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来源:保捱科技网


五佛学区高效网络教研五部曲案例

年级 学科 单元 课题 责任教师 第五单五年级 语文 凡卡(第一课时) 王占晓 元 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课时目3.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初步感受凡卡的悲惨境遇. 标 1. 通过读课文, 感受凡卡的悲惨境遇. 2. 搜集有关作者的简介资料. 教学要求 重点难点 教具学具 重点:1. 理解信的内容,.体会凡卡写信的心情,了解凡卡所遭受的苦难. 难点:1.通过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歌曲《童年》 导学方法 读中感悟,小组交流 圈点批画 主要流程 歌曲《童年》导入新课——学生自主发言讲述关于自己的童年生活引出文章《凡卡》——读课文检测字词预习情况——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合作探究解决难点问题——拓展提升。

单元主题 内容特色 教学程序纲要 《心愿》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活动环节步骤 实验教师评改记录

预习 歌曲导入 感受意境 读文识词 感知课文 1. 认识契诃夫,了解写作背景。 2. 学习文中的生字词,通过多种途径。 3. 找出文中你要积累的词,句,段。 4. 通过预习,说说文中的故事。 1.欣赏歌曲《童年》。 1. ,探讨童年生活,引出文章《凡卡》。. 2. 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一、 初读课文,读通读熟. 。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识理解以下词语:揉皱、祷告、耷拉、抽噎、指望、笑眯眯、孤零零、昏暗、眯缝、冻僵。 二、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思考课文讲了关于凡卡的什么事? 2文中哪几个自然段为写信的内容? 3.文章中凡卡写信的内容是什么?(请同学读信的内容。) 三、合作探究 1.通过读凡卡的信,你明白了什么? 实验教师:

2.凡卡生活在怎样的社会的背景下? a.小凡卡生活在一个人吃人的社会里。 b.他受到了虐待和欺凌。 c.他生活在沙皇的统治下,过着悲惨的生活。„„ 四、小结 1.在沙皇统治时期,凡卡的童年生活过得很不幸,小小年纪却尝尽了人世间的疾苦,文章抨击了黑暗的沙皇社会制度,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五、拓展延伸 1.收集文章中的精彩之处,写在摘录笔记上。 2.选出你喜爱的段落熟读。

板书 设计 想念爷爷 思念家乡 童年悲惨 凡卡 信的内容 渴望回家 预设 说课 纲目 责任教师: 议课 审案 记录 学科教研组长: 品课 点拨 记录 歌曲导入,反衬对比。 问题设置能够提纲挈领。 建议:把重点放在语和文上,优美的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文章读熟了,意思就鲜明了,情感就出来了,中心的揭示就达到火候了,就水到渠成了。 学区督导:张举成 教学 反思 实验教师:

五佛学区高效网络教研五部曲案例

年级 学科 单元 课题 责任教师 第五单五年级 语文 凡卡(第二课时) 王占晓 元 1.通过读文章了解作者是如何用细节描写表现文章的中心。 2.领悟文章的写作方法,插叙在文章的作用。 课时目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多读课文,学会思考。 教学要求 重点:1.体会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 2.插叙的写作方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重点难点 难点:1.体会凡卡的心情。 教具学具 导学方法 读中感悟 读中质疑 合作解疑 复习导入新课——学习课文写信的部分,质疑探究,相主要流程 互交流讨论难点问题——整体感知学习写作手法——拓展延升

单元主题 《心愿》 内容特色 对美好生活向往 教学程序纲要 教学活动环节步骤 实验教师评改记录

复习导学: 1.《凡卡》的作者是19世纪后期_ _国的伟大的作家__ 。 2.凡卡写信的内容都有__ , __, __。 3.《凡卡》一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要给爷爷写信? 一、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1.通过信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 2.默读凡卡写信的内容,想想凡卡在信中写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3.了解凡卡的悲惨生活。 (有挨打、挨饿、挨冻、睡不好觉等。) 4.凡卡有过快乐生活吗?文中哪些段落可以看出。这部分是什么时候的事? 5.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为什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替凡卡说下去。 二、从凡卡的心情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感情,解决疑问。 1.读作者的叙述部分,想想凡卡在写信时,心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吗?写信前的心情怎样?写信后呢? 2.文中几次写到凡卡叹气?这表现了什么? 3.凡卡的心愿是什么?你是怎 实验教师:

么理解文章的结尾? 三、整体感知学习写作手法 1.请同学找出文中的插叙部分?说说插叙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2.文章第 自然段和第 自然段穿插了凡卡对往事的回忆,分别是对 、 、 和 的回忆,这样安排是为了与凡卡现实的 生活形成 。 四、拓展提升 感情朗读,读中体会: 1.通过当今社会与沙皇统治下社会的对比,体会我们的的生活怎么样?我们该怎么做? 2.凡卡的愿望会实现吗?他回乡下了吗?你能不能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写信前 担心激动 板书 设计 我们要珍惜 凡 卡 写信时 诉苦怀念 美好生活 写信后 甜蜜入睡 预设 说课 纲目 责任教师: 议课 审案 记录 品课 点拨 记录 学科教研组长: 巧设三大问题,形成问题串,纲举目张,统领全文。1. 为什么要给爷爷写信?2.凡卡有过快乐生活吗?3. 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学习写作手法环节的填空设计训练到位。 建议:提炼教学流程。 学区督导:张举成 教学 反思 实验教师:

五佛学区高效网络教研五部曲案例

年级 五年级 学科 单元 课题 责任教师 课时目标 语文 第五单元 种子的梦(第一课时) 王占晓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读准字音。 2、理解诗歌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了解植物的生长、繁衍; 2、作者资料。 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并灵活运用本课生字新词。 难点:知道种子的生长过程。把种子的生长过程与儿童的重点难点 成长过程相结合。 教具学具 栽种的植物 导学方法 读中感悟 观察探究 欣赏 课前预习------激趣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深入学习,提升认识-------拓展延伸 主要流程 单元主题 有梦想就要大胆的去实现,有梦想就会有追求、有努内容特色 力,就会有希望,就会成功。 教学程序纲要 梦想 教学活动环节步骤 实验教师评改记录

课前预习导学: 课堂教学研讨: 1、搜集作者的简介资料及写作背景。 2、种子的成长过程是怎么样的? 3、课文中的生字你会写哪些?理解的词语有哪些? 4、请同学观察某种植物的生长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看看我们窗台上的这盆草莓)知道它是怎么生长起来的吗?(学生交流课前掌握的植物生长信息) 2、种子和我们一样都在成长,我们有思想,它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种子的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种子的梦是什么?它为什么要做梦? 2、有感情的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检查预习: 交流作者资料。 检查生字新词。 4、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学生合作交流说说文意。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四、深入学习,提升认识: 1、这是一首儿童诗,读过之后,你知道种子的梦是什么吗? 2、种子生长在什么地方?那儿的环境怎样? 3、种子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实验教师:

的?种子梦想了自己最终能够开花结实继续繁衍的生长过程,课文又是怎样具体描述的呢?从文中画出来读一读。 四、拓展延伸 1.有梦想就要大胆去实现。 2.背诵诗歌 3.写一写你所观察过植物的生长过程。

板书 设计 种子的梦 种子生长的环境 种子生长的过程 预设 说课 纲目 责任教师: 议课 审案 记录 学科教研组长: 品课 点拨 记录 建议:1.审题是一把钥匙。诗题的中心词是什么?或全诗围绕题目中哪个词来写的? 诗题的题眼是什么?题目中的“梦”指什么? 2.诗歌意境美,寓意深还是要在朗读上下功夫,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效果。 学区督导:张举成 教学 反思 实验教师:

五佛学区高效网络教研五部曲案例

年级 五年级 学科 单元 课题 责任教师 语文 第五单元 种子的梦(第二课时) 王占晓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 3.理解种子的成长历程,体会“有梦想就会有追求、有课时目标 努力,就会有希望,就会成功”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教学要求 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表达上的方法。 难点: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重点难点 教具学具 课文插图 导学方法 读中感悟 交流探讨 复习导入------读文章,感受文章情感。-------读文章,感受语言魅力。-------精读课文突破难点。-------拓展延主要流程 伸。 单元主题 有梦想就要大胆的去实现,有梦想就会有追求、有努内容特色 力,就会有希望,就会成功。

梦想

教学程序纲要 课前复习导入: 教学活动环节步骤 1、种子的梦是什么? 2、你愿意向大家展示你超强记忆吗? 一、读文章,感受文章情感。 二、读文章,感受语言魅力。 1、体会诗在表达上的方法。 2、引导学生分析文章: (1)找出描写种子生长环境的部分。 (2)正在生长的种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3、畅所欲言 说说自己所了解到的关于种子的生长过程。你有什么感觉?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一起感受一下种子生长的过程。 三、精读课文,突破难点。 1、有了梦想就要去一步步的实现它。种子又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的?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些什么?默读课文。 2、交流。 3、种子在生长过程中都做出哪些努力?获得了哪些帮助? (小组合作交流,画出重点句子。) A、困难克服。 B、自己的付出。 C、外界帮助 (阳光、雨露、大地) 4、种子的生长遇到了许多困难,可它为什么还会有梦想呢? (种子有自己的追求,美好的梦想,也有实现梦想的决心,它对困难毫不畏惧。) 5、有没有同学也要来谈谈你的实验教师评改记录 实验教师:

体会? (四)拓展延伸: 1、一粒种子都有自己的梦想,那你呢?你的梦想又是什么呢?在实现梦想过程中遇到困难怎么办?(让学生明白:遇到困难要坚信明天会更好,要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动笔写下自己的梦想写成小诗。

板书 设计 种子的梦 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繁衍 阳光------雨露-------大地 不畏艰难 实现梦想 预设 说课 纲目 责任教师: 议课 审案 记录 学科教研组长: 品课 点拨 记录 建议: 1.狠抓诗句中的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品味诗句的特色,想象描绘的意境。 2.借助中心词理解诗句蕴含的寓意。 3.批画有关种子生长的词,了解生长过程。“潜身”“藏身”、“憩睡”“长出”、“伸展”、“开出”、“摇落”、“送到” 学区督导:张举成 实验教师: 教学 反思

五佛学区高效网络教研五部曲案例

年级 五年级 学科 语文 单元 第五单元 课题 语文天地(一课时) 责任教师 王占晓 学习日积月累 1.会写摘录笔记中的词语并会理解。 2.通过读一读,体会句子在凡卡一文中的作用。 课时目标 3.认识名人,赏析名句。 4.学古诗,明诗意。 会写,会读,会悟。 教学要求 重点:学会本单元生字词。 难点:赏读结合,理解诗人以诗明志。 重点难点 教具学具 课本,作业本,搜集资料 导学方法 读中体会 讨论交流 我的摘录笔记-------品读 主要流程

单元主题 内容特色 教学程序纲要 教学活动环节步骤 实验教师评改记录

课前预习导学: 课堂教学研讨: 一、日积月累 1、我的摘录笔记。 (1)比一比 (看谁从本单元中摘录到的美词佳句多) (2)考一考 (看谁会写的词语多) (3)说一说 (看谁的知识渊博) 二、品读 1.我孤零零的,(环境)难受的没法说。(心情) (1)这句话以第几人称出现的?在文中体现了凡卡怎样的情感。 (2)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意境会一样吗? 2.屈原-------《离骚》 --------亦余心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离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爱国信念及报国无门的痛苦忧伤。) (2)自己尝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3)收集屈原的相关资料及作品。 3. 龚自珍-----《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衰。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1)解释题目。 (2)作者简介。 (3)你理解的词语有哪些? 实验教师:

(4)文中出现了哪些修辞手法。 (5)理解古诗大意感受主旨。

板书 设计 预设 说课 纲目 责任教师: 议课 审案 记录 品课 点拨 记录 学科教研组长: 《美文集锦》的展平或活动能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 张举成 教学 反思 实验教师:

年级 五年级 学科 语文 单元 第五单元 课题 语文天地(二课时) 责任教师 王占晓 1.认识泰戈尔,了解散文诗的特点,把握文章主旨。 2.培养学生读写的能力,体会诗歌的童真童趣,探求文章主旨, 课时目标 3.以孩子的眼光看职业,培养热爱生活、甘于奉献,在平凡的工作中发现美正确的职业观。 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以及长大后理想的职业是什么。 教学要求 重点:品味诗歌语言,把握文章主旨 难点:体会童年趣事,理解泰戈尔对职业的认识。 重点难点 教具学具 导学方法 课前预习------导入新课----品读文章《对岸》----加深理解,再读文章《职业》-----初读课文,了解大主要流程 意-----解析正文,把握主旨-----升华主题-----对比赏析 单元主题 内容特色 心愿 对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与向往

教学程序纲要 课前预习导学: 课堂教学研讨: 教学活动环节步骤 1.解决文中的生字生词。 2.搜集作者以及与文章相关的资料。 3.摘出文中的好词好句。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品味两篇曾影响过我国几代作家的文学作品——《对岸》,《职业》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有着非凡影响力的东方作家——泰戈尔。 1.我知道 (泰戈尔: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以诗人著称,他的一生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印度的'诗圣'。) 二、品读文章《对岸》 1. 诗人是以“我”的视角来写的,那么,“我”是怎样一个形象呢? (“我”是一个充满着好奇和幻想,做着船夫梦的孩子。 ) 3. 诗人又是如何描绘“我”想象中对岸的美丽景色的呢? 第一段:孩子想去的地方,虽朴实无华,但可爱,新奇,气息清新,在孩子的心目中是一个极有田园风味、令人向往的新天地,孩子健康成长。 第二段:孩子想去的那个地方,万物自由自在地生长无所拘束,这是一个充满自由,令人愉快的地方,孩子快活成长。 第三段:孩子到了“对岸”,回到温暖的家得到妈妈的爱。这是实验教师评改记录 实验教师:

一个多么令人眷恋的地方,孩子永远不愿离开这里,去那遥远的地方。 4. 在这美好的图景中,又寄托着诗人怎样的愿望和追求呢? 三、加深理解,再读文章《职业》 和学生探讨自己的职业理想,并询问他们树立此理想的原因。 四、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指名朗读文章。 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要求说出优缺点。 (2)概述文章大意。 五、解析正文,把握主旨 1.小孩子在一天三个时间段里的所见、所想、所愿具体是怎样的? ------早晨 (1)画出重点句子。 (2)本小节出现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 (3)在学习第一小节的基础上自学第二、第三小节并交流 2.小孩子为什么要选择这些职业?这些职业的共同点是什么? (自由、无拘束、无人阻止) 3.为什么要做更夫,他的工作环境又黑又冷,工作时又孤独? 4.做小贩、园丁和更夫有没有价值? (在文中找出答案。) 5.职业对于一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六、升华主题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情愿与否和是否为人们带来美

好感受的区别。选择自己自由的、快乐的、热爱的并能为人们作奉献的职业。 七、对比赏析 1.泰戈尔笔下的这两位小孩他们都有着一个怎样的愿望? 2,他们的梦想一样吗?

可爱新奇的成长环境 板书 对岸 自由快乐的生长环境 职业 自由 令人眷恋的环境 快乐 设计 奉献 预设 说课 纲目 责任教师: 议课 审案 记录 品课 点拨 记录 学科教研组长: 读写例文导学到位。 张举成 教学 反思 实验教师: 五佛学区高效网络教研五部曲案例

年级 五年级 学科 语文 单元 第五单元 课题 语文天地(三课时) 责任教师 王占晓 课时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 2.欣赏诗歌,体会诗歌的特点。 3.模仿,发挥自己的想象,学写诗歌。 1.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心愿。 教学要求 2.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心愿或有情趣的事情写成小诗。 3.大胆交流自己的兴趣和读书心得。 重点:1.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进行口语交际。 难点: 2.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心愿或有情趣的事情写成小诗。 重点难点 教具学具 导学方法 文本 欣赏 交流 主要流程 复习导入-----品读诗歌,体会特点------畅所欲言-----回忆文章----交流讨论------思考素材,相互启发------写作

单元主题 内容特色 教学程序纲要 心愿 欣赏诗歌,体会情感。 教学活动环节步骤 实验教师评改记录

课前预习导学: 课堂教学研讨: 1.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了诗歌的特点是怎样的? 今天就让我们再进一步体会儿童诗的特点。 一、品读诗歌,体会特点。 翻开课本P54页,欣赏儿童诗《种太阳》、《梦》、《远足》、《橡皮》、《爸爸的鼾声》、《狗》) 师:读了这组儿童诗,你觉得儿童诗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 (有趣,语言直白,想象奇妙,有想法就可以写诗,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二、畅所欲言 再读一读这几首诗,说手你最欣赏哪首诗? (1)说说你最喜欢哪首诗?为什么? 三、回忆前两篇课文中主体人物的心愿。 1.自由汇报。 2.小结。 四、交流讨论。 1.心愿有没有“高尚”、“低俗”之分?有没有合理与不合理 实验教师:

的区分? 2.小组讨论。 3.交流汇报,汇报自己的心愿。 五、思考素材,相互启发 师:看来我们同学都很会欣赏。今天我们就以《心愿》为题来写首诗歌,请大家各自思考一下,然后我们交流。 (学生思考。) 师:我相信只要同学们乐于想、敢于想,就一定能写好这首儿童诗。下面就请同学们各自试着写首儿童诗。 六、写作 1.确定题目 2.找准文章主旨。 3.结构安排: (1)可以分节写。 (2)每一行的字数不一定相同,句子要活泼简练。 (3)要表达真情实感。 4.可参照“笔下生花”

板书 设计 预设 说课 纲目 责任教师: 议课 审案 记录 品课 点拨 记录 学科教研组长: 学范文、找特点、积累素材,交流引领、为写做铺垫。 学区督导:张举成 教学 反思 实验教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