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作文常见的几种基本结构模式(含例文)

小学作文常见的几种基本结构模式(含例文)

来源:保捱科技网
小学作文常见的几种基本结构模式

文章无定法,作文有常规。无论何种写作文体,都要有清晰的思路,明快的结构。由此可见,掌握几中基本的结构模式,能使我们在写作上快速构思,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搭起文章的骨架。

小学作文常见的结构模式有5种: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设问式。当然,这几种结构模式既可以用来谋篇,也可以用来构段,因为文章是有若干个段组成的。

第一讲 总分式结构

文章是由很多个段组成的,段与段之间决定层次,所以,总分式结构表现出来的文章层次之间的关系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这种关系,有三种基本形式:1.先总说后分说, 2.先分说后总说;3.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

请看下面例文:

小馋妮

三舅有一个女儿,名叫宋海锦。她今年4岁,个子不高,长得可壮实了。她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吃,见啥吃啥,可馋了!大家给她起了个外号叫“小馋妮”。

一天,三舅带“小馋妮”来我家做客。进门后,妈妈拿出太子奶招待她。她伸出小手紧紧抓住瓶子,插上吸管猛吸,一连喝了三大瓶,撑得肚子圆溜溜的,直打饱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她呢?两只大眼睛溜溜地转,很快瞄上茶几上放的一串香蕉和几根火腿肠。只见她摇摇晃晃地跑过去,伸手掰下一根香蕉,剥开皮咬了两口。没等香蕉咽下肚,她又去拿火腿肠。舅舅连忙制止她:“海锦,你吃不下去就不要再糟蹋东西了。”谁料,“小馋妮”两眼一瞪,不高兴地说:“我能吃,都能吃进去!”说完,用牙撕开了火腿肠的包装皮。可她只吃了几口就吃不下了,每吃一口都像咽药似的。最后,她开始咬一口吐一口玩了起来。舅舅扬起巴掌照她屁股轻轻地拍了一下,这可不得了了,她“哇”地哭了起来…… 你们说,我的小表妹是不是个“小馋妮”?

这篇作文的结构模式属于总分式,作者先总说“小妮子”的馋,并通过三个具体的贪吃事例分别来表现,紧扣“馋”字,从而将一个“小馋妮”鲜活地“推”到了读者面前。

再来看下面例文:

母爱感动了我

天使说:“上帝,我将要离开您,去人间成为一个孩子,为世界做贡献——可是,离开了您,又有谁能来照顾我、给我无尽的关爱呢?”上帝说:“可爱的孩子,放心吧,我早已为你安排了另一个天使,她会无微不至地照顾你,给你无尽的爱。”“那么,她是谁呢?”“呃,我也不清楚,不过,你要叫她——妈妈。”妈妈,多么伟大的名词啊!是啊,她就是天使,

给你这个小天使无穷的爱。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因病早逝,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她家生活拮据,靠妈妈做工人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但妈妈每次回家都要带块年糕给她。在她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都是无上的美味啊!那天的雨很大,小女孩等呀等呀,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于是出去找妈妈。找了很久,忽然发现妈妈躺在马路上。她以为妈妈累了,睡着了。可她发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小女孩意识到妈妈可能已经死了,使劲地摇妈妈,却发现妈妈紧攥着的手中握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原来,小女孩的妈妈为了给小女孩买块年糕,不惜冒雨穿过马路奔向小卖店,结果被车撞了。听到这个结果,我的心里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多么伟大的母爱啊!仅仅是为了给女儿买块小小的年糕,让小女孩能够快乐一点却因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一切一切,都来源于母爱啊! 想到这,我不禁想起了我那亲爱的妈妈。每天为我烹煮美味的三餐,亲自督促我写作业,仔细地为我检查作业。为了我能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妈妈花费了多少精力啊!记得有一次我发高烧,而妈妈上班又快迟到了,但她毫不犹豫地背起我就往医院跑,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后来妈妈急急忙忙赶去上班时迟到了,导致她被老板批评,还被扣了工资、奖金。我不由得从心里升起一股暖流。 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温暖的。而我又享受了多少这样的母爱呢?妈妈为了我,能付出一切,多伟大啊!对于这深深的母爱,我深深地被感动了。在这里,我想对妈妈说一声:“妈妈,谢谢您!

这是一篇分总式结构的文章。作者先举出三个有关母爱的事例,最后总述母爱的伟大、无私和温暖。

我们再来看一篇例文:

巧手妈妈

我的妈妈有一个特点,就是手十分灵巧,所以我叫她“巧手妈妈”

我的妈妈做的棉衣既漂亮,又合体。有一年冬天,我冷得发抖。妈妈立刻买来棉布和棉花,给我做棉衣。她在台灯下一会儿“飞针”,一会儿“走线”,看得我眼花缭乱。她连夜把棉花往剪好的衣片里塞,然后又在衣车上行线,把衣片合起来,一件漂亮的棉衣就做出来了。第二天早上,同学们还夸妈妈给我缝的棉衣很好看。 我的妈妈做的菜十分可口。有一次,她做了一道“荷叶鸡”,我一看见就馋得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块,吃了一口,真美味!原来妈妈用荷叶包着鸡肉,鸡肉吸取了荷叶的精华,就变得既可口,又清凉。妈妈的手真灵巧呀!

我的妈妈切菜很灵巧。那天,妈妈切的是土豆。她切得很快,雪亮的菜刀直在我眼前闪动。不一会儿,我面前堆起了一座小山。那土豆儿,像线,又像丝。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她就切完了。

我为有这样一个巧手妈妈感到自豪!

这是一篇总分总式结构的文章。作者先总述妈妈的手灵巧的特点,后通过做棉衣、做菜、切菜三个事例具体表现手的灵巧,最后又总述“我为有这样一个巧手妈妈感到自豪!”。

总分式结构适用于写人和写景文章,其三种基本形式可单独运用,也可综合运用。无论使用哪一种形式,都应注意,分总之间必须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分述部分要围绕总述的中心

进行,总述部分应是分述的总纲或水到渠成的总结。

小总结:

通过本讲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总分式有三种基本形式:-----------,-----------,-------------。总分式结构适用的文体是--------和----------,至于哪种方式好,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爱好。

第二讲 并列式结构

并列式结构是从若干方面入笔,不分主次、并列平行地叙述事件、说明事物的结构方式。其特点是将事件、事物分成几个方面来叙写和说明,每个部分都是完整的部分,与其他部分是并列平行关系。

请看下面例文:

我这个人呀,其貌不扬:小眼睛、不高不矮的个子,不高的鼻梁上“挺立”着一副眼镜,连度数都是令人超无语的呢:二百五!不过,不可以貌取人哦!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其实,我也是一个不错的人呢!

我——一辆时好时坏的汽车

为什么把我自己比作一辆汽车呢?因为汽车时好时坏,好时速度惊人,而坏时却好比蜗牛,慢慢爬行,甚至停滞不前,而我的成绩就好比这汽车,时好时坏。五年级下学期一开始时,我的成绩一直不好,可是到了后半学期,经过努力,我这辆“老爷车”突然爆发出了惊人的速度,加足马力冲了上去,并最终跃上了全年级第一的高台;可是最近两个学期,“老爷车”不知哪儿出了故障,总是磨磨蹭蹭,令我数次考试失利。经过对比,我发现原来是我太粗心了,不断“读错路标”,致使我不断作出错误的推断,所以才逊人一筹。我一定要再仔细一些,免得误入悬崖,成“千古之恨”啊!

我——一头初生小牛犊

可以这么说:我是一个贪玩、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而这正是初生小牛犊最显著的特点。就拿我的贪玩来说吧,就在二年级时,有一天晚上,我拿着玩具手,与小伙伴们玩起战游戏,这时“匪军”来了,我见劝阻他们不成,便跑到车库的灯管下,举起手,想“鸣示警”,不曾想,只听“砰”的一声,灯管突然黑了下来,坏了!糟了!我飞奔回家,胸口似乎揣了只大兔子,吓坏了,一连两天不敢出门。 说起我的天不怕地不怕嘛,当然就属我与长辈们的“辩论”啦。毕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调动全身精锐,在头脑中形成一个个绝妙的观点,引经据典,进行反驳,常常大胜而归。哈,我真是一头天不怕地不怕的初生“小牛犊”!(对了,不能太得意忘形了,其实我也有害怕的东西,那就是妈妈的“牛尾巴”——脱了毛的鸡毛掸子,弄不好还会来一顿丰

盛的“青椒炒牛肉”呢!)

其实,不管我是汽车也好,牛犊也好,我始终是我自己,一个其貌不扬的小男孩!

本文采取小标题的形式,将一个“时好时坏的汽车”和一个“一头出生小牛犊”两个相对的形象结合在一起,共同表现“我”的性格特征,这就是并列式结构。

这样来看,小标题式属于并列式的一个分支

再来看下面例文;

诚信

“妈妈,学校号召给希望工程捐款,我要100元。”……游艺场门口,一张一百元的钞票换成了满满一盒铜币…… 诚信是顽童口中的戏言,是为了满足自己需要时信口脱出的童话。在没有信实的土壤里,幼苗能够茁壮成长吗?

一纸保证书出现在老师的办公桌上:我保证今后不打架斗殴、酗酒……次日下午,办公室里站着一个头破血流,酒气满身的少年……

诚信是一纸荒唐的承诺,是为了下一次犯错准备的草稿。在没有信实的头脑里,能够酝酿富民强国的宏图伟业吗?

某公共汽车上,一位下肢瘫痪的中年男子俯首乞讨,以手代脚在人群中缓慢地移动。一只只抓着花花绿绿钞票的手伸向了他……

公车开车了,下了车的中年男子站起身,把一叠人民币塞进口袋,拿着用来垫腿的棉垫走向下一个车站……

诚信是寄生虫生命中从未触及的空气,是骗子博取同情时嗤之以鼻的字眼。在没有信实的社会里,人们的同情心又能维持多久?

党员表彰会上,某财务讲话:“我们身为党员、人民公仆就应该为人民办事,不图私利,清正廉洁……” ……

即日,这位便双手接过行贿的10万元人民币……

诚信是受贿欺骗人民的外衣,是他们享用私利时为自己建筑的保护屏障。在没有信实的领导层里,这些社会蛀虫又能存活多久?

美国新一任总统小布什时不时丢出一句:“我们美国要肩负起保护澜绾推降娜挝瘢朊斯押猛础!薄?/P>

对于轰炸我南联盟大使馆,小布什不置一词,不久前两架美国侦察机又侵犯我国领空……

诚信是国际宪兵眼中不值一钱的废物,是强国侵犯别国前虚张声势的谎言。在没有信实的世界上,这些霸权国家又能猖狂多久?

这就是我们生存的空间,一个缺乏诚信的地方。

本文采取小序号的形式,将五个相对的关于不讲诚信的事件结合在一起,共同表现“诚信重要性”这一主题。这也是并列式结构。

这样看来,小序号式也属于并列式结构的一个分支。

到这里,我们想一下,我们平时已接触过的日记格式是不是和小标题、小序号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日记体式也属于并列式结构的一个分支。

我们再来看一篇例文:

我来夸夸自己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闪光点,我也不例外。今天,我就来夸夸自己吧!

我热爱电脑制作。老师要求我们用几节电脑课的时间,做一份电子小报。我毫不费力地找到了一些关于儿童节的资料和图片,并且加上了大标题“六一儿童节”,还创作了不少漂亮又精致的艺术字。不花多少功夫,我就基本把它完成了。再回头看看其他的同学,还在那儿急得满头大汗,有的还在拼命查找资料呢。就这样,我又快又好地完成了电子小报,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心里甜滋滋的。 我很勤俭节约。平时,我要买一些学习用品是总是精打细算,看看在哪个商店买最便宜,从不像一些人那样花钱大手大脚。每次买东西找来的钱与妈妈给我的零花钱,我都会小心翼翼地放进储蓄罐内保存好。从一年级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元了,我便让妈妈在银行帮我开了个户口,将这笔钱存进银行,以后还会有利息拿。你看,我像不像一个“深谋远虑”的“守财奴”?不过,我觉得这也是发一个大优点呢!

我在钢琴方面很出色。一些著名钢琴曲我几乎都弹过:《蓝花花》、《匈牙利舞曲》、《牧童短笛》、《致爱丽丝》等等。我弹的舞曲能令人陶醉,而激情的曲子又能够让人兴奋……已经过了八级呢!有人夸我是个小小钢琴家。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到这儿就完了吗?”不,我的优点多着呢:助人为乐、学习好、讲礼貌……不多说了,如果你想更深地了解我的话,就与我交个朋友吧!

本篇似乎没有特殊的地方,但我们从每一段的段首句可以看到“句式基本相同”的有“我热爱电脑制作。”、“我很勤俭节约。”、“我在钢琴方面很出色。”三个句子,这三个句子句意相对,而又代表三个不同事例,这三个事例又共同表现“我”的优点。所以,这一

篇作文也属于并列式结构。

这样来看,只要是文中出现句式基本相同、句意相对的几个段落首句,也属于并列式结构。

综上所述,运用并列式结构要注意两点:1.并列的几个内容各自,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2.并列的各个部分必须是平行的,要防止各个方面交叉或从属。

小总结:

通过本讲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并列式结构适用于多种文体,可分为四类:-------,------,-------,-------,这三类分别表现的特征是:--------,---------,----------,---------。

第三讲 递进式结构

递进式结构一般适用于写事的作文,其主要特点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组织材料。文中有明显的表示先后顺序的时间词语。

请看下面例文:

语文学科竞赛

今天是语数英联赛的日子,因为这次竞赛关系到我们小升初的素质加分,因此大家都看得比较重要。

今天12点左右,一位监考老师拿着一叠语文竞赛试卷,走进了我们班。我死死地盯着那叠试卷,真想有双透视眼才好。然而老师却总是不发试卷,直至离考试还有几分钟时,才开始发卷。

我一拿到试卷便飞快地阅览起来,“还好,基本上没有什么难题。”我暗暗庆幸。可是,刚做第一题我就碰到了困难,驿站的驿字早就看到过好几次了,可是却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记得它的右边好像与释字相同,于是便匆匆写了个立字旁的字。接下来的几题,老师都讲过了,可是由于我基本功不扎实,因此又把祖逖的逖字给忘了,哎,又是模棱两可地把火写成了大。下面的题目更是惨不忍睹,多次都因为不会写而丢分了。

因为前面的磕磕拌拌,我失去了许多时间,当我看到时间已过去了大半的时候,我心更急了,开始飞快地开始我的大作了。老师说:还有十分钟了,还没有写作文的同学要抓紧了。我又加快了速度,可这仍没有挽回些什么。哨声一响,老师急急地走下来,开始抢黄行建的试卷,谁知出师不利,不仅没把试卷收上,还被黄行建的铅笔戳到了手。恼羞成怒地她又往下走,强行抢走了正在结尾的我和刘阳的试卷。由于还差一句话了,我又把卷子拿了回来,可才写了两三个字又被无情地夺了回去。

走出教室,我哭了。一开始或许有些许对老师的埋怨,但是后来我真的后悔了,回想起来,其实真正的罪魁祸手是我。是我的侥幸心理酿成了这一悲剧。

这是一篇递进式结构的作文,文中有明显的表示时间的先后顺序词语:今天12点左右、离考试还有几分钟、一拿到试卷、时间已过去了大半、还有10分钟、哨声一响、走出教室。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中可以看出,作者从考试前到考试结束后之间所发生的事情有条不紊,一目了然。

再来看下面例文:

一把便民伞

又是烟花三月赏景的好时节。

今天,我和爸爸随着沸腾的人群,来到美丽的瘦西湖畔,观花赏景。 我玩得正开心之时,没人情味的老天爷想要吓唬人似的,突然暗了下来。老爸说:“唉,凭我的经验,一场大雨要来了,我们还是快回家吧!”我扫兴地点了点头。

还没有到体育馆,豆大的雨点就落了下来。小树张开了臂膀,迎接这场春雨。我们可惨了,成了落汤鸡。老爸说:“躲雨去。”

我们狼狈地跑进蓝天大厦避雨。大厅服务员忙从伞架上拿出一把伞递过来,说:“出门没带伞吧,我们宾馆为了方便市民,特准备了一百把便民伞,拿去用吧。过后还来就是了。”我忙感激地接过伞,道了谢。

这是一把特精致的伞,一朵朵小而精致的小青花点缀在这白伞上,转起来,犹如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散着一朵朵青花,美丽极了。仿佛整条大街上,唯我这把伞独好。我的心情也随之好起来,我和爸爸轻松漫步在雨中,徜徉在街头,欣赏起雨中美景。

过了几天,天空放晴了,老爸说:“湛,这伞该物归原主了吧?”我听了这话,真有点不情愿,心想:这么精致、漂亮的小花伞,我上学用多好!老爸的话还没有说完,我就拿起伞出去溜达了。

哎,今天的天气真热,太阳火辣辣地照在身上怪不舒服的,真好,手中的雨伞起了作用,成了我的遮阳伞。咦,前面一个满头银发、走路一拐一拐的老奶奶,手中竟拿着一把和我手中一样的伞。我毫无目的地跟着她,这位老奶奶竟走向蓝天大厦,她轻轻地把伞放在了伞架上。哦,她是来还伞的。

此时此刻,我不由地一震,这何止是一把便民伞,更是一把测量市民素质的尺子。商家为了方便顾客,自费买伞,人家这么相信我们,可我们怎么能丢掉诚信、有借无还呢?我摸摸手中的小花伞,若有所思地向蓝天大厦的伞架走去……

这也是一篇递进式结构的作文,但和上文《语文学科竞赛》有所不同,虽然也有时间顺序,但不是同一时间段的先后顺序,而是不同时间段的变化顺序:今天、过了几天。即:所写事件不是同一时间段发生的同一事件,而是不同时间段发生的多个事件。比如此文就写两个事件:借伞、还伞。

我们再来看一篇例文:

一件后悔的事

在我的童年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因为我盲目做事,使我后悔的事。在这些后悔的事中,有一件事使我映像深刻。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我心想:趁他们不在家,看一下电视也无防。我一看钟,呀!我最喜爱的节目开始了。我又想:唉,不管三七二十一了,看了再说吧。于是,我便高兴地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电视机的画面变得模糊起来了,我十分着急。为了能清楚地看节目。我并没有想到事情的后果。便学着爸爸的模样,动手来“调频道”。由于我不太懂,我把手放在按钮上,胡乱按了一会儿,呀!这个频道怎么不见了?我心里又着急又内疚自己动手来调频道。这下可糟了。最后,我决定碰碰运气,用手使劲地按着按钮,呀,这下子可完蛋了,全部频道都没了。我急的连汗都冒了出来,我的手掌心都出汗了,为什么还没调好?难道我按错了吗?好像没有啊!这时,爸爸敲门了,我急的手忙脚乱,立刻把电视关了。打看门 ,爸爸一进门,我就吞吞吐吐地说:“爸爸,你下班了。”怎么了,怎么说话结结巴巴的?爸爸一脸的怀疑。我双手抓着衣角,颤抖地说:“没事,没事。”爸爸觉得我非常奇怪。中午12:00到了,爸爸正想打开电视看午间新闻。我猛地扑上去,抱着电视机,激动地说:“不行!”爸爸便更怀疑了,一手把我推开,快速打开电视机,吓了一大跳。大声说:“怎么全部频道都没有了?”这时,我只好内疚的向爸爸诉说了事情的经过。爸爸严肃地说:“你不是学习了关于古代的格言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能装懂。你明白了吗?”爸爸的这一番话让我得到了教训。我想:做事之前必须要先动脑,要想好了,确保正确了才去做。不能莽撞行事。

爸爸的这番话,到现在我也没有忘记。它可以让我以后不再犯这个“不思考,装懂的毛病。”让我学会了不能盲目做事,要三思而后行。

此文和以上两文又有所不同。《语文学科竞赛》和《一把便民伞》均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事情的经过,这叫顺叙式写法;《一件后悔的事》是先把事情的结果(后悔)放到开头,然后再回过头来叙述事情的经过,这叫倒叙式写法。

在倒叙式写法中,只是开头和结尾发生了变化,中间事件部分仍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的,所以,倒叙式也属于递进式结构。

小总结:

通过本讲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递进式结构包括两个方面:顺叙式和倒叙式。在顺叙式写法中,其表现有两种形式:-------,-------;在倒叙式写法中,其主要特点是---------。

第四讲 对比式结构

对比式结构在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在感情上是喜欢与厌恶、热爱与憎恨、甜蜜与痛苦,在精神上是伟大与渺小、高尚与卑微、认真与敷衍,或用其它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记人叙事的结构形式。

请看下面例文;

第一次割稻

星期日,我做完作业,看到爸爸在磨镰刀。我走到他跟前,问;“爸爸,你磨镰刀做什么?”爸爸看了我一眼,说:“稻子熟了,去割稻。”爸爸抬起头,接着对我说:“亚斌,你也都十三岁了,今天跟我割稻吧!”我爽快地答应了。

到了地里,我来到一行稻子前,挥起镰刀就割。谁知我手一抖,镰刀就割到了我的脚上。我“哎呀”一声,吓出了一身冷汗,只见鞋子上出现了一道刀痕。我心里害怕了,满腔热情一扫而光,呆呆地站在田里,不敢再割了。爸爸发现了,走到我面前,看了看,说:“亚斌,你捏镰刀的方法不对,要把刀口放平,这样,就不会割到脚上了,而且割下的稻茬还会又平又短。”边说还边割给我看。奇怪,那密密麻麻的稻子在爸爸的镰刀下那么听话,齐刷刷地倒在他的身边。

于是,我学着爸爸教我的法子,弯下腰,小心翼翼地割起来。嗨,还真灵,一连割了几把也没碰到脚。可是,割了很长时间,长长的稻行总也割不到头。额头上的汗水滴答滴答掉下来,擦也来不及。最要命的是腰酸腿疼,简直直不起腰来。可是,爸爸割稻像卷席子一样快,虽然他汗流浃背,但仍然一刻不停地割。

我割了将近半行稻,就累得喘不过气来,四肢也开始发软。望望这一大片的稻子,年年都是爸爸妈妈两个人割下来的,还要一把把捆好,一车车拖回家,一个一个地脱粒……他们洒下了多少汗水呀。而且他们在乡镇企业工作,都是利用上下班的间隙来干农活,而我,只知道吃白花花的米饭,割一会儿稻就受不住了。于是,我重新鼓足劲,弯下腰,继续割起稻来。

今天,我不但学会了割稻,而且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本文在形式上采取一实一虚的写法,——割稻时写“我‘的劳累为虚,实质上是突出“爸爸”除了工作之外,在家庭生活方面不辞辛苦、不辞劳累、任劳任怨而埋头苦干的精神。

走失

在我刚上一年级那会儿,爸爸妈妈要和楼里的其他邻居一块儿去一个非常大的超市,我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可也不想去超市,要知道我当时最讨厌的一项活动就是逛超市! 唉,可是不去不行,谁叫我胆子小呢?我们走到小区门口,十几个人挤进了一辆面包车里,空间是那么的狭窄,大人们在车内大声谈笑,紧接着听到几个对我来说再熟悉不过的声

音,我厌恶,甚至憎恨它——几支香烟在那些浑身是烟油的人嘴上点燃了,这其中还包括有我的爸爸。这使我像被什么人掐住了脖子一样难受。终于下车了,我试着深深吸了几口气,感觉好了些,但喉咙还是隐隐作痛。

我坐在超市门口的长椅上,无论爸妈怎么劝,我都不肯进超市,于是他们便把我一个人丢下,决定和其他人一块儿进去。我起初还在和他们赌气,怪他们没有留下来安慰我,但事后我又想他们会不会生气,就把我丢在这儿了?于是我越想越害怕,越想越觉得是这样!最后极度的恐惧使我冲进了超市的大门,但眼前的景象使我看傻了,到处是摆满商品的货架,要找东西都很不容易,更别说是找人了! 人流把我推进了这个“可怕的迷宫”,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人少的地方,我一屁股坐在地上,两颗豆大的泪珠在我眼睛里打转,拼命的挣扎,最终还是落到了地上,在亮闪闪的白色地砖上化成了两面小小的水镜,镜中的我神情是那么的惊恐,不知该如何是好!虽然妈妈曾教过我在商场上走失的话可以去找广播室的叔叔阿姨,但这时的我脑子里早已一片空白,除了害怕还是害怕! 过了不久,一个高大的身影从我身前走过,是爸爸吗?他来找我了?我带着一丝希望抬起头来……啊,不是!就在这之后的十几分钟里,“希望”不断地出现,但等来的还是“失望”,我低下了头,不再抱有那一丝的希望,想放声大哭一阵,但又怕引来太多人注意,只有一个人默默地在角落里抽泣。

在超市喧闹的环境里,一个沉稳而有力的脚步声传入我的耳中,由远而近,在大概离我不足一米的地方停住了,在那儿停留了好半天,我很奇怪,顾不得擦去两腮上的泪水,抬起头,啊 ,是……爸爸,没错,是他,显然因为我偷偷溜进超市他看上去很生气,但看到满面泪痕的我,他也不忍心说出一句批评的话,于是一把抱起我就走了。

回到车上,大家似乎都很累了,一言不发,静得只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我很快便睡着了,隐隐感到爸爸用他的大衣包裹着我的身体,还是那股浓浓的烟味,但我一点儿也不在乎,因为是那么的温暖!

本文在写作结构方面属于情感对比:讨厌——喜欢。因讨厌逛超市、讨厌人们身上那种难闻的油烟味,到最后变得喜欢爸爸身上的油烟味,这种情感对比法的运用,我们在大多数叙事文章中经常用到,望同学们认真加以模仿和练习。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 \"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对比的优点正在于此。使用这种结构应注意:1.对比必须鲜明、强烈,通过是与非、功与过、荣与辱的对照,鲜明突出事物的特征。2.在字里行间要渗透作者的褒贬、爱憎之情。

小总结:

通过本讲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大多数写事作文中,可采用对比式结构行文,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在形式上-------------------------,在内容上-------------------------------,在情感上-------------------------,在精神上---------------------------。

第五讲 设问式结构

文章常用结构法之一。这种结构表现的特征为篇章前后部分之间是提问和回答的关系。其优点是设问开头,引入注意,而且文章围绕问题展开,思路清晰,脉络分明。

请看下面例文:

伟大的爱

爱,好像人人都懂,可究竟有多少人真正理解“爱”这个字呢?

那一天,我和妈妈一块走在大街上,这时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们没有带雨具,本想冒雨回家,可妈妈怕我被雨淋着,便让我在一个屋檐下躲了起来。我不知道这大街离家里多远,妈妈却冒雨跑了回去。“喂,快上来!”妈妈骑着自行车来了,她弯着腰,把我抱到车上。我搂住了她的腰,湿湿的,还时不时的滴水,就这样,我们的影子在雨中慢慢消失了…… 那一次,我跟爱好打猎的姨丈到树林里去打猎。姨丈瞄准了一只小麻雀正要射去,麻雀妈妈忽然从树上从了下来,挡住了小麻雀,还“叽叽喳喳”地乱叫,像是要小麻雀赶快离开,可这时小麻雀已经吓呆了,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姨丈被这种爱感动了,终究没有开。 那是我家门前的那棵芭蕉树,它开得很旺盛。不知不觉,我发现在它旁边多了一棵小芭蕉,这时的老芭蕉已经变得很憔悴,无精打采,而小芭蕉却精神十足,正在茁壮地成长。我知道老芭蕉把自己的营养给了小芭蕉。我的心像扎了万根针一般痛极了。 妈妈、老麻雀、老芭蕉都是给予爱的“人”;而我、小麻雀、小芭蕉都是接受爱的“人”。我是一位女孩子,我长大后也要当一名好母亲,让我的孩子接受到最伟大的爱,让人间的爱代代相传!

本篇文章以“究竟有多少人真正理解“爱”这个字呢?”这个设问句为开头,接下来列举三个有关“爱”的事例具体而又分别阐述“爱”的含义,思路清晰,脉络分明。

再来看一篇例文:

秋天的颜色

今天是星期六,我和妈妈来到公园。我对妈妈说:“去玩碰碰车!” 妈妈却说:“不,我们去看看秋天是什么颜色。”虽然我不乐意,但我还是和妈妈一起走进了公园的植物群中。

啊!这是一片火红的枫林!枫叶一片片,一簇簇的,看上去那么可爱,充满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散发着光和热。哦,秋天是红色的!

路旁田里的稻谷已经熟了,沉甸甸的稻穗压得稻杆抬不起头来,一阵风吹过,掀起层层金浪……我沉浸在喜悦之中。哦,秋天是金黄色的!

狭小的小路边开满了白色的野花。它虽然没有公园里的菊花那么娇艳,但让人百看不厌,因为它们身上散发着芬芳的泥土气息。哦,秋天是白色的!

我和妈妈正走着,忽然下雨了!绵绵的秋雨像一位姑娘在倾吐着自己的心事……雨停了,碧空如洗,蓝得使人心醉。哦,秋天是蓝色的!

我忍不住问妈妈:“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妈妈笑着说:“秋天是五颜六色的!”哦,我懂了。秋天真是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 。

本文以“我们去看看秋天是什么颜色。”为提问,然后带着这个问题做了四方面的解答:秋天是红色的,秋天是金黄色的,秋天是白色的,秋天是蓝色的。最后总述:秋天是五颜六色的!这种写法仍属于设问式结构。

设问式结构常见开头形式为设问句开头,但像本文开头形式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出现,也属于设问式结构。

当然,使用设问式结构应注意:1.主体部分要围绕问题展开,不能旁逸斜出:2.必须用生动的叙写、具体的说明、雄辩的论述来解答问题,不能简化为做阐述题。

小总结:

设问式结构适合于大多数文体,它的开头形式为----------------和---------------,使用这种结构时应注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