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捱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我国流动性过剩研究

基于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我国流动性过剩研究

来源:保捱科技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我国流动性过剩研究

作者:印竹

来源:《商情》2013年第51期

【摘要】本文主要是从凯恩斯货币理论为出发点,讨论了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下我国所具有的流动性过剩现象,我国流动性过剩具有结构性不均衡的特点,对流动性过剩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对策, 【关键词】凯恩斯 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

一、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及我国流动性过剩表现

货币需求理论当中,物价水平的高低受流动中的货币数量影响,即货币数量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中性的。因此传统货币理论的支持者往往将货币论和经济增长分开讨论,而凯恩斯打破了这样的惯例,他认为预期对于经济的运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不能抛开当今现状分析宏观经济,因为当前的经济形势会影响到未来的经济行为,这是凯恩斯理论与传统货币理论不同的要点。货币需求理论从对货币的需求动机开始分析,他认为持有货币的动机为三种:一是交易动机,人们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二是预防性动机,指支出与收入存在不确定时,人们选择持有具备高流动性的资产以备不时之需;三是投机性动机,凯恩斯认为货币除了保值功能,也有升值的作用,人们会通过债券等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这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性动机都和收入水平成正比,收入水平越高,人们持有的货币量便越多。而投机性动机与当时的利率有关。

中国流动性过剩表现在几个方面。根据资源稀缺性原理,当资产有限而流动性相对过剩时,必然使充足的流动性追逐有限的资产,造成了资产价格持续上扬。而我国人口众多,但土地资源有限,大量流动性资金因此流入房市,从06年以来,除金融危机期间,其余时间均房价高企。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这帮助中国走出困境,但数年高于GDP增速的信贷涨幅也为我国带来了通货膨胀、经济泡沫及资产价格高升的潜在危机。而居民定期存储增幅提升,流动性较高的准货币余额正在逐年提升,反应了我国创造存款的速度正在加快,侧面反应了流动性的过剩。而银行超额准备金长年偏高,反映出金融机构当前充足的流动性资金找不到投资方向,也体现出了流动性过剩的现象。 二、我国流动性过剩原因分析

我国流动性过剩需从国际大环境及我国本身特点两个方面来分析。国际大环境方面,自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都采取了货币宽松以应对金融危机,而中国多年的高速增长及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得大量投资热钱的产生。而作为引进外资较多的国家,目前国际投资方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我国已经从商业性投资转变成投机性投资为主,大量投机性资金投入,加剧了流动性过剩的局面。而多年来的贸易顺差导致了我国的外汇高企,09年的金融危机导致了美金贬值,我国资产缩水的危险,为了避免这一可能,我国被迫增加美元储备,而为了不相对导致人民币汇率波动,而不得不投放货币抵消升值的压力,而人民币的投资前景在大环境下被普遍看到,投资热钱大量涌入,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过剩的局面。

而在国内,我国增长模式失衡导致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现象出现了结构性失衡。一方面经济增长导致居民收入提高,但是消费不足,相对于投资来说还远达不到正常水平,消费不足导致了银行系统内流动性沉淀,而对于流动性资金,银行往往选择国企等大中型企业进行放贷,导致了大型企业的重复建设,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的尴尬境地。而在地域上,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等不断拉大,流动性资金也主要向城市聚集,使得城市流动性过剩;东西部地区发展差异也导致了流动性过剩的局部现象,一方面西部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东部发达,盈利速度快,导致了对于东部的放贷过度,从而使得区域上局部流动性过剩。而从消费模式来讲,我国高储蓄低消费的情况长期存在,生活成本的提高,依据凯恩斯的理论,居民更愿意将钱存入银行或投入金融相关以实现保值增值,而从预防性动机来考虑,居民必然会降低流动性持有,通过投资以实现保值增值。这也导致了流动性大量流入银行及金融机构,流动性过剩局面形成。而当今的金融产品不断增加,其具有的高收益性导致了大量居民选择作为投资方式,而并非通过实体投资,这也使得大量流动性进入资本市场,吸引国外热钱的涌入,导致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三、我国流动性过剩解决方法建议

一方面,我国应该控制流动性增长。扩大对于中小型企业的扶持面,帮助中小型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鼓励企业进行对外投资,而我国本身对外投资领域及地区也需要进一步扩大,原先所投资领域往往局限在服务业及制造业,扩大对外投资比例,能够帮助转移银行流动性压力,而增加在欧美等国的投资,能够更好的利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快流动性疏导速度。我国不能再继续被美元进行“绑架”丧失主动权,金融危机让我们意识到了货币信贷的弊端,固定汇率制会使我国因美元承担风险,而流动汇率制会使国际上热钱对我国进行投机性攻击,为此我国应该增加黄金储备量,尽力完成金本位的汇率制度,以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化解危机。为了化解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货币宽松,而现今流动性过剩情况严峻,需要重新采取适当紧缩的货币,回笼资金,优化商业银行信贷结构。

另一方面,我国需要优化区域间资金配置以自身消化一定流动性。调整信贷区域不均现状,将东部过剩流动性引导至西部,帮助西部拓宽资金运作空间,实现结构性调整,完成合理配置。完善社保提升居民收入,扩大内需。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帮助中小企业站稳脚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农村金融环境。 四、小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首先,可以肯定目前我国存在着流动性过剩的现象,且具有流动性结构不均衡的特点,表现在我国流动性在不同产业间的不均衡,及在不同地区间的不均衡,再者在中小企业间存在资金短缺,商业银行却存在流动性过剩等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需要一方面控制货币供给,控制流动性过剩的源头,另一方面从需求下手,发展薄弱产业及落后地区,帮助消化流动性资金,从而完成对流动性过剩的控制,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燕.从角度剖析我国内需不足问题[J].商业时代,2006. [2]王云中.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货币需求理论比较[J].经济纵横,2008. [2]戴金平,刘津,靳晓婷.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经济学分析[J].南开大学学报,20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