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四川成都金牛区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
试卷(详解)
一、文化积累
1.
为加粗字选择正确读音填在横线上。浙( zhé zhè)江 富庶(thè shù) 晃( huàng huǎng)眼 率(lǜ shuài)先 苍劲(jìng jìn) 裹挟(xié xiá) 刹(chà shà)那 潜( qián qiǎn)滋暗长 【答案】zhè ; shù ; huǎng ; shuài ; jìng ; xié ; chà ; qián【解析】本题考查字音,重点要求孩子掌握多音字和易错字词的积累。如晃有两个读音,一为摇晃(huàng),一为晃(huǎng)眼。2.读拼音写词语。yǔ zhòu huī huáng kuǎ tā bó ruò( ) ( ) ( ) ( )shēng wàng wèi jù chǔ xù tú mǒ( ) ( ) ( ) ( )【答案】宇宙 ; 辉煌 ; 垮塌 ; 薄弱 ; 声望 ; 畏惧 ; 储蓄 ; 涂抹【解析】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注意拼音的拼读,注意声母和韵母的判断,并且注意书写格式。3.请找出下面词语中的六个错别字,并将改正后的字写在表格的对应位置。①世外桃园 ②不可思异 ③体态轻盈 ④神型兼备 ⑤无以轮比⑥吐故纳新 ⑦尽然有序 ⑧前呼后拥 ⑨猝不及防 ⑩换然一新错别字正确字【答案】园——源异——议/
型——形轮——伦尽——井换——焕【解析】本题考查字形,重点要求学生注意形近字词,进行成语积累,积累成语时要注意成语意思,根据意思区分形近字。4.根据要求写词语。(1)含有“水”字的成语: , 。(2)表示情况紧急的成语: , 。(3)表示学习方法的成语: , 。【答案】(1)青山绿水 ; 水深火热(2)十万火急 ; 间不容发(3)精进不休 ; 悬梁刺股【解析】(1)考查成语积累,平时阅读中要注意积累成语、四字词语等。含“水”的还有落花流水、山清水秀、滴水穿石、大禹治水、背水一战、水泄不通、杯水车薪、滴水不漏等。(2)考查成语积累,平时阅读中要注意积累成语、四字词语等。表示情况紧急的成语还有千钧一发、一触即发、危如累卵、迫在眉睫、火烧眉毛急如星火、危急存亡、箭在弦上、兵临城下、生死存亡、险象环生、危在旦夕、如履薄冰、救火扬沸、朝不保夕、四面楚歌、九死一生、岌岌可危等。(3)考查成语积累,平时阅读中要注意积累成语、四字词语等。表示学习方法的成语还有持之以恒、温故知新、触类旁通等。5.给加粗词语选择正确含义,将序号填在句末括号里。①表示顺承②凑近,靠近③到,从事,开始进入④依照现有情况或趁着当前的便利(1)柔和的晚星一一就位。 (2)没办法,就这么干吧。 (3)少校军官掏出一张纸就着微弱的烛光吃力地阅读起来。 /
(4)在课堂上我们一般就近找同学讨论问题。 【答案】(1)③(2)①(3)④(4)②【解析】(1)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需要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含义。就位是指走到自己的位置上(指人);移到指定的位置(指物)。此处晚星是物,这句话是晚星移到指定的位置,所以选③。我们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判断。(2)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需要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含义。此处就表示没有办法之下的选择,表示顺承,所以选①。我们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判断。(3)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需要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含义。本句意为少校军官掏出一张纸依照现有情况或趁着当前的便利对着微弱的烛光吃力地阅读起来,所以选④。我们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判断。(4)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需要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含义。本句意为在课堂上我们一般找靠近我们的同学讨论问题,所以选②。我们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判断。二、语言运用
6.
按要求写句子。(1)缩句。弯弯曲曲的小道穿过茂密的白桦林。(2)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把句子改为转述句。德官问小男孩:“谁教你这样吹哨子的?”(3)改为双重否定句。今天的活动我们要参加。(4)修改符号修改病句。我估计他这道题肯定做错了。【答案】(1)小道穿过白桦林。(2)德官问小男孩,谁教他这样吹哨子的?(3)今天的活动我们不能不参加。(4)删掉“肯定“,或者:改“估计“为“断定”。【解析】(1)/
本题考查缩句,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需要缩到只剩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谓语-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本句主语是小道,谓语是穿过,宾语是白桦林,连起来就是小道穿过白桦林。(2)本题考查转述句,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具体做法是标点符号的改变: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并改成第三人称的说法;转述句改直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再加上句号,就是从第三人称转化为第一人称。本句改为转述就是“德官问小男孩,谁教他这样吹哨子的?”(3)本题考查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是否定两次,即表示肯定的意思,但必须有否定的意义在里面。双重否定句语气比肯定句更为强烈。起到不容置疑的进一步的肯定。加强了肯定的效果。双重否定句一般分成由两个不连续作用构成和由否定副词加不字构成。本句把“要”改成“不能不”即可。(4)本题考查病句修改,本句自相矛盾,“估计”“肯定”矛盾了,二选一即可。7.重新排列下面几句话,恰当的顺序是 。①这雪房子能够很好地挡住室外-20℃~-30℃的严寒,使室内的温度近于0℃。②雪,不善于传热。③0℃,这在那里已算很暖和,很难得的“温室”了。④在欧洲北部的爱斯基摩人和北极地带的北极人,都常住在用雪堆砌的房子里。【答案】②④①③【解析】本题考查语句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一般是4-6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的试题。②是引出本段写作对象雪,故而应该作为一个总起句排在第一个,接下来应该说具体的雪不善于传热的例子,也就是④,④句结尾说的是房子,下句应该与本句形成衔接开头应与房子有关,所以第三个是①,最后是③。8.研究下表数据,写出研究结论。河南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13188人)满意度人数比非常满意5.3%满意24%基本满意45.6%不满意25.1%/
研究结论:【答案】①河南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达到满意的占74.9%②河南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不满意的占25.1%③大多数居民对食品安全是比较放心的④河南省食品安全工作和城乡居民的要求还有差距。【解析】本题考查图表探究。结合表头我们可知本题讨论的是河南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满意度,表中的前三列都是满意的比例,总共是74.9%,得出结论一;不满意占比25.1%,得出结论二;74.9%超过了50%,得出结论三;还有一部分居民不满意得出结论四。三、阅读理解
9.
胡同中的路 老舍①上次谈到济南的马车,现在该谈洋车。②济南的洋车并没有什么特异的地方。坐在洋车上的味道可确是与众不同。要领略这个味道,顶好先检看济南的道路一番;不然,屈骂了车夫,或诬蔑济南洋车构造 不良,都不足使人心服。③检看道路的时候,请注意,要先看胡同里的。假如这检查的工作是在夜里,请别 忘了拿个灯笼,踏一脚黑泥事小,把脚腕拐折至少也不甚舒服。④胡同中的路,差不多是中间垫石,两旁铺土的土,在一个中国城市里,自然是 黑而细腻,睛日飞扬,阴雨和泥的,没什么奇怪。提起那些石块,只好说一言难尽吧。 假如你是个地质学家,你不难想到:这些石是否古代地层变动之时,整批的由地下翻上 来,直至今日,始终原封没动;不然,怎能那样不平呢?但是,你若是个考古学家,当然 张开大嘴哈哈笑,济南真会保存古物哇!看,看哪一块石头没有多少年的历史!社会 上一切都变了,只有你们这群老石还在这儿着济南的风水!⑤浪漫派的文人也一定喜爱这些石路,因为块块石头带着慷慨不平的气味,且满 有幽默。假如第一块屈了你的脚尖,第二块便会咬住你的脚后跟。左脚不幸被石洼囚 住,留神吧,右脚会紧跟着滑溜出多远,早有一块中间隆起,棱而膩滑地等着你呢。这 样,左右前后,处处是埋伏,有变化;假如那位浪漫派写家走过一程,要是幸而不晕过 去,一定会得到不少写传奇的启示。⑥无论是谁,请不要穿新鞋。鞋坚固呢,脚必磨破。脚结实呢,鞋上必来个窟窿。 二者必居其一。那些小脚姑娘太太们,怎能不一步一跌,真使人糊涂而惊异!⑦在这种路上坐汽车,咱没这经验,不能说是舒服与否。只看见过汽车中的人们, 接二连三地往前蹿,颇似练习三级跳远。推小车子也没有经验,只能理想到:假如我去 推一回,我敢保险,不是我——多半是我——就是小车子,一定有一个碎了的。/
⑧洋车,咱坐过。从一上车说吧。车夫拿起“把”来,也许是往前走,也许是往后 退,那全凭石头叫他怎样他便得怎样。济南的车夫是没有自由意志的。石头有时一高兴,也许叫左轮活动,而把右轮抓住不放;这样,满有把坐车的翻到下面去,而叫车坐一 会儿人的希望。⑨坐车的姿势也请留心研究一番。你要是充正气君子,挺着脖子正着身,好啦:为 维持脖子的挺立,下车以后,你不变成歪脖儿柳就算万幸。你越往直里挺,它们越左右 地筛摇;济南的石路专爱挺脖子,显正气的人们!反之,你要是缩着脖子,懈松着 劲儿,请要留神,车子忽高忽低之际,你也许有鬼神暗佑还在车上,也许全摇出车外, 脸与道旁黑土相吻。从经验中看,最好的办法是不挺不缩,带着弹性。像百米决赛预 备好,专候声时的态度,最为相宜。一点不松懈,一点不忽略,随高就高,随低就低, 车左亦左,车右亦右,车起须如据鞍而立,车落应如鲤鱼入水。这样,虽然麻烦一些,可 是实在安全,而且练习惯了,以后可以不晕船。⑩末了,人们都说济南洋车的价钱太贵,动不动就是两三毛钱。但是,假如你自己 去在这种石路上拉车,给你五块大洋,你干得了干不了?(1)认真读文,补充下面的提纲。第一部分(①——③): 。第二部分(④—— ):胡同中的路 、 、 的特点。第三部分( —⑩):通过写在胡同的路上行走和坐车、推车的体验,侧面写出 胡同的路的特点。(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坐在洋车上的味道可确是与众不同。味道: 提起那些石块,只好说一言难尽吧。一言难尽: (3)细读文章④——⑩自然段,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济南胡同中的路上的石块非常不平就好像是古代地层变动之时,整批的由地 下翻上来,直至今日,始终没有人再去平整过。2.“假如第一块屈了你的脚尖第二块便会咬住你的脚后跟。用了拟人的修辞手 法,写出了胡同中的路上石块的不平整和坚硬。3.文章说不要穿新鞋在胡同中的路上走,是因为前文说了会踏一脚黑泥。4.文章⑦自然段说在这种路上坐汽车“颇似练习三级跳远“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5.“济南的车夫是没有自由意志的”这句话幽默地写出了济南的车夫在胡同石路 上拉车的不容易。(4)这篇文章的语言非常幽默,很多地方老舍先生都有言外意。请仿照例子,联系 上下文,写出下面句子的言外意。/
例句:但是,你若是个考古学家,当然张开大嘴哈哈笑,济南真会保存古物哇! 字面意思:济南胡同路上的石块都是古物。言外意思:济南胡同中的路长期没有人维护管理,一直没有变化。仿句:车夫拿起“把”来,也许是往前走,也许是往后退,那全凭石头叫他怎样他便 得怎样。 字面意思:车夫拉车必须听石头的指挥。言外意思: 【答案】(1)谈在济南坐洋车而引出胡同中的路 ; 多石块 ; 不平整 ; 无维护(2)味道本意指事物的气味、滋味,这里指坐在洋车上的滋味不好受,感觉很难熬。 ; 本意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这里指路上的石块使路凹凸不平,非常难走,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3)✓✓×✓✓(4)车夫拉车时的前进后退不能凭自己的想法,而会受到路面石头颠簸的影响。【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故事主要情节的能力。在文中找出相应的位置,用关键词根据文章进行梳理。(2)本题考查字词的含义,先梳理字词的本义,再梳理引申义,注意答题格式。本题考查字词的含义,先梳理字词的本义,再梳理引申义,注意答题格式。(3)1 :本题考查判断题,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每句话的对错。本句符合文章第四段的内容,所以是正确的。2 :本题考查判断题,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每句话的对错。“咬”体现出本剧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石块的不平整和坚硬。3 :本题考查判断题,不要穿新鞋这个建议是符合文章内容的,但不是因为会踏一脚黑泥,而是会被石块磨。4 :本题考查判断题,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每句话的对错。本句把坐汽车比作练习三级跳远,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5 :本题考查判断题,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每句话的对错。本句符合文章第八段的内容,“全凭石头叫他怎样他便得怎样”,所以是正确的。(4)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仿照示例写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根据字面义和文章内容作答即可。10.已死的母熊猎人入山,以击母熊。中要害,端坐不倒,近视①之,熊死,足抱巨石,石下溪中有小熊三,戏于水。②所以死而不倒者,正恐石落伤其子也。猎人感动,③遂终身不复猎。/
老狼护崽猎人入山,欲以击母狼。面露衰容,屈膝下跪。大疑,近視之,身旁有幼子,嗷嗷待哺。所以曲身下跪者,护子也。猎人沉思良久,响,狼死。首尾就烹学士周豫家,④尝烹鳝。见有躬身向上,以首尾⑤就烹者。讶而剖之,腹中累累有⑥子。物类之甘心忍痛,而护惜其子如此。【注释】①之:指母熊。②所以:之所以……是因为。③遂:于是。④尝:有一次。⑤就烹:沾着油锅⑥子:指鳝鱼的卵。(1)结合注释,读懂三则短文,再从原文中提取关键词,补充完成下面表格。故事《已死的母熊》《老狼护崽》《首尾就烹》母爱的姿势 原因 结局 (2)《已死的母熊》和《老狼护崽》有着不同的结局,你喜欢哪个结局?为什么?(3)当我们为文章中的动物母亲感动时,我们仍然很难做到“不杀生”,这不是矛盾的吗?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答案】(1)端坐不倒,足抱巨石 ; 恐石落伤其子 ; 猎人感动,遂终身不复猎 ; 屈膝下跪 ;身旁有幼子护子 ; 响,狼死 ; 躬身向上,以首尾就烹 ; 腹中累累有子(2)我喜欢《已死的母熊》。原因:①猎人被母熊的母爱情深打动。说明人都是很善良的;②喜欢这样善良、大团圆的结局。或者我喜欢《老狼护崽》。原因:①猎人终究是靠打猎为生的,不打猎,猎人无法生存;②这样的结局符合真实的情况。(3)①我们在为动物感动时,我们很难做到“不杀生”并不矛盾。②人不杀生不符合自然界食物链的规律。③我们在为动物感动时,更多应该联想到我们自己的母亲,她们也像动物母亲一样用各种方法保护、呵护着我们,读到这样的文章,我们应该感恩母亲。【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故事主要情节的能力,在文中找出相应的位置,用关键词根据文章进行梳理。(2)开放题型,需要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理解两篇文章的具体内容,结合文章内容和中心主旨进行分析,理由与之匹配且言之有据即可得分。(3)开发题型,需要我们结合生活实际作答,生活中我们的确无法避免杀生,但与这些文章并不矛盾,先亮明观点,再阐述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四、习作
11.又考试了,一学期过得真快!在这几个月里,学校举行了很多活动,你都参加了吗?在学习上有烦恼也有快乐吧?和同学朋友在一起有甜蜜也有泪水吧?和家人有共度的快乐,也有矛盾和冲突吧?请选择其中让你记忆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题目自拟。【答案】略【解析】作文指导(自命题作文)1.选好事例2.唤醒感动注意事项:1.言之有理,事情的叙述要具体,抒发真实情感。2.叙事要完整,记叙文的“六要素”。3.避免平铺直叙,语言表达生动,围绕中心抒情,写出内心的感受。4.以生活情景为主。范文:令我深思的一件事 去年盛夏,我和妈妈、弟弟兴高采烈地来到德克士炸鸡店,今天的日子很特别,是我的生日。服务员为我点唱了生日快乐这首歌,还送了我们两把小扇子,然后我们一饱口福。就餐中间,服务小姐组织用餐的小朋友到门口围成圈儿做游戏。做完游戏她拿来一把印章准备送给小朋友留作纪念。大家都安静地等着。谁知在旁边观看的大人们等不及了,一拥而上。不管是衣冠楚楚的男子汉,还是打扮入时的摩登女郎都不顾一切地往前挤着,高高踮着脚类,胳膊伸得长长的,生怕拿不到。我看见一个小伙子,他身材魁梧身体健壮,仗着身高体壮抢到了两枚印章,招呼他的孩子道:“乖儿子,爸爸给你拿了两个!”在争抢的队伍中,女士也不甘示弱。有一位带着金首饰,背着真皮包包的时髦女士,也像长臂猿一样伸着胳膊抢印章,但没抢到。只见她顿时面红耳赤,绷起了脸:“为什么不给我们家孩子一个。”之类的话,仅仅几分钟,30多个印章便被一抢而空,本该得到礼物的孩子只能望“章”兴叹!看着眼前的一幕,我想了很多,这些大人其实都是为了自已家的孩子而去抢印章,表面上看是爱孩子的表现,但不知他们想了没有,他们这种行为与平时嘴上对孩子讲的“不要自私,要学孔融让梨”、“要举止文明、礼貌,”是自相予盾的。孩子看到了/
家长们的所作所为,还怎么可能听得进那些说教呢?许多人都说独生子女太自私,根源在哪儿呢?是不是跟那些唯恐孩子吃亏的家长有很大关系呢?如果孩子们长大后都是这样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是什么样的呢?发生在我身边的这件小事,难道不值得深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