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一节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来源:保捱科技网
生物学教学2015年(第40卷)第12期 ・65・ “光合作用"一节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许 晖 (浙江省温州中学325014) 摘要本文结合高中生物学教学实际,对人教版和浙科版必修1教材“光合作用”一节中的三处表述进行解读,对光合产物、环 境因素等几个常见教学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光合作用环境因素教学问题 1 藻类不属于植物吗 浙科版必修1中提到“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主要 包括植物和藻类”。植物为什么没有包括藻类呢?这 是因为浙科版教材体系采用了美国生态学家魏泰克 (R.H.Whittaker)在1969年提出的五界分类系统(图 1)。在五界分类系统中,原生生物界包括一切真核的 单细胞生物和没有发生典型细胞分化的多细胞生物。 例如,衣藻、眼虫、草履虫、变形虫和团藻等;植物界包 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四大基本 类群…。 真菌界 植物界 动物界 \\I// 原生生物界 } 原核生物界 图1魏泰克的五界分类系统示意图 五界分类系统在生物发展史方面,显示了生物进 化的三个阶段,即原核细胞阶段、真核单细胞阶段和真 核多细胞阶段。在各界生物的相互关系方面,反映出 真核多细胞生物进化的三个方向,即制造有机物进行 自养的植物是自然界的生产者;摄取有机物进行异养 的动物是自然界的消费者;分解并吸收有机物进行异 养的真菌是自然界的分解者。 2还有一个磷酸基团去哪儿了 浙科版必修1中提到“每个三碳酸分子接受来自 NADPH的氢和来自ATP的磷酸基团,形成三碳糖”, 并配有“卡尔文循环示意图”。3一磷酸甘油酸接受来 自ATP的一个磷酸基团后应该带有2个磷酸基团,为 什么形成的三碳糖(3一磷酸甘油醛)只有一个磷酸基 团呢?这是因为教材把卡尔文循环中如下两个反应合 并为一个反应了【 J: 3一磷酸甘油酸+ATP一1,3一二磷酸甘油酸+ ADP 1,3一二磷酸甘油酸+NADPH+H 一3一磷酸 甘油醛+NADP +Pi 3叶绿体内RuBP浓度稳定不变吗 浙科版必修1中介绍“其中5个三碳糖分子在卡 尔文循环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再生为RuBP(五 碳化合物),从而保证卡尔文循环继续进行。另一个三 碳糖分子则离开卡尔文循环,或在叶绿体内被利用,或 运到叶绿体外”。那么,3个CO2分子经卡尔文循环一 定输出1个三碳糖分子吗?事实上,当叶绿体内RuBP 浓度较小时,最初形成的三碳糖优先(可以全部)用于 RuBP的再生,以加速CO2的固定过程,从而使卡尔文 循环具有自身催化的特点。只有当卡尔文循环处于稳 定状态后,多余的三碳糖才会从叶绿体输出,或是在叶 绿体内合成为淀粉 J。由此可见,“5+1”模式只是卡 尔文循环在稳定状态时的光合产物分配方案。 在什么情况下,叶绿体内RuBP浓度会较小呢? 卡尔文循环产生的中间产物是循环持续进行所必需 的,中间产物浓度大小与卡尔文循环速率呈正相 关【3J3。在光强度较小或胞问cO2浓度较低时,卡尔文 循环都会较慢,RuBP浓度较小。 4光照强度是怎样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 人教版必修1中提到“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土 壤中水分的多少,光照的长短与强弱,光的成分以及温 度的高低等,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光 照强度是怎样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光合速率)的呢? 如图2所示,O2释放速率可代表光反应强度,CO2吸 收速率可代表碳反应强度。两条曲线重合表明光反应 与碳反应是平衡的,卡尔文循环也是稳定的。两条曲 线不重合表明光反应与碳反应不平衡,卡尔文循环正 在进行调节。若以CO2吸收速率代表光合作用强度, 那么图中A—B段的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增大,C—D段 的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减小。究其原因,A—B段叶绿体 内RuBP浓度较小,RuBP加速再生需要一个过程,因 而了碳反应的快速增强。c—D段光反应产物的 生成量减少,但由于原先强光下光合作用的因素 是碳反应,光反应产物会有所积累,故此时碳反应逐渐 减弱。由此可见,在环境条件发生改变后的光合作用 调整阶段,光照强度可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5 光合产物是糖类等有机物 光合产物主要是糖类,包括单糖(葡萄糖和果 糖)、二糖(蔗糖)和多糖(淀粉),其中以蔗糖和淀粉最 为普遍。不同植物的主要光合产物不同,例如棉花、大 豆的光合产物是淀粉;洋葱、大蒜的光合产物是葡萄糖 ・66・ 生物学教学2015年(第40卷)第12期 对以海藻酸钠为载体的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的解读 侯松涛 (江苏省丹阳市第六中学2123o0)吴志强 摘要关键词(安徽省芜湖市第十二中学 ̄oo2) 本文介绍在以海藻酸钠为载体进行的酵母细胞固定化过程中,氯化钙浓度、海藻酸钠浓度、交联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固定 海藻酸钠包埋法细胞固定化 化实验的影响。 酵母细胞固定化是将活酵母细胞高度密集于载体 上,并不断地进行生长繁殖,形成高浓度的生物催化 剂,从而大大加快反应速度,使反应器生产能力大幅度 提高的一项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细胞固定化常用方法 1 氯化钙在固定化细胞形成中的作用 海藻酸钠微溶于水,是一种无生物毒性的亲水性 物质。分子式为[C6H706Na]n,由B—D一甘露糖醛酸 (简称M单元)和oL—L一古罗糖醛酸(简称G单元)两 种结构单元构成。这两种结构单元以三种方式(MM 段、GG段和MG段)通过仅一1,4糖苷键链接,聚合形 成一种无支链的线性嵌段共聚物(图1)。 有载体结合法、交联法和包埋法等。其中,包埋法是最 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利用多孔性载体、凝胶网格结构或 半透性薄膜将细胞包裹起来,使得小分子底物和产物 可以自由进出,而细胞却不会扩散到周围介质中去。 包埋细胞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包埋载体,对载体的要求 主要有:固定化过程简单,易于成型,对微生物无毒性, 物理、化学稳定性好,不易被分解等。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选修1中,明确用包埋 法固定细胞常用的有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 H H Co0N H H (M) (G (M) 图1海藻酸钠的分子组成 维素和聚丙烯酰胺等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而在教 材中又提到“海藻酸钠在水中溶解的速度较慢”。学 生对此易产生疑惑:海藻酸钠是可以溶于水的,那么它 海藻酸钠粉末遇水后通过水合作用迅速粘合在一 起形成黏性团块,然后缓慢地完全水化并溶解形成黏 稠状胶体溶液。将其加人氯化钙溶液中后,海藻酸钠 又为何能成为细胞固定化载体呢? G单元中一价钠离子与溶液中二价钙离子在羧基部位 度和CO2浓度。当CO2浓度或温度高时,光合作用的 光饱和点就提高;反之,就下降。例如,当温度低时,即 使光照很充足,植物的生长也不可能快【4 J。另外,自 然界中,各个生态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复杂的结 果,不同因子的组合可以形成相似的生态效应。例如, 同样的光合作用强度既可以发生于强光照和低CO2 浓度配合的条件下,也可出现于弱光照和高CO2浓度 光冀c{增强 光照强度恢复 配合的条件下[5l。由此可见,对光合作用来说,在一 定范围内,一个生态因子的不足可以通过另一个生态 因子更加优越来进行补偿。 主要参考文献 图2光照强度变化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和果糖;而水稻、小麦则以积累蔗糖为主【引。 长期以来,糖类曾被认为是光合作用的唯一产物, 其他物质都是植物利用糖类再度合成的。实际上,有 [1]吴相钰,陈守良,葛明德.2009.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3版),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5 部分非糖类物质是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例如,当 为小球藻供应H CO2,在未产生糖类以前,就发现带有 一[2]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2002.生物化学(第3版)下册.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220 [3]潘瑞炽,王小菁,李娘辉.2012.植物生理学(第7版).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95~102 放射性的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和有机酸(如丙 酮酸、苹果酸)出现 3。所以确切地说,光合产物主要 是糖类等有机物。 6影响光合作用的生态因子之间的互相补偿 影响光合作用最大的环境因素有3种:光强度、温 [4]周云龙.2004.植物生物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78 —179 [5】杨世杰.2005.植物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4OO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