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17 系统梳理酶及ATP的相关知识要点
1.下列关于ATP、ADP的说法,错误的是( ) A.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B.ATP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 C.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
D.在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产生水,同时产生大量ATP
2.(2018·牡丹江质检)下图表示生物体内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TP分子水解时,图中所示的化学键③④最易断裂 B.图中酶1和酶2的化学本质相同,但是二者的种类不同 C.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反应相联系
D.ATP与ADP间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只发生在真核细胞内
3.如图坐标曲线中的1表示最适温度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如果将反应温度略微升高或向反应混合物中再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变化后的曲线最可能分别是( ) A.2、4 C.4、2
B.3、2 D.3、4
4.(2017·南昌诊断)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 ③凡是活细胞,一般都能产生酶
④酶都是蛋白质 ⑤有的酶不是蛋白质 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⑦在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中起作用 ⑧酶只是起催化作用 A.①②⑤ C.③⑤⑧
B.④⑤⑧ D.①③⑤
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5.(2018·西安一中月考)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人体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率和温度关系的是( )
6.(2017·山东实验中学诊断)某班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时,两个小组的同学选择了不同的实验材料开展探究,第一组选择淀粉酶水解淀粉进行实验,第二组利用肝脏研磨液与Fe催化过氧化氢开展实验,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3+
A.两小组同学都采用数学建模表示研究结果 B.酶的催化效率不一定比无机催化剂高
C.两组实验数据都反映了酶在最适温度时产物积累量或生成量最多 D.两小组实验都反映了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酶的催化作用
7.(2017·黄冈调研)下面是生物界中能量通货——ATP的“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图中“M”和“N”的元素与动植物体内重要储能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 B.图中①过程消耗的能量1可来自光能,②过程释放的能量2可转化成光能 C.图中“能量2”能为葡萄糖进入人成熟的红细胞直接提供能量 D.代谢旺盛的细胞内ATP含量较多,代谢缓慢的细胞内ADP含量较多
8.(2017·巴彦淖尔调研)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做了三个实验。相应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1)实验1、2、3中的自变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1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探究了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实验的bc段O2产生速率不再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3的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为________。实验还证实,当pH小于d或大于f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将永久丧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如甲图A所示),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酶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其中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图乙表示无抑制剂和不同抑制剂作用的效果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是________。
(2)图乙中曲线a、b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曲线c表示________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图乙中曲线b表示________________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
(4)已知青霉素的化学结构与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相似,能抑制细菌合成细胞壁相关酶的活性,故青霉素属于____________抑制剂。
(5)癌症化疗时应用的烷化剂(如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故烷化剂属于__________抑制剂。
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10.分析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i代表磷酸,则B为________,C为________。
(2)E是能量,在人和动物体内E1来自________,绿色植物体内则来自________和________。 (3)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E2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命活动。 (4)A1和 A2相同吗?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答案精析
1.B [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项正确;ATP的A代表腺嘌呤核苷,腺嘌呤核苷包括腺嘌呤和核糖,B项错误;在叶绿体基质中ATP分解产生ADP,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参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C项正确;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产生水,同时产生大量ATP,D项正确。]
2.B [ATP水解时,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④最易断裂,A项错误;图中酶1为ATP水解酶,酶2为ATP合成酶,二者种类不同,但二者的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B项正确;细胞中的吸能反应所需的能量由ATP水解提供,而释放能量的反应(放能反应)则与ATP的合成反应相联系,C项错误;细胞内ATP与ADP间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之一,也存在于原核细胞中,D项错误。]
3.C [图中的曲线1表示最适温度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如果将反应温度略微升高,酶的活性会有所下降,变化后的曲线最可能是4。若向反应混合物中再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则酶促反应速率会加快,变化后的曲线最可能是2。]
4.C [凡是活细胞,一般都能产生酶,①错误,③正确;酶只能在细胞内合成,②错误;酶的化学本质绝大部分是蛋白质,少数是RNA,④错误,⑤正确;酶在代谢中只起催化作用,⑥、⑦错误,⑧正确。]
5.C [人体胰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37 ℃左右,因此在0~30 ℃,随温度的上升,酶活性不断升高,C项正确。]
6.C [由第一组乙图可以看出最适温度时产物积累量不是最多,因为最适温度以后酶活性虽然下降,但底物仍在分解,产物积累量还在增加,C项错误。]
7.B [图中“M”指的是腺嘌呤,“N”指的是核糖,前者含有氮元素,而动植物体内的重要储能物质是脂肪,不含氮元素,A项错误;光合作用过程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光能,而萤火虫夜间发光消耗的能量可由ATP直接提供,B项正确;葡萄糖进入人成熟的红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而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C项错误;ATP在细胞内含量比较稳定,代谢旺盛和代谢缓慢的细胞内ATP“循环”的快慢有差别,D项错误。]
8.(1)催化剂种类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pH (2)酶的高效性 (3)过氧化氢酶的数量有限 (4)e 强酸、强碱会导致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解析 (1)分析图中各曲线可知,实验1、2、3中的自变量分别为催化剂的种类、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pH。(2)实验1中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3)实验2结果反映,bc段O2产生速率不再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酶的数量有限。(4)实验3的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为e。当pH小于d或大于f时,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导致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将永久丧失。
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9.(1)RNA (2)酶已饱和(或酶的数量有限) (3)非竞争性 竞争性 (4)竞争性 (5)非竞争性
解析 曲线a、b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因为酶已饱和;曲线c反应速率持续较低,表示非竞争性抑制,酶的构型改变,失去活性;曲线b反应速率可以增大到最高点,表示竞争性抑制,因为酶活性正常,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大,可以逐渐抵消抑制剂的效果。
10.(1)ATP ADP (2)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 光合作用 (3)主动运输、肌细胞收缩、吸能反应 (4)不相同
解析 (1)熟记ATP与ADP的相互转化,B是ATP,C是ADP。(2)E表示能量,在人和动物体内来自细胞呼吸,绿色植物体内则来自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4)A1和A2表示酶,二者不同,分别催化ATP的生成与水解。
K12小学初中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