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
《匆匆》教学设计 武宣镇中心校 赵梅丽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等词,主动积累语言。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通过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体会作者是怎样描述日子的来去匆匆的,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仿写训练。
4、感悟时光匆匆,懂得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是怎样具体写“时光匆匆”的。 学生准备:
1、了解朱自清的相关资料。 2、收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第一课时
一、交流名言警句,简介朱自清,导入新课。 1、交流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
2、出示课题。提问:“匆匆”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回“匆匆”,文中指什么“匆匆”? 3、交流对朱自清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生字新词。 3、检查能否把句子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再读课文,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说说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时间匆匆流逝)
2、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究,作者是怎样把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匆匆流逝”写具体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不仅仅是唤起学生学习期待的过程,更是对学生上个阶段所学知识的一个复习巩固提高的过程。】
二、品读句子,感悟写法。 (一)听老师范读课文,说说感受。
1、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老师愿意为大家诵读这篇散文,同学们仔细听,用心体会作者的情感,好吗?
2、你体会到了作者表达的怎样一种情感?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十分优秀的美文,教师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诵读,不但能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而且让学生受到感染,体会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自读课文,找出作者如何写“时间匆匆”的句子。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度过这我们的时间,时间看得见吗?摸得着吗?作者是怎样把时间的匆匆写得如此具体呢?请同学们再细细读课文,边读,边把作者描写时间匆匆的句子划出来。
【设计意图:给充分的时间给学生去默读,去思考,去理解,去批注。让学生真正读进书,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相机品读句子。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1、这句话用了什么手法写?你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出示课件齐读:带着感情,读出诗歌般的韵味来。 3、师生配合读。 4、背诵。
【设计意图:这诗一般的语言,用诗歌的形式呈现个学生,为学生创设了很好的诵读的情境,学生在美美地诵读中,体会到了作者写作的方法,读懂了作者表达的情感,感悟了文章的韵味,也积累了这优美的语言。】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1、齐读这一段。
2、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写?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突出时间流逝得无声无息。 3、理解“头涔涔、泪潸潸”。 4、齐读。
【设计意图:这一个环节,引导学生把握字词的含义,从而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此外,还注重引领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既让学生感受文字之美,又让学生学到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
“于是——洗手的时候……”
1、同桌讨论:作者具体写了时间怎样流逝?
2、指名读。 3、师生配合读。
4、反思:你的时间是怎样溜走了? 5、指名说。 6、仿写句子。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主要特点就是读写结合。学生通过理解感悟作者的描写方法,联系到了自身,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仿写训练,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三、学习结尾的问句,感悟作者表达的感情 1、自由读:你能读懂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吗? 2、交流。
3、男同学女同学配合读,师生配合读。 4、在这些追问中其实作者真正要告诉你什么? 5、朱自清白白走一遭了吗?我们应该怎样做?
【设计意图:结尾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的问句,再次对时间的匆匆表达了惋惜之情,但这惋惜又不是消极的惋惜,所以这一部分通过反复读,让学生理解作者那种珍惜时间,希望有所作为的积极向上的情感,从而对学生进行一种积极地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