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应当贯彻全面、审慎、有效、的原则,包括: 第一,内部控制应当深入到汽车金融公司的所有业务过程和各
个操作环节,涵盖所有部门和岗位,并由全体人员参与,任何操作或决策均应当记录清晰、有案可查。 第二,内部孔子应当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汽车金
融公司的经营管理,尤其是开办新的业务,均应当突出内控管理的重要性,把内部控制放在首位。
第三,内部控制应当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任何人员不得拥有不
受内部控制约束的权力,内部控制发现存在的问题应当保证得到及时反馈和纠正。
第四,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部门应于内部控制的建设、
执行部门,并有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
汽车金融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一样,面临着各种纷繁复杂的风险,风险控制能力是考验一个汽车金融公司掌控风险的技能,包括:风险识别能力、风险评估能力、风险预警能力、风险控制决策能力、风险控制效果评价能力等几大要素。 1、风险识别能力
金龙汽车金融公司的风险识别能力主要从三个方面构建, (1)经营战略层面的风险识别能力
在对宏观经济、外部环境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自身系统的风险控制能力做出对市场服务对象整体的风险识别与判断。根据这样一个判断,制定金龙汽车金融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以引导并鼓励外部合作经销商提供符合风险控制要求的客户群体,同时调整内部的风险控制目标,与公司经营战略相适应。 (2)内部运营机制层面的风险识别能力
建立一个适应于金龙自身的内部信用风险模型,充分发挥金龙汽车金融公司与借款人主体之间密切合作关系的优势,搜集和整理有关借款人主体的各种经济、信用信息,建立借款人主体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利用各种量化的方法和定量技术来识别贷款面临的信用风险,并提前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这种信用风险识别机制可以帮助金龙汽车金融服务公司预先相对主导地筛选出客户的质量状况、风险程度,从而保证最终的信贷控制效果。 (3)操作层面的风险识别能力
业务操作层面主要是指金龙实地调查人员与信贷审批人员等具体经办人员,以及他们参与完成的信贷业务流程。操作人员及相关业务流程带有移动的主观因素,同时他们的风险识别能力构成了汽车金融公司自身风险识别能力的基础,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公司风险管理的最终效果。因此,严格选拔金龙汽车金融公司从业人员,重视实地调查人员和信贷审批人员的业务培训,认真落实公司业务流程的管理,将是增强金龙汽车金融公司业务操作层面风险识别能力的主要途径。
2、风险评估能力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衡量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对汽车金融公司的影响。通过建立风险测评系统、采用定量的方法、对汽车金融业务中的有关风险进行测评,如敏感性(违约率单位变动所引起机构损失变动的幅度)信用评估模型、资信评分模型和Z计分模型冯。金龙汽车金融公司可通过量化的方法,使用相关模型,计算的大小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并给出风险控制合理状态的阀值,为风险的决策提供依据的系统。风险测评模型本身作为筛选机制和辅助决策的工具很有用处,但任何测评模型得出的结论都不能代替人脑分析,一是由于模型本身计算出的结果并不十分精确,而是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发生及经济、社会环境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使得以往比较可靠的结论不一定适合每一次决策。 3、风险预警能力
风险预警是根据金龙汽车金融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业务特点,针对不同业务、不同借款对象设定一系列监控指标,如单项贷款占公司注册资金比例、贷款首付款及期限等,通过一个统一的系统,随时掌握并监督各借款人的状况,并对业务运作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衡量,比较实际值和风险指标值大小,以此判断借款人的风险等级,一旦发现异常,就立即采取相应的防范应急措施。风险预警的目的在于为风险预控提供依据,在风险指标达到一定条件时,采取风险预控措施,在风险导致的损失对公司还没产生实质性危害时,及时对公司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进行适当调整,
使风险得以控制。 4、风险控制决策能力
金龙汽车金融公司风险管理部门,根据风险控制目标,选择相应的风险控制工具并进行最优组合,提出风险控制建议。一般风险控制决策分两大类,一类是改变风险的方法,如避免风险、损失管理、转移风险等,另一类是降低风险的方法,即对已发生的损失提供资金补偿。风险控制决策后,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权限,对不同的风险决策进行执行,将风险控制决策落到实处。 5、风险控制效果评价能力
在汽车金融公司,风险控制涉及到各个层次的人员,尤其是对管理层要求较高。因不同层级的管理者对风险控制效果的要求不同,金龙可建立风险报告系统,将风险分析的结果按照一定的格式自动生成风险分析报告,以供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参考使用。以控制目标为起点,经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控制决策和实施,最终形成风险控制效果评价,并将该评价结果反馈到各个层级的风控人员手中,结合最初制订的风险控制目标,决策部门考虑是否需要重新调整原来的目标,由此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互相结合的动态风险控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