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鸭常见疾病诊断

鸭常见疾病诊断

来源:保捱科技网
肉鸭常见的病毒病有: 鸭病毒性肝炎、鸭瘟;

常见的细菌病有: 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支原体病; 寄生虫病多见于球虫病。

1. 鸭病毒性肝炎:由鸭肝炎病毒引起,多见于3周以下的雏鸭发病。

① 表现:突然发病,无任何病症死亡,几小时后涉及全群,精神委靡、缩头.垂 翅、闭眼:运动失调,倒地旋转,角弓反张:少数病鸭腹泻,排黄白色或灰绿色 稀便,病重者爪呈紫红色。 ②

剖检:肝脏肿大,质地柔软,呈淡红色或外观呈班驳样:外表有出血点或岀血

斑:脾肿大,呈班驳样:肾肿,充血;胆囊扩张,胰腺肿大。 ③

治疗:早期用抗病毒药+广谱抗菌药+电解治疗有效,中后期治疗效果较差:

病鸭用髙免血淸治疗效果显著,发病早期每只雏鸭肌肉或皮下注射康复血清或髙 免血淸0. 5亳升能够防止感染发病和降低死亡率。

2. 鸭瘟:又需鸭病毒性肠炎,大头瘟,由鸭瘟病毒引起.多见于15-20天以后的

肉鸭发病。

① 表现:病鸭髙热不退,食欲降低,渴欲增加,两肢发软,常卧地不起;病鸭眼,流泪,

有脓性分泌物,眼睑水肿,流鼻涕.头颈肿大;腹泻,排岀绿色或灰白色粪便, 翻开泄殖腔可见黏膜上充血、水肿、有出血点,严重时覆盖一层假膜。

剖检:皮肤皮下充血出血:全身浆膜黏膜和内脏器官有岀血斑,腺胃黏膜岀血.淋巴组织

坏死,消化道黏膜有坏死斑点、出血、溃疡或形成假膜「肝脏上有白色点状坏死 和出血斑,胆囊肿大,气管黏膜出血。

③ 治疗:早期用抗病毒药+广谱抗菌药+电解治疗有效,中后期治疗效果较差:高免血 淸早期治疗,每只鸭肌肉注射0. 5-1. 0ml有一泄疗效;聚肌胞(一种内源性干 扰

素)进展早期治疗,每只鸭肌肉注射1.0ml, 3天1次,连用2—3次。

3. 传染性浆膜炎: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2周以后易发病。

① 表现:急性病例突然死亡,病鸭表现精神沉郁、厌食、呆立、咳嗽、眼鼻分 泌

物增多;死前神经病症明显,头颈震颤、摇头或点头,呈角弓反张,也有 的鸭死前阵发性痉挛。

② 剖检:主要特征浆膜出现广泛性的多少不等的纤维素性渗岀,心包膜、肝被 膜、

气囊及脑膜常见。

③ 治疗:用氟苯尼考、丁胺卡那、先锋霍素、氧氟沙星、林可霉素等治疗有效。

4. 巴氏杆菌病:又称禽岀败、禽霍乱,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多发于中后期。

① 表现:精神呆顿、食欲废绝、口渴增加:口鼻中流出黏液,呼吸困难,口张 开、

频频摇头,又称“摇头瘟\",病鸭剧烈腹泻,排除绿色或白色稀粪, 有时混有血液:瘫痪死亡。

② 剖检:卡他性出血性肠炎,气囊和肠管外表有一种黄色的干酪样渗岀物沉积, 肝

脏肿大,色泽变淡,质地稍硬,外表散布着许多灰白色针头大的坏死点。 ③ 治疗:用唾诺酮类(氟哌酸、环丙杀星等),磺胺类药物,链霊素、上霊素、 庆

大霊素、氟苯尼考等治疗有效。

5. 大肠杆菌病:由大肠杆菌引起,多见于卫生条件差的鸭群,10日龄以后多发。

① 表现:患鸭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咳嗽,黄緑色水样腹泻, 死

前有神经病症,体重迅速减轻。

② 剖检:肝脏稍肿大,有出血斑,呈黄色班驳样,胆囊肿大,充满胆汁,心尖 部

有灰白色坏死灶,胰腺充血、岀血或坏死,脾脏肿大、出血或坏死,脑 壳、脑

膜出血,肠道轻微出血。

③ 治疗:肌肉注射链签素、卡那霉素,或饮水中添加唾诺酮类药物。

6. 慢性呼吸道病:由支原体引起,多见于通风不良的鸭群。

① 表现:流泪、流涕、咳嗽,眼脸肿胀、张口呼吸。

② 剖检:喉头气管内有黏液,气妻、鼻腔及鼻窦内有淡黄色渗出物,腹腔内有 带

泡沫的液体,肺郁血。

③ 治疗:红霉素、泰乐菌素、北里每素、强力靈素、阿齐殆素以及苴他一些广 谱

抗菌药都有效。

7. 鸭球虫病:由球虫引起,多见于地而养鸭戸。

① 表现:精神差、无食欲、喜卧、渴欲增加、排暗红色或巧克力色血便,慢性 病

例下痢。

② 剖检:出血性卡他性肠炎,黏膜上覆盖一层黏液,有的有淡红色或红色胶状 血

性黏液,回肠后部黏膜上有散在的出血点,直肠黏膜红肿。 ③ 治疗:氨丙林按每公斤体重2 5 0毫克混饲,连喂三天;

磺胺一6 —甲氧喘咙+TMP (5: 1)按0. 0 4%拌料,连喂7天停3天再 喂3天有良好的疗效。

氯笨肌按每公斤体重1 0亳克混饲,连喂3天:

球虫宁按每公斤体重3 0亳克混饲,连喂3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