衡压力抵抗挫折是做一名理想教师的思想前提,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我们才能把教育火花转变为珍珠。

教育是一种理想的事业,它是面向未来的,只有充分把握未来社会的教育走向,深入洞察未来教育发展的特点,才能使教育得以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才能使中国的教育改革得以全面实施。还是一句话:教育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教育。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应该把朱教授的这些观念和理论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他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引领我们努力去成为一名理想的教师。

参考文献: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修订版 第三篇: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 寒鸦小学党利利

作为一名教育理论家,朱永新教授的文章平易近人,而他提出的新教育实验,也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教育创新行动的研究,我一直以来都很敬仰朱永新教授,他作为身处高位的对教育仍怀有如此激情,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痴情,并且他对教育对学生爱的如此深沉而质朴,

实在令人感动动容,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许嘉璐曾这样评价过朱永新的教授作品:“朱永新教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的文章读时需正襟危坐,有的则不禁击节而赏,有的还需反复品味。可贵的是,这些并非他刻意为之,而是本性如此,自然流露。这本性,就是他对教育事业的爱……”我觉得总结的十分到位,而我在寒假有幸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读完后我更是受益匪浅。

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在书中,他用他一贯的文字风格,用他对教育独特的感受,勾画了一副他的教育理想的蓝图。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教育的热爱,阐述了教育的伟大使命和责任,使我们对未来的教育更加充满信心。

而书中的第二章《我心中理想的教师》更是让我受益匪浅: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善于合作,善于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朱永新教授对理想老师的标准,将会是以后教学工作中我要遵循的标准,我会为之努力。

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位,被赋予了许多耀眼的光环,作为一名教师,在这些美丽光环的环绕下,我更明白自己应该恪尽职守,努力适应时代的发展,以朱永新教授对教师的理想标准为目标为动力,继续在教学工作上不懈探讨,与孩子们一起进步。 第四篇:《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

《我的教育理想》作为一部教育哲学作品,没有理论的苍白感,却在诗的语言、散文的笔调中,展现了丰富、充实的内容,充满了哲理的思辨。读着这样的作品,就好像行进在山上,令人目不暇接,久久回味。

“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

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这里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像一把把锤子重重地捶打在我的心头,脑中教学中的一幕幕情景浮现出来。

合上书,我闭上眼睛。有这么一段话,在脑中挥之不去:“我们的不少教师,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教育’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当孩子们非常非常优秀的时候,教师不去肯定他们,激励他们,而是将他的问题‘放大化’。因此,我觉得我们很多教师扮演的就是一个‘刽子手’的角色。在我们教师的手上,不知道失去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知道失去多少鲁迅、郭沫若,不知道失去多少非常优秀的人才。……”

我经常说自己爱学生,可是真正的爱是什么样的?不是指责,更不是苛求。真正的爱学生,就要对学生充满了希望。老师对学生的爱应该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学生,同时宽容学生,尊重学生。宽容是转化“问题学生”的一剂良药。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是一种仁慈。信任学生、感染学生、引领学生,激励学生自省、自律、自强,不断进步,超越自我。这就是宽容的魅力,是一缕慈爱的阳光,照亮孩子的心灵。

第五篇:《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

近日,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深有感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习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

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问自己: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因为现在的孩子读得书甚至比我们有些老师都多。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

其次,用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所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日三问,自省吾身。虽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自问,坚持不懈,我们便不断地向“理想的教师”这一境界靠近。

第三、我一定要做一名认真负责任的教师。学生、家长、老师眼里的好教师的标准是什么?第一条:首先他要对学生负责任。是的,在上每一节课前。我总是鼓励自己:自己一定可以上成功的。学生一定可以接受的;我总是警告自己:走进教室的那一瞬间,收起所有的不愉快的情绪,带着高兴和愉悦的心情走进课堂;我总是提醒自己:上课时,尽量把自己的最具活力,激情和热情的一面勇敢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极力的渲染一种教学氛围,使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从内心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情。

第四、理想的老师既要学会倾听自己的课堂,又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课堂。在课堂上,真正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从孩子们真正的学习需要出发,组织教学。学习别人课堂教学环节设置的有效性,教学程序

的落实性,老师的评价语对于学生的启发等等。

我感觉自己离理想的教师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习,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习,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习,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得与失。并要勤于动笔、善于反思,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近。

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用心去教学,并注意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总结,一定会离理想教师的形象越来越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