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社区护理干预及效果研究

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社区护理干预及效果研究

来源:保捱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服务篇 — 盈匮蛋 / 现代医院2007年5月第7卷第5期Modem Hospital May 2007 Vol 7 No 5 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社区护理干预及效果研究 刘小芬 陈轶君卢兴优 STUDY OF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THE LIFE STYLE OF DIABETES PATIENTS AND lTS EFFECT LIU Xiaofen,CHEN Yijun,LU Xingyou 【摘要】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人生活方式社区护理干预,使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延缓糖尿病慢 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以随机抽查出的68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分为干预组(35 例)和对照组(33例)。对干预组主要采取经常性的健康教育(包括派发健康教育小册子,集中授课、定期回 访等),动态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血糖。对照组不做其他干预,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结果 干预组在进行生活 方式护理干预后,生活不良方式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进行护理干预, 使患者转变不良生活方式,有助于延缓糖尿病的发展及降低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糖尿病生活方式护理干预效果 据WHO的估计,目前全世界糖尿病患者达亿之多,中 国糖尿病患病率亦在急剧增加。研究表明,糖尿病慢性并发 症的发生和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良的 生活方式会加速其发生与发展,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 习惯对延缓糖尿病发展及降低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 意义 J。2005年8月~2006年12月,我们对本社区68例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干预组进行生活方式护理干 射方法、技巧,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自我保健,及 护理指导等 J。宣教糖尿病的发生与过度紧张、肥胖、吸烟、 预,使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l对象与方法 酗酒等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②跟踪调查:每月电 话咨询或家庭随访一次,以了解患者饮食、运动、血糖控制等 情况,随时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并根据访视 和复查结果调整健康教育内容。③用药指导:口服降糖药和 胰岛素应用的注意事项,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何处理紧急情 况等 J。④心理干预:糖尿病是身心疾病,病人患病初期,否 认自己患糖尿病,继而病人出现恐惧,害怕糖尿病不可根治, 影响工作、学习、生活。病人表现为沮丧、气愤,觉得生活对 他不公正,有些病人出现抑郁。我们采取倾听的方法,让病 人发泄心中的郁闷,通过具体分析和解释,消除其顾虑和悲 观失望,提高其自信心,克服其自卑感。帮助患者分析造成 心理紧张的因素,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疏导,特别是对易激 1.1对象按1999年WHO的诊断标准,从糖尿病专科门 诊、住院确诊糖尿病病人及本社区健康普查发现确诊的2型 糖尿病者中随机抽出糖尿病患者68例,年龄48~75岁,诊 断为2型糖尿病,无严重急慢性并发症,能进行口头及书面 交流的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作为研究 对象,其中男37例,女3l例;平均年龄59岁;文化程度:文 盲8例,小学29例,初中20,中学以上1l例。糖尿病病程1 1O年。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病程 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病人进行评估,着重了解患者的生活、饮食、 习惯、心理状况、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制订实施护 ~动、性情暴躁的患者,要指导患者注意性格塑造,加强修养, 保持情绪稳定,心境平和,避免情绪活动或过度紧张,遇事要 沉着冷静,当有较大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如向朋友、亲人 倾诉,与他人交谈等,同时教育家庭成员给病人以支持和帮 理干预计划。护理干预的内容包括糖尿病卫生宣教,自我保 健知识,饮食、运动、药物三大疗法,监测技术与并发症与伴 发症的预防 。两组患者均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 不另外实施任何干预,干预组制订个体化的康复计划,针对 患者的文化水平、学习能力选用适宜的方法,鼓励患者配合 治疗和积极咨询,如举办糖尿病知识专题讲座、发放糖尿病 健康教育资料、一对一指导等,为期1年。具体做法:①集中 授课:每2月一次,内容包括糖尿病的病因,常见症状,诊断, 治疗原则,预防护理措施,血糖、尿糖监测的方法,胰岛素注 助 J。⑤饮食治疗指导: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 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必不可少的 措施,合理的的饮食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高血糖和防止低 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因此应向病人介绍饮食治 疗的目的、意义及具体措施,并督促落实。根据病人性别、年 龄和身高,查表或用简易公式算出理想体重:然后根据理想 体重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指导患者合理选择膳食,控制总 热量摄入,将体重指数的计算、糖尿病饮食的计算计划及安 排,编成资料发给患者。并告诉患者饮食注意事项,碳水化 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分配,根据患者的活动量、体重选择合 适的热量,提高患者饮食治疗的依从性,建立科学的饮食习 惯,针对患者的情况制订适合个体的饮食治疗计划 J。⑥ 运动指导: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胰岛素敏感 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还可减轻病人的压力和紧张情 绪,使人心情舒畅。指导病人最好做有氧运动,如步行、慢 刘小芬528313 陈轶君卢兴优:佛山市顺德区陈村医院 广东佛山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现代医院2007年5月第7卷第5期Modem Hospital May 2007 Vol 7 No 5 153 跑、骑自行车、做广播操、太极拳、练气功等,其中步行活动安 全,容易坚持,可作为首选的锻炼方式。合适的活动强度可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决定,每日一次,以餐后1 h每次30—60 min左右为宜。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当出现饥饿感、心慌、 出冷汗、头晕、及四肢无力或颤抖等低血糖症状时及时食用。 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者最好每日定时活动。肥胖病人 可适当增加活动次数 J。帮助患者纠正不良习惯,建立健 康生活方式。 1.3观察指标①问卷调查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有关糖尿病 知识、态度改变情况。②测定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和餐后 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体质指数等数据。 1.4质量控制 为确保资料的真实可靠,减少系统误差。 ①参加调查人员均系统培训;②调查及检验结果专人负责检 查核对;③血液标本低温保存,1小时内送检验科完成检验。 1.5资料的处理与分析全部经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使 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 检验。 2结果 2.1不良生活方式及不按时服药等改变情况,干预组和对 照组在干预后结果对比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不良生活方式及不按时服药改变情况n(%) 注:干预组和对照组生活方式在实行护理干预后比较,P<0.05, 有显著性差异。 2.2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检测内容,干预组与对照 组在干预前后结果对比见表2。 3讨论 对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实行社区护理干预,使患者获得 表2干预前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结果比较 注: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 了健康知识,改变了不良生活方式。在我们未实施护理干预 前,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的知识缺乏,甚至一无所知,部分患 者喜欢甜食,不知道控制饮食的重要性,或只控制主食,不控 制副食,或主食、副食比例不合理 J。不良的饮食习惯还可 导致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合 理的的饮食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 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 J。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还可减轻病人 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使人心情舒畅 。但有些病人对其重 要性不了解,或是不知道开始运动的时机、持续时间和强度。 有些病人不知道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应用的注意事项、药物 的不良反应、如何处理紧急情况等…,或不定时服药、或间 断用药,或擅自停药。所以,对糖尿病患者实行健康教育,使 患者获得健康知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学会日常饮食食结构的调整,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剂量的调 整 】,进行科学的控制饮食、参加运动方面的教育和引导至 关重要 j。血糖检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血 糖检测的结果可被用来反映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 的效果并指导对治疗方案的调整,故教会患者定期自我监测 技术对控制血糖及预防急慢性并发症非常重要。 通过1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对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实行 社区护理干预,要根据不同的个体、文化背景和知识层次,以 及饮食习惯,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案。因患者受教育程度 及知识层次不一,多数患者不愿意接受长篇宣教,很多文化 层次低的患者没用读书习惯,但简单易懂、图文并茂的糖尿 病宣传手册很受欢迎,患者不用花太多时间即可得到一些防 病治病知识。针对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的心理问题和 健康问题进行面对面的宣教,这种方法深受患者欢迎。对患 者生活方式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认识到糖尿病在饮食 治疗、科学用药、运动锻炼、生活习惯和方式、心理调节等方 面的重要性。经干预后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在理想水 平。本次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 的疗效,使糖尿病患者掌握了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 一般知识,也掌握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卫生知识,最终使患 者改变了不良生活方式,重视对糖尿病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治 疗,有助于延缓糖尿病的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慢性 并发症的发生的危险,提高生活质量,有效地降低医疗费用 和社会负担。 参考文献 [1] 施齐芳,李小妹.糖尿病病人健康价值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 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1):833—835. [2]钟美容,胡艳宁,罗之俞,等.糖尿病住院病人护理干预式健康 教育模式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3):65—66. [3]张瑞芹,汪晓宁,李文景.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的 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303—304. [4]赵金彩,翟梅玲,赵莉,等.家庭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康复 作用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1—2. [5]崔丽娟,张革联,王国华,等.糖尿病教育在自我管理中的作用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7):6—7. [6]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 治指南(试行本)[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 [7]尤黎明,孙国珍,袁丽.内科护理学[M].3版.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