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韵简表
十八韵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一种特定的韵律形式,也称为\"十八仲尼韵\"或\"十八平韵\"。它是指诗句中的韵脚在音调上符合一定的规律。下面是十八韵的简表:
1. 通韵:平声、尾韵相同,如“今”、“参”。 2. 江韵:平声、尾韵相同,如“江”、“长”。 3. 支韵:平声、尾韵相同,如“支”、“知”。 4. 果韵:平声、尾韵相同,如“果”、“陀”。 5. 脂韵:平声、尾韵相同,如“脂”、“之”。 6. 魂韵:平声、尾韵相同,如“魂”、“痕”。 7. 钟韵:平声、尾韵相同,如“钟”、“东”。 8. 需韵:平声、尾韵相同,如“需”、“虚”。 9. 鱼韵:平声、尾韵相同,如“鱼”、“初”。 10. 虞韵:平声、尾韵相同,如“虞”、“居”。 11. 齐韵:平声、尾韵相同,如“齐”、“泥”。 12. 佳韵:仄声、尾韵相同,如“佳”、“花”。 13. 支韵:仄声、尾韵相同,如“支”、“之”。 14. 祭韵:仄声、尾韵相同,如“祭”、“发”。 15. 衣韵:仄声、尾韵相同,如“衣”、“齐”。 16. 昌韵:仄声、尾韵相同,如“昌”、“扬”。 17. 庚韵:仄声、尾韵相同,如“庚”、“陌”。
18. 青韵:仄声、尾韵相同,如“青”、“争”。
以上是十八韵的简表,它们在古代诗词创作中被广泛应用,为古代文人提供了一种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