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3课时
来源:保捱科技网
《古诗二首》 第一周 供稿人: 许世杰 第一课时 一.导学目标(可操作,可检测) 1.认识《村居》中的生字,会写《村居》中的生字。 2.理解《村居》。 二.教材前后联系(知识点的联系) 让学生学习生字,理解诗意。 三.导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 四.教具、学具、课件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预设 一、引读启智: 1、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学生结合实际自由说)。 2、教师简要介绍作者高鼎,以及风筝的来历。 二、初读感悟: 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注意读准下列字音:“长”是多音字,在诗中读zhang,出示会写的字诗、村、童的笔画结构及书写时注意事项,组词、造句等。 2、对古诗多读几遍,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告诉学生读懂古诗的方法,边读边指导。 三、精读理解: 1、理解前二句诗。 (1)边读、边看书中插图边想,这两句诗大致写什么意思。 (2)你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提示学生根据所查字义来分析)充分想象。 (3)结合讨论,具体理解字词。 (4)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出示古诗,学生答出后,再显示答案,最后,完整地展示古诗及注释,有助于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2、仿照上面两句的学习方法,读讲后两句。 四、品读体会: 1、自读全诗,说说诗的意思。2、指名读。 3、指导朗读:启发谈话:多美的春光啊!我们应带着什么感情朗读这首诗呢? 授课人员结合本班学生课前二次备课增删内容 (1)确定读诗情感(赞美、喜爱) (2)自己试读 (3)和同学交流 (4)指名读,读读评评。 (五)拓展延伸: 古诗中,描写春天景色还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古诗?说一说大家自学一下,如《春夜喜雨》《咏柳》。走进传统文化,猜谜语。 第二课时 一.导学目标(可操作,可检测) 1.认识《咏柳》中的生字,会写《咏柳》中的生字。 2.理解《咏柳》。 二.教材前后联系(知识点的联系) 让学生学习生字,理解诗意。 三.导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 四.教具、学具、课件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预设 授课人员结合本班学生课前二次备课增删内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就是苏醒,就是温暖,就是繁荣,就是希望。春的花的世界,是鸟的天堂,是诗的故乡。春天如此美好,有许多诗人都用优美的诗句赞美春天的美丽,可爱。你能背诵几首和春天有关的诗吗?(指名背)今天,我们要学的第一首古诗也是描写春天景物的诗。 二、朗读引入课文,了解作者 1、教师范读古诗《咏柳》。 2、解题。咏,用诗词的形式描述。这里是歌颂、赞美的意思。同学们观察过春天的柳树吗?师出示图片,生观察。 3、介绍作者。《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他少年时期就以文辞尤佳而出名,晚年与李白交友,善酒后作诗文。 三、自读自学,师生交流 1、出示自学要求: a、借助拼音读这首诗,把诗读通顺,把字音读准,有能力的同学读出诗的节奏来。 b、认读生字,不理解的字词要多读读,想想是什么是意思。 c、边读边思考:这首诗主要讲的是什么。 2、交流汇报。 a、出示生字,认读生字。(咏、柳、碧、妆、条、垂、裁、剪) b、学生练习读诗,教师抽查并示范朗读节奏。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学习理解重点词语。 碧玉:绿色的玉。这里用来比喻嫩绿的柳树枝叶。 妆:打扮。 一树:满树。“一”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 绦:用丝编成的带子。 细叶:柳树新萌发出的又细又嫩的叶子。 裁:裁剪。 似:好像。 四、学习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 1、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 2、全诗中,哪些句子写的是作者看到的实景呢?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读一读,再回答)。 前两行是作者看到的。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写表现了整棵柳树的颜色、形状及树上的柳条之多,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 3、诗的后两行写的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抽人读完后回答) 写的是作者的想象。这样写使我们感受到柳树的美和它生命力强的样子,同时诗人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了对春天的赞美,表达出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4、有感情的朗读全诗(注意把握节奏,停顿,读出诗的韵律)。 (四)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描写春天的一处景物(如校园、果园、油菜田等),表达自己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 (五)课堂检测 背诵古诗并默写 第三课时 一.导学目标(可操作,可检测) 会做本课练习题 二.教材前后联系(知识点的联系) 会做本课练习题 三、导学重、难点 会做本课练习题 四.教具、学具、课件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预设 授课人员结合本班学生课前二次备课增删内容 1.选择正确的读音。 堤(tí dī ) 莺(yīnɡ yīn) 拂(fú fu) 醉(zìu zuì) 柳(liǔ niǔ) 2.选一选。 (1)“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纸鸢”的意思是( ) A.蝴蝶 B.燕子 C.风筝 (2)“东风”指的是( ) A.春风 B.东边刮来的风 C. 吹向东边的风 (3)“拂堤杨柳醉春烟”中的“春烟”指( ) A.春天的烟雾 B.春天的水汽 C.做饭燃起的烟 3.填一填,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 放学归来早,忙趁 放纸鸢 。这一句是写. 的生动情景。诗句的意思是 4.看拼音写词语。 bì lǜ huà zhuānɡ jiǎn dāo ( ) ( ) ( ) 2.解释下列词语或诗句。 妆: 一树: 绦: 裁: 似: 万条: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填空。 (1)这是一首________诗,通过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的________。 (2)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________的,整首诗通过________,进而________, 讴歌春的________。 (3)贺知章字________,晚年自号________,________族,________朝人,少 时就以诗文知名。 6.背诵课文两首诗,做下面题目。 (1)比一比,再组词。 碧( ) 垂( ) 裁( ) 似( ) 诗( ) 村( ) 壁( ) 睡( ) 栽( ) 以( ) 待( ) 树( ) (2)填空。 这两首诗都是写 季节的景物,第一首诗既写了景物,还写了 ,表现了儿童的 ;第二首诗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诗人把“二月春风”比作剪刀,赞美了春天伟大的创造力。( ) ?《村居》中“醉”是说诗人喝醉了酒看到的景象。( ) ?这两首古诗的作者都是唐代诗人。( ) (四)拓展延伸: 自由做本课练习题 (五)课堂检测 默写诗意 板书设计: 咏柳 碧玉 妆 高 谁裁出? 丝绦 垂 万 二月春似剪刀!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