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一 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望厦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 2振兴中华的口号的提出者是( ) A.孙中山 B.周恩来 C.鲁迅D.蔡元培
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得到农民衷心拥护的原因是( )
A.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B.建立农村根据地 C.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 D.进行了土地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同顽固派作斗争应坚持的原则是( ) A.抗战、团结、进步 B.有理、有利、有节 C.减租减息 D.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5将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思想的会议是( ) A.六届六中全会 B.六届七中全会 C七大 D七届二中全会
6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和人民的任务 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
A.抗日战争 B.战争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7 1961年八届九中全会提出的对国民经济实施的八字方针是( ) A.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调整、巩固、改革、提高 D.调整、改革、充实、提高 8 出现西方国家对华建交热是在( ) A.1971年 B.1972年 C.1973年 D.1974年 9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在( )
A.1949年 B.1952 C.1956年 D.1978年 10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B民主和科学口号的提出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11 与辛亥相比,五四运动的特点在于( )
A无产阶级政党登上了历史舞台 B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态
度
C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D是资产阶级民主的一个组成部分 12 中国党领导战争和创建人民的开始是( ) A南昌 B八七会议 C秋收 D广州 13中国党开创的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 )
A晋察冀根据地 B井冈山根据地 C湘鄂西根据地 D鄂豫皖根据地 14 1928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性质是( ) A地主阶级政权B官僚资产阶级政权 C资产阶级政权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15 中国的主要形式是( )
A议会斗争 B群众斗争 C地下斗争 D武装斗争 16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
A、义和团运动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 D、反教会斗争 17 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是( )
A、 B、党 C、中间势力 D、东北军 18 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是( )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19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为了解决中国党的( ) A、组织路线问题 B、思想路线问题
C、政治路线问题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问题 20 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1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 )
A、魏源 B、林则徐 C、龚自珍 D、姚莹
22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的标志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 十二大 D、十二届三中全会
1
23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党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 )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六届四中全会 24 抗战时期,中国党的土地是( ) A、没收地主阶级土地 B、消灭富农 C、征收富农多余财产 D、减租减息
25 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B、帝国主义的社会内部矛盾 C、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D、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26 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 )
A.1972年2月 B.1972年9月 C.1979年1月 D.1979年2 27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民主集中制 B..改革开放 C.实事求是 D.思想 28 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 A. 辛亥的胜利和中华的成立
B. 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29 确定土地和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总方针,阐述“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的会议是()
A.党的二大 B.八七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30 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
A. B.李大钊 C.陈独秀 D.蔡和森 二 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近代中国的对象是( )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小资产阶级 D、官僚资本主义 E、民族资产阶级 2 没收官僚垄断资本的性质是( )
A、资本主义的 B、社会主义的 C、民主主义的
D、新民主主义的 E、国家资本主义的 3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表现为( )
A、军事侵略 B、政治控制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E、外交讹诈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有( )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诚信友爱 D、充满活力 E、安定有序 5 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 )
A.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党的领导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E.坚持马克思主义
三 判断对错(只打对号或错号,不用说明理由。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
2 1948年后中国人民先后发动的四大战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作战。( )
3 鸦片战争是林则徐虎门销烟引起的。(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5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
6 1921——1949年中国存在的三种主要政治力量是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
7中国党在中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 8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是在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的。( ) 9 “文化大”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集团利用,给党、 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
10 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五种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四 简答(每小题5分,共30分)
1 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2
2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3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
4 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 5 辛亥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6 中国新道路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五 论述(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为什么说“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2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 单项选择:
(1—5)BADBC (6—10)CBBCA (11—15)BABDD (16—20) ABABA (21—25)BACDC (26—30)BCCBB 二 多项选择
1 ABD 2 BD 3 ABCD 4 ABCDE 5 BCDE 三 判断对错
(1—5)×∨××× (6—10) ×∨×∨∨ 四 简答
1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 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了确立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2)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3)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4)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5)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6)这次
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中国从此迸人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3(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
第一,从实力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实力都很落后,是弱国。而日本是世界上一等强国,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力量都很强大。 第二,从战略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大国对小国的战争。
第三,从战争性质上看,抗战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 第四,从战争结果上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5辛亥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失败原因: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3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政党,作为团结一切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2)教训:辛亥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6中国新道路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开展武装斗争, 建设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五 论述
1 为什么说“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一)“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一,中国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第二,中国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第三,中国党人在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第四,“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二)中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国党在中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二,坚持的武装斗争。 第三,加强党自身的建设。
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党在中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2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人民经过近一个世纪的艰苦抗争,终于完成了民族和人民的神圣使命,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但这是一个具有过渡性质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表明,要想完成国家富强和人民,必须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发
达的工业国。而要实现工业化,摆在面前的有两条道路,就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而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和富强的当然要素和必要条件。 (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总之,这一选择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通过这一选择,中国党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