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TD-LTE室内外协同覆盖方案探讨

TD-LTE室内外协同覆盖方案探讨

来源:保捱科技网
T D—LT E室内外协同覆盖方案探讨 曾哲君 宋永胜 广东省通信产'-kN.务有限公司咨询设计分公司 【摘要】 文章先通过介绍TD—LTE室内外协同覆盖概念以及策略,探讨7TD.LTE室内外协同覆盖方 案的可行性。再以实际工程案例论证了网络室内外协同优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相 应的优化思路和内容作为参考。 【关键词】TD—LTE 室内外协同覆盖频率组网 切换机制 1引言 201 2年是TD—LTE发展的关键年,中国移动将 与优化、室内建设与优化、宏基站建设与优化、微蜂 窝建设与优化等都是孤立不正确的。 在全国开展TD-LTE扩大规模试验网建设任务。由于 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LTE商用网络,在TD— 此外,由于城市的发展传播环境也时时变化,对 这些要灵活地进行应变。例如: (1)室内建筑物旁新增基站时,建筑物周围的信 LTE室内覆盖方面也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这种形 势下,研究如何协调室内外站点的信号、平衡室内外 覆盖,使网络性能更加优化的问题,对提高TD—LTE 号混杂度会增加; (2)室内建筑物旁的基站搬迁时,室内分布系统 的覆盖半径扩大会流失到建筑物外对道路造成影响; (3)室内建筑物旁增加或拆迁建筑物时,外部引 入的信号的变化会影响室内信号覆盖; (4)室外场景为高大密集的CBD商业楼宇时,室 网络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TD-LTE 系统室内外站点协同覆盖应把握的关键问题,并给出 室内外站点协同优化的策略。 2 TD.LTE室内外协同覆盖概念 从目前的组网方式来看,宏蜂窝、微蜂窝、射频 拉远站建设不是一成不变的,无论在室外还是室内都 外高层基站信号在区域底层将无法达到预期的覆盖效 果,甚至可能会出现盲区或弱覆盖区,直接影响4G网 络的高速数据业务使用。 综合以上考虑,于是提出了“室内外协同覆盖” 存在各种站型的混合组网,因此片面地区分室外建设 的概念,其具有以下优点: (1)覆盖方式相互补充、相互配合; 收稿日期:2012~()4~16 (2)最佳的资源利用率; (3)解决一些单一方法无法逾越的覆盖障碍。 责任编辑:袁婷y1.1anting@nlbcom.Crl 22 f 罢 3 TD—LTE室内外协同覆盖策略 3.1频率组网策略 目前,TD—LTE的可用频段有F频、D频和E频三 个频段,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TD—LTE频谱占用情况表 频段 占用频段 特点 拟用 场合 传播损耗、穿透损耗相 F频段 与TD—SCDMA共用 对较小,与现有TD—S 室外 1880MHz~1915MHz频段 共站下覆盖较好,可节 省投资和降低建设难度 传播损耗、穿透损耗相 D频段 采用2.6GHz频段 对较大,与TD—S共站 室外 (2580MHz~2620MHz) 不能连续覆盖,需要增 加站址密度 E频段 与TD—SCDMA共用 室内 2320MHz~2370MHz频段 移动通信网络室内外频率组网方案主要有四种类 型,如图1所示: 口室内电梯 口室内楼层 室外 豳儿一圈髓 图1 室内外频率组网示意图 全同频组网和低层同频高层异频组网方案属于同 频组网的范畴;而全异频组网和一层同频全楼异频组 网方案则属于异频组网的范畴。结合4G室内覆盖环境 特点可知,各种方案分别有其应用场所。 (1)全同频组网方案 全同频组网最大的优点是提供了良好的平滑过渡 性能,但是受室外信号影响大,容易导致室内覆盖系 统实际能支持的最大路损大为减少,从而降低了信号 源的实际覆盖能力。该方案适合应用于建筑物穿透损 耗较大、无线环境较为封闭的室内环境,如地铁、地 下车库等 (2)低层同频高层异频组网方案 低层同频高层异频组网吸取同频组网的优点, 高层采用异频提供良好的覆盖和容量。但在实际应用 中,受电梯工程布线的,电梯和高层将发生大量 的异频硬切换,对用户主观感受影响较大。同时,需 要仔细平衡同频覆盖能力所能达到的楼层,增加共用 改造难度,工程上很难快速实现多系统共用。 做好室内外信号之间的平衡对同频组网提出了很 高的要求,因此异频组网成为解决室内外信号之间干 扰和泄漏的一种良好方案。室内外异频组网可采用以 下两种方案: (3)全异频组网方案 相比全同频组网方案而言,全异频组网方案能够 很好地解决室内外信号的干扰和泄漏,快速共用2G系 统有效分担室络负荷。全同频组网方案必须规划 好室内外出入口,如正门口、车库等区域的硬切换。 (4)一层同频全楼异频组网方案 一层同频全楼异频组网方案则拥有了全异频组网 方案的全部优点。为了消除室外信号在室内的影响, 特别在一层单独引入一个低价小功率信号源产生的同 频小区信号,用户由室外到室内时,经由该同频小区 盲切到室内异频小区,可提供良好的切换区域控制。 频率组网建议如下: 室内外同异频组网共同存在:在进行TD—LTE室 内外覆盖建设时,采用哪种组网方案,需要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实际网络中,比较合理的 情况是既有同频方案,又有异频方案。如果干扰可以 控制,则建议采用宏蜂窝频点,即同频方式;如果干 扰难以控制,则可考虑采用异频方式。 “干扰可以控制”建议值为10dB:在室内,室内 覆盖系统比室外基站的导频功率强10dB,使得室内的 用户可以抵抗较大的信号波动而驻留在室内小区中。 针对室外信号在室内波动小的区域,可以适当放宽要 求,建议不能低于5dB。 严格控制室内外信号相互的影响:室外信号入侵 容易对室内靠窗区域形成浅层信号强覆盖,因此应特 别注意室外小区对室内的越区信号干扰。同时,室内 信号通过建筑物的窗户等低损耗的区域泄漏到室外, 秒塞 藩 2201 82年第1期 I  3需特别控制室内信号避免泄漏到外围的道路上去。 区,在出入口处形成室内和室外这两个频点的信号覆 盖,当用户进入室内时,软切人室内同频小区,并硬 切入室内异频小区;当用户出室内时,触发压缩模 式,从室内异频小区过渡到室外小区; 2)实际应用中,可充分利用RRU对多载频的灵 活支持,即将覆盖出入口的RRu配置成双载频,这 3.2切换机制策略 从切换机制上看,TD—LTE由于取消了RNC节 点,使用了扁平化的网络架构,因此LTE只有硬切 换。结合室内外频率组网分析可知:硬切换在室内覆 盖和室络相对,邻区配置工作量小,对室外 网络拓扑冲击小。异频硬切换成功率较软切换低,受 信号波动影响大,如切换时机控制不好容易导致切换 失败进而导致掉话,影响用户感受。 从切换发生的区域来看,室内外的切换区域主要 集中在以下区域: 样,在不改变室内频点下小区组网拓扑,又严格控制 了另一频点的信号覆盖区域,有效地解决了大厅中空 场景下的室内外切换问题。 4 TD.LTE室内外覆盖案例分析 南方某省会城市高校区地理上是一个岛屿,交通 有桥梁、隧道、地铁与外界连通,环境上主要是各大 高校、人群为教师和学生,由于高校区特殊的地理和 用户情况,产生了特殊的TD-LTE网络覆盖场景以及 网络需要考虑的覆盖重点、难点。 针对高校区的TD—LTE全岛覆盖方案,可以采用 (1)室内外正门出入口; (2)室内外车库出入口; (3)室内电梯内外; (4)室内平层多小区之间; (5)室内靠窗区域; (6)室内中空区域多小区之间。 针对TD—LTE的切换机制及切换区域设置建议如 下: 室内外协同覆盖的整体布局,从地理位置上把高校区 当成一个与外界相对的整体,使用室外宏基站、 (1)应避免靠窗区域成为切换区。 (2)室内外出入口需要设置合理的切换区。 室内分布系统以及室外小型分布系统三种手段,提供 全方位立体的室内外协同覆盖解决方案,通过基站和 1)切换带原则上要求放在P] ̄b3m一5m处人流量 较少的地区; 分布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深度覆盖。 4.I频率组网方案 室内外基站协同覆盖示意图如图2所示: 2)当大堂门外为人流量较大的街道时,室内外切 换带放在楼内大厅内,避免有人从门口穿过时产生不 必要的切换; 3)当大堂门紧邻马路时,严禁 将切换带设计在楼外的马路上; 4)进出车库的切换区设计在车 库出入口外。 (3)针对室外信号穿透覆盖室 内信号很强,特别是在大厅中空的 场景中,当室内外采用异频组网方 案时,建议引入过渡小区,以保证 切换成功率,避免室外小区到室内 时发生电梯硬切换。 1)过渡小区的设置:针对出 入口,增加引入和室外同频点的小 图2 室内外基站协同覆盖示意图 24 f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