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经验分析了防水混凝土的特点及施工方法、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和地下室细部防水的做法。确保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谈了些建议。
标签: 地下室防水;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一、介绍防水混凝土特点及施工
以混凝土自身的密实性而具有一定防水能力的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称之为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它兼具承重、围护功能,并且满足一定的耐冻融、耐侵蚀要求。一般分为:普通防水混凝土、外加剂防水混凝土、新型防水混凝土。
1.普通防水混凝土
调整和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以此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采用普通防水混凝土时,对材料要求比较高,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二级,掺量不宜大于20%。普通防水混凝土在工程中应用广泛,价格便宜,但对于受地下水影响较大的地下结构来说,使用时应该谨慎。
2.外加剂防水混凝土
不同的外加剂,其性能、作用各异,应根据工程结构和施工工艺等对防水混凝土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常用的类型有:(1)引气剂防水混凝土。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入适量的引气剂,减小混凝土的孔隙率,增加密实度,以达到防水的目的。(2)减水剂防水混凝土。掺入适量的减水剂,减小混凝土的孔隙率,增加密实度,以达到防水的目的。(3)三乙醇胺防水混凝土。随拌合水掺入定量的三乙醇胺防水剂,加快水泥的水化作用,使水化生成物增多,水泥石结晶变细,结构密实,因此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性。
3.新型防水混凝土
地下结构的混凝土的抗裂性尤显重要。近年,纤维抗裂防水混凝土、高性能防水混凝土、聚合物水泥防水混凝土分别以其各自的特性,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裂性,成为新型的防水混凝土,在特种结构中应用广泛。
以上混凝土在使用前都要严格把好原材料质量关,保证原材料质量。其中包括:水泥品质(一般选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骨料的粗细及含泥量(砂含泥量不大于3%,石料含泥量不大于1%、石子最大颗粒粒径不大于40mm)以保证混凝土配比原料符合质量要求。同时在混凝土搅拌中根据实际情况对配合比的适当调整也十分的重要。在浇筑过程中应该保持连续性。为缩短混凝土浇灌时间、混凝土劲量集中搅拌。不停浇灌、快速施工、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
二、介绍防水卷材的特点及施工方法
1.防水卷材施工
1.1底板防水卷材施工随混凝土垫层施工流水段进行,保证工程整体流水施工顺利进行。
1.2铺贴防水卷材前用扁铲及空压机将垫层表面渣土,浮浆、杂物清理干净,并通过取试
1.3地下卷材防水层施工时,底板及永久保护墙上采用外防内贴法,施工时遵守“先附加层、后大面;先立面、后平面”的原则。基础底板外侧砖模采用外防内贴法施工,SBS卷材直接粘贴到外墙的石棉板基层上,卷材在立面及平面大面、阴阳角、电梯基坑、后浇带处附加层均采用SBS防水卷材。铺贴防水卷材前,先在垫层及立墙上弹出铺贴控制线及后浇带位置线,铺贴卷材时按线施工。
1.4防水卷材铺贴时,纵向搭接长度为100mm,横向搭接长度为150mm。
1.5 SBS防水卷材的铺贴采用满粘。
1.6在底板及侧墙的后浇带处,为增强卷材的防水效果,卷材横跨后浇带铺贴,并附加一层SBS卷材,每边压过后浇带两侧各500mm。
1.7在外墙与底板转角处及基坑转角处的防水卷材铺贴,需做附加层,基层涂胶后用密封膏涂封,铺一层卷材附加层,铺贴后剪缝用密封膏封固.
1.8施工中出现三层卷材搭接时,均做加强处理,即在搭接处附加一块卷材,大小以盖过搭接接头为准,严格避免四层卷材搭接的情况。
1.9施工中发现已粘好防水卷材出现穿孔划破时,及时进行修补,修补时修补的卷材在完好的卷材上搭接长度不少于15cm。
2.卷材保护层施工
2.1底板防水卷材保护层为60mm厚1∶2∶4的豆石混凝土。防水卷材分段粘贴,及时验收,随即做保护层,豆石混凝土内掺入适量的防冻剂,随打随抹随覆盖,以防受冻。
2.2底板竖向防水卷材的保护层采用聚苯板软性保护层,并立纤维板进行临时保护,防止底板钢筋施工破坏防水层,浇混凝土前撤出纤维板。
2.3基坑边坡防水卷材保护层施工时,因卷材表面比较光滑,混凝土不易附着,故采用先铺一层钢丝网,再做保护层。
2.4地下外墙防水卷材保护层,采用50mm厚聚苯板进行保护,在回填土前按1.5m一步用乳胶将聚苯板错缝粘贴在防水卷材上,再施工回填土。
三、地下室细部防水工程的施工
1.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也称接缝,是防水薄弱环节之一。如施工缝的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还会造成混凝土裂缝及漏水,严重影响工程的正常使用,因此,防水混凝土底板必须连续浇筑,不得留置施工缝,留置位置应高于底板不小于20mm的外墙上。施工缝浇筑时,应钢丝板刷将接缝刷毛,清除浮浆,扫刷干净,冲洗湿润;然后在其表面铺设30mm~50mm厚的1:1水泥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最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若地下室施工中如果必须留置垂直施工缝时,垂直施工缝应留置在变形缝或浇带处。
2.穿墙螺栓止水处理。
混凝土墙板结构施工时,需要用对拉螺栓固定模版;地下室墙板施工时,为了解决墙体穿墙螺栓遗留的渗水隐患,避免破坏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效果,地下室外墙模版宜用一次性的防水螺栓。止水环采用4mm厚的钢板,直径80mm,要求与栓满焊牢固,外墙螺栓在拆除模版后,在外螺栓的根部剔凿40mm深的缺口,用气焊烧断螺栓,用防水砂浆将缺口堵抹压实,消除漏电达到防水目的。
3.变形缝处理。
变形缝是伸缩缝和沉降缝的总称,它的作用是为了适应工程结构的不断伸缩、沉降、位移和变形,以避免结构物的损坏。如变形缝一旦渗水,不仅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还会导致工程环境恶化,影响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因此,应严格控制变形缝处的混凝土浇筑、止水带的安装防止固定,宽度的控制,填缝的处理,封缝的处理等施工工序,以确保工程不再渗水。其具体措施为:应清除变形缝内杂物,排干明水;将缝内两侧基面打凿宽约80mm~100mm;选用特种水泥加氰凝材料搅拌细石混凝土,作基层封堵,在其上铺设注浆层,即干铺石子一层,后再于其上作与基层同样在封堵;注浆顺序为先底板后侧墙,每根管注浆要求达到相邻管内向上涌浆为止;注浆管底伸到敢铺石子注浆层底,在上层封堵材料凝固强度到达前,起到导排渗水、消除水头压力的作用;上层封堵材料强度已经达到,则从此预埋管口高压注氰凝堵漏浆;最后按设计要求在变形琏上部槽内做柔性材料处理,完工后确认不再从管口渗水时,用气焊烧平注浆管。
四、结论
高层建筑的地下室防水关系这建筑物本身的稳定性,是不容马虎大意的,在日常的施工中也应对这一重要环节给予重视。无论采用那种防水措施,都应按标准按部就班的进行施工。
参考文献:
[1]王翔.高层建筑物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3月
[2]何崇威.地下室防水卷材的施工[J].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4期
[3]盛建国,马亚.浅论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建筑遗产,2013年第10期