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2节 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列举古生物化石证据,找出生物进化规律。
2.观察不同地质年代的动物,能说出生物的进化历程。 3.形成生物不断进化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1.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 2.地球上各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三、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原始生命是简单的。原始生命又是怎样发展为复杂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的?――通过生物进化 与原始生命起源一样,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是极其漫长的过程。现在地球上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经过漫长的历程逐渐进化形成的。科学家是如何了解进化的历程的?科学家又是怎样知道地球是曾经生活过什么类型的生物?生物化石可以作为研究地球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材料,通过化石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学生活动 倾听、思考 教学反思 二、化石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指导学生看书并提问 1.什么是化石?——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 2.化石是如何形成的?——生物化石的形成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原有的特点,所以被用来研究古代生物,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证明某种生物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 阅读教材、思 考、讨论 1.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我们得知原始地球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学生思考 三、化石记录的生是没有生命的, 物进化趋势 过程。 思考,回答 我们知道了生物进化的贴图,根据“地三、简介地球上的2.根据对化石的研究,由低等到高等,由质年代和生物进生命史——生物进总趋势——由简单到复杂,化的历程 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过程。 展示始祖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概述 总结:始祖鸟的特征既像古代的爬行动物,又像现代的鸟类,说明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 地球上现存的生物都是进化的结果,对现存生物亲缘关系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追溯生物进化的过程。事实上,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对许多科学领域,如地质学、遗传学、胚胎学等的研究基础上的,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方法就是比较法。 从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到现在的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经历了那些进化的环节呢? 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请同学们仔细的阅读教材中的内容,注意每段文字当中描述的动、植物和当时所处的环境年代有什么相适应的地方。 根据“地质年代和生物进化历程表”把画的简笔画贴在相适应的地质年代当中。 1.前寒武纪时期(始于约35亿年前):原核单细胞→真核多细胞 2.古生代时期(约始于5.44亿年前): 化历程表”把画的简笔画贴在相适应的地质年代当中。 植物:(真核)藻类→裸蕨类→蕨类 动物: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有翅的昆虫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3.中生代时期(始于2.45亿年前): 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繁盛,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 4.新生代时期(始于60万年前):被子植物和哺乳类、鸟类占优势 说明:约400~600万年前,灵长类动物的讨论、回答 总结 一支进化成人类。 思考、讨论、作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证据及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历程即地球上的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以及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所生活的环境等内容。总结一句话:生物进化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地球演化史和整个自然界的发展史。 答 【板书设计】
第2节 生物的进化(第1课时)
一、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
1.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 2.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 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晚近的地层中。
二、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的生命史
1.前寒武纪时期(始于约35亿年前):原核单细胞→真核多细胞 2.古生代时期(约始于5.44亿年前): 植物:(真核)藻类→裸蕨类→蕨类。
动物: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有翅的昆虫 3.中生代时期(始于2.45亿年前):
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繁盛,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
4.新生代时期(始于60万年前):被子植物和哺乳类、鸟类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