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学 院 指导老师
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目录
一. 设计任务书……………………………………………2 二.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3
三. 电动机的选择………………………………………………… 4 四. V带设计……………………………………………………… 6 五.带轮的设计…………………………………………………… 8 六.齿轮的设计及校核…………………………………………… 9 七.高速轴的设计校核…………………………………………… 14 八.低速轴的设计和校核………………………………………… 21 九 .轴承强度的校核……………………………………………… 29 十.键的选择和校核……………………………………………… 31 十一.减速箱的润滑方式和密封种类的选择………………………32 十二. 箱体的设置………………………………………………… 33 十三. 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35 十四.设计总结………………………………………………………37 十五。参考文献………………………………………………………38
2
一.任务设计书
题目A: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 原始数据:
工作条件:一半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平稳,室内工作,有粉尘(运输带于卷筒及支撑间.包括卷筒轴承的摩擦阻力影响已经在F中考虑)。使用年限:十年,大修期三年。生产批量:十台。生产条件:中等规模机械厂,可加工7~8级齿轮及蜗轮。动力来源:电力,三相交流(380/220)。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5%。设计工作量: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3)2.零件图(1~3)3.设计说明书一份 个人设计数据:
运输带的工作拉力 T(N/m)___4800______ 运输机带速V(m/s) ____1.25_____ 卷筒直径D(mm) ___500______ 已给方案
三.选择电动机
1.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η=η1η2η2η3η4η5
式中:η1为V带的传动效率,取η1=0.96;
3
η2η2为两对滚动轴承的效率,取η2=0.99; η3为一对圆柱齿轮的效率,取η3=0.97; η为弹性柱销联轴器的效率,取η4=0.98; η5为运输滚筒的效率,取η5=0.96。
所以,传动装置的总效率η=0.96*0.99*0.99*0.97*0.98*0.96=0.86 电动机所需要的功率
P=FV/η=4800*1.25/(0.86×1000)=6.97KW 2.卷筒的转速计算
nw=60*1000V/πD=60*1000*1.25/3.14*500=47.7r/min
V带传动的传动比范围为i1[2,4];机械设计第八版142页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比为i2∈[8,10 ];机械设计第八版413页
总传动比的范围为[16,40]; 则电动机的转速范围为[763,1908]; 3.选择电动机的型号:
根据工作条件,选择一般用途的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根据电动机所需的功率,并考虑电动机转速越高,总传动比越大,减速器的尺寸也相应的增大,所以选用Y160M-6型电动机。额定功率7.5KW,满载转速971(r/min),额定转矩2.0(N/m),最大转矩2.0(N/m) 4、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 总传动比ib=n/nw=971/47.7=20.3
4
'
式中:n为电动机满载转速;
n为工作机轴转速。
w取V带的传动比为i1=3,则减速器的传动比i2=ib/3=10.03; 5.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6.计算各轴的转速。
Ⅰ轴:n1=n/i1=971/3=323.6 r/min; Ⅱ轴:n2=ni/6.76=47.7; r/min 卷筒轴:n3=n2=47.7 r/min 7.计算各轴的功率
Ⅰ轴:P1=Pη1=6.970.96=6.5184(KW); Ⅱ轴P2=P1η2η3=6.51840.990.97=6.25(KW);
卷筒轴的输入功率:P3=P2ηη2=6.250.980.99=6.06(KW) 8.计算各轴的转矩
电动机轴的输出转转矩:T1=9550P/n=96606.97/971=68.5 N·m Ⅰ轴的转矩:T2=T1*i1*η1*η2=68.5*3*0.96*0.99=195.3 N·m Ⅱ
轴
的
转
矩
:
T3=T2
i2*η2
η
3=195.36.760.990.97=1267.8N·m
第二部分 传动零件的计算
四.V型带零件设计
1.计算功率: PCAKAP1.37.59.75
1.3;机械设计第八版156页
5
kA--------工作情况系数,查表取值
p--------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2.选择带型 根据P9.75,n=971,可知选择B型;机械设计第八版157页
CA由表8-6和表8-8取主动轮基准直径
dd1140mm
则从动轮的直径为 d420d2
据表8-8,取db2450mm
3.验算带的速度
vddn1601000=
3.14140971601000=7.11m/s
机械设计第八版157页 7.11m/s 25m/s) V带的速度合适
4、确定普通V带的基准长度和传动中心矩
根据0.7(dd1+dd2) 5.计算带所需的基准长度: Ld0= 2a0(dd1dd2)/2(dd2d2d1)/4a210003.14(450140)/2(450140)2/(41000)=2950.6mm 机械设计第八版158页 8-2选带的基准长度Ld=3150mm 6.计算实际中心距a 0= 6 由表 aa0(LdLdo)/2=1000(31502950.6)/2/2=1100mm 机械设计第八版158页 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11 0180(d0d2dd1)57.3/a=163.90 90o 7.确定带的根数Z pZ= 机械设计第八版158页 (pp)kkca00l由n971r/min, dd1140mm,i3查表8-4a和表8-4b 得 p0=1.68,p0=0.31 查表8-5得:k0.955,查表8-2得:kl1.07,则 Z= p (pp)kkca00l =9.75/(1.68+0.31)0.955 1.07=4.794 取Z=5根 8.计算预紧力 F0500pcaVZ(2.5k1)qv2机158页 查表8-3得q=0.18(kg/m) 则F05009.757.115(2.50.9551)0.187.112=230.8N 9.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压轴力 Fp2zF0sin(1/2)25230.8sin81.950=2285.2N 机械设计 第八版158页 五.带轮结构设计 7 带轮的材料采用铸铁 主动轮基准直径d准直径dd2d1140,故采用腹板式(或实心式),从动轮基 450,采用孔板式。 六.齿轮的设计 1.选定齿轮的类型,精度等级,材料以及齿数; (1).按传动方案,选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2).减速器运输机为一般工作机器,工作速度不是太高,所以选用7级精度(GB10095-88); (3).选择材料。由表10-1可选择小齿轮的材料为45Gr(调质),硬度为280HBS,大齿轮的材料为45刚(调质),硬度为240HBS,二者的材料硬度相差为40HBS。 (4).选小齿轮的齿数为24,则大齿轮的齿数为246.76=162.24,取 Z2=163 2按齿面接触强度进行设计 由设计公式进行计算,即 d1t2.323kTt1u1u(ZE2dH) 机械设计第八版203页 选用载荷系数Kt=1.3 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T195.510P51/n195.5106.518/48012.968410N/mm1;机械设计第八版 154 由表10-7选定齿轮的齿宽系数d205页 由表10-6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Z=1.8MPa2 E 8 由图10-21d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Hlim1=600Mpa;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Hlim2=550MPa 3.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N=60n1jLh=60323.61(2436510)=1.710;机械设计第 19八版206页 N99=2.52210/6.76=0.3710 2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K207页 HN1=0., KHN2=0.5;机械设计第八版 4.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得 HK1KHN1lim1SHN2=534 =492.25 H2lim2S机械设计第八版205页 5.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1)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的直径d1t,带入H中较小的值 4d131t2.323KTt1u1u(ZE2dH )=2.3231.312.96841017.766.76(1.8492.25)2 =71mm (1)计算圆周的速度VdV1tn1601000= 3.1471323.6601000=1.20mm/s (2)计算齿宽b 9 bdd1t=171mm=71mm (3)计算齿宽和齿高之比。 模数mdt1tz=2.95 mm =2.252.95=6.63 mm 1齿高h2.25mbh70.36.58t=11 (4)计算载荷系数。 根据V=1.2mm/s;7级精度,可查得动载系数k八版194页 直齿轮 kHv=0.6;机械设计第 KkF=1; A可得使用系数 =1;机械设计第八版193页 用插图法差得7级精度,小齿轮相对支承非对称布置时, kH=1.423; 机械设计第八版196页 bh10.68,kH由 =1.423 可得KAF=1.36 =10.611.423=0.8538 故载荷系数KKKVKHKH 机械设计第八版192页 (5)按实际的载荷的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d1dK1t3K=713t0.85381.3=61.6mm (6)计算模数m。 dmz1= 61.624=2.56; 16.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弯曲强度的计算公式 10 m2KT312z1d(YYFaFSa);机械设计第八版201页 (1)确定公式内各计算数值 1)查表可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大齿轮的弯曲强度极限页 2)查表可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K3)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1.4,由式可得 FN1FE2FE1=500Mpa; =380 Mpa 机械设计第八版209 =0.86, KFN2=0.87; FK1KFN1FE1S= = 0.865001.40.873801.4=307.14 Mpa =236.14 Mpa F2FN2FE2S计算载荷系数K KKAKVKFKF= 10.611.36 =0.816 查取齿形系数。 查得 YFa1 2.65 YFa22.06 机械设计第八版200页 6)查取应力校正系数。 查表可得YSa1 = 1.58 YSa2=1.97 机械设计第八版200页 计算大,小齿轮的F并加以比较。 YYFaSa 11 YFFa1YSa1= 2.651.85307.14=0.0159 =0.0172 1YFFa2YSa2= 2.061.97236.142大齿轮的数值大。 (2)设计计算。 m320.81612.968410124240.0172 =1.84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m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由于齿轮模数m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弯曲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仅与齿轮直径(即模数与齿数的乘积)有关,可取由弯曲强度算得的模数2.3并就近圆整为标准值m=2,按接触强度计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d1=71 mm,算出小齿轮数 dZ1 1m= 2712=31 大齿轮的齿数Z=6.7631=210 这样设计出的齿轮传动,既满足了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又满足了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并做到结构紧凑,避免了浪费 4.几何尺寸的计算 (1)计算分度圆直径 dd1=z=Z1m=mm 22 m=420mm (2)计算中心距 12 da1d22=242mm (3)计算齿轮的宽度 bdd1 mm 七.轴的设计与校核 高速轴的计算。 (1)选择轴的材料 选取45钢,调制处理,参数如下: 硬度为HBS=220 抗拉强度极限σB=650MPa 屈服强度极限σs=360MPa 弯曲疲劳极限σ-1=270MPa 剪切疲劳极限τ-1=155MPa 许用弯应力[σ-1]=60MPa 二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由前面的传动装置的参数可知 p1n1= 323.6 r/min; AO=6.5184(KW);查表可取=115; 机械设计第八版370页表15-3 pdminA3o1n11536.518323.6=31.26mm 1三.轴的机构设计 (1)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如图(轴1),从左到右依次为轴承、轴承端盖、小齿轮1、轴套、 13 轴承、带轮。 (2)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1.轴的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带轮处的直径d1,取d=32 mm,为 了保证轴端挡圈只压在带轮上而不压在端面上,,故Ⅰ段的长度应比带轮的宽度略短一些,取带轮的宽度为50 mm,现取lⅠ=47mm。 带轮的右端采用轴肩定位,轴肩的高度 hh0.07d1~0.1d1,取 =2.5 mm,则dⅢ=37 mm。 轴承端盖的总宽度为20 mm,根据轴承端盖的拆装及便于对轴承添加润滑脂的要求,取盖端的外端面与带轮的左端面间的距离l=30 mm,故取l=50 mm. 2.初步选责滚动轴承。因为轴主要受径向力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不受轴向力的作用,故选用深沟球滚动轴承,由于轴dⅢ=37 mm,故mm.所以 轴承的型号为6208,其尺寸为d40mm,D80mm, dⅢ-ⅣB18=dⅢ-Ⅳ=40mm,lⅢ-Ⅳ= lⅦ-Ⅷ=18mm Ⅴ-Ⅵ3.取做成齿轮处的轴段Ⅴ–Ⅵ的直径d=45mm,lⅤ-Ⅵ=mm 取齿轮距箱体内壁间距离a=10mm, 考虑到箱体的铸造误差, 4.在确定滚动轴承位置时,应距箱体内壁一段距离s, 14 取s=4mm,则 lIVVs+a=4mm+10mm=14mm =48mm Ⅵ-ⅦdⅣ-Ⅴ同理l=s+a=14mm,dⅥ-Ⅶ=43 mm 至此,已经初步确定了各轴段的长度和直径 (3)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 齿轮,带轮和轴的轴向定位均采用平键链接(详细的选择见后面的键的选择过程) (4)确定轴上的倒角和圆角尺寸 参考课本表15-2,取轴端倒角为1×45°,各轴肩处的圆角半径 R=1.2mm 15 (四)计算过程 1.根据轴的结构图作出轴的计算简图,如图,对于6208深沟球 滚轴承的L= La9mm,简支梁的轴的支承跨距: lL= llllⅦ-Ⅷ-2a= 23Ⅲ-ⅣⅣ-ⅤⅤ-ⅥⅥ-Ⅶ18+14++14+18-2 9=120mm L1=47+50+9=106mm,L2=55 mm, L3=65mm 2.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FT1195.3t2d= 22420=916.6N tanFrFntcos333.6N FaFt916.6N 计算支反力 水平方向的ΣM=0,所以 FHN2.110Ft.550 ,FHN2=458.3N FNH1.110Ft.650, FNH1=541.6N 垂直方向的ΣM=0,有 FNV1.110Fr.650, FNV1=197N FNV2.110Fr.550, FNV2=166.8N 计算弯矩 水平面的弯矩 MCHFNH2L458.3653= =297.5Nmm 垂直面弯矩 16 MMCV1FFNV1L21975510840 Nmm CV2NV2L3166.86510840Nmm合成弯矩 MC1=MC2MM2CHMM2CV1=31700Nmm =31700Nmm = 2CH2CV2根据轴的计算简图做出轴的弯矩图和扭矩图,可看出C为危险截面,现将计算出的截面C处的MV、MH及M的值列于下表: 载荷 支反力 弯矩 总弯矩 扭矩 3.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硬度 进行校核时,通常只校核轴上承受最大弯距和扭距的截面(即危险截面C)的强度。根据课本式15-5及上表中的值,并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变应力,取α=0.6,轴的计算应力 caMc2水平面H 垂直面V FFM NH1541.6N 458.3N NmmFHV1197N 166.8N NH2FMHV2H=297.5V1MV210840Nmm M=31700Nmm 1M=31700Nmm 2T=195300Nmm (T)W2 17 = 31.7(0.6195.3)100023d323=13.51QMPa 已由前面查得许用弯应力[σ-1]=60Mpa,因[][4.精确校核轴的疲劳强度 截面A,Ⅱ,Ⅲ,B只受扭矩作用,虽然键槽、轴肩及过渡配合所引起应力集中均将削弱轴的疲劳强度,但由于轴的最小直径是按扭转强度较为宽裕地确定的,所以截面A,Ⅱ,Ⅲ,B均无需校核。 从应力集中对轴的疲劳强度的影响来看,截面和V和VI处的过盈配合引起的应力集中最严重;从受载的情况看,截面C上的应力最大。截面VI的应力集中的影响和截面V的相近,但截面VI不受扭距作用,同时轴径也较大,故可不必作强度校核。截面C上虽然应力最大,但应力集中不大(过盈配合及槽引起的应力集中均在两端),而且这里轴的直径最大,故截面C不必校核。因而只需校核截面V的左侧即可,因为V的右侧是个轴环直径比较大,故可不必校核。 2)截面V左侧 抗弯截面系数:W=0.1d3=0.1×453=9112.5mm3 抗扭截面系数:WT=0.2d3=0.2×453=18225mm3 截面V左侧的弯矩为 M317005532551],故安全。 13256.36 截面V上的扭矩为 T=195300 3 18 截面上的弯曲应力 bMW13256.369112.5=1.45Mpa 截面上的扭转切应力 TT=21.45Mpa W1T轴的材料为45号钢,调质处理,由表可查得B=0 MPa, MPa, 11=155 =275Mpa /过盈配合处的kk/0.8k/的值,由课本附表3-8用插入法求出,并取 /,k=2.18 则k/0.8×2.18=1.744 轴按磨削加工,由课本附图3-4查得表面质量系数故得综合系数值为: k=0.92 = = kk111=2.1810.9211=2.267 k1=1.7440.921=1.831 又由课本§3-1及§3-2得炭钢得特性系数 =0.1~0.2 ,取 =0.1 =0.05~0.1 ,取 =0.05 所以轴在截面V左侧的安全系数为 SS1Ka1M2752.2671.451.8310.155=83.6 =7.68 Ka= m1.83121.45/20.0521.45/2 19 ScaSSS2S283.67.6883.627.6827.652>>S=1.6 (因计算精度较低,材料不够均匀,故选取s=1.6) 故该轴在截面V左侧的强度也是足够的。因无大的瞬时过载及严重的应力循环不对称性,故可略去静强度校核。 八.低速轴的计算 1.轴的材料选取 选取45钢,调制处理,参数如下: 硬度为HBS=220 抗拉强度极限σB=650MPa 屈服强度极限σs=360MPa 弯曲疲劳极限σ-1=270MPa 剪切疲劳极限τ-1=155MPa 许用弯应力[σ-1]=60MPa 2.初步估计轴的最小直径 轴上的转速n2 功率P由以上机械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2部分可知 n =47.7r/min;P=6.25kw 取A=115 22OpdminA3o21156.2547.7n58.4mm 2输出轴的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联轴器处的直径dIII.为了使所选的轴的直径dIII与联轴器的孔径相适应,故需要同时选取联轴器型号。 联轴器的计算转矩Tca KAT2,查表14-1,考虑到转矩变化小,故取 20 KA1.5.则 TcaKAT2=1.51307.2=1906800Nmm按照计算转矩Tca应小于联轴 器公称转矩的条件。查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R2.0,选HL5型弹性套柱销连轴器,半联轴器孔的直径dI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度L13.拟定轴的装配方案 107mm60mm,长度L=142mm,半 。故取dIII=60mm 4. 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1)选取dI=60mm, lI=107mm 。因I-II轴右端需要制出一个 定位轴肩,故取dIII=70mm (2)初选滚动轴承。因轴承只受径向力的作用,,故选用深沟球轴承,参照工作 要求, 由轴知其工作要求并根据dⅡ–Ⅲ=70mm,选取单列圆锥滚子轴承 33015型,由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R2.0查得轴承参数: 轴承直径:d=75mm ; 轴承宽度:B=31mm,D=115mm 所以,dIIIIVdVVI75mm (3)右端滚动轴承采用轴肩进行轴向定位。取33215型轴承 的定位轴肩高度h=2mm,因此,取dVIVII 79mm 21 (4)取做成齿轮处的轴段Ⅳ-Ⅴ的直径dⅣⅤ=85mm; 齿轮的右端与右轴承之间采用套筒定位,齿轮的宽度为 mm,取lVVI62mm (5)轴承端盖的总宽度为20mm。根据轴承端盖的装拆及便于 对轴承添加润滑脂的要求,取端盖的外端面与带轮右端 面间的距离l =30mm, 故取lIIIII=50mm (6)因为低速轴要和高速轴相配合,其两个齿轮应该相重合,所以取lⅢ-Ⅳ=42mm. lⅤ-Ⅵ=32 mm.. (7)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齿轮、带轮与轴的周向定位均采用平键联接(详细选择 过程见后面的键选择)。 (8)确定轴上的圆角和倒角尺寸 参考课本表15-2,取轴端倒角为1×45°,各轴肩处的圆角半径为R=1.2mm 参考课本表15-2,取轴端倒角为1×45°,各轴肩处的圆角半径为R=1.2mm 4.计算过程 22 1.根据轴上的结构图作出轴的计算简图。确定轴承的支点位置大致在轴承宽度中间。 故 L1=157mm L265mm L355mm因此作为简支梁的支点跨距 计算支反力 L2+L3=65mm+55mm=120mm. 221307.21000作用在低速轴上的FtT2==6220N 420d2FrFttan=2263.8N 水平面方向 ΣMB=0, FNH4120Ft65=0 故FNH4=33694N 23 F=0,FNH3 FtFNH6220N3369N2851N 垂直面方向 ΣMB=0, FNV4120Fr650, FrFNV故FNV441226N ΣF=0,FNV32263.8N1226N1037.8N2)计算弯距 水平面弯距 MCHFNH4L3= 336955=185295Nmm 垂直面弯矩 MMCV3FFNV3LL21037.86567457Nmm CV4NV4312265567430Nmm合成弯矩 MC1=MMM2CHMM2CV3=197190Nmm =197190Nmm C2= 2CH2CV4根据轴的计算简图做出轴的弯距图和扭距图。可看出c截面为最危险截面,现将计算出的截面C处的MV、MH及M的值列于下表3: 24 载荷 支反水平面H FNH2851N3369垂直面V FNVFNV1037.8N1226N5.按 弯扭 合成应力校 34力 弯距M 总弯 MFNHH 34185295NmmMMcV3cV467457N.mm67430N.mmM1197190N.mm距 扭距T 轴的硬度 M2197190N.mm T=1307.2 N·m 核 进行校核时,通常只校核轴上承受最大弯距和扭距的截面(即危险截面C)的强度。根据课本式15-5及上表中的值,并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变应力,取α=0.6,轴的计算应力 ca197Mc2(T)W2 )100022= (0.613070.1853 MPa=13.166 MPa 已由前面查得许用弯应力[σ-1]=60MPa,因ca<[σ-1],故安全。 6.精确校核轴的疲劳强度 1)判断危险截面 截面A,Ⅱ,Ⅲ,B只受扭矩作用,虽然键槽、轴肩及过渡配合所引起应力集中均将削弱轴的疲劳强度,但由于轴的最小直径是按扭转强度较为宽裕地确定的,所以截面A,Ⅱ,Ⅲ,B均无需校核。 25 从应力集中对轴的疲劳强度的影响来看,截面和IV和V处的过盈配合引起的应力集中最严重;从受载的情况看,截面C上的应力最大。截面IV的应力集中的影响和截面V的相近,但截面V不受扭距作用,同时轴径也较大,故可不必作强度校核。截面C上虽然应力最大,但应力集中不大(过盈配合及槽引起的应力集中均在两端),而且这里轴的直径最大,故截面C不必校核。因而只需校核截面IV的右侧即可,因为IV的左侧是个轴环直径比较大,故可不必校核。 2)截面IV右侧 抗弯截面系数:W=0.1d3=0.1×853=61412.5mm3 抗扭截面系数:WT=0.2d3=0.2×853=122825mm3 弯矩M及弯曲应力为: M=197190× b= 6532MW= 6530970.05561412.5=100112 N·mm MPa=1.63MPa 截面上的扭矩T11307Nm截面上的扭转切力: T= T1WT= 1307000122825MPa=10.6Mpa 过盈配合处的kk/0.8k//的值,由课本附表3-8用插入法求出,并取 /,k=2.20 则k/0.8×2.20=1.76 轴按磨削加工,由课本附图3-4查得表面质量系数故得综合系数值为: =0.92 26 k= = kk111=2.2010.9210.921=2.29 k1=1.761=1.85 又由课本§3-1及§3-2得炭钢得特性系数 =0.1~0.2 ,取 =0.1 =0.05~0.1 ,取 =0.05 所以轴在截面Ⅵ的右侧的安全系数为 SSKKS2a11m2552.291.0780.10140=103.30 =26.32 am1.855.60/20.055.60/2ScaSS103.3026.32103.302S226.32225.505>S=1.6 (因计算精度较低,材料不够均匀,故选取s=1.6) 故该轴在截面Ⅳ右侧的强度也是足够的。因无大的瞬时过载及严重的应力循环不对称性,故可略去静强度校核。 九.轴承强度的校核 1.高速轴上的轴承校核 按照以上轴的结构设计,初步选用型号32007型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 1)轴承的径向载荷 轴承D RDR2DHR2DV1463.76532.8122 =1557.716N 轴承B RBR2BHR2BV1463.532.8122 27 =1557.716N 求两轴承的计算轴向力Fa1和Fa2 对于32007型轴承,按表13-7,轴承派生轴向力Fd为判断系数,其值由 Fa未知,故先初取eFr,其中e Fa/C0的大小来确定,但现在轴承轴向力 N e=0.4,因此可估算Fd10.4Fr10.41557.716N623.09Fd20.4Fr10.41557.716N623.09N则 Fa1Fd1623.09NFa2Fd2623.09 查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R2.0得32007型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C=70.5KN C0=.5KN。按照表13-5注1),取f014.7,则相对轴向载荷为 f0Fa/C014.7623.09/500,在表中介于0.172~0.345之间,对应的 Y值 e值为0.19~0.22,Y值为1.99~2.30。用 Y=1.99+(2.30-1.99)×(0.345-0.279)/(0.345-0.172)=2.108 故 X=0.4 Y=2.108 3)求当量动载荷P P=f(XFrYFa)=1.2(0.41557.7162.108623.09)N=2323.872Np 4)验算轴承寿命,根据式(13-5) Lh=10/60n(C/P)=[10(/60284)](47800/2323.872)6610/3h=1385462.192h 已知轴承工作寿命为L=10300‘h16=48000h 28 因为 LhLh,故所选轴承满足工作寿命要求。 2.低速轴上的轴承的校核 选用深沟球轴承61812,查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R2.0得基本额定动载荷Cr47.8KN,C032.8KN 轴承的径向力计算: 轴承1 轴承2 因为 Fr1= FF22NH3FF22NV3=1290.32N =1825.35N Fr2= NH4NV4Fr1 Lh=10/60n(C/P)=[10(/6079.78)](47800/1825.53)h6633 =3750347.275h>Lh48000h 所选轴承合适。 十.键的选择和校核 1.选择键的链接和类型 一般8级以上精度的齿轮有定心精度要求。应选用平键联接。由于齿轮不在轴端,故选用圆头普通平键(A型) 根据d=45mm,从表6-1中查得键的截面尺寸为:宽度b=14mm,键高h=9mm,由轮毂宽度并参考键的长度系列,取键长L=70mm 2.校核键连接的强度 键、轴、轮毂的材料都是钢,由表6-2查得许用挤压应力[]=100-120MPa,取其平均值。[]=110MPa. pp键的工作长度l=L-b=70-14=56mm 29 键与轮毂键槽的接触高度k=0.5h=0.5×9=4.5mm 由式(6-1)得, P2T10dKl3292.81104.55645316.37MPa110MPa P故合适。键的类型为键14×70 GB/1096-1979 3.带轮上的键的选择 带轮处键位于轴端,选择 键 C863 GB/T1096-79,查表得公称尺寸b×h=8×7 长度L=63mm, 键材料用45钢,查课本得 许用挤压应力[]=100~120Mpa,取[pp]=110MPa 键的工作长度l=L-b=63-8=55mm k=0.5h=0.5×7=3.5mm。 P2T10dKl3292.8110553.528334.44MPa110MPa 故合适。 P4.大齿轮上的键的选择 选择 键 70×20 GB/T1096-79,查表得公称尺寸b×h=20×12 长度L=70mm, 键材料用45钢,查课本得 许用挤压应力[]=100~120Mpa,取[pp]=110MPa 键的工作长度l=L-b=70-20=50mm k=0.5h=0.5×12=6mm。 P2T10dKl323221065066332.53MPa110MPa P故合适。 30 5.联轴器上的键的选择 键位于轴端,选单圆头平键(C型)b=14mm,h=9mm,L=80mm. 工作长度l=L-B=80-14=66mm,k=0.5h=0.5×9=4.5mm P2T10dKl323221034.5608027.10MPa110MPa P故合适。选择键C80×14 GB/T1096-1979 十一.减速箱的润滑方式和密封种类的选择 1.润滑方式的选择 在减速器中,良好的润滑可以减少相对运动表面间的摩擦﹑磨损和发热,还可起到冷却﹑散热﹑防锈﹑冲洗金属磨粒和降低噪声的作用,从而保证减速器的正常工作及寿命。 齿轮圆周速度: 高速齿轮 V1=πd1n1/(60×1000)=3.14×45×284/(60×1000)=0.669m/s<2m/s 低速齿轮 V2=πd2n2/(60×1000)=3.14×66×79.78/(60×1000)=0.276 m/s<2m/s 由于V均小于2m/s,而且考虑到润滑脂承受的负荷能力较大、粘附性较好、不易流失。所以轴承采用脂润滑,齿轮靠机体油的飞溅润滑。 2.润滑油的选择 由于该减速器是一般齿轮减速器,故选用N200工业齿轮油,轴承选用ZGN-2润滑脂。 3.密封方式的选择 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外伸处,为防止润滑脂外漏及外界的灰尘等造成轴承的磨损或腐蚀,要求设置密封装置。因用脂润滑,所以采用毛毡圈油封,即在轴承盖上开出梯形槽,将毛毡按标准制成环形,放置在梯形槽中以与轴密合接触;或在轴承盖上开缺口放置毡圈油封,然后用另一个零件压在毡圈油封上,以调整毛毡密封效果,它的结构简单。 所以用毡圈油封。 十二.箱体的设置 名称 计算公式 结 果 31 机座壁厚δ 机盖壁厚δ1 机座凸缘壁厚 机盖凸缘壁厚 机座底凸缘壁厚 地脚螺钉直径 δ=0.025a+1≥8 δ1=0.02a+1≥8 b=1.5δ b1=1.5δ1 b2=2.5δ df =0.036a+12=17.904 10mm 8mm 15 mm 12 mm 25mm 20mm 地脚螺钉数目 轴承旁联接螺栓直径 箱盖与箱座联接螺栓直径d2 联接螺栓d2间距 轴承盖螺钉直径 窥视孔螺钉直径 定位销直径 轴承旁凸台半径 a<250,n=4 d1=0.75 df4 df16 mm 12 mm d2=(0.5~0.6) L=150~200 d3=(0.4~0.5) d4=(0.3~0.4) d=(0.7~0.8) R1=C2 ddf160 mm 10 mm 8 mm 10 mm Rf=24mm R1=20mm R2=16mm fd2 轴承盖螺钉分布圆直径 D1= D+2.5d3 (D为轴承孔直径) D11=97mm D12=105mm D13=125mm D21=122mm 32 轴承座凸起部分端面直径 大齿顶圆与箱体内壁距离Δ1 齿轮端面与箱体内壁距离Δ2 df,d1,d2至外机壁距离 D2= D1+2.5d3 D22=130mm D23=150mm Δ1>1.2δ 14 mm Δ2>δ 10 mm C1=1.2d+(5~8) C1f=30mm C11=20mm C12=20mm df,d1,d2至凸台边缘距离 C2 C2f=24mm C21=20mm C22=16mm 机壳上部(下部)凸缘宽度 轴承孔边缘到螺钉d1中心线距离 轴承座凸起部分宽度 吊环螺钉直径 K= C1+ C2 Kf=54mm K1=40mm K2=36mm e=(1~1.2)d1 16mm L1≥C1f+ C2f+(3~5) dq=0.8df 58 mm 16mm 十三.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1.观察孔盖 由于减速器属于中小型,查表确定尺寸如下 33 检查孔尺寸(mm) B L 检查孔盖尺寸(mm) b1 L1 b2 L2 R 孔孔径d4 数n 68 0 2.通气器 设在观察孔盖上以使空气自由溢出,现选通气塞。查表确定尺寸如下: D M20×1.5 3.游标 选游标尺,为稳定油痕位置,采用隔离套。查表确定尺寸如下: d M12 4.油塞 d M18×1.5 34 120 100 1584 5 135 6.5 4 D 30 D1 25.4 S 22 L 28 l 15 a 4 d1 6 d1 4 d2 12 d3 6 h 28 a 10 b 6 c 4 D 20 D1 16 D0 25 L 27 h 15 b 3 D 28 S 21 2 e 24.8 d1 15.H 2 5.吊环螺钉 d 1 dD d2 1 hl h 1 rr 1 a3 da b 2 D2 h1 dM16 4 14 34 32 18 21 36 1 6 3 14 6 12 2.5 42 66.定位销 为保证箱体轴承座的镗制和装配精度,需在箱体分箱面凸缘长度方向两侧各安装一个圆锥定位销。定位销直径d=(0.7~0.8)d2, d2为凸缘上螺栓直径,长度等于分箱面凸缘总厚度。 7.起盖螺钉 为便于开启箱盖,在箱盖侧边凸缘上安装一个起盖螺钉,螺钉螺纹段要高出凸缘厚度,螺钉端部做成圆柱形。 十四.设计总结 作为一名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大三的学生,我觉得能做类似的课程设计是十分有意义,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在已度过的大三的时间里我们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基础课。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仅仅是专业基础课的理论面,如何去锻炼我们的实践面?如何把我们所学到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呢?我想做类似的大作业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数查阅大量的设计手册了。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工程标准,一次次翻阅机械设计手册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是在作设计,但我们不是艺术家。他们可以抛开实际,尽情在幻想的世界里翱翔,我们是工程师,一切都要有据可依.有 理可寻,不切实际的构想永远只能是构想,永远无法升级为设计。 作为一名专业学生掌握一门或几门制图软件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本次大作业要求用 auto CAD制图,因此要想更加有效率的制图,我们必须熟练的掌握它。 虽然过去从未应用过它,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学我发现效率好高,记得大二学CAD时觉得好难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放在使用者的角度,单单是为了学而学,这样效率当然不会高。边学边用这样才会提高效率,这是我作本次课程设计的第二大收获。但是由于水平有限,难免会有错误,还望老师批评指正。 十六:参考资料 1.《机械原理》 孙桓、陈作模、葛文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2.《机械设计》 濮良贵 纪名刚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 3.《机械设计手册》 吴宗泽﹑ 罗圣田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 35 4.《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刘俊龙何在洲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2年 5.《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卢颂峰﹑ 王大康主编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3年 6.《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蔡广新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7.《中国机械设计大典》第六卷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 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