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考试(全面)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考试(全面)

来源:保捱科技网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考试(全面)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面关于神经系统组成和神经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C.神经细胞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D.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2、地球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关注生物的栖息地、关注生物圈就是关注人类自已的生存。下列有关生物圈、栖息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上层

D.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 3、绿豆粥是夏季消暑解渴的佳品。从结构层次上看,其原料绿豆属于植物体的 ( ) A.细胞

B.器官

C.组织

D.系统

4、如图是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4的调节,在7上形成视觉 B.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4过度变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C.结构9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

D.结构10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5、小敏同学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 A.物像不清晰——调节光圈 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C.视野较暗——用平面镜反光

D.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6、用显微镜观察下列生物材料,能在细胞内看到叶绿体的是( ) A.成熟的西红柿果肉细胞 B.人的肌肉细胞 C.洋葱根尖细胞

D.菠菜的叶肉细胞

7、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蚯蚓能疏松土壤 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 C.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

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8、下列哪种植物一般没有蒸腾作用?( ) A.苔藓植物

B.藻类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9、用豌豆做遗传学实验时,豌豆花未开放前即进行套袋处理,依然可以结出豌豆,说明豌豆花的类型和传粉方式分别为( ) A.单性花 自花传粉 B.单性花 异花传粉 C.两性花 自花传粉

D.两性花 异花传粉

10、呼吸道不具有的功能是( ) A.温暖气体

B.湿润气体

C.清洁气体

D.交换气体

11、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B.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 C.增加降水,调节气候

D.提供人类需要的各种能量

12、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分别滴加的液体和它们染色共用的液体依次是( )

A.碘液、清水、清水 B.生理盐水、清水、碘液 C.清水、生理盐水、碘液

D.碘液、生理盐水、碘液

/ 6

1 13、经过肺循环后,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 A.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营养物质增多,尿素减少

D.营养物质减少,无机盐增多

14、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无关的结构特点是( ) A.小肠长约5-6米

B.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C.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15、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 )提供的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16、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和 D.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17、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下列对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道有骨和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 B.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在阻挡灰尘、细菌时形成痰 C.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遮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D.鼻腔黏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 18、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19、将手握成拳,你可以在手背上找到俗称“青筋”的血管。这些血管不具备的特点是( )

A.管壁的内面有瓣膜 B.管壁较薄、弹性小

C.管内血液由近心端流向远心端

D.管内流动的血液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 20、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唾液

B.胆汁

C.胃液

D.胰液

21、蘑菇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有“植物肉”的美誉.下列有关蘑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蘑菇是多细胞真菌,繁殖后代 B.蘑菇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蘑菇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 D.蘑菇地上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2、馒头是我们的主食,其中的淀粉等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人体内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 ) A.胃液、胆汁、胰液 B.唾液、肠液、胰液 C.胆汁、肠液、胰液 D.唾液、胃液、肠液

23、人的生命开始于( )

A.受精卵 B.胎儿出生 C.卵细胞和精子 D.胚胎发育

24、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圈的( )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25、游泳时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吸气时,在水压作用下肋间肌和膈肌( )

A.收缩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B.舒张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C.舒张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D.收缩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2 / 6

1、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

2、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___。

3、从开花到形成果实,种子的过程中必须经过传粉和____________两个重要过程。 4、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分不开的。 5、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进化高等的特征是,蕨类植物具有真正的_________ 和___________组织。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下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图_______, 属于动物细胞的是图________,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填文字)

(2)甲图中结构E名称是__________,它是进行_________的场所。 (3)切西瓜时流出的汁液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观察发现,只在甲细胞质中含有液泡和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该细胞是植物细胞。

(5)将图示甲、乙两种细胞放入蒸馏水中,甲细胞不会涨破,是因为甲具有保护支持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和________,动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

2、下图是人体心脏及血液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心脏主要由______构成,因此它能自动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至全身。人体血液循环是单向的,在A、C和B、D之间有______,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2)D为_____,它的壁在心脏四个腔中是最厚的。心脏收缩时,血液从D出发进入E_____,流经全身后回到A,这条循环路线叫_____。另一条循环路线是_____。这两条途径同时进行,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

(3)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此时膈肌处于______(选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4)b表示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当血液由①→②的方向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

血管网到达F_____时,血液中氧气含量______。

(5)进入人体的氧气最终在细胞的_____结构中被利用,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下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血管③中流的血液是________,血管④中流的血液是_____________。 (2)图中①和②l之间的瓣膜叫做________,⑥和③之间的瓣膜叫做__________。 (3)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其中肺循环的起点是[ ]______________,

3 / 6

终点是[ ]______________。

(4)在血液循环过程中,⑦和⑧的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处于________(结合或分离)状态,原因是这条循环途径在_______________处进行了气体交换。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微生物是食物的主要原因,寻找防止食物的简单方法,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新鲜的澄清的肉汤等量的放入如图甲乙两试管中,然后将两支试管的肉汤煮沸,放置在温暖的环境中,7天后观察到乙试管中的肉汤依然澄清,甲试管中的肉汤变质发臭,根据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乙玻璃管弯曲的目的是下列哪一项?____

A.防止空气进入 B.防止微生物进入 C.保持温度不变 D.防止肉汤蒸发

(2)将甲乙两试管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 (3)将甲乙两试管必须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中是为了什么?___________ (4)根据7天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______ (5)写出一种保存熟食的方法.____________.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的多套相同的实验装置,以探究光照强度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实验时,每套装置置于不同的光照强度下,分别记录单位时间内红墨水滴左、右移动距离,并将实验结果绘制成了图2曲线(此实验不考虑温度等因素对小室内气体体积等的影响)。请分析回答:

(1)图1装置中的营养液应含有多种______以满足幼苗生长发育所需。将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中,红墨水滴向左移动,说明此时幼苗的生命活动消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照条件下,装置中的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制造的有机物通过______运输到根部。

(3)图2中,在b点光照强度下,红墨水滴不移动的原因是该光照强度下________________。

(4)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内实现的能量转换是______。图2中,在c点光照强度

下,氧气产生的速度为______毫米(用单位时间内红墨水移动的距离表示)。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阅读材料,请回答问题。

如果你生活在乡村,催你晨起的公鸡,夕照中牧归的牛羊,守护你平安之夜的爱犬,都曾经是你童年的朋友;放眼远眺,杨柳青青,麦浪滚滚,桃花含笑,杏花飘香,是你熟悉的景色;春水澄碧,游鱼嬉戏,梁上双燕,春来秋去,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蛙鸣声声,流萤点点,伴你进入仲夏夜之梦。

(1)材料中提到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生物有:____________。 (2)对文中的生物分类:

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6

(3)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接近时,雄蛙不再鸣叫,这说明蛙能对外界刺激作出________。

(4)小牛、小羊长成老牛、大羊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文中所有生物的两项共同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日常生活中,区别文中提到的生物和非生物需要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6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C 3、B 4、A 5、D 6、D 7、A 8、B 9、C 10、D 11、D 12、B 13、B 14、B 15、A 16、C 17、B 18、D 19、C 20、B 21、C 22、B 23、A 24、A

25、D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小肠 2、成熟区 3、受精

4、 生长 5、根 输导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甲乙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光合作用液泡叶绿体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线粒体

2、心肌(肌肉) 瓣膜(房室瓣) 左心室 主动脉 体循环 肺循环收缩 肺静脉 升高(增加) 线粒体

3、 动脉血 静脉血 房室瓣 动脉瓣 ②右心室 ⑤左心房 分离 身体各部毛细血管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B 将肉汤中的微生物(细菌)杀死 控制单一变量 是空气中的微生物使肉汤变质发臭 放置在冰箱

2、无机盐 氧气 绿叶 筛管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光能转换成化学能 m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公鸡、牛、羊、犬、杨树、柳树、小麦、桃树、杏树、鱼、燕、蛙、萤火虫 夕照、水 杨树、柳树、小麦、桃树、杏树 公鸡、牛、羊、犬、鱼、燕、蛙、萤火虫 反应 生物能生长 都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等 观察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