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利用博物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保捱科技网
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 中小学教育利用博物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黄永兰 (重庆城市管理学院重庆404100) 但对【摘摹】誉育零博物馆主要功能之一,而中小学教育又是博物馆教育的重中之重,学界对于博物馆与学校教育已有不i. 研-穷.r1 ̄, .于我国中小学在利用博物馆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育效果没有系统深入的分析,难以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 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使博物馆真正成为青少年课堂教育的必要补充和校外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建立博物馆 法.实现博物,奄丈以重庆地区部分博物馆为例,分析中小学利用博物馆教育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如何加强馆校交流互动, 与中小学艮性互动机制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博物馆中小学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目前,虽然国家对中小学教育投入很多,但应试教育没有 从根本上改变过来,这与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要不相符合。 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有责任有义务发挥积极的作用,为 中小学教育服务。然而关于中小学校如何看待博物馆教育,如 何对博物馆资源加以利用,如何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互利共赢的 合作关系还有待深入探讨。 一、我国中小学教育利用博物馆的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对博物馆的利用不充分。具体包括我 国中小学利用博物馆教育的人数较少、利用形式欠丰富、有针 对性的教育活动较少、利用博物馆教育的效果不佳等。 首先,利用博物馆教育的中小学学生人数较少。据不完全 统计,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3.7亿,大中小学加上各类 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合计有2亿人,几乎占全国总人口的 1/7。青少年历来是博物馆、纪念馆的主要观众群体和教育对象, 学生观众占博物馆年观众量的25%一4O%,然而博物馆接待的 以学校、班级为单位参观博物馆的学生人数比例较低。以重庆 三峡博物馆为例,实行免费开放之后,博物馆年均接待观众量 约为160万,其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观众占观众 匕例的15%, 约为24万人,但博物馆接待的学校团体参观次数仅为13次, 接待学生观众仅1万人次。足以说明,我国中小学校利用博物 馆教育严重不足,学校与博物馆的合作亟待提高。 中小学利用博物馆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我国中小学利用博 物馆教育的主要方式为到博物馆参观,另外还有一些学校会组 织学生到博物馆上课,但总的来说,中小学利用博物馆教育的 形式还有所欠缺。大多数学校还停留在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的 层面,没有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为中小 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博物馆开展的活动也很少 与中小学学校教育的国家课程标准密切结合,缺乏相应的主题 和精心设计的教育活动。 中小学校利用博物馆教育的效果有待提高。随着博物馆免 费开放制度的实施和学校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部分 中小学校认识到博物馆是及其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是对孩子 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应加以利用,但实际教育效果不佳。 有的学校虽然组织了参观博物馆活动,也只是看展览、听讲解 走马观花之后却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没用充分利用博物馆的 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难以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 二、我国中小学利用博物馆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校对博物馆教育的认识不足。由于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 较晚,学校基础教育改革才刚刚起步,学校对博物馆教育职能 的认识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学校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的情况 下,偏重于“封闭式”的校内教育和课本知识的灌输,考分高 于一切的评判标准使很多学校尚未把博物馆视为重要的教育机 构,有的学校以“学生功课紧”、“教学任务重”为由拒绝让学 生到博物馆接受教育,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参观博物馆的质量。 学校与博物馆的交流、合作不深入。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博 物馆,把为学校提供服务作为专项工作来完成,博物馆与学校 的交流也由专门的办公室来负责。而我们的博物馆能真正做到 与学校教育良好结合的少之又少,这一方面与认识缺乏、人员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5-0041.02 配置有关。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一些学校和博物馆之 间还是缺乏必要的联系和互动,许多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 基地”工作只是简单流于形式,存在博物馆追求人数、学校追 求宣传效应与任务完成、学生追求放松的重形式轻效果的现象。 教师对博物馆知识比较贫乏,影响对博物馆利用效果。能 否有效地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拓展学生成长体验空间,关键在 教师。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博物馆教育方面的最大差异是我 们的教师尚未成为博物馆教育的主要力量。只有当广大教师对 博物馆教育有了兴趣,掌握了利用博物馆的技能与方法,能够 得心应手地利用博物馆的资源,文化资源才能真正地转化为教 育资源。而现实的情况是,教师们忙碌的工作状态会使他们在 利用博物馆时多出许多任务,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 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们普遍缺乏进行博物 馆资源利用的知识技能方面的有效指导,使得教师利用博物馆 资源对学生进行精神引领的底蕴不足。 三、解决的思路 博物馆要面向教育g,-4 ̄好自身宣传工作。青少年是博物馆 最主要、最基本的观众群体,在应试教育机制下,考分高于一 切的评判标准压得学生难以抬头,而素质教育则要求做的德智 体美劳诸方面的全面发展,这就使被誉为第二课堂的博物馆有 了更多用武之地。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推行素质教育是博物 馆发展的绝好机遇。面对机遇,博物馆应首先面向教育界做好 自身的宣传工作。博物馆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报 刊、杂志等传播媒体,尤其是在教育界有影响的媒体上,广泛 深入地宣传博物馆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优势,让相关教育部门 认识到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配合学校成功 地开展素质教育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辅助作用。 加强馆 的交流与互动。博物馆与学校的联合,要三管齐 下。首先要依靠主导。相关部门应进一步重视博物馆的资 源和阵地作用,特别是把利用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纳入中小学 生教育体系方面的长效机制,引导建立有效的馆校联系制度, 实行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使博物馆真正成为青 少年课堂教育的必要补充和校外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次,博物 馆自身要抓住有利时机,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强强联合。具体 可通过共建教育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学校教学实践基 地等。第三,学校和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参与博物 馆组织的相关活动,将有关课程教学放在博物馆开展等列入教 学计划,使学校和博物馆、师生和博物馆之间,形成良好的_互 动关系。 重视教师的博物馆教育作用。首先,教师自己对博物馆要 有兴趣,要有被博物馆丰富资源“滋养”的经验,这是有效利 用博物馆资源的动力。第二,教师要对不同主题的博物馆进行 研究,形成一定的知识储备,因为在博物馆里,孩子们会提出 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拥有广博的知识,这样才能给 孩子深入浅出的解答。第三,教师要善于运用博物馆资源对学 生进行精神引领,要在特定的环境中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求、 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创造的向往。上海博物馆在教师方面的做法 值得其他博物馆借鉴。(下转45页) 学法教法研究l 41 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 拉杆编号 l拌 2群 3撑 4 模的关键,完全依靠操作者的经验,有可能获得合适的锁模力, 拉杆有效长度L(mm) l530 1530 1530 1530 也有可能使锁模力不足或过度,后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拉杆直径d(mm) 90 90 90 90 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将可解决此问题,具体的操作过程如 、.... f第1次 0.47 0.39 0.39 0.47 F: 翌 l第2次 0.48 0.40 O_39 0.47 1、确定模腔的投影面积和注射压力并计算分模力; l第3次 0.48 0.40 0.40 0.48 2、取安全系数为1.2,确定需要的锁模力(锁模力:分模 …… 1 平均 0.477 0.397 0.393 0.473 力×1.2): 说明:拉杆编号中,1样为前侧下拉杆,2撑为前侧上拉杆, 3、根据拉杆的数量确定单根拉杆的拉力F(F=锁模力/ 3撑为后侧上拉杆,钟为后侧下拉杆 拉杆数量); 测量时百分表的安装位置如下图所示。 4、根据拉杆拉力F、拉杆直径d以及拉杆材料的弹性模 量E,计算拉杆所需产生的应变量e _ 帮糠懿 5、根据拉杆的有效长度L和所需应变量£,计算达到所 需锁模力时拉杆的伸长量△L △L=£・L 6、安装百分表,调模,使拉杆的伸长量达到计算所得的 数值。 测量百分表安装位置图 上述调模过程虽然有比较复杂的计算过程,但可保证注塑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查得结构钢的弹性模量E=206Gpa 机能够产生“合适”的锁模力,对于生产过程的安全是有实际 根据实测数据计算拉杆平均伸长量△L,和以及计算各 意义的 。 根拉杆的内拉力及应变量如下表 实际上,上述方法可集成于注塑机的设计阶段,即在拉杆 上安装应变传感器,根据应变传感器直接测量拉杆的应变,再 经过控制电脑获得所需的结果。 七、结论 从而获得注塑机的实际锁模力为: 锁模力是注塑机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锁模力不足或者过 F=408.4+339.9+336.5+404.9=1489.7(KN) l52(吨) 大都将产生严重的后果。合理调模以获得“合适”的锁模力是 从上述数据可见,计算所得数据与标定数据是非常接近的, 生产准备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提出的锁模力的验算测量方法, 最大拉力(前侧下拉杆)与最小拉力(后侧上拉杆)相差7.4吨, 简便实用,不需要特别的专用量夹工具,仅需一把钢卷尺和一 说明拉杆内力并不均衡,而测量头板与工板的平行度在机器许 个百分表,这些工具在工厂条件下都易于获得,计算数据能够 可的范围内,造成各拉杆内力不均衡的原因可能是模具安装不 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对于保证安全正常生产过程有一定的实 对中心或模县两端面不平行引起的。 际意义。 六、本测量方法的应用 若在注塑机的设计过程中即考虑采用本方法,在拉杆的适 塑料制品的生产,其生产准备阶段的调模是关键因素之一。 当位置安装拉杆应变传感器,将计算参数直接固定于电脑中, 通常的做法是:①将模具的前后部分夹紧并固定在头版上;② 则可简化手工计算量,提高效率,达到保证安全生产的目的。 选择低压、慢速、手动操作移动二板向前,直至机铰完全伸直; ③启动调模机构,缓睫移动二板并使其与模具接触;④启动开 参考文献: 模动作打开二板;⑤再次启动调模机构,使锁模机构向前移动 【1]陈金伟.注塑机锁模力测量新技术.《工程塑料应 “适当”的距离;⑥锁模并将模具后半部分固定在二板上,完 用》.2010年第2期 成调模动作。 [2]李德群.《现代塑料注射成型的原理、方法与应用》.上 这里的第五步,使锁模机构向前移动“适当”的距离是调 海交大出版社 (上接41页)四、结论 [2]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笔者以为只要安全措施得力,积极主动地争取家长以及有 2001血 关单位的配合,借助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利时机,学校、教 [3】宋伯胤.博物馆与学校教育一一兼论博物馆专业的学 师还可以通过努力做些实事的。换句话说,我们要发挥主动性, 制与课程(一)『J].丈博,1986(2) 积极创造条件在博物馆这个大舞台上“有所为”,而不应消极 [4]邹慧玲.论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J】.南昌高专 观望“无所为”。就中学生学习压力大,无法到馆学习的情况, 学报,2001(2) 博物馆可考虑“走进学校”,将博物馆文化积极主动地送入校 [5]李志红.博物馆、纪念馆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 园学子心中,为青少年观看展览提供更大的便利 另外,实物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7月第21卷第4期 的展览会更受学生欢迎,由于博物馆内的实物都比较贵重,有 [6孙雪冬.博物馆教育和学校教育互动的思考[6]J].博物馆 些还不易搬动,在实物遴选上考虑学生能否产生兴趣,又有考 研究,2006(2) 虑到实物的安全。就安全问题来看,博物馆可以考虑增设校车, [7]钱霞.博物馆与中学生素质教育初探[N].信息与探索, 安排专人负责学生的接送工作,这既解决了学校到馆参观学校 2010年6月 的交通问题也保证了中小学生的安全。同时,学校积极配合博 [8】雍玲玲.博物馆日:今年关注青少年移动博物馆进校 物馆的行动,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带队,既保证了学生的参 园 1.中国文物报,2006.05(4) 观秩序也能很好地规避安全风险。 [9]韩兵,洪港.开发与利用博物馆的青少年社会教育资 源[J]_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1) 参考文献: [1】付振伦.博物馆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学法教法研究I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