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影响铸轧板形的主要因素及其表现形式

影响铸轧板形的主要因素及其表现形式

来源:保捱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oo7年№3 铝 镁 通 讯 ・ 35 ・ 影响铸轧板形的主要因素及其表现形式 金雯辉 (郑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450051) 擅 要:用实际铝铸}陇形测量数据分析了工艺、工蓉等方面所引起的板形缺陷及其表象,提出了预防此类缺陷的措 施。 关键词:中凸度;热辊形;预紧力;冷却强度 铝及铝合金铸轧板形作为铸轧坯料的一个重要 质量指标,其好坏直接影响到最终成品质量。合格 使驱动侧原始辊缝比操作侧原始辊缝小0.02~ 0.03mm。 的铸轧板形应为其厚度自中间到两边逐渐变薄,呈 一1.2中凸度过小 抛物线形。国家标准规定,铸轧带材任一横断面 铸轧板中凸度小时,板形会是平板;当其中凸度 的中凸度应控制在0~1%,同板差应不大于厚度的 过小时,板形则呈“M”形或“V”形。其实测数据如 表1(7.0mm×1060mm,1060合金)。由表1可以 0.6%①。但实际生产中,因工艺或工装原因,板形 会产生中凸度、同板差不合适或出现板中间某点突 看出,C列和J列坯料较A、E、I列厚,使整个板形呈 “M”形。 变现象,导致后道工序出现两边(单边)波浪、中间浪 及某点出现周期性波浪。总体来说,影响铸轧板形 主要有两大因素:工艺和工装,其又可以细分为轧辊 凸度、辊径、辊缝、生产合金的种类及其宽度等。工 艺条件对铸轧板形的影响主要9表现在中凸度和同 此类缺陷的明显特征是铸轧板中凸度小,甚至 为负凸度,在后道工序(冷轧)中如果道次分配或弯 辊使用不当,极易形成两列浪。引起“M”形板的主 要原因是原始辊凸度、热凸度和辊挠度不匹配造成 的。一切增大轧制压力的因素皆能消除或减轻此类 板差上,造成中凸度过大或过小或锲形板。下面逐 一详述: 缺陷。具体来说:减小原始辊凸度、降低轧制速度、 设置合理的铸嘴内腔、提高前箱液面高度、增大铸轧 区长度或生产宽板及强度高的合金板能够消除此类 板形缺陷。 表1 A B C D E F J 1 工艺因素 影响铸轧板形的主要工艺条件包括:铸轧区长 度、轧制速度、浇铸温度、前箱液面高度、铸嘴内分流 块的分布方式、轧辊原始凸度、合金种类及其规格 等。 1.1锲形板 单位:mm H I 1 7.11 7.13 7.14 7.13 7.12 7.13 7.14 7.13 7.12 2 7.11 7.13 7.15 7.14 7.14 7.14 7.15 7.14 7.13 3 7.10 7.11 7.12 7.11 7.12 7.11 7.12 7.11 7.12 ● 板形呈“匕二]”形。主要原因是两边的热辊缝 差异过大造成的,调节一边的辊缝至合适的板形即 可。 4 7.11 7.13 7.14 7.12 7.12 7.14 7.13 7.12 7.11 5 7.09 7.10 7.11 7.11 7.11 7.11 7.11 7.11 7.10 6 7.08 7.09 7.12 7.09 7.09 7.10 7.11 7.10 7.09 7 7.07 7.09 7.10 7.09 7.09 7.11 7.11 7.10 7.09 8 7.11 7.11 7.12 7.11 7.10 7.1O 7.11 7.10 7.10 根据生产经验,采取一端输入与流出的铸轧辊, 铸轧辊辊面两端存在温度差。循环水的进、出口端 频繁进行着冷热水的交换,而另一端则保持基本均 衡的温度,相应的铸轧板坯料厚度稍厚。且进、出口 端的辊面温度比另一端的略低,造成铸轧时辊面膨 胀不一样,热凸度不同,铸轧铝坯料出现同板差,严 重时呈楔形。因此调节铸轧辊原始辊缝时,一般应 9 7.12 7.12 7.13 7.12 7.11 7.11 7.12 7.11 7.10 10 7.11 7.11 7.13 7.12 7.12 7.12 7.13 7.12 7.11 注:A~1分别为铸轧板坯料厚度横向的均分点,1~10分别为铸轧 辊一周对应的铸轧板坯料厚度鳅向的均分点。(下同)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6・ 铝 镁 通 讯 2007年№3 2 工装因素 A B C 表3 D E F J 单位:rtlIrt H I 2.1轴承引起的单边(双边)纵向板差大 铸轧生产中,铸轧辊轴承承受着巨大压力,在长 1 7.02 7.02 7.03 7.o4 7.04 7.04 7.03 7.03 7.01 2 7.04 7.04 7.05 7.07 7.07 7.06 7.04 7.03 7.03 时间作用下,某个(某些)轴承可能发生破裂,导致该 处的铸轧板厚度突然变化。典型数据如表2:由表2 3 7.02 7.02 7.03 7.04 7.04 7.03 7.02 7.01 7.01 4 7.04 7.05 7.06 7.06 7.06 7.05 7.04 7.04 7.04 5 6.94 6.94 6.95 6.96 6.96 6.94 6.94 6.94 6.92 6 6.93 6.93 6.94 6.95 6.95 6.94 6.93 6.92 6.91 7 6.96 6.96 6.97 6.97 6.97 6.96 6.95 6.94 6.94 看出,I2处铸轧板厚度出现突变,其和I1的差值达 0.08mm。该板形在后道工序中I列出现周期性波 浪,换轴承后,该缺陷消失。此类缺陷的特征是:铸 8 6.98 6.98 6.99 7.00 7.01 7.01 6.99 6.98 6.97 9 7.01 7.01 7.02 7.03 7.04 7.04 7.03 7.01 7.00 10 7.03 7.03 7.04 7.04 7.05 7.04 7.03 7.02 7.02 轧板一侧厚度出现突然跳动,而另一侧铸轧板厚度 几乎不变(两侧不是同时变化),跳动侧轴承常伴 有异响。 表2 A B C D E F J 2.3冷却不均造成的某点突跳 单位:mm H I 铸轧辊由辊套和辊芯两部分通过过盈组成,铸轧 辊的冷却循环供水方式为一端输入与流出。辊芯表 面布满横向和周向沟槽,辊芯中心钻有冷却水输入 孔,在中心孔上钻有一排排小孔,沿轧辊横截面直径 方向对称分布,并与辊套、辊芯间的沟槽相通。沟槽 内通过一定压力的冷却水,以冷却轧辊。如果沟槽结 垢或被堵塞,造成此处温度上升,该处轧辊的热凸度 1 7.09 7.12 7.13 7.14 7.15 7.15 7.14 7.13 7.12 2 7.07 7.07 7.09 7.10 7.10 7.09 7.08 7.07 7.04 3 7.08 7.09 7.09 7.10 7.10 7.09 7.06 7.04 7.03 4 7.O5 7.05 7.06 7.07 7.07 7.06 7.05 7.03 7.00 5 7.06 7.08 7.09 7.09 7.09 7.08 7.07 7.05 7.02 6 7.05 7.07 7.08 7.08 7.08 7.07 7.05 7.03 7.01 7 7.05 7.07 7.08 7.09 7.09 7.09 7.08 7.07 7.06 增大,导致该处铸轧板变薄,变薄处为一固定位置,不 以铸车L板宽度而改变,一般多出现在传动侧。如表 4:在该表中,A6、B6两点为突变点。此类缺陷在冷轧 8 7.08 7.09 7.10 7.11 7.12 7.11 7.11 7.10 7.09 9 7.06 7.09 7.12 7.13 7.14 7.14 7.14 7.13 7.12 10 7.05 7.08 7.11 7.12 7.13 7.14 7.13 7.13 7.12 轧制中,突变处会引起波浪,其周期为一铸轧辊周长。 ’表4 A B C D E F J 2.2压力引起的单边(双边)纵向板差大 在预紧力铸轧机中,高压系统会给轧辊一个预 压力以保持辊缝不变,该预压力有一上限和下限值, 当高压缸压力低于下限值时,高压泵启动重新补充 压力至上限值。如果高压系统出现泄漏等问题时, 单位:rtlIrt H I 1 7.08 7.10 7.12 7.13 7.14 7.13 7.12 7.11 7.08 2 7.08 7.10 7.11 7.13 7.14 7.14 7.11 7.09 7.07 3 7.06 7.07 7.09 7.12 7.12 7.12 7.11 7.11 7.07 4 7.08 7.11 7.11 7.12 7.14 7.13 7.112 7.11 7.07 5 7.07 7.10 7.10 7.10 7.11 7.13 7.13 7.10 7.07 6 7.02 7.03 7.07 7.09 7.11 7.11 7.10 7.08 7.05 7 7.04 7.10 7.11 7.12 7.12 7.12 7.12 7.11 7.07 8 7.06 7.07 7.11 7.13 7.14 7.13 7.12 7.11 7.08 9 7.07 7.07 7.09 7.12 7.15 7.14 7.11 7.10 7.08 10 7.07 7.11 7.12 7.13 7.14 7.14 7.12 7.10 7.09 会导致高压泵频繁启动。其导致的结果是: ①如果传动侧和操作侧高压缸由同一高压泵驱 动时,当高压缸压力在上限和下限之间跳动时,两侧 铸轧板会同时变薄或变厚,其间差值能达到 0.13mm。因后道工序(冷轧)轧制时,铸轧板主要 是纵向延伸,此缺陷对冷轧的影响不太明显,甚至表 现不出来。 ②如果传动侧和操作侧高压缸由不同高压泵驱 动,当一侧压力变化而导致该侧铸轧板厚度变化时, 另一侧铸轧板厚度几乎不受影响,从而导致铸轧板出 现两边“扭”现象,即同板差交替变化。如果中凸度能 保证不出现梯形板时,此缺陷表现不明显;反之,如果 中凸度小至出现了梯形板,在后道工序则会出现两边 3 结束语 3.1工装和工艺因素皆能影响铸轧板形。工艺因 素主要影响中凸度的大小,没有周期性;工装的影响 一般有周期性,突变性。 3.2根据生产的合金及其宽度对不同的辊径研磨 相应的凸度,配以合适的工艺参数得到理想的板形。 3.3为防止辊芯结垢或堵塞,应对冷却水过滤和软 交替边部波浪。其典型数据如表3(两侧高压缸由同 一高压泵驱动):第4和第5行出现突然跳动(厚差 化;定期巡检设备,发现异常(高压泵频繁启动、轴承 有响声等)要及时处理,以保证得到合适的板形。 达0.12mm),但后道工序并未反应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