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一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9·仁寿模拟) 根据提示写出古诗文名句。 (1) 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2) 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 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 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5) 青春年少的我们要以读书为乐,勤奋学习,虽不去在意物质的追求,却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正如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
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2. (10分) (2017八下·西安月考)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以下小题。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
3. (14分) (2017八上·翁牛特旗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沉鳞竞跃________
第 1 页 共 8 页
②月色入户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②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 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B . 实是欲界/之仙都 C . 盖/竹柏影也 D . 念/无与为乐者
(4) 面对美景,两篇文章的作者各发出怎样的感慨?情感有何相同之处? 4. (12分) (2017九上·宁江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唐太宗论弓矢
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璃日:“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 , 乃日‘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日:‘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 , 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⑤ , 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③弓工:造弓的工匠。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朕问其故________ ②数延见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3) 从这段选文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怎样一位君主?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
5.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寻人启事
①读寻人启事的时候,女孩正坐在长椅上,浓浓的树荫牢牢笼罩着椅子,这就像母爱,寒冷而郁闷,女孩无言。 ②用女孩的逻辑讲,母亲不疼她,母亲除了爱好挣钱之外,最大的偏爱就是她、苛求她。必须、不准、、是女孩给母亲的定义,并作为对母亲的代称。
第 2 页 共 8 页
③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家,女孩蓄谋已久了。女孩在留下这样一张纸条后,终于把计划变成现实:“妈,我走了,按您的意思去把铁变成钢。别找我,我会活得很好。别忘了,我很漂亮。”
④读这留言,女孩感到报复的快意。 令女孩满意的是,母亲第二天就调动了 A 市的新闻媒体,为女孩登了寻人启事:吴小雪,女,16岁,身高1.6米,瓜子脸,肤白,大眼睛,身穿浅红色连衣裙……有知其下落者,请与×××联系,联系电话:×××,定重谢。这要花很多钱的,能让母亲花不必要的钱,女孩心里高兴。
⑤你永远找不到我。女孩甩头向火车站走去。在 B 市,女孩卖报、做工。只有在离家的时候才能品味出家的温暖。
⑥半个月后,母亲把寻人启事散发到了 B 市,这次的寻人启事颇有一些检讨书的味道:女儿,回来吧,妈不再…不再…。女孩开始惭愧,可不能就这么投降,女孩摇摇头、咬咬牙又去了 C 市。
⑦每天晚上抱着寻人启事的报纸入眠,已经成了离家后女孩的一种习惯。在 C 市的两个月里,没有新的寻人启事,女孩感到失落和不安。
⑧后来,女孩终于在《 C 市日报》上找到了一篇与自己有关的文字,但不是寻人启事,而是一则生日祝福:“女儿,生日快乐!”短短的几个字让女孩失眠了。 给母亲打电话,女孩第一次拨通了那个自己私下默念过百遍、千遍的号码。“此用户寻女未归,请留言。”挂上电话,女孩已泪流满面。
⑨合同期总算结束了,女孩风尘仆仆赶回 A 市,她颤抖着按响了门铃,开门却是个陌生人。原来,为了筹资找女儿,几天前,母亲将房子卖掉,去了南方。
⑩第二天,报纸上多了一则启事: 寻母,速归。 (1)
结合全文,说说女孩为什么觉得母爱是“寒冷而郁闷”的? (2)
第⑥段“女孩开始惭愧,可不能就这么投降,女孩摇摇头、咬咬牙又去了 C 市。”请你分析这句话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
划线处的三处 “寻人启事”经过A、B、C三个市,地点不同,内容也不相同,请你分析母亲内心分别有什么变化?
答
:
第
一
处:
第
二
处:
第 3 页 共 8 页
第三处:祝福、关爱 (4)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女孩与母亲终于见面了,如果你是女孩,你会对母亲说什么? 6. (22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在贝聿铭的心中留有极其深刻的印象。有人曾问他:“贝老,您相信风水吗?”“建筑师都相信风水的,不是迷信的风水,风水有好几种,比如说我们建筑要摆房子,要背山傍水,这也是风水。我觉得风水我们应该相信的,可是风水要是弄得太过分一点,那就变成迷信了,这个我反对。”他这样坦诚地亮明个人的观点。苏州庭园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尤其是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成的格局,以及光影美学的运用,在他数十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都有轨迹可寻,而坐落在北京香山公园内新建的香山饭店,更是他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精心之作。
1978年,他谢绝了一个在故宫附近设计高楼的邀请,而选择了远离市区的香山饭店。他提出,应严格控制北京古城区的建筑高度,以保持从故宫向外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后,他作风一贯认真、细致,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因此,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
与过去设计的那些摩天大厦相比,香山饭店的规模并不算大,但是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某些建筑高出10倍。”他还说:“我们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当然,光寻历史的根还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从香山饭店的设计,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1)
文中两个加粗的“风水”含义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个“风水”:________ 第二个“风水”:________ (2)
贝聿铭设计“香山饭店”从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中汲取了哪些营养? (3)
“他作风一贯认真、细致……”中“一贯”为什么不能去掉?请你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概括贝聿铭设计“香山饭店”时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
第 4 页 共 8 页
“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5)
赏析句子“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
7. (11分) 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读书可以使你狭窄的视野变得开阔,可以使你肤浅的思想变得深邃,可以使你平淡的人生变得精彩。在“全民阅读”的书香氛围中,九年级(4)班要举办以“与好书同行,塑精彩人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 【享读书妙趣】主持人要求每名同学选择一部自己最喜欢的书,请结合内容任选角度谈一谈这本书给你带来的乐趣。
(2) 【荐读书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要学思结合,讲究方法。请你代表所在小组同学为大家推荐一种读书方法并简要解释。(学思结合法除外)
(3) 【写读书箴言】
①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写下了精彩的读书名言,请你根据平时积累,任选一则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标明作者。
②各小组要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对此次活动的感悟,已经写出了上联,请你为其补出下联。 上联: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 下联:________。
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8. (5分) 下面有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道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题一:作为一名学生,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考试。考试,她让我们既恨又爱,她让我们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与喜怒哀乐,她还关系到我们的前途与命运……对于考试,我们有着太多太多的情感需要倾诉,有着太多太多的话语需要诉说。当然,考试不只在学校、在课堂。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又要经历多少次考试、考验?在考试里,我们是否能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请以“考试”为话题,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二:请以“爱在细微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第 5 页 共 8 页
参
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1-1、1-2、1-3、1-4、
1-5、
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2-1
、
2-2、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
3-1、3-2、3-3、 3-4
、
4-1、4-2、4-3、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
5-1、
第 6 页 共 8 页
5-2、
5-3、5-4、
6-1、6-2、6-3
、
6-4、6-5、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
7-1
、
7-2、
7-3、
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第 7 页 共 8 页
8-1、
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