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医养结合模式下护理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教学研究
作者:付兆杰 毛雨舟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25期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如何做好老年服务工作也成为了当务之急。因此,对医养结合模式下的护理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大,本文结合当前医养结合模式下护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做出了讨论与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研究,希望以此为优化培养护理人才做出指导建议。
关键词:医养结合 护理人才 教学研究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多层面的,有个体、群体上,有、制度上的。但是最主要最直接加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两个重大原因是;一是我国70年代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直接导致我国的生育率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为了保障老年人的权益,提出了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 一、医养结合的概念
“医养结合”就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另种关怀服务等;“养”包括的生活照护读物、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利用“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机构和医疗服务机构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二、医养结合模式下护理人才培养的现状 1.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在毕业之后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部分学生由于学习能力较弱,得不到教师重视,也会导致人才的流失。学校和教师在传授过程中,由于对培养人才目标的不明确,导致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进行专业知识的授课过程中,只是为了让学生过及格线,所以存在不用心授课的现象。同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不明确,会使得学生盲目的跟随教师学习,自身的兴趣爱好得不到培养,学生毕业之后,由于自身综合素质能力较弱,无法得到一份好工作。 2.教学模式没有创新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知识的讲授局限于课内时间。学生学习知识的渴望较强,而教师的知识传授不够,使得学生难以学到更多专业知识。同时,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内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学生对其枯燥乏味的知识讲解感到厌烦,使得自身的学习兴趣得不到培养。同时,有的教师上课停留在原始的教学状态中,只依靠自己的认知进行讲解,而忽略了使用投影仪和电脑等现代化的手段来辅导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会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到位,缺乏创新训练的机会。学生常处于被动的状态,没时间去思考、理解和吸收,所学的知识就无法被巩固。 3.师资力量较弱
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教师在其中所占有的比重是极大的。教师如若不能很好的将自身的经验传授于学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就存在误区。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其自身的一言一行都能够影响到学生。由于领导班子无核心,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会使得教学和管理混乱,管理低效等。加之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不足,进取精神不强等,导致思想保守,缺乏合作创新的意识。教师处于一种封闭状态,缺乏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也会使得自身的教学水平不高。 三、医养结合模式下护理人才培养的优化教学 1.强化师资力量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职工队伍是完成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也是促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支撑点。首先教师应当加强自身授课水平,培养自身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等,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其次学校应不定时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总结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同时教师应与他人进行经验的交流,从而促进高校课堂的开展。最后,学校应加强教师的管理制度、完善评估体系等,也是强化师资力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完善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才能促进医养结合模式下的护理人才培养。 2.革新教学模式
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对知识点及时进行理解与巩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结合时代的特性,采用多媒体以及电脑教学,一方面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镇定的选择就业。例如,学校可创设护理实验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护理专业物品的运用,使得能够掌握基础的护理专业知识。同时护理专业作为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针对性的对学生展开指导实训,让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 3.贯彻落实医养结合模式
贯彻落实医养结合模式,也是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教师首先应当了解到实行医养结合模式的必要性,让学生了解到及就业前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才能结合自身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际情况进行学习。其次,教师应当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到爱岗敬业,为学生传播积极向上的精神。在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应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的能力。在实践课程的开展过程中,积极指导学生做好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认证创设情境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提出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的学科素质水平有所提高,让学生毕业之后具有更加优势的就业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医养结合模式下护理人才的培养,教师应当明确其培养目标,加强自身授课水平,开设有创新性的情境教学,才能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专业护理人才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应当不断总结自身的授课经验,与相关教职工精心经验的交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了学生能在毕业之后能够较好的选择就业,也需要不断对医养结合模式下护理人才的培养进行探讨与改善。 参考文献
[1]杭雨馨.合肥市滨湖医院医养结合模式研究[D].安徽大学,2018.
[2]任豪,黎莉.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卫生服务模式研究[J].南方医学教育,2017,28(04):37-40+45.
[3]郦雨濛.医养结合背景下机构养老护理人员培训需求与策略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
[4]田甜.成都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需求及社区医养资源保障的调查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
[5]娄磊,黄惠清.新形势下中职护理专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05):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